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月30日 晴
本来今天的任务很重,要去游西湖,还要赶往萧山坐火车,结果头天夜里不知道是累过了还是怎么回事,怎么都睡不着,半梦半醒地熬到早上四点多才昏睡过去,一觉睡到了上午十一点。
退过房吃点饭,坐公共汽车走了两站,到达终点站杭州青少年活动中心,抬眼望去,西湖就在近前了。本来在我的想象中,西湖应该像个公园一样被围起来,然后游客买票从大门进入游玩,等到了这里才发现这个想法多么可笑。西湖那么大,谁也不可能把它围起来,所以也就没办法收门票了。
下车之后,先把行李寄存到附近的超市,背着一个小包走进了西湖景区。人真是太多了,目光所及之处密密麻麻全是人头,特别是断桥那一段,简直就如同一根根树干码好了排列在桥面上,看不到空隙。没敢跟着人流过去,在桥头写着“断桥残雪”四个字的碑那里停留了一会儿,我决定还是花点钱坐船到湖面上逛逛。
走到游船那里去问价,有种人工摆渡的船,一次可以坐四个人,包一条要160块。正好有一条船上坐着一对老夫妇,对面还空着一个位置,我出一半的价钱就可以和他们一块游览。老夫妇大概等的时间不短了,看我有点犹豫,就和船家一起热情地邀请我与他们同行。两位面相很和善的老年人让我实在难以拒绝,就跳上了船。船家等我坐好,放开缆绳,摇着船尾的撸,推动着小船向湖中行去。
来杭州的主要目的就是游览西湖,所以在网上查了一些资料,知道西湖有新旧“十景”,还知道苏东坡那首描写西湖景色的诗:“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可惜我眼里的西湖完全没有诗中描述的这种感觉。也难怪,人家苏先生描写的是初晴后雨,处在雨雾弥漫,山色朦胧中的西湖,我看到的却是艳阳高照,人潮涌动的西湖。沿着岸边怒放的桃花倒是让我想起了另外一首唐伯虎的诗:“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只不过诗里所写的桃花庵是在苏州,当年唐大哥是靠借钱才在那里买下了一处别墅。后来唐大哥努力写字画画两年多,才还清了这笔借款。
小船载着我们晃晃悠悠游到了断桥附近,船家给我们介绍说,这断桥本身不是真的断了,而是冬天有雪的时候,因为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桥面向阳的那一半雪会先化掉,这时从远处看去,有雪的那一半格外显眼,倒像是半座桥立在那里,这就是“断桥残雪”这个名称的由来。可怜以前不了解情况的我,一直以为白娘子和许仙是因为碰巧一起在这座桥的断处看风景才认识的。
过了断桥再往前走,就是大名鼎鼎地白堤。白堤全长差不多有一公里,中间还有一座锦带桥,尽头是西湖著名景点“平湖秋月”。白堤中间是一条宽敞的路,两边种着垂柳和桃树,三月份正是花红柳绿的好季节,也是游览白堤的最佳时节。白堤修建于一千多年前的唐朝,当时的主要功能是为了贮蓄湖水灌溉农田。后来,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修筑是另外一条堤,叫做“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这就是当名人的好处,不是你的都能硬放到你头上来,难怪现在的人都想尽办法做名人。
和我同游的老夫妇一边看着风景一边聊天,听口音一个像是东北的,一个是江浙一带的,不知道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故事,让两个天南海北的人相聚在了一起。看着他们,我突然心中一动,如果此刻对面坐的是我爸妈那该多好啊。成年以后,我从来没和父母一起出来游玩过,这一次我也是一个人说走就走,就没问问他们是不是也想一块出来玩玩,真是个没心的儿子。刹那间涌出的歉疚之情让我对西湖美景意兴阑珊,游船在船撸的吱扭声中渐渐靠近了岸边,我的心也飞向了回家的路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