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石卡中甸撒欢
【没见过这么厚的积雪,你见过吗?没有。我也没有。】
早饭美味。阿洛手里拿着馒头、站在长条餐桌的一头和大家商量:根据头一天的天气预报,由于大雪依旧在下,今天有可能无法登顶。他征求大家的意见,假如必须如此,大家希望去哪里玩。
“闷团”这一次没有发作。叽叽喳喳地表示,哪也不想去,只想去雪山。呵呵,跟没说一样。
老杨代表大家发了言,他说,我们先到中甸,如果天气好了的话,就有登顶的可能。听到老杨的发言,嘴里还有馒头鸡蛋和大米粥的我们连连点头——“同意”!
老杨这一席话,为其自身争取到了很大的威信,以至于在后来,大家都非常愿意听取他的意见和建议。也正是因为这一席话,在老杨得知我带领全团管他叫“老杨”而不叫“杨哥”的时候,其他团友均主动站出来为我开脱以平息他的“愤愤”——“叫您老杨,是因为您最有主意,老杨是我们对您的尊称。”
吃完早饭,我想灌壶开水。因为在来丽江之前,我按照一篇攻略准备行李时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最好能随身携带一保温壶开水。在雪山之巅打开壶盖,喝上一杯开水将是一种享受。”
阿洛招呼服务员——“给她装一壶开水”。半小时后,我们来到了此行的重头地——石卡雪山。
真难为情。我对雪山的所有想象和对丽江的所有想象一样,还是来自《好想好想谈恋爱》,北京来的爱情女战士毛纳和大理小餐馆老板周海啸在香格里拉雪山脚下一起憧憬感情生活的美好。下了大巴,我只想起了这些。
据说因为连续几天大雪,所以认为当天不会有人上山,雪山的工作人员在我们到达时候还没有到岗。阿洛打电话联系着,等了一阵,工作人员坐着班车来了。团友们都说,羡慕他们这种靠天吃饭的工作,下大雪就可以歇了。
我来丽江之前没有打算来香格里拉,一身春装的我曾被团友们戏说为“如果不租衣服就会立即死掉的人”。当团友们还在犹豫要不要去租一件羽绒服的时候,我已经飞奔到了出租的店里。工作人员帮我拿了件合身的羽绒服。我照照镜子,暖和!漂亮!
我们的面前白茫茫一片。从入口进入索道站大厅,是一条被除过雪的小路。阿洛带领大家,轻抚沿路的转经筒,走进索道站。
索道站内有一个不算小的沙盘,我偷听着老杨给老杨朋友讲解的我们即将要登上的山峰。阿洛招呼大家,进站啦。
签名进站,依次进入索道车厢。阿洛、黄先生夫妇、小于、小熊还有我六个人在一个车厢。太阳出来了。
车厢徐徐攀升,有着松树点缀的白色雪山在我们脚下缓缓地游动。清澈的阳光铺在雪山上,也洒在我们的脸上。我们学着阿洛的样子,壮着胆把头伸出窗外,黄先生和黄太太发现雪地上有一串串动物的脚印,招呼大家一起看,一起猜是什么动物留下的痕迹;眼尖的小熊发现陡峭的山上刻着藏文,兴奋地举起相机;阿洛给我们讲述着如果现在不是冬天、不在下雪,我们脚下的风景将是何等的烂漫……
我们首先到达的是位于雪山腰部的中甸,这里有一个驯鹿场。石卡的意思就是“由马鹿的山”。我们从车厢一出来就看到了小鹿的身影。
大雪齐腰,中甸无路。跟我们一起坐缆车上山的工作人员开始拿起工具为我们开路。我兴奋地拿起锄头和藏族美眉一起铲雪开道。由于姿势和方法太过业余,在此过程中受到大家多次的口头纠正和手把手的指导,这其中包括老杨,他也拿起锄头摆弄了几下,不过很快,他还是选择去摆弄自己的相机。
阿洛问我想不想去鹿苑看看。我说当然想。他说你去吧!我说人家不让吧,门锁着呢,他说你就假装不知道。我趟着积雪,好容易来到鹿苑门口,把手伸进门缝,凭靠手感解开了挂在门上的绳索,随即回头给阿洛诡秘一笑。打开门,企图进入鹿苑。就在那时,里面的男人D喊——“不可以进来——”。我回头,阿洛那个死鬼在原地大笑着。
没见过这么厚的积雪,你见过吗?没有。我也没有。
11人在积雪和阳光相映成趣的美景中,折腾起来。一切以拍照为目的,大家为了拗各种造型,动作相当出位。
阿洛再次向我们通报了山顶的天气,再次问我们想不想上山,我们说,当然。
专业的老杨要给大家拍合影,大家最终敲定要留一张所有人倒在雪地的照片。人仰马翻一通傻乐之后,大家发现阿洛没有了踪影。就在这时,阿洛传来好消息,尽管山颠风雪依旧,但鉴于大家的强烈渴望,他与多方关键人士沟通,最终允许索道站为我们团开绿灯。
![]()
进入索道站,准备上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