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站,参观军事密洞
峰峦叠嶂的河南鲁山县伏牛山中,隐藏着一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军事指挥工程, 林彪秘洞工程开工于1968年,1971年8月竣工,共动用了两个师的兵力,耗资4亿元。1968年正值“文革”高潮,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抓革命,‘不’生产”,为什么要在此时此地建造这样一座规模浩大的地下指挥所?
20世纪60年代,美苏冷战加剧,中苏关系恶化,第三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下,大救星提出了“深挖洞 ,广积粮,不称霸”的战略方针,搞了一批备战的“三线工程”,时任空军司令员的吴法宪借机想为林彪扩充势力打下基础。恰逢谢富治的夫人刘湘屏曾在鲁山县当过县委书记,经常念叨这里地势如何险要。林彪得知后,派出吴法宪协同自己的儿子、时任空军作战部副部长的林立果,乘坐直升飞机,连续数月超低空飞行勘察,最终认定这里的确是一块风水宝地:其一,它地处伏牛山腹地,自古就是军事要地;其二,群山怀抱,隐蔽性极好;其三,山体为整体花岗岩构造,硬度在七级以上,适宜开凿大型山洞......此外,在老百姓的“口头文学”中还有另一个说法:地名吉利此地归属四棵树乡(当时叫四棵树人民公社)管辖,林彪和他的儿子林立果,其姓氏加起来,不就是“四棵树(木)”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