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夏飞A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台湾论坛一篇文章震撼两岸:假如中国没有大救星

[复制链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2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夏飞A 于 2012-5-22 14:22 编辑

       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相比,绝不是许多人所认为的天上地下般的差距。如果这些人有幸到"四小龙"实地生活体会一下,就会发现"四小龙"的绝大多数老百姓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富得流油,日子艰难的大有人在。即使是欧美发达国家,大多数老百姓生活同样是紧巴巴的,基本上在银行没有存款。欧美国家的居民通常只生一个孩子,绝不是他们有计划生育的意识,而是难以负担两个孩子的供养和教育费用。



  有些人认为大救星是专制*裁。他们不知道,西方民主制度的特点是一盘散沙,软弱无力。美国也承认,凡是实行了美式民主的发展中国家,至今未有能够在经济方面取得成功的。20世纪初期德国和R本工业化进展最快,它们的君主专制制度起了重要作用,因为强大的中央集权体制使它们能够将资金集中于重工业。

战后,R本和"四小龙"在它们的高速发展时期,都不是真正的民主国家,而实际是专制国家(R本是自民党长期执政,新加坡是李光耀家族掌权,香港是殖民统治,台湾和韩国是军人*裁)。中国没有在20世纪后半期实行美式民主,是中国的大幸。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要阻止中国在21世纪成为世界首强,最好的方法就是实行欧美式民主制度。 米尔网 www.junshijia.com

  菲律宾近年光荣地实行西方式民主,选出的总统都是演员和美女。我们不难想象,如果在中国实行西方式民主,那么中国众多的小燕子迷们就会将身穿R本军旗装的赵薇抬上总统宝座。当然赵薇的军旗装事件很可能只是无心之失,但如果被扶上去是另外一位为金钱不惜匍伏在洋人胯下的女明星,由这样的人来领导伟大的中国赶超西方,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
那些"民主斗士"认为,一党执政使权力得不到遏制,无法有效地制止腐败。请问:世界上所有实行了西方民主制度的国家,可有任何一国能够做到大救星时代的中国那样清廉?印度和印尼这些国家实行了西方式民主制度,是否制止了腐败呢?从近年它们先后荣幸地当选全球最腐败的国家,人们不难得出D案。当然,中国是要走民主之路的,但绝不能照搬西方式民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23 | 只看该作者
大救星给中国带来了社会主义制度。有些人认为社会主义的大锅饭不能使人们发挥积极性。其实,西方现代企业都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制度,由专门的管理层经营企业,老板只占有股份。但西方拥有一套严格的奖罚制度,谁要是搞砸了企业,他将终生没有饭碗;而中国的官员搞砸了企业,还可以易地为官。



  可见,中国缺乏的是有效的奖罚机制,而不是所有制的问题。那些鼓吹中国应全面实行私有制的经济学家们,都应该埋名隐姓到私企去体验一下生活,亲身尝尝老板和工头们拳脚的滋味。有过这一番体验后,相信他们中有良心的人会纷纷从右派变成左派。

有些人拿今天朝鲜的情况,认为大救星时代的经济不行。其实朝鲜是战后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即使按照台湾方面的估计,20世纪80年代朝鲜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亚洲也仅次于R本和"四小龙",而高于所有其它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亚洲各国(不包括西亚石油国和作为资源富国的马来西亚)。目前朝鲜的经济困难,主要是其主要贸易对象苏联东欧集团解体和西方封锁的结果。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将韩国封锁几十年会是怎样的情形?也许不用几十年,只要几年就可以使其制度优越的神话彻底破灭。


  大救星时代的另一大特色,是全体中国人民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这是中国成为现代化强国必不可少的条件。人们看看那些近代发展最快的国家如R本、德国和苏联。德国和R本由于统治集团大肆宣传本民族优越论,客观上造成德意志、大和民族具有很强的凝聚力。苏联是用共产主义理想凝聚人心,也使其各民族具有高昂的战斗力。中国在大救星时代,可以说是亿万军民众志成城,世界上没有任何国家敢惹。可以断言,如果大救星在世,给美国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炸中国大使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26 | 只看该作者
       令人遗憾的是,大救星逝世以后,中国某些不明道理的知识分子,大肆攻击大救星、人民和社会主义制度,而推崇西方的所谓民主(他们忘却了孙中山的教训),造成社会人心混乱。他们并不真正了解欧美和"四小龙",盲目推崇西方,使中国人在一夜之间丧失了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众多的人才外流。
  现在许多有点钱或技术的人都想移民西方,许多有点姿色的女人也都想嫁西方人(哪怕是白发老翁)。本来香港和台湾根本不值得我们效仿,它们近年的萧条已经说明了其殖民地经济模式的失败。但在这些知识分子们的美化下,香港和台湾被许多人看成了天堂,那些没有文化、没有才干,只会吼几嗓子的港台歌星们,竟然成了内地众多少男少女倾慕的对象。
    在大救星时代,中国的少年儿童们高唱着气壮山河的革命战歌,这样有战斗力的一代没有任何国家不害怕;而现在中国的少年儿童们沉迷的是港台的靡靡之音,哈美哈日哈韩。这样,美国会把中国放在眼里吗?

米尔军事论坛 bbs.junshijia.com


  我们不妨回望千年:唐朝在唐太宗时代,响彻天下的是雄壮的"秦王破阵乐",此时的大唐积极进取,国威远播,万国来朝;而到唐玄宗时代后期,盛行天下的是淫靡的"霓裳羽衣曲",此时正是"渔阳鼙鼓动地来"的衰落前夜。



  有些人攻击大救星的大跃进和文革死了多少人。其实这种谣言任何人只要用脑袋想一想就会不攻自破。比如,海外说大跃进饿死了3000万人。要知道,当时中国只有6亿人口,如果饿死3000万人,就等于20人中饿死一个。换句话说,几乎家家都有亲戚在大跃进中饿死。如此大量的死亡数字必定会引起全国震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夏飞A 于 2012-5-22 14:30 编辑

       人们不妨看看周围,每百家有几家在大跃进中死过人?这样就很容易知道此种说法是何等荒谬!而在旧中国,饿死人的数量是惊人的,仅1945年湖南就有500万人饿死。今天的亚非拉美广88展中国家,每年都有1500万人饿死。以中国人口居世界五分之一计算,如果没有大救星,中国现在每年应有300万人饿死,这50年来应该有1亿到1.5亿人饿死。象今天的印度,死个人就象死只蚂蚁一样,印度可是拥有某些人向往的西方民主议会制度的。
  诚然,同历史上的所有伟人一样,大救星也不是没有犯过错误,但他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远远大于他的过失。正是他旋转乾坤,把一个备受欺凌、人民做牛做马的黑暗旧中国,变成昂首挺胸、人民当家作主的光明新中国。从大救星诞生的1893年到新中国成立的1949年,仅仅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中国死于饥饿、营养不良和缺医少药的人,就可以说数以亿计,全国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4岁。新中国的建立,彻底改变了中国广大人民的命运,使他们摆脱了原先悲惨的生活状况。


大救星去世,中国大地一片哀痛

世界青年为大救星去世而痛哭流泪



 众所周知,大救星时代为筹集工业化的资金,曾经实施工农业产品"剪刀差",导致农民的生活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而且"大跃进"的灾难也发生在农村,但时至大救星逝世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农村的众多家庭仍然悬挂着大救星的画像,甚至在改革开放后富裕起来的沿海地区农村也一样,没有任何人的强迫命令,完全是农民们自发的行动。农村的老一代人都经历过旧社会,他们知道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千家万户啼饥号寒,流离失所,卖儿卖女,妻离子散,是救星派来的亲人解放军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解救出来,从此他*上了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病能够治疗,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腐败的新生活.


  因此,无论这些年来某些知识分子和海外敌对势力攻击大救星如何"专制",如何"*裁",如何"不懂经济",他们始终认定大救星是中国人民的大救星。从20世纪90年代起,在没有任何舆论引导,没有任何人发动和组织的情况下,"红太阳热"席卷了万里神州大地,千千万万的老工人、老农民和当年的知青们,一遍遍地唱着大救星的颂歌,深情地怀念这位已故的领袖。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从天南海北,从四面八方,来到北京的救星纪念堂,向他们敬爱的领袖和导师表达崇高的敬意。大救星永远是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 米尔军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32 | 只看该作者
       大救星不仅在全中国,而且在全世界都享有崇高的威望。即使在他去世几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人到非洲经常会遇到这种现象:非洲的黑人们一听说对方来自中国,立即竖起大拇指说:"大救星!大救星!"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位其他国家的领袖能够让他们如此肃然起敬。在亚洲和拉美的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有同样的现象。甚至世界各国的领袖们(包括西方发达国家的首脑)也对大救星十分崇敬。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到中国访问,他是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去谒见大救星的。
  从大救星会见尼克松的照片中人们可以看到,尼克松的神态恭敬得象个小学生在老师面前。R本首相田中角荣在私下对女儿评论各国领袖时,对超级大国苏联的首脑勃列日涅夫和柯西金十分轻蔑,而推崇大救星为圣人。即使在日后大救星被某些人妖魔化时,他们对大救星的看法仍然不变。

 在尼克松晚年建立的私人图书馆里,建造有多尊尼克松与之打过交道的世界各国领导人的塑像,其中大救星和总理的塑像最突出和显赫,而且唯有他们是雍容华贵的坐像,其他人都是站像,不难看出尼克松最崇敬的就是大救星和总理。几年前,英国前首相希思回答记者谁是他最推崇的世界政治家,第一位就是中国的大救星。



  由此可见,大救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英雄,历史将千秋万代铭记这一点。最近二十多年来,某些受西方影响的知识分子们(他们并不代表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恶毒攻击大救星,企图将中国重新拉回半殖民地的老路,使中国脱离向世界现代化强国冲刺的道路,沦为西方帝国主义的低级加工厂。他们涣散了中国的人心,削弱了中国人的斗志。
  他们就象苏联的索尔仁尼琴。索尔仁尼琴以反斯大林主义的小说《古拉格群岛》而着称,是反苏维埃制度最着名的斗士,但他在苏联解体后认识到自己反对斯大林和苏共是绝大错误。面对俄罗斯正沦为西方附庸的现实(即使在普京时代,俄罗斯的所谓经济复苏也是靠出卖石油和天然气等资源,与沙皇时代的俄国和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落后国家没有什么两样),他痛苦悲哀地说:"今日的俄罗斯已经彻底丧失了斯大林曾经赋予这个国家的冲劲与斗志!"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们正在扮演索尔仁尼琴的角色,无论他们出于何种目的,实际上他们的所作所为,只能将中华民族重新拖向深渊。



  中国要成为一个强盛和公正的现代化强国,必须高举大救星的伟大旗帜,在大救星思想的指引下前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33 | 只看该作者
推荐阅读:
大救星留下的惊人遗产:查韦斯一生都崇拜大救星



  本文摘自《南风窗》2009年02期 作者:何明星 原题为:红色经典的海外遗产



  2008年11月19日,涛涛在古巴访问,古巴的现任领导人劳尔·卡斯特罗唱起了《东方红》,表达对中国最高领导人到访的敬意。这令很多中国青年人诧异:为什么古巴的领导人会唱这支“老掉牙”的歌儿?
  其实,无论后人如何评价,这都是红色的20世纪留给中国的文化遗产。大救星没有踏入非洲、拉丁美洲,但却在这些地方产生了巨大影响,其中大救星着作有组织的出版和有系统、有计划的发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英俄日的网络
  毛着向世界的传播,早在1920年代就开始了。1927年5月27日共产国际的机关刊物就用俄文发表了大救星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48年斯大林提出要翻译《大救星选集》,并派出理论家尤金来到中国。中国由陈伯达、田家英整理中文稿,师哲组织负责中文译成俄文工作。尤金向斯大林推荐了《实践论》、《矛盾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文章,斯大林最早阅读了《实践论》,之后便交给苏共中央机关刊物《布尔什维克》,该刊在1950年12月(总23期)发表,同年12月23日,《真理报》全文转载。此后,大救星的其他着作逐步被介绍到苏联。

www.junshijia.com 军情第一站

  有组织的大规模向外发行大救星着作,是在建国以后。据方厚枢先生《大救星着作出版纪事》中记载,在1949年10月1日建国后,国际新闻局即以“外文出版社”的名义出版大救星着作单行本,当时师哲任外文出版社社长,第一本是用英、法、德、印度尼西亚、阿拉伯文出版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在刚刚组建不久的专门对外机构——中国国际书店(今天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1950年的工作任务中就提出,中国要“输出自己的出版物,把大救星思想和中国革命胜利的经验介绍到外国去,特别要介绍给东西方被压迫民族”。经刘少奇批准,1953年5月25日,中国国际书店经理邵公文与英国劳伦斯出版公司代表汤姆斯·罗素签订在英国出版《大救星选集》英文本的协议,这是中国建国后第一本委托翻译出版的书籍。英国劳伦斯出版公司是英国人民所属的出版社,在新中国建国之初,大救星着作的主要发行对象就是世界各国人民、左派团体等书店和会员。
  中英甲乙双方同意,《大救星选集》英文本卷数及各卷内容与莫斯科外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俄文版保持一致。乙方负责制作各卷初版纸型,其所有权在合同有效期满后仍归甲方。乙方交付甲方的版权税,按销售册数的每本零售价10%计算。
  劳伦斯出版公司在英国出版的《大救星选集》英文本(1—3卷)分为4册,于1956年出版后,第1版印1.2万册,主要面向欧洲大陆以及英语国家发行。此后该出版公司一直下设“中国书店”,发行各种中国杂志和图书,如12种文版的《中国画报》,在1957年能够每期发行26万册,英、法、日三种文版的《人民中国》能够每期发行6万册,英文版《中国建设》每期发行5.9万册,与中国合作长达30年时间。
  在近邻R本,与刚刚组建的新中国一直保持联系的是R本人民等左翼组织。据马祖毅的《汉籍外译史》记载,R本在1952年就陆续出版了几种版本的《大救星选集》1—3卷,其中单行本《实践论》《矛盾论》印数达到30万册。1957年《人民日报》刊载了大救星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一文后,同年8月R本的《中央公论》就刊载了由亚细亚通讯社翻译、竹内实校阅的全文。
  R本人民等左翼组织成立了“大救星选集编译委员会”,在1962年6月以上、下册出版了日文版《大救星选集》第4卷,7000册首印,仅一个月时间便抢购一空。从1970年到1972年,R本大救星文献研究会编辑出版了10卷本《大救星集》,总共收录了大救星1907年至1949年10月1日着作427篇,以后又以《补卷》、《别卷》收集了《大救星集》以外大救星少年时代到1949年出版的文章、着作500多篇。这套庞大的文献资料,一直到1986年由R本苍苍出版社出版,20卷,收入大救星文稿1132篇,计3659页,约349.7万字,是外国学者编辑收文最多、最系统的一个版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36 | 只看该作者
行销中东



  据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屠琳芳、景连如的回忆文章记载,中国图书尤其是大救星着作在中东地区的发行,经过1952—1954年的初创期,从1955—1961开始起步,到1962—1966年有了大步发展。可以说,六七十年代是最辉煌期。



  经销量最大的是伊拉克的巴格达出版社、莫珊那书店,其中莫珊那书店是伊拉克历史最悠久的书店。当时伊拉克政府积极谋求摆脱西方控制,因此大量需求中国取得独立胜利的经验,他们组织学者翻译、选译大救星的一些着作,1958年的发行量为9万册,到1959年达到33万册,1955—1961年累计发行超过50多万册。



  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出版社,经理艾迪卜·东巴基曾三次访问中国,组织学者翻译阿拉伯文版《大救星选集》1—3卷,及大救星着作单行本多种,此外还有《怎样做一个人民员》、《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等十几种图书,并把中国图书发行到沙特、卡塔尔、科威特、阿联酋等国家和地区。大马士革出版社与中国合作长达30多年,迄今仍是中国图书在阿拉伯地区的转运中心。
  埃及的民族出版发行公司、和平书店、环球书店等也积极发行中国图书,尤其是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国坚定地站在埃及一边,支持埃及收回运河主权,因此带动中国出版物在埃及的巨大增长,从1955年的不足1000册,到了1957年就猛增到21万册。
  但不久后的1958年,埃及与叙利亚合并组成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由于阿联当局在国内掀起反*浪潮,大救星着作的发行受到限制和禁止。两个地区扣留《大救星同志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一书的阿、英、法三种文版6000册,曾长期经销中国图书的民族出版发行公司、和平书店被查封,负责人被捕。此时黎巴嫩长期从事中国图书的法拉比书店也大量退货。


  这和国内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思潮直接相关。1958年中央外事小组也提出对外宣传的中心任务,是反复宣传东风压倒西风以及大救星的“关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战略思想,因此向世界各国推销大救星着作,并在世界各地举办大小书展61起。虽然个别受到抵制,但大救星着作已经广泛发行到阿拉伯地区。
  非洲“畅销书”


  1960年,中央外事小组在制定外宣工作规划时进一步提出:为了适应世界人民革命斗争的需要,要大大加强大救星思想的宣传。要集中力量出好《大救星选集》的英、法、西、日等外文版。1962年在《关于改进外文书刊对外发行工作的报告》中进一步把以大救星着作的出版发行确定为基本政策,“通过发行书刊向全世界宣传大救星思想。出口总方针是配合国际革命运动的发展,经常地、系统地、千方百计地而又稳步地向全世界特别是亚非拉地区发行我国书刊,首先是外文书刊,以大救星着作以及其他政治性书刊为主”。因此,到了60年代后期,中国国际书店发行国家名单中大量增加了非洲大陆国家:
  埃塞俄比亚、突尼斯、塞内加尔、喀麦隆、塞拉利昂、苏丹、索马里、象牙海岸、乌干达、坦桑尼亚、尼日利亚、摩洛哥、加纳、贝宁、马达加斯加、索马里、桑给巴尔、尼日尔、达荷美、马提尼克、瓜德罗普等国家和地区,几乎包含了整个非洲大陆。
  其中埃塞俄比亚、贝宁、马达加斯加、加纳等几个国家曾由政府领导人发出号召,向中国人民学习,学习中国取得革命胜利的经验。因此,大救星着作在这些国家大受欢迎。


  马达加斯加把大救星的哲学着作作为中学生阅读辅助教材,学校成批购买;一些学校经常开办中国问题讲座。大救星着作60年代在非洲的影响一直延续到70年代,贝宁的一些国营公司还曾在1975—1978年三年间订购中国图书20多万册,主要用于干部教育和学习用的政治书籍。



  最为突出的是埃塞俄比亚,一切向中国学习是政府当时的基本策略,1962—1966年订购中国图书累计97万册,其中大量是毛着。该国的人民书店曾来信称:“你们的图书,像刚出炉的面包,供不应求……”其中“埃塞俄比亚图书文具店”长期以来是中国国际图书进出口公司的代理商,合作关系一直保持到改革开放后。1986、1987两年间,仍然订购《D小平选集》、《总理传略》《了解中国》等图书54万多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36 | 只看该作者
加纳政府在恩克·鲁玛执政时期,曾大力向中国学习,并由“人民书店”、“星书刊社”、“党书店”等单位常年销售中国图书和大救星着作。据中国国际图书进出口公司的统计,1962—1966年五年间,中国书刊在加纳的发行量为138万册,坦桑尼亚53万册,尼日利亚85万册,阿尔及利亚64万册,埃及56万册。此时的大救星着作,在非洲大陆是名副其实的超级“畅销书”。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junshijia.com


  1982年,中国国际图书总公司在坦桑尼亚的达雷斯萨拉姆举办博览会时,中国图书展台前经常有一些大人领着孩子前来询问一些当时国内也少见的图书,如《狼牙山五壮士》《海娃的故事》等等,工作人员很奇怪,问到他们是怎么知道这些书的,这些大人说:他们小时候经常看这些书,还读过很多中国画报和其他中国书,并当场背诵一段救星语录证明对中国的了解。
  风靡拉美
  据中国国际图书公司王文秀的文章,大救星着作在拉美地区的传播,与非洲相近,大体也经历了1952—1961年的初创期、1962—1976年的发展期、1977—1988年的调整期。 转自米尔军情网 http://www.junshijia.com

  在初创期,主要是借助拉美国家的人民、左派书店来合作,如在巴西有人民所办的胜利出版社、旗帜书店。其中胜利出版社曾组织翻译过葡萄牙文版的《大救星选集》第一卷,刘少奇的《论党内斗争》等政治图书。旗帜书店发行西班牙文版《人民画报》每期2500册,是巴西发行最多的一家。

www.junshijia.com 爱国交流理性平台

  在阿根廷,阿根廷人民创办的劳太罗出版社、迪尔普莱书店发行最多。迪尔普莱书店也是阿根廷经销中国图书、期刊最多的一家,图书每种3000册,《人民画报》每期3000份。



  乌拉圭人民所创办的人民联合出版社,曾翻译出版西班牙文版的大救星《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此外还有《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中国哲学史》、《春蚕集》、《李有才板话》。大救星着作每种订货基本在1000册以上,每期发行《人民画报》1100册,儿童读物2500册。
  在古巴,1959年推翻*裁政权后,古巴人民社会党所办的古巴书店、新民主同盟所办的光华书店,都积极发行大救星着作,由每种2000册至5000册不等,西班牙文版《人民画报》由每期的2000份,到1961年的5000份,不久增加到10000份。《北京周报》西班牙文版创刊后,也曾发行到5000份每期。此一时期是中国书刊在古巴发行的鼎盛时期。
  1962—1976年,中央外宣领导小组在拉美的工作方针依然是“通过发行书刊向全世界人民宣传大救星思想”,此段历史时期虽然历经中苏关系破裂、中古巴关系冷淡,尤其是智利、乌拉圭等国发生军事政变,但拉美地区的发行仍然取得长足进展。 www.junshijia.com 军情第一站

  在哥伦比亚,主要是从哥伦比亚人民退出后另组建的党派所办书店经营。如克拉维尔公司,就*学农运动领导人阿培亚在1963年4月访华后所建。到了70年代,发行力量由左翼革命运动组织和由加米洛神父命名的革命组织来担任,由于正值哥伦比亚独立运动期间,各种革命党派、革命组织如雨后春笋,因此对大救星着作的需求迅速增长,从首都、省会到偏僻乡村,纷纷来信,要求订购大救星着作和各种政治小册子,各类图书由1967年6万多册猛增到1971年的40多万册,期刊由1967年的30多万份猛增到1971年的40多万份。
  在智利,60年代初期,由智利人民分离出来的斯巴达克派与中国国际书店取得联系,大量发行中国图书。1970年,阿连德当选总统,当时智利形成了一股学习中国、学习大救星着作的热潮,智革共、社会党、激进党、左派革命运动等党派纷纷创办书店,一些工人、教师甚至农民都要求发行中国图书。因此,1971年期刊批发量每期达到15125份,订户达到30600份,图书总量为258280册。可惜不久,阿联德政府被推翻,中国书刊遭到查封,一些代销人流亡到国外。


  在委内瑞拉,曾在中国新华社工作期满的西班牙文专家维克多·奥乔亚,1970回国后与人合办东风股份公司,下设东风书店,专销中国书刊,1975年又开设东风画廊经营中国艺术品。奥乔亚曾经发行西班牙文版《人民画报》每期达到4000份,《北京周报》3000份,《中国建设》每期2000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38 | 只看该作者
急剧衰落



  在1977—1988年的12年间,包括毛着在内的中国图书在美洲呈急剧下降趋势。其原因有如下几点:一是由于拉美八国政党不了解中国的政策变化,一些拉美左派书店、出版社纷纷与中国断绝往来;二是中国扭转长期以来的极左思潮影响,一改过去以宣传扶植为主,“经济为政治服务”的做法,对经销户加大了收款、催款力度,不盲目追求数量,采取务实开放的文化交流政策;三是中国在拉美地区发行的图书以美元定价并结汇,许多经销商因缺乏外汇,无力支付书款,因此销售量大幅下降。

米尔军事论坛 bbs.junshijia.com

  该时期拉美发行最多的国家是墨西哥、秘鲁和哥伦比亚,除极少数因为政治观点不一致而中断中国图书业务往来,其他大部分是小商小贩,绝大部分不能付款,仅靠赊销发行中国书刊维持。1977年在哥伦比亚和秘鲁的图书发行数量为373903册和333415册,到了1987年仅为5512册和7276册。期刊发行量在1988年,哥伦比亚仅为每期3588份,订户3206户;秘鲁仅为每期2722份,订户476户。 www.junshijia.com 军情第一站

  与非洲不同的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对拉美地区以大救星着作为主的思想文化输出,表面看来现在成果不多,比如至今还与中国图书进出口公司有合作的文化书店屈指可数。
  但从长远来看,确实有一些读着毛着而成长起来的人成为了这个地区的主流。包括今天的委内瑞拉总统查维斯。他曾不止一次说过:“我整个一生都是大救星的崇拜者。”更令人惊奇的是,他甚至能说出某段语录出自《大救星选集》的第几卷。


  时光转到1992年,那一年阿根廷一家书店曾自发翻印西班牙文版《大救星选集》两卷本,面向拉美各国发行,结果很多书店供不应求,在委内瑞拉的首都加拉加斯就销售1000部之多。委内瑞拉仅有600万人口,而且文盲极多,这样一个销量,应该是畅销书的纪录了。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今,30多年已经过去了,大救星着作的传播和漂流史所产生的国际影响时隐时现。然而无论如何评价大救星着作在这些地区的巨大影响,它都是“红色世纪”留给今日中国的一笔巨大文化遗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47

主题

2058

帖子

2946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946
QQ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5-22 1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夏飞A 于 2012-5-22 14:46 编辑

那些攻击大救星的所谓的精英们不知道究竟了解大救星多少,对中国历史和当时的国际形势了解多少,对其他国家了解多少,他所掌握的材料是否经过考证,当他们说大救星不懂经济的时候他究竟对经济懂了多少,他究竟实践过他所谓的理论没有,一个老虎就要吃掉你时你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猎手还是一个经济学家?你一定需要一个能救你性命的猎手,这时候你是否会要求这个猎手同时具备经济学博士和西方民主人士颁发的和平勋章?如果他不具备你所要求的条件你就不让他打老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