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探路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知识贴】户外出行急救知识汇集--自己整理的保命知识(转贴)

[复制链接]

856

主题

75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74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09:25 | 只看该作者
PS:冻伤大家都觉得很遥远,但每年极北地区和高山上,因为温度过低,都会产生这些危险。尽可能的做好保暖准备,在外界低温环境下如果贴身内衣湿透的话,尽快更换。同时尽量减少皮肤裸露的面积。


登山者冻伤常识与现场急救


所谓冻伤是低温袭击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引起冻伤的原因主要是:低温、身体长时间暴露、潮湿、风水所造成的大量热量流失。而促进或加重重要因素有以下几点:营养不良、过度疲劳、睡眠不足、肢体静止不动、醉酒等。


一、冻伤根据程度的分型:简单的说,冻伤的程度与烧伤一样分为四种,即:红、肿、热、疱。

1度冻伤,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红斑及轻度水肿。解冻复温后:局部皮肤立刻变红或紫红、肿、充血。病人感到局部热,痒或烧灼痛。预后恢复:症状数日后消失恢复,皮肤不留痕迹,功能不受影响。

2度冻伤,临床表现:皮肤有水泡或大疱形成,泡内有*色粘稠液体或粘稠血浆。解冻复温后:局部较为剧烈的疼痛,并对冷热刺痛不敏感。预后恢复:症状于数日后消失恢复,皮肤不留痕迹,功能同样不受影响。

3度冻伤,临床表现:全皮坏死。解冻复温后:皮肤呈褐色、黑色,出现明显坏死。有时皮肤也会变白然后坏死。预后恢复:皮肤恢复后留有斑痕和功能障碍。属较为严重的冻伤表现。

4度冻伤,临床表现:身体某部位坏死脱落,如肢端,肢体。解冻复温后:皮肤逐渐变成褐色、黑色,出现明显坏死。有时皮肤也会变白然后坏死。预后恢复:皮肤留有斑痕和功能性障碍,留有残疾。

二、根据环境与部位,冻伤的分型:

1.依冻伤环境分为:“战壕足”,“水浸手、水浸足”等

2.依冻伤部位分为:可分为局部冻伤和全身冻伤

三、引起冻伤的原因及处理办法

局部冻伤原因:

1.一般低温环境下(0度左右)局部热量丢失增多,体温降低;

2.衣袖、裤管绑扎过紧,血脉流通不畅影响血液循环,加重冻伤;

3.饮食热量摄入不够;

4.损伤所致的出血、休克造成局部热源减少

局部冻伤症状:冰凉、苍白、坚硬、麻木;红肿、刺痛、灼痛、水疱;皮肤由青紫色、灰白色转为黑色,咖啡色

局部冻伤侵害的位置:面部、鼻子、耳廓、肘部、前臂、腕部、手指、脚趾、踝。

暴露处陷于积雪可伤及臂,腹壁、外生殖器。

冻伤紧急处理办法:迅速脱离寒冷环境尽快复温。那么如何复温呢?把人浸泡在40—42度的水中,浸泡期间要不断加水,以使水温保持。待身体复温后停止浸泡。局部用水或者肥皂水清洁后用冻伤膏。2度以上冻伤,需敷料包扎好。皮肤较大面积冻伤或坏死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在野外无温水的条件下,也可把伤者放在未冻伤人的腋下或腹股沟等地方复温。注意,严禁火烤,雪搓,冷水浸泡或猛力捶打伤者患部。

全身性冻伤原因:常发生于高山探险或其他意外:在寒冷环境下逗留时间过久,保暖防寒措施不够,陷于积雪或浸在冰水中醉酒、饥饿。

全身冻伤临床表现:开始时皮肤苍白冰凉。复温后面部有水肿、寒战。随体温逐渐降低,患者感觉麻木、四肢无力、极度疲倦、神志恍惚出现幻觉。检查发现,呼吸慢而浅,心跳过缓,最终昏迷。严重时心跳、呼吸停止。>>急救基本方法之人工呼吸

全身冻伤侵害的位置:一般都伤及内脏。骨骼、肌肉、肝脏、肾脏、胰腺。可引起:心室纤颤(心跳200—400/分钟,一般如此跳动1—2分钟人就会死亡)、胃粘膜出血。恢复期,可有血栓形成和组织缺血坏死。

全身性冻伤紧急处理办法:全身保暖,迅速妥善将伤者移至温暖环境,脱掉衣服,盖被子。用布或衣物裹热水袋,水壶等,放在腋下,腹股沟处迅速升温。或浸泡在34—35度水中5—10分钟,然后将浸泡水温提高到40—42度,待伤者出现有规律的呼吸后停止加温。伤者意识存在后可饮用热饮料或少量酒。猝死时立即心肺复苏。>>急救基本方法之胸外心脏按摩

四、预防冻伤的“三不”与“三勤”

“三不”

一不:不穿潮湿,过紧的鞋袜;

二不:不长时间的静止不动;

三不:不在无准备情况下单独登山。

“三勤”

一勤:勤活动手脚;

二勤:勤搓颜面;

三勤:勤用热水烫脚。

冻伤小贴士:

1、为什么在山上的时候不能喝酒?一般饮酒之后两小时才能产生热量。饮酒后马上感觉到的热,实际是皮肤上的毛细血管正在张开,身体本身所具有的热量正在向外部散发流失。这样一来只能加重冻伤,因此上山的时候禁止饮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6

主题

75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74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09:29 | 只看该作者
举个例子:
比如跟同行的队员在山势很陡峭的山顶摔伤了,在判断出他伤的很重(且不好判断受伤部位,不敢擅自移动)、不可能自行下山的情况下;这时会让剩余的队员赶紧下山,避免出现再次伤害,并立刻求救110及119。

同时只留下三四个人照顾伤者,并让需要立刻下山的人员把厚衣物和防潮垫,气罐留下(他们只需要几个小时就下山的情况下,这些东西用不到了)。让伤者多盖上厚衣物取暖,同时防潮垫是很好的搁风东西,包裹住伤者就能避免过多的失温;且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生一堆火,好让留守人员和伤者取暖同时也便于给搜救人员指明方向。

这样做法虽然并不会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却能尽可能小的减少对伤者的身体伤害。在寒冷的冬季,失温的后果绝对是很严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6

主题

75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74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09:30 | 只看该作者
救生毯是个好东西,搁风且轻,只有一包烟的总量。可惜大多一日出行的情况下,所有人都不会带,我也不会。
所以因地制宜的用防潮垫替代一下,用防潮垫包裹住伤者的效果与救生毯是差不多的。
且在一日出行的情况下,没有任何人会带上帐篷,这时候能有很多防潮垫的情况下,粗略的用树枝和防潮垫搭建出个避风的小棚子也是很有用的。


下面是百度出来的失温症,大家对照一下
失温症
  “低体温症”发病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有些人体内产热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寒冷环境中从皮肤丢失的热量多,不能使体温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特别是老年人和婴儿,对温度的变化不那么敏感,有时即使室温相当低,也可能感觉不到,因而保温防护能力差。当体温下降到35摄氏度以下时,就会发生“低体温症”。
  严重的“低体温症”常有意识障碍、颈项强直、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或心律不齐。有人统计,60岁以上的老人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冬季,死亡率要比一般冬季高60%,其中“低体温症”是一个重要因素。
  预防低体温症,要有温暖的居室、柔软御寒的床铺和衣服。
  人的正常体温是37C度。低体温症是受害者的核心温度下落到35C度以下.如果体温下跌在32C以下,情况会变得严重并最终致命。相反情况, 温度太高的是hyperthermia(过高热症)。
  关于人的体温,有两个相反的因素相互作用。低温,大风,和湿的内衣使人寒冷。只有运动和颤抖可以使身体产生热量。衣服,避风所,和脂肪层可以防止热量散发,但不会生成热量。
  出汗通过蒸发而降低体温。寒冷时的颤抖通过增加肌肉活动所需的化学反应而生成热量。颤抖最多能增加达500%的体表热量生成,但只能在几个小时内有效,因为最终会导致肌肉的葡萄*度减少和疲劳。
  在寒冷且大风的山上,体力透支的运动后,天黑降温,穿着湿的内衣,如果是全棉内衣且服装不够保暖,又没有帽子和手套,躺下后不再运动,此时制热和保温的因素长时间小于散热的因素,就可能导致低体温症。
  户外遭遇的低体温症(hypothermia,也译成低温症,失温症),通俗的讲可以说是逐渐地或突发地(落水)冻死的过程。与冻伤的区别是:在寒冷的野外如果仍有移动能力,在移到安全处的过程中可能遭遇冻伤。在寒冷的野外失去移动能力时,会遭遇低体温症,最坏的最后结果是冻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56

主题

7503

帖子

3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374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5-25 09:36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并牢牢记下,提高安全意识,时时处处考虑安全,注意户外活动不冒险、不逞强、不搞个人英雄主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114

帖子

227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227
15#
发表于 2012-5-25 10:05 | 只看该作者
这种情况最好没有

点评

人人都希望没有,但并不是没有就不去预防事故,大家都知道应急预案是干什么用的吧,应急的  发表于 2012-5-25 10:5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549

帖子

1909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909
16#
发表于 2012-5-25 10:08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2

主题

4957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0104
QQ
17#
发表于 2012-5-25 10:47 | 只看该作者
要认真学习,很有用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265

帖子

1122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122
QQ
18#
发表于 2012-5-25 11:0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164

帖子

438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438
QQ
19#
发表于 2012-5-25 15:51 | 只看该作者
探哥考虑的真周到,我要认真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2

帖子

137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37
20#
发表于 2012-5-25 15:56 | 只看该作者
虚心学习    安全出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