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skdzxl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叩问高铁十年:中国迈向高铁社会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29

积分

小学生

Rank: 2

积分
2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2-2 0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调查

很难有人想到,这一切就在短短十年间发生。从无到有,从备受争议到大力推广,十年间,中国高铁列车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呼啸而来,改变中国,震撼世界。

高铁发展为何如此迅速?发展是否过快?它为中国带来了什么?又折射出了一个怎样的中国?

中国迈向高铁社会?

高铁去年运送旅客8亿人次

十年前发展路线图出炉,到6年前第一条高铁开通,到现在高铁已连接全国28个省份,中国正悄然迈向“高铁社会”。

“有了高铁,今年要多回几趟家,多看看老人和孩子。”贵州技工潘金奎满怀欣喜。潘金奎的欣喜来自贵广高铁开通。在广东三水打工的他,每年回家路上都十分不易。

贵广高铁开通前,从贵阳到广州的两条铁路通道都要走20多个小时。“现在,坐高铁从广州回贵阳,4个小时就到了。”潘金奎说。

贵广高铁是几条最新开通的高铁之一。2014年底,中西部地区迎来“高铁季”,沪昆高铁杭州至南昌段和长沙至怀化段、贵广、南广、兰新、成绵乐等高铁相继开通。

截至2014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达到1.6万公<b>51ptm.com</b>里,超过全世界高铁总运营里程的一半。高铁已连接28个省份。去年逾8亿人次乘坐高铁往来于全国各地。

根据国家批准实施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中国将新建高速铁路1.6万公里以上,形成以“四纵四横”高铁为主骨架的快速铁路网。

发展高铁上升为国家意志,高铁建设拉开帷幕。短短十年,中国高铁从无到有,筑起了高速铁路网。

高铁究竟应该跑多快?  

干线时速300公里较为合理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铁路人就为高铁到来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和人才基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的技术优势,管理上的科学高效和一支能打硬仗的筑路铁军,可谓高铁快速崛起的法宝。”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蒋再秋说。

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丁叁叁认为,就供给而言,这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需求,以及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从需求来说,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员流动频繁。同时,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为高铁快速发展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人们在享受“高铁红利”的同时,也在讨论着一些重要话题,“高铁究竟跑多快最科学”便是一例。

“既然设计时速是350公里,最高试验时速超过486公里,安全冗余是足够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南车株机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刘友梅说。

而同济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教授孙章认为,目前300公里时速符合高铁运行的经济性,如果提速将会提高运营成本,加快列车损耗,因此保持目前的时速是合理的。

列车时速该快须快,该慢同样要慢。业内人士指出,一些城际铁路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速度。同济大学运输管理工程系教授徐瑞华认为,城际铁路与高铁干线功能不同,用于城市群内部、城市群之间。一般来说,速度目标值应与高铁不同,时速160-200公里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化、城镇化需求。

高铁怎样影响中国经济?  

京广高铁沿线28城进入8小时经济圈  

有人说,高铁之于今日中国,是一场经济地理革命,将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

“京沪高铁兴建,带动了一出‘二十四城记’的上演。”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原董事长蔡庆华说,京沪高铁串起的24座城市,几乎都搭上了“高铁经济”这趟列车。随着高铁兴起,一批城市的面貌正在发生改变。

如果说,京沪高铁像条<b>51ptm.com</b>金丝带把沿线珍珠一颗颗串起。那么,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京广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则把环渤海经济圈、中原经济区、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珠三角经济圈等南北五大经济区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沿线28个城市进入8小时经济圈。

“京广高铁的开通,有效推动相邻城市的‘同城化’,加快沿线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司司长周黎说。

高铁的巨大辐射作用,已经让各地重新认识到高铁的价值。高铁开通被沿线地区看作发展命运转变的契机,围绕高铁走向和设站的“争路运动”时有上演。

京津城际高铁修建时,毗邻北京的廊坊市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设站。待高铁开通后,廊坊市体会到了不仅人搭不上高铁列车、地方也搭不上这趟“经济快车”的苦涩滋味。在随后的京沪高铁建设中,廊坊倾力支持。京沪高铁在廊坊境内30公里,廊坊站建成近万平方米,紧紧抓住高铁带来的发展红利。

高铁怎样影响国人观念?  

高铁让中国变小、世界变大  

高铁带来的不只是一场经济地理上的革命,也是一场时空观念上的革命,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态,改变着人们的观念和生活方式。有人说,高铁让中国变小、世界变大。

“高铁让中国变小,让人们生活圈扩大。异地工作、异地消费、异地置业,都成为可能。由于速度快,只要通了高铁的地方,外出旅游说走就走了。高铁像魔术师一样,悄然改变了我们的时空观念和生活方式。”曾参加“华东五市高铁五日游”的北京市民王杰说。

与王杰一样,因高铁而认为“中国变小了”的,还有英国《金融时报》的卡洛琳·艾登。艾登在讲述去年5月从北京到桂林的高铁旅行时写道:新建高铁线路在不断改变中国的旅游版图,不断催生新的旅游线路,昔日背包客需费时几个月完成的旅游目的地,如今变得异常快捷方便。当艾登乘高铁从北京轻松抵达桂林站后,“突然间,感觉中国真成了‘小’国家”。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旅游产业科技创新工程中心主任石培华认为,中国正在向高铁社会迈进,高铁已经给社会带来了深刻变革,影响到社会管理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高铁对社会的改变将会进一步扩大。

“当中国大地被四通八达的高铁网连起来时,中国人在经济和社会,乃至私人活动的空间、时间等基本概念方面,都将发生深刻变化。原来由于距离远而不可能的事情,现在由于高铁成为可能,这将极大地刺激中国人的想象力。假以时日,这种想象力将会转变成伟大的创造力。”西南交通大学高铁战略研究中心主任高柏说。

中国的高铁技术如<b>51ptm.com</b>何?  

美国技术人员也来找我们取经  

2015年初,冰城哈尔滨。一列CRH5A型高速列车正在进行“30万公里正线运营考核”:起步、加速、通过弯道……身姿矫健平稳。

这条贴地飞行的“巨龙”对中国高铁而言意义非同一般,因为它装载的最核心部件——牵引电传动系统和网络控制系统,百分之百中国造。

“牵引电传动系统是‘高铁之心’,列车的动力之源;网络控制系统则是‘高铁之脑’,指挥着列车的一举一动。”负责带队研发的中国北车长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常振臣说。两大系统实现百分之百国产化,将大大提升中国高铁列车的核心创造能力。

“核心技术买不来,创新能力还得靠自己!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常振臣说。

10年前,中国南车首席技术专家丁叁叁在美国参加高铁技术研讨会时,所有人都在关注西门子、阿尔斯通等老牌企业。去年11月,当他赴美推介高铁时,已经是另一番情景。“美方技术人员全程<b>51ptm.com</b>陪着我们。他们急切想了解中国高铁的技术发展。”丁叁叁说。

从“追赶者”到“引领者”,再到满怀信心“走出去”,中国高铁凭借不断创新和超越,铸就“高铁自信”

过去有种说法,中国人要卖8亿件衬衫,才能换来一架波音飞机。如今,中国制造业已具备叫响“中国创造”的能力,高铁正是一张叫得响的“中国名片”。

“中国高铁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打破部门、行业、院校、企业的体制壁垒,整合全国的科技资源,打造出了高铁这一战略性产业的公共创新平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康熊说。

高铁的创新和实践,对飞机制造、船舶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等行业,同样具有借鉴和启迪作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顶、支持、给力顶、支持、给力 踩、反对、观点不同踩、反对、观点不同
2#
发表于 2015-2-2 00:15 | 只看该作者
(☆′益`)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15-2-5 07:26 | 只看该作者
ヾ(o◕∀◕)ノ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015-2-5 08:18 | 只看该作者
(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2-6 04: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2-9 10:3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2-10 01:02 | 只看该作者
默默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2-12 03:29 | 只看该作者
O(∩_∩)O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2-14 09:02 | 只看该作者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2-15 13:15 | 只看该作者
( ⊙ o ⊙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