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四
上午十一点,总算回顺利到营地,比计划超了一个多小时。收拾装备上天坛。
风轻日暖遥双足,山高崖险汗如涂。今随驴友天坛上,登顶王屋望太行。
差不多下午两点到达天坛顶下的岩廊,三门峡驴友已收拾装备,准备下山。我们驻足休息,午餐。
简单午餐后,百合留守看装备,我们轻装登顶。
拾阶而上,崖壁巨大的剖面上岩层的分布向人们演示者地质变化的秘密,薄薄的一层砾石岩层,经历了5亿年的沉积后形成的,最上层的砂岩层,也已有24亿年的历史了。概叹沧海桑田。人类文明不过万年,有人的记录不足十万年,和一小片岩石历史相比,根本没法相提并论。
台阶尽头是一个人工垒成的山洞,从山洞中钻过,便登上了天坛顶。天坛顶是王屋山主峰,海拔1715.7米,主峰之巅有石坛,据说为轩辕黄帝祭天之所,“黄帝于此告天,遂感九天玄女、西王母降授《九鼎神丹经》、《阴符策》,遂乃克伏蚩尤之党,自此天坛之始也”。坛顶十分平整,建有天坛阁、钟楼等建筑。登顶天坛阁,环视四周,雄壮的南太行逶迤向东北绵延数百里,中条山在西,太岳山北望,黄河环绕向东而去,王屋山居中,唯王屋独有王者之气。
下午三点,合影留念,扛起装备下山。路遇猴群乞讨。别无它叙。
下午5:30,走到神路的起点,在地质博物馆门前等候其他驴友。直到6:20最后一个驴友才从神路上下来。济源的驴友岩石已给我们联系好饭店,正焦急地等我们。
在景区大门前的愚公移山塑像前合完影,驱车直奔济源。一顿晚餐,把大家的激情都燃到了极点。大度的豪情、岩石的热情也感染着我们。举杯痛饮,共话驴事。济源人和济南人的确是同根同源,有着同样的秉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