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山人5 于 2012-3-18 08:20 编辑
老顽童 发表于 2012-3-17 21:58 ![]()
呵呵 精彩 欣赏了 辛苦了
在那个村里,有两棵古树,一棵有五百多年了。树下,有秀才家,张老师家,村长家。门口挂着木制的牌子,所以知道。问起来,所谓村长,是当年的生产队长,秀才家则是这家出过一名大学生。张老师,自然是这家出过一名孩子王了。村长姓张,家门口也有一棵古槐树,门里正面是一孔窑洞,两侧是两所厢房,中间是窄窄的甬道。窑洞口,有两个老人,老张先生今年91岁了,精神矍铄,还在编制五毛线一个的荆笆。旁边椅子里坐的红衣老夫人,是他的发妻了,神采奕奕。他们的儿子、媳妇也六十出头了,在家里养了鸡,还有六七头牛。他们说,孩子们都下山了,逢年过节,还回来看看,平时就是他们在家。
原来村里的人就不多。在他们家的坡上路边,有一间小房子,曾经是知名的七人小学:六个学生,三个年级,一个老师。想当年,纪登奎的儿子纪波敏做了新密的革委会主任,了解到村民出行不便,于是动员群众开凿了一个山洞,长达一千米出头,解决了村民出村难的问题。这就是今天“千米一观”这个山洞的由来。
后来,这个地方开发旅游区,村民们又被动员下山了一批,他们留下的窑洞和古旧的房子,也被景区改造成一个特色餐饮点了。这老张一家,应该是仅存的一家人了吧。学生是早没有了,学校的房子,顺时而变,成了旅游商品店了。柴鸡蛋是这里特色的农产品。
景区更名为美玉桃源。美玉尚有痕迹可存。追索桃源,除了“千米一观”那“山有口,仿佛若有光的”桃源风光外,只有新栽不久的几株桃树了。如今,百草未青,桃苞未绽,杏蕾含苞,半月以后,当有别样的新鲜美景吧?
这是景区,也是别人的家园。我们闯进别的家,观赏他们的生活之余,有没有想过,为他们留下一点美好的东西?譬如:山里人难得吃到的精致的*点心?或者,人人可以做到的,当我们拍摄过他们的生活之后,下次再去的时候,带给他们一张拍摄着他们的照片?或者,为他们的孩子带去一本图书、或者自己家孩子不玩的玩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