|
|
01
熟龄女性的逐梦舞台
谁能想到呢,
在年轻艺人都苦于曝光量少的“影视寒冬”下,一档主打中年女团选秀的节目却未播先火。
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9亿,豆瓣同名小组人数破22万。
每天都有无数人催促节目组:“搞快点搞快点!”
最近的热搜榜常客,
靠着“三分讥笑三分薄凉四分漫不经心”的魔性表情大放异彩的刘敏涛老师,
还有刚刚结束14个月婚姻的女团鼻祖阿娇,都被网友热情举荐去节目参与混战。
而已经确定的阵容,年龄跨度从三十到五十,好几位光听名字就感觉会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大姐头”宁静,堪称彪女界掌门人。
练过武术,曾经把妄图潜规则她的导《地藏经》释疑:在家念地藏经怎么回向演甩到墙上:
“去你大爷的!滚TM的一边去!”
慢综艺《花儿与少年》第二季,因为她的加入,画风从岁月静好转成惊涛骇浪。
张雨绮,敢爱敢恨的山东大妞,擅长拳击,热搜体质代言人。
与汪小菲互扇,脚踹王全安车门,刀划袁巴元的彪悍事迹还历历在目。
最近,她又公开补刀“多人运动”的罗志祥。
给八爪鱼大卸八块。用最甜美的微笑,下最狠的刀。
剩下的女星也是风格迥异,各有亮点。
悄悄逆袭的吴昕、公主伊能静、豪门贵妇黄圣依、今年刚搞过事情的许飞和张萌、薛定谔的泰迪姐妹团成员刘芸……
姐姐们各个都不是省油的灯,不过比起互扯头花这样的低级戏码,她们更愿意真刀真地PK业务能力。
郁可唯,等候登机的间隙还不忘过舞蹈动作。
张萌,耀客传媒老板兼演员,为舞消得人憔悴,头颅渐秃终不悔。
张含韵短短几天练出马甲线;
李斯丹妮熬出黑眼圈;
伊能静累到连小作文都不想写……
兴风作浪的姐姐变成筋疲力尽的姐姐,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据说每期在佛歌大悲咒五人小组PK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实名投票和踢馆环节。
残酷的赛制,加上丰厚的出道福利,势必会逼得摸爬滚打多年的姐姐们拿出压箱底的本事来。
看惯了白瘦幼的青春少女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对于这群熟龄女性逐梦演艺圈将要掀起的风浪,
很多人拭目以待,但也不乏有冷嘲热讽的声音,质疑她们一把年纪还和年轻妹妹抢饭吃,小心画虎不成反类犬。
02
屡见不鲜的年龄歧视
年龄歧视,在我们的文化土壤中一直屡见不鲜。
前阵子刷屏的《后浪》中有句这样的演讲词,
“一个国家最好看的风景,就是这个国家的年轻人。”
言外之意仿佛在说,
这世上的光明与璀璨都属于后浪,而前浪只有拖着衰朽的躯体,在边上鼓掌,作为背景板存在。
我十分厌恶这句话,但也不得不承认,它反映了某种社会现实。
去年在综艺《我家那闺女》里,一场同学聚会揭开了30岁以上女星的尴尬境地。
张小斐觉得她们像一屉变凉的包子,而食客总喜欢热腾腾的;
焦俊艳调侃自己就像颗菜一样《大悲咒》释疑:大悲咒为什么在家不能放被人挑选,还经常被嫌弃菜叶子老了,日期不够新鲜。
发布会拍照总是挤在角落,走红毯时全程被照相机冷落,还得强装镇定地微笑挥手,像一次尴尬的“无实物表演”。
First电影节闭幕式上,海清也曾恳求各位导演给中年女演员更多表演机会。
她们有演技,有阅历,有对角色的独到理解,但因为失去少女感,大多只能演被柴米油盐围堵的“婆婆妈妈”,或者其他高度脸谱化的工具人。
到了一定年龄,女人仿佛就不是她自己了。
她的自我要让位于婚姻、家庭、儿女,慢慢变成一个面目模糊的,符合“温良恭俭让”的标准中年女性。
美国PBS电视台拍了一支关于中国剩女的纪录片。
出生农村的邱华梅,一路考到北京某政法大学,毕业后在一家港资企业做律师,是村里最有出息的一个。
但因为34岁还没结婚,她俨然成了令家人蒙羞的存在。
亲情绑架下,她试着妥协。
化了妆,穿了裙子,接受某婚恋平台的红娘会诊。
红娘问她,对另一半有啥要求。
华梅只提了两点:良好的教育,尊《心经》常识:心经读诵几遍才有效果重女性。
红娘轻蔑地笑了,劈头盖脸泼她冷水——
“别嫌我说话难听啊,你这个年纪太大了,而且你也不是美女……”
华梅下意识反驳:
“我34岁,就在很好的年纪啊。”
红娘回了一个“哦?”,嘲讽之情溢于言表。
她去逛公园相亲角,主动接受大爷大妈的检阅,结果同样让人沮丧。
所有人都或明或暗地打击她:
“你都30几岁了,有人要就不错了,还提那么多要求。”
一个从底层奋斗上来的精英女性,她身上坚强、自律、勤奋、上进等等宝贵特质叠加在一起,似乎都敌不过年龄这道大坎。
如同超市货架上即将过期的商品一般,被周围人催促着赶紧降价甩卖。
03
人到中年,开始叛逆
年龄焦虑、外形焦虑、婚恋焦虑、生育焦虑……围绕女性的种种困境从未消失。
所以我们才更需要像《乘风破浪的姐姐》这样的节目。
因为它试图展现中年女性的另一种可能。
是跳出婚姻、家庭等等社会职能以后,真正作为个体的精彩。
谁说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
完全有可能,金刚经常识:念金刚经多少遍有效果一个人年轻时懵懵懂懂被外界牵着鼻子走,直到中年才真正觉醒,活出以往从未有过的绚烂风光。
前文提到的刘敏涛,就是逆生长的典型。
她自幼性格乖顺,大事小事都对父母言听计从。
就连报考中戏,也并非出于理想或热爱,而是接受姑姑建议的结果。
大学期间,她是标准的学霸。专业课、公共课都上得一丝不苟。
毕业后顺理成章走上演员的道路,被当作巩俐接班人的她,向来不缺戏演。
30岁那年,她坠入爱河,毅然决然在事业上升期退出娱乐圈,回归家庭相夫教子。
这样的人生轨迹,可以说完全符合社会对一个“标准”女性的预期。
可也就是这种标准生活,日复一日地消耗着她的快乐。
丈夫长期在外工作,夫妻俩聚少离多,交流稀少。
好不容易一起出去旅游,在R本清水寺的路边,看见一家抹茶冰淇淋店:
“我特别想吃抹茶冰淇淋,但没有达成这个愿望,因为我身无分文,只能作罢。”
这种难以启齿的卑微,深深刺痛了刘敏涛。
她突然意识到,生活的主动权早已不在自抄雨宝陀罗尼经己手中。
37岁的某个晚上,她如往常一样独自躺在那张大床上。
恍惚间,好像有另一个自我飘到半空中,俯身凝视她。
让她彻底看清了这些年的孤寂和不值得。
“既然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预期的幸福,
反而让我在本该神采飞扬的大好年华,活得卑微而苍白。
那就不如做我自己,随心所欲的去冒险去生活,试试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咬牙结束长达七年的丧偶式婚姻后,她带着女儿离开了曾经的家。
中年叛逆,正式拉开帷幕。
她把更多的精力还给工作,陆续接拍了《父母爱情》、《伪装者》、《琅琊榜》等一连串口碑好剧。
荧幕里,她是眼神凌厉,端庄沉着的老戏骨。
荧幕外,她的触角也一直不断往新鲜领域延伸。
去参加《演员的诞生》,哪怕台上评委是自己的师弟师妹;
去尝试萝莉风、嘻哈风、玩hiphop,用rap的手势跟人打招呼;
一年前的《国剧盛典》,她剪了短发,穿一袭露背装,周身散发的光芒丝毫不输任何一个年轻花旦。
为了弥补大悲咒常识:什么时间诵持大悲咒当年的遗憾,她还专门又跑去R本那家小店,买抹茶冰淇淋吃。
“细细品来,那是自由的味道。”
当一个女人,拥有过少女的青春和纯粹,也领略了世俗的磨炼和浸润,她终于夺回对生活的掌控权,一举一动都散发出红酒般醇厚的魅力。
04
社会最大的善意,
就是让每个人坦然老去。
《乘风破浪的姐姐》衍生节目《定义》几天前已经上线。
宣传文案中,有一句话被反复提及:
“我们的定义,就是打破别人的定义。”
在岁月强大的魔法面前,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地缴械投降。
但我真心希望在看这篇文章的人都能支棱起来。
你只活一次,
不要把年龄看成是人生的进度条,不要被“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的思维限制,从而错失了本可以收获的精彩。
最近71岁的婚纱女王Vera 《楞严经》释疑:楞严经功德利益是什么Wang就用她一张张撩拨人心的照片说明:真正的魅力取决于人能否最大程度地活出自我。
脸上眼袋、鱼尾纹、法令纹一览无余,依然敢穿着新潮的衣服招摇过市,无所畏惧地展露身材。
她教读大悲咒比年轻人更热衷于健身举铁,一日三餐都牢牢把关。
做什么慈祥端庄的老太太?
她要的是攻城略地的美,是让世人隔着屏幕都能被她的性吸引力击中。
这股不被年龄束缚的热烈劲头,让她和27岁的花样滑冰冠军雷萨切克谈起恋爱也毫不违和。
就像我特别欣赏的女演员陈冲说的那样:
老不可怕,可怕的是“朽”。
——什么是朽?
——思想的固化,对理想的遗忘,以及生活热情的缺失。
年近花甲的陈冲,依然不可思议的保持着处子般的天真。
在《鲁豫有约一日行》里,她穿一件简简单单的大T恤,打起乒乓球来浑然忘我。
上《十三邀》,跟许知远谈到喜欢的作品与角色,连比带划,笑意从眼角眉梢跑了出来,整张脸流光溢彩。
提到自己饰演过的“烂角色”,也会呲牙咧嘴地吐槽:
“闭着眼都能演,睁着眼反而是浪费。”
在经历与战胜了那么多的痛楚以后,岁月于她而言, 已经沉淀出丰富迷人的质感,甚至成了值得吹嘘的东西。
我始终相信,每个年龄段都有它无法复刻的美丽,不该被忽视大悲咒讲解 ,更不该被偏见遮蔽。
这个时代积累了人类几千年的财富,它不只为年轻人准备,更是为每个有蓬勃生命力的人准备。
给文章点个“在看”,
人生这趟乘风破浪的逆旅,但愿你我都能尽兴。
文:啊窥
本文系《家庭》杂志原创,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改编,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