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皇兄啊 于 2012-6-5 08:00 编辑
探古老子故里——鹿邑 领悟自然和谐之道
老子文化广场
老子诞生处——太清宫
老君台
当年老君台中弹13发,却一发没响
“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走进河南鹿邑,感受它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领悟老子自然和谐之道。
鹿邑县地处河南东部,2582年前,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之一的老子(李耳),出生鹿邑。所著《道德经》博大精深,震古烁今,被公认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哲学经典之一,成为全人类的文化瑰宝。至今尚存的太清宫、老君台就是家的他老人家遗产,有唐、宋、金碑为证。
探寻道家之源
太清宫位于鹿邑县城东十里太清宫镇,是老子的祭祀之地,与老君台一起构成鹿邑老子文化主要内容。据史料记载,太清宫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年);唐朝创始人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大兴土木,起建宫阙殿,“如帝者居”;到武则天时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建“凌霄宫”,专祀李母,是为后宫;唐开元十三年(725年),玄宗李隆基正式改“凌霄宫”为太清宫至今。
在宫内现存石碑中,最珍贵的要属“唐开元神武皇帝道德经注碑”,这是唐玄宗对道德经的释文,为文物之珍品。而在金“续修太清宫碑记”碑中则明确了太极殿就是老子故居并详细记载了太清宫的历史兴衰,有极高的史料价值。清代“重修太清宫碑记碑”中末尾写道:“虽经我等尽力修缮,同唐宋之盛隆相比仅存什一于千百也。”可见到康熙年间,太清宫的建筑同唐宋时期相比,已大不如以前了。正是由这些碑文的记载为太清宫旧貌修复重建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才又有了今天这番恢弘景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