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徒步穿越大红寨 尽享家乡情与美
本帖最后由 慎远 于 2012-3-11 14:31 编辑
徒步穿越大红寨 尽享家乡情与美
总有一种偏见,“月是家乡明,景是他乡好”。探路兵走遍家乡2012第一站――穿越大红寨,使我对家乡的景色有了更密切的亲近,对驴友的感情情有更深刻的敬意!
三月初天气依然寒冷,天干物燥、枯枝败叶,即使在野外也感觉不到一丝的清新。但这一切并没有窒息我们对户外自由的向往。原定18人的队伍,得到大家的积极响应和参与,36位热情的驴友如约踏上了穿越大红寨的征途。
蛰伏了一个冬天的好友再次相见了,自由兵、太阳、极限巅峰、丢丢。。。。。。,许多新面孔仰入眼帘,欢乐人生、依赖、右手画情、红河谷、雪域苍狼、年轻人。。。。。。,尤其是欢乐人生,估计比还我大了几岁,光滑铮亮的榆木手杖,镶扣在背包外的铁钳,尤其是炯炯有神的眼睛,奕奕泛红的脸色,这样的精神气,一定也是一个老驴了,心中敬佩油然而生。佩服!
大红寨早已耳闻,但一直没有成行。穿过始祖山、三界碑,站在密县境内的天爷庙往西远眺,越过一段漫长旷阔的峡谷地,对面隐现出绵绵的群山峻岭,模糊的最高山峰后面据说就是大红寨了。一直以来喜欢独行,没有集中的时间,徜徉在始祖山周边,只能把那里做为一种心里期盼。
车辆把我们带到苟堂村的山脚下,开始了我们穿越之旅。36人的队伍,蛇形在蜿蜒的山脊山,隐约可见的只有一些羊肠小道,陡峭的地段没有路径,只好攀爬崖壁,山树枝干干枯,雚木杂草凌乱,落叶枯枝满地,每一步都要小心的借助雚木枝干攀爬,有荆棘乱刺,有枯枝残断,有落石松土,不停地听到咔嚓的枯枝折断和脚踩落叶松土的滑喳声,掩不住队友奋力攀登的澎湃激情和遥相呼应的提醒呐喊。仰望山顶目标,极限巅峰、幸福明天几个领先站在凸起的崖壁上为大家加油助威,回身俯视红橙蓝绿的衣服背包,汗流满面又意气风发的开心面庞,点缀在蜿蜒向上山路上,周边黯然无色的枯枝野草也充满了动感和活力。
登上最高峰(?),一览众山小感慨和欢心,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东望老爷庙如古代烽火台傲立在对面山顶,始祖山中天门已是依稀难辨了。
11点整,队伍达到大红寨村,零星的数十户农家分布在半山腰向阳的山坳里。稍作停留,无情队长讲述大红寨的传说成因和风光特色,农家石屋门前照相留念,我们就向着山下水库进发。路上看到一户农家养的什么宝贝,白色的羽毛,比一般鸡的形状大,鸡冠也很像,就是下窠处有很大很长鲜红的如鸡冠顶一样的东西,说鸡不像鸡,我叫不上名堂,大家看色友照片告诉我一下。
12点多到张洞水库。水面不大,但水底清澈,微波涟漪,很是惬意,实在是难得的野外午餐地方。纷纷取食拿果,支灶开火,是驴友们最舒心的交流时间,好不热闹。餐后进行小游戏活动,自由兵的道具展现,不过绿头套带在无情头上怎么看不如自由兵入戏。几个美女帅哥轮番上演拿手节目,歌声嘹亮弥漫山谷,风筝飞过上来演唱,才知道夫人同好同行,也是难得,祝福你们永远幸福开心!
印象中返程都是轻松愉快的,这次返程确是充满了艰辛。要回到始祖山景区,只是远看目标方向,攀爬穿越崇山峻岭沟壑峡谷中,时而陡壁登高绝顶山峰,时而急速快降悬崖峭壁,时而疾步穿行羊肠小道,时而蹒跚漫步碎石峡谷,往返翻越了三架山,期间的大小山头自然无法计数了。原定还想到老爷顶庙,登上三界碑的,看时间将晚,就近直接攀登到三界碑南边的一个山顶上,沿山路绕行到龙头回到山门,已时近六点了。
本次出行,危险度不高,但山路绕行较长,难度较大,体力支出较强,下山后我都感觉有些劳累,个别同行似乎有些透支,但大家相互帮助,互相鼓气,携手共进,人员虽多,队伍拉线不长,沿途没有浪费时间,整个安排很是有序,领队无情收队有功。该路线可以再行,私下认为原定的到大红寨即返回,登老爷顶庙,到三界碑,绕行龙头,至始祖山门口最为理想。
行前没有做什么功课,文后查阅大红寨旅游图,网上说大红寨也是禹州开发的旅游景区,面积36平方公里,以涌泉河流为界,分成南北两大区域。主峰大鸿寨高1156米,号称“许昌屋脊”,景区内有闯王峡、过风口、一线天等景观,还有一个奇特的大溶洞,形态万千、神妙莫测。我们本次攀登的不是其大红寨主峰吧?穿越景区线路如何,期盼大家积极备课,下次出行演绎生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