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行百问(简单户外百答强烈推荐)

[复制链接]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49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一、被困后如何求救

当自己和队伍出现需要借助外界的力量救助才能脱险时,应懂得基本的求救、自救方法。  
1、躲进洞穴或在凸出的岩石下暂时栖身。这些地方能遮挡风雨,通常也有水,比较湿润,但须防雷电。

2、避开可能发生山崩或雪崩的险地,例如满是碎石的斜坡。

3、把多余衣服或鲜艳的布块铺在地上,以显示自己的位置。

4、点燃火堆。白天用烟,即在燃火上放一些橡胶片、生树叶、苔藓、蕨类植物等,可以生成燃烟,以便通知外界。夜晚用火,即在开阔地上,向可能的居民区方向点三堆明火,中间距离最好相等,用火光传达求救信号。  
  
5、利用反光镜。利用反光镜反射信号是比较有效的方法。镜子、玻璃片、罐头皮等均可用来反光。

6、利用声音。大声呼喊或借助其他物品发出声响,吸引外界的注意。在山中,声音可以传得很远。按国际求救信号呼救:一分钟6次,停顿1分钟,不断重复做下去。这样比不定时呼叫更引人注意。 

7、在地面设立标志。利用身边的石块、树木、甚至衣物等一切可以利用的物体在空地上摆出“SOS”字样,注意尽可能大而且明显。如在雪地则可在雪地上踩出这些字样。


六十二、怎样使用指北针

指北针是户外活动中的一项装备器材。
  指北针的针尖,含有两种磁性,在地同、北磁极的吸引下,它的针尖永远指着南方和北方,所以,用指产针判定方位,简单方便,只要把指北针放平,它就能给你指出南北方向。不论是在陆地、在海洋还是在空中,也不管是黑夜、白昼或是刮风下雨,都是一样地灵便。

  指北针为什么能指示南北方向呢?这是由地球特性决定的。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它有两个磁极:一个叫地磁北极,另一个叫地磁南极,根据磁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指北针的磁针在这两个磁极的吸引下,就一头指北,一头指南。

  我们在前面说的指针所指的方向并不是真北方向。只要你用指北针和北极星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指北针的北不是严格对准北极星方向的,而是有一个角度。这说明地球南、北极和地磁南、北极不在一个位置上,而是有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叫磁偏角。磁偏角的大小,在各地是不一样的。在我国东部地区,磁针方向总是指在北极的西面,叫做西偏,越往东北去,西偏的角度就越大,如在上海地区为3—4°,大连地区为5—6°,到黑龙江就11°多了。在我国的西部地区,磁针的方向又总是指在北极的东边,叫做东偏,越往西北去,东偏的角度越大,如在拉萨、昌都为0°,到乌鲁木齐就3—4°。由于地磁本身每年还有周期性的变化,同一地点的磁偏角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年都有变化,一年内变化的数值叫做年变率。各地磁偏角和年变率都是经过精确的测量计算出来的,有些地图上还有注明。使用指北针标定方向,必要时,要根据磁偏角和年变率修正。

  此外,由于磁针有吸铁的特性,容易受电和金属体吸引,所以在雷雨时和磁铁矿、磁力异常地区都不能使用


六十三、如何使用地图

地图是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然而户外活动尤其是登山,它最需要的地图是等高线图,此种地图能显示地表的各种地形如高山、溪谷、险或缓坡、悬崖或峭壁都能表露无遗。

  等高线地图的基本标示
等高线地图就是将地表高度相同的点连成一环线直接投影到平面形成水平曲线,不同高度的环线不会相合,除非地表显示悬崖或峭壁才能使某处线条太密集出现重叠现像,若地表出线平坦开阔的山坡,曲线间之距离就相当宽,而它的基准线是以海平面的平均海潮位线为准,每张地图下方皆有制作标示说明,让使用者方便使用,主要图示有比例尺、图号、图幅接合表、图例与方位偏角度。

  比例尺是地图必须标示的符号,它是显示地表实际距离与地图显示之距离的比例相关性,例如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计即实际距离为一公里,五万分之一的地图表示一公分,即实际距离为五百公尺,对於不同程度比例的地图与实际距离的精确度而言,小比例尺的地图精确度较高。比例尺和实际距离换算表地图比例实地距离(公尺)地图距离(公分)1:25,0001,00041:50,0001,00021:100,0001,0001。

  图号是代表地图名称的编号,不同比例的地图均编订各自系统的代号,而它是以经纬度为单位制定,如此每幅地图就能紧密接合。

  方位偏角度是表示正北(地球北极),磁北(磁针显示北方),方格北(地图指示北方)之间的关系与彼此偏差的角度,同时图下方并注有该逐年磁变数值,当我们使用指北针指示自身位置再对照地图就能很快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且知道下一步往何方向去与周遭的地形变化。

  图例是说明地图各种符号的意义,一般登山者较会注意的符号为三角点、崩壁、河流、湖泊与坡度。

  等高线地图与地形分析

  1、等高线的种类

  当我们细观等高线地图会发现绘制地图的线条有粗细两种线条,这是方便使用者阅读而设计,粗线条称计曲线并标示海拔高度,而计曲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2公分,细曲线称首曲线,它是介於计曲线之间,具方便分析地形之功能,每两条计曲线之间有四条首曲线,如此每条线之间距离单位为0.04公分,表(一)表示各种比例尺等高线。表一、地图的等高线之间隔实际距离单位等高线实际距离比例尺计曲线首曲线1:50,000100公尺20公尺1:25,00050公尺10公尺1:10,00025公尺5公尺。

  2、等高线的盲点

  比例尺愈高的地图,精密度愈差,原因是等高线之间实际距离太宽造成此空间的地形无法明确分辨而出现盲点。以五万分之一的地图为例,每曲线之间距的实际距离为20公尺(相当於建筑物七层楼的高度)。

  3、坡度

  坡度是等高线地图最易辨识地形特徵之一,我们粗略的观察地图就能了解各山峰的坡度,例:曲线之间距愈窄,坡度愈陡,曲线间距愈宽,坡度愈缓2.山峰之曲线间距均匀表示该地段为等坡,若上方的间距小於下方间距,表示该地段为凹行坡,反之则为凸形。

  绘制与阅读等高线地图

  当我们购买等高线地图必须看清楚是否完全含括我们预定活动区域,通常会遇到必须购买并拼凑两张到四张地图,通常我们不会将原版地图携带至野外,我们(1)优先将预定活动区域的地图影印并重新拼贴,(2)详阅地图分辨主、支棱线(即两座山峰相连之线)、溪流、坡度、悬崖、崩壁等地形特徵,(3)利用不同颜色莹光笔绘出主棱线、溪流、与标示预定路线和宿营地,(4)利用透明胶带将地图与活动预定行程之计划书完全黏合密封,如此携带方便且有防水功能。


六十四、什么是GPS

GPS是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的缩写形式,它是一种基于卫星的定位系统,用于获得地理位置信息以及准确的通用协调时间。该系统由美国政府放置在轨道中的24颗卫星组成。GPS可提供精确度在10米之内的导航。它可在任何天气条件下、全球任何地方工作。使用GPS无需支付定购费或安装费。该系统由美国政府运营,且其精度和维护也由美国政府完全负责。

GPS卫星提供了P码(精码)和C/A码(粗码)两种定位服务。P码为军方服务,定位精度达到3米;C/A码对社会开放,定位精度为14米。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美国先后实施了SA和AS政策。SA政策在C/A码中人为引入了误差,使定位精度下降到100米;AS政策则对P码实行加密。 由于GPS对社会开放,因此各类接收机、测量设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并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定位导航方式。
  
  GPS系统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即空间星座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
  
GPS的空间星座部分由24颗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内的卫星组成;GPS的地面监控部分负责卫星的监控和卫星星历的计算,它包括1个主控站、3个注入站和5个监测站; GPS的用户设备主要由接收机硬件和处理软件组成。用户通过用户设备(手持或者车载式GPS接收机,也就是我们所常说的GPS)。  

接收GPS卫星信号,经信号处理而获得用户位置、速度等信息,最终实现利用GPS进行导航和定位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美国的GPS系统外,俄罗斯和欧洲也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全球定位系统,但目前应用最普遍的还是美国的GPS系统。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49 | 只看该作者
六十五、户外怎样使用GPS

GPS作为野外定位的最佳工具,在户外运动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国内也可以越来越经常地看见有人使用了。GPS不象电视或收音机,打开就能用,它更象一架相机,你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才能够为你服务。  
  
1、GPS所使用的的坐标系统  
我们在描述地理位置的时候,常用的方法就是经纬度坐标。经纬度坐标系统是以英国格林威治和赤道分别作为经度和纬度的零度点。

在GPS系统内,经纬度的显示方式一般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一般有"hddd.ddddd"(度.度),"hddd*mm.mmm"(度.分.分),"hddd*mm"ss"(度.分.秒)。度、分、秒的进制是60进制,但是度.度,分.分的进制是100进制,这一点在换算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地球子午线(南极到北极的连线)长度39940.67公里,纬度一度合110.94公里,一分合1.849公里,一秒合30.8米,不同纬度的间距是一样的。  

地球赤道圈长度40075.36公里,北京和乌鲁木齐地区在北纬40度左右,纬度圈长为40075*sin(90-40),因此这里的经度一度合85.276公里,一分合1.42公里,一秒合23.69米。  

2、GPS的精度及SA政策  
理论上,GPS的定位精度可以到米的范围,但美国出于安全考虑,人为限制民用GPS的定位经度,制定了SA政策(Selective Availability,美国防部为减小GPS精确度而实施的一种措施),当SA政策实施时,定位精度只有20-30米,但目前SA政策已经取消,民用GPS的定位精度已经可以达到10米左右。  

当接收到4颗以上有效卫星信号时,GPS就可以实现三维定位,也就是说可以算出海拔高程。

3、手持式GPS怎么定位  
一般GPS上都有MARK键和GOTO键。MARK键用于定位,即把当前的坐标存到内存里,GPS会自动为这个点起一个名字;GOTO 用于导航,如果有一个已知的点位已经存到了GPS的内存里,并且起了名字,那么按GOTO, 再选那个点的名字,就可以计算出从此地到那个已知点的直线距离。MARK和GOTO(也就是定位和测距)是GPS 最基本的功能,其它功能都是以此为基础或为其服务的。一般来说,只要知道怎么开机关机,知道定位和导航,在户外活动中就可以应付自如了。  

4、GPS坐标系统的计算机格式  
GPS中可以存储500个点位,有些GPS带有数据线,可以把存储的航点转存到计算机上,反之亦可。这样GPS中的数据就很安全了。GPS点在导入计算机后,经过一定的数据转换,可以建立GPS点位数据库,查询使用很方便。当然,也可以在计算机上将手工输入的GPS点整理成文件,然后转存到GPS上,比在GPS上输入要方便很多。不仅如此,如果计算机系统中有GIS软件(地理信息系统)和电子地图,GPS航点还可以直接投影到电子地图上。但是这一过程比较复杂。  


5、GPS和地图的配合使用  

在户外穿越活动中,最常用的地图比例尺是1:250000和1:100000,地图上的1Cm分别相当于实际距离的2.5千米和1千米。GPS和地图的配合使用,无非有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出发前,在地图上找到目标点(比如拟定的宿营地和重要拐点)的坐标,并把它输入到GPS中;另外一种是在户外活动中,在重要的点用GPS定位后,在地图上找到该点,以判断当前所处的位置。  

6、户外活动中GPS的基本用法  


1)、 如何定位  
现在全队已经到达徒步出发地,怎么也得把出发点的坐标纪录下来,很简单。打开GPS,几分钟内,GPS已经完成了查找卫星,自动跳到了数据页面,这时,按一下MARK(定位或者小旗子),GPS提示这是110号点,这是GPS自动顺序生成的航点,按确认,该航点就存下来了。

2)、 如何确定离目标点的距离  
在出发前你将露营点的坐标输入到GPS里,并起个名称,做好保存。当行进在途中需要确定此地与露营点的距离时,你可以打开GPS,开机后等待搜索卫星,几分钟后数据出来了(这时顺手定个点)然后按GOTO(导航),在点位表中找到露营点的名称,按确认,这时屏幕会显示 “距离露营点(名称)XXXX米”(直线距离)。  
3)、 如何确定任意两点的距离  
如果要确定从出发地(A)到最后的终点(B),也非常容易。”出发点到终点,也就是从A点B点。打开GPS,在航点表中找到A点,然后将光标移到下面的参照点(Refenrence)栏,输入B点, GPS马上 就算出来,A点距离参照点B XXXXX米。  

4)、在GPS的指导下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多数GPS存在没有内置指北针的问题,当您让它导航目标点的时候,它只会告诉您“距离目标点3公里,方位角度80度”。3公里好理解,80度怎么找呢?这时还需要一个指北针。GPS的方位角是以正北作为0度,正东为90度,正南为180度,正西为270度。

5)、GPS的典型参数设置  
首先要把GPS设置成公制,美国用的是英制,mile,1 mile大约17xx米。

其次,把经纬度格式调整成"hddd*mm"ss"(度.分.秒)格式或者"hddd*mm.mmm"(度.分. 分)格式。  

然后,确认地图投影为wgs84,时区在+8区(中国在东8区)。  

注意的问题:
1、一般电池可以连续使用20小时,如需要可备用一付电池。

2、在每次定点的时候,最好作纪录因为GPS点位号是用数字自动生成的,点多了,再好的脑子也记不住。每次活动,一般纪录5-10个点就差不多了。

3、一定要和与指南针配合使用。  

4、要在开阔地使用GPS,山沟里,密林里,就得碰运气了。坐车的时候,车窗旁也勉强可以使用。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3#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50 | 只看该作者
六十六、如何使用求生哨
求生哨子并不一定要在遇险的时候用,比如说向前面后面的打个招呼,确定大概隔多远了,确定对方声源大概在哪个方向等等。
但是,这当中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有时候爬山时只是兴起吹下哨子,吹多了,大家也都没觉得什么了,听到别人吹也不想吹了,自己走自己的,这时一旦谁的脚扭了,或哪里需要帮忙了,或者中间拉得远的新驴遇到路口不知道怎么走了,吹哨子时候没有人回应是非常着急的事情,因为其他人还以为没发生什么事,自己忙着默默辛苦的拉磨,没有太多的工夫去搭理了,就好比狼来了的故事.
符号说明:  
● 短音(一秒内);
■■■ 长音(3秒以上);  
指令内哨音间隔2~3秒,指令间的间隔30秒以上(比如重复发送指令需要间隔30秒以上)
通讯(T):■■■ (一长音) 用于队伍的声音通讯联系,以确定相互之间的哨音方位,在收到哨音指令后发出代表收到指令(同喊话 喂~~~~~ 相似)  
集合(U):● ● ■■■ (两短一长) 向哨音的方向集合 (同喊话 集合啦~~~~ 相似)  
前进(V):● ■■■ (一短一长) 休息时发出代表全队出发、行进中发出代表加速前进 (同喊话 冲啊~~~~ 相似)
前队等待(W):● ■■■ ■■■ (一短两长) 用于队伍行进距离过长时,要求前队等待后队 (同喊话 请等~~~等~~~~ 相似)  
要求支援(S):● ● ● (三短) 当遇到困难需要寻求帮助时发出,收到信号者以通讯音(T)回复表示将前往支援 (同喊话 急!急!急!相似)  
求救(SOS):● ● ● ■■■ ■■■ ■■■ ● ● ● (三短 三长 三短) 这是国际通用的SOS代码,请大家熟记

六十七、户外露营地的选择

      如果你是两天的活动,能够到达宿营地,说明你的行程已经完成了一半或者是一多半,宿营地是你一天行程的归宿,是驴友们一天所乞盼的,也是你的加油站。宿营地的选择对于你的休息与补给是非常关键的,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寻找安全、避风、干燥、平整的地势扎营。此时要注意周围的环境,如:是否有落石滚石、风向如何、有无动物巢穴、蜂巢等。尽量不要在河畔扎营,除非确定是枯水期,水位不会变化。营地不要紧靠水边,蚊虫较多。
  二、在野外扎营应当考虑背风问题,尤其是在一些山谷、河滩上,应要选择一处背风的地方扎营。还有注意帐篷门的朝向不要迎着风向。背风不仅是考虑露营,更适用于用火。

    三、扎营时不能将营地扎在悬崖下面,一旦山上刮大风时,有可能将石头等物刮下,造成危险。

  四、风大时注意帐篷的抗风固定,确定做好后再休息。  

  五、建营地时要仔细观察营地周围是否有野兽的足迹、粪便和巢穴,不要建在多蛇多鼠地带,以防伤人或损坏装备设施。要有驱蚊虫药品和防护措施。

  六、在雨季或多雷电区,营地绝不能扎在高地上、高树下或比较孤立的平地上,很容易招至雷击。


六十八、怎样建露营地

营地选择好后即要建设营地。尤其是有一定规模的野外露营地,整个营地的建设就尤为重要,有以下步骤:  
  
  1平整场地:将已经选择好的帐篷区打扫干净,清除石块,矮灌木等各种易刺穿帐篷的任何东西,不平的地方可用土或草等物填平。

  2场地分区:一个齐备的营地应分帐篷宿营区,用火区,就餐区,娱乐区,用水区(盥洗),卫生区等区域。用火区应在下风处,以防火星烧破帐篷。就餐区应就近用火区,以便烧饭做菜及就餐。活动及其娱乐区应就餐区的下风处,以防活动的灰尘污染餐具等物。卫生区同样应在活动区的下风处。用水区应在溪流及其河流上分别上下两段,上段为食用饮水区,下段为生活用水区。

  3建设帐篷露营区:如有数个帐篷组成的帐篷营地区,在布置帐篷时,应注意:帐篷门都向一个方向开、并排布置。帐篷之间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4建设用火就餐区:就餐同用火一般在一块儿,烧饭的地方最好是有土坎、石坎的地方,以便挖灶建灶,大家拾来的柴禾应当堆放在区外或上风处。就餐区最好有一块大家围坐的草地,“餐桌”可以用一块大平石,或者就在地上了。

  5建设卫生区:卫生区即是临时厕所的地方,如果只是住宿一晚,可以不必专门建临时厕所,可以指定一下即可。如果住宿天数在两天以上,即应当挖建,临时厕所应建在树木较密、远离水源的地方。


六十九、怎样搭建普通帐篷

    不同的帐篷有不同的搭法,按搭建方式有穿杆式、折叠式和挂式,挂式又分为内挂式和外挂式。我们经常使用的普通双层帐篷基本是挂式搭法。即先搭建内帐后挂外帐和先塔外帐后挂内帐。

1、先搭建内帐后挂外帐

      首先把帐篷的内帐平铺在地,把折叠的帐杆取出来,一节节拉直,接成一根长杆,将两根帐竿十字交差穿进帐篷上面的帐杆套里(另外还有一种结构是用内帐上的锁扣与帐竿相接)。帐杆两端分别插进帐角处的穿杆孔中,将内帐撑起来(两人配合最好,一人也无妨)。帐顶上两根帐杆交叉处的正下方有两根小绳,用它们把交叉处固定好,还有一些内帐与帐竿之间的连接扣,一一扣好。选好门的方向(注意背风的方向),用地钉钩住四角的环插进地里,下地钉时应选择任意一个帐角先钉下去,地钉应与地面成45-60度角,一定要把地钉顶部的拐弯也钉在地上,这样才能防止地钉旋转。然后在对角线处打第二个钉,这时尽量把帐底拉直伸展开并依次下好另外两个地钉。此时内帐搭建完毕,可以开始搭外帐。

   把外帐打开,将外帐的门(有拉锁的位置)与内帐的门一致,铺在内帐上。四个角挂在内帐的四个角上(有的外帐是通过松紧带固定在帐杆上的,搭外帐时应该在帐杆上系好每一个固定带,也有的是把外帐的四个角也用地钉钉在内帐四角附近)。这样帐篷的主体就搭好了。要让外帐也紧绷绷的,和内帐没有贴着的地方,这样下雨时内帐才不会湿,而且防风的效果也非常好。

    外帐上还有些绳子,是用来加固帐篷的,有无大风最好拉上,几根绳子用力均匀、方向均匀地拉好。地钉应与地面要成45-60度角,如不放心,地钉上可压些石块等重物。

2、先塔外帐挂内帐

      步骤是把内外帐先用中央的索扣连接起来,然后将帐竿穿入外帐上的帐杆套里,帐杆两端分别插进四个帐角处的穿杆孔中,将整个帐篷撑起来,用地钉将帐篷固定好,并且蹦紧,然后将内帐的角环与外帐四角相扣。其他要求与先搭建内帐后挂外帐的搭建形式相同。


七十、露营地遭遇恶劣天气怎么办 
  
  在露营地发现天气即将有变坏的征兆时,必须根据恶劣天气的种类、露营地的地形等因素,采取相应的应付措施。
  
 1、根据地形决定是否移动帐篷位置  

  如果是露营在山脊应注意风与雷电,在山谷时应注意雨水,在岩壁附近,则应注意落石与雷电。据此考虑在恶劣天气之下,是否能够确保安全。如果判断原来的帐篷位置大致没有危险,则进行帐篷安全检查、加强措施等应付恶劣天气的准备工作。假使安全性不太可靠时,则有必要迁移帐篷位置。  

  在山区,如在山脊架设帐篷,山脊正面来风多,尤其在两座山峰之间的鞍部等位置,由于形成一股回转强风,有时很轻易地即可将帐篷拔起吹走。因此,应考虑将帐篷移往风势下方的斜面或洼地等,风力影响较小的场所。  

  还有,在山脊上虽不至于遭受因降雨流向溪谷而造成的水量暴涨的危险,但该位置最容易遭受雷电的侵袭。雷电所造成的灾害不同于风雨,凡遭雷电击中者,非死即伤。因此,在恶劣天气到来之前将帐篷移往安全的场所。  
   
  2、帐篷的安全检查与加固  

  恶劣天气到来之前,不可疏忽对已搭妥的帐篷,进行安全检查与加固。如绳子是否拉紧、地钉是否嵌的牢固等。如果绳字不太稳固时,须加固。若预测如有强烈大风时,则必须加绳以固定帐篷,防止帐篷被狂风卷走。  

  另外必须察看帐篷有无破损。帐篷上即使是有一个小洞或小缺口,在经强风吹打之时,亦将变大、或被扯裂,以至很容易遭受强风卷走。  

  3、帐篷内的收拾整理  

  如预感到将有大风等恶劣天气而需要转移营地时,不要惊慌,首先快速地收拾自己帐篷内的物品,睡袋、衣物等尽量用防雨袋或塑料袋装好,服从领队的安排,等待转移。如河水或雨水侵入帐篷,首先保护你的睡袋和衣物不要浸湿,其它物品随手放入包内。避免在混乱之中遗失物品。
  
 4、度过恶劣气候  

      如果应付恶劣气候的一切准备都已就绪的话,则应该坚持待到天气转好。在此期间,仍不能忽视对帐篷及营地周边的检查,并根据云层变化,了解天气情况。
     
    5、逃离帐篷  

    如果天气极度恶劣,需要放弃帐篷的话,必须检查附近有无可供避难的洞穴、森林或山中小屋等,并先行确认路线,同时做好随时可脱离营地的准备。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4#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50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一、在露营地里应该注意什么

1、在到达营地支好帐篷后,应先换上保暖的衣服,防止着凉尤其是在冬季。

2、不管是什么季节,在水源取水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可在水源附近进行大、小解,防止污染水源。

3、睡前最好把贵重物品、衣物、食品放入帐内(假如帐内还有空间)避免如黄鼠狼、老鼠等小型动物盗粮。

4、背包要使用背包套覆盖背包,即使晴朗的天气,露水依然会沾湿背包。登山鞋最好放在帐篷里防止被露水打湿或者晒晾后用塑料袋包好。

5、喝酒时千万不要超过自己的酒量,一定要控制,避免由于喝酒过量,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损失,给其他队员造成负担,另外在高海拔地区不要喝酒。

6、露营所在地基本都是林区,因此点篝火时须征得当地管理人员的同意,切记不可擅自点燃篝火,点篝火时,要加强防范,避免引起山火。

7、在最后撤离时,要将垃圾随时带走,将原生态的破坏程度降到最小。


七十二、如何露天露营  

露宿是野外生活的一种锻炼和考验,是一种更为接近自然的体验。

在没有雨水、大风、风雪及霜的天气,应当试试露宿的方式,不用支搭帐篷等任何遮挡物。露宿地选择一块大树下的平地,铺上塑料布、防潮垫,再放上睡袋,睡袋上可以再罩上一块塑料布,或者在其上方挂一张防雨布,露宿主要问题就是防露水及蚊虫对人的侵袭,因而可以在睡袋的头套处罩一层纱网,可防蚊虫,再连夜的烧烟火,燃烟可以减少霜降和露水。另一种露宿的方式就是用吊床,优点就是不会被地上的动物袭扰(如蛇等爬行动物),在一些潮湿地带很适合,用吊床同样要在睡袋下垫防潮垫,并在吊床上方挂一张防雨布。有一种吊床式帐篷即有防雨蓬,同时还有防蚊虫的纱帐,很适合丛林宿营。


七十三、寒冷天气如何让睡袋更保暖  

1、到达营地后搭好帐蓬就把睡袋先打开,让睡袋处于蓬松状态。
  
2、在双人帐篷里单人睡不如两人合帐暖和,将两个人的铺盖加在一起会厚得多,另外能够显著提高帐篷的温度。

3使用睡袋时注意保持干燥,避免被饮用水寝湿。  

4、配备一条质量较好的防潮垫,最好是保温效果较好的充气防潮垫。  

5、睡袋不会自行加温或加热,它只是减缓或降低身体的热量释出,最好的方式是身体储存更多的热能。有条件的话睡前喝杯热的流质饮料,牛奶、果珍、热开水都可以,或做些简单的热身运动,使身体发热。  

6、穿一套长的保暖内衣和干净的干袜子会有效的增加保暖效果,另外最好带一顶帽子,因为身体的热能有一半是从头部消散。

7、当睡袋保暖程度不够时可以穿抓绒衣裤,或把衣服和其它物品覆盖在睡袋上,柔软的衣物如抓绒衣也可以塞在睡袋里填充睡袋与人体之间的空隙。

8、在使用睡袋时,将帽子收紧、脖子处的隔断收紧。在脚下覆盖、包裹衣物,以达到更加保暖的效果。

9、可将空背包置于脚下套于睡袋外,绝缘于寒冷的地表,增加保暖性。
10、可以将(金属)水瓶灌满热水充当热水袋。

七十四、如何应付失眠

登山徒步活动由于运动量大,驴友们一般在到达露营地后感到全身疲惫,休息的意识很强,这种疲劳的生理现象很容易增进睡眠,进入梦乡。但有驴友在活动中却会出现失眠现象。其原因是由于入睡环境有所改变,再加上温度、湿度的变化造成入睡困难,这就是平常所说的“择席”。
  
  要克服户外失眠,应当保持正常的情绪,不要过度兴奋。尽快地适应露营地的气候环境,克服生疏感。如果条件允许而又没有高血压病和肝病,睡前可喝半瓶啤酒或一杯热牛以帮助入睡。不要在睡前喝浓茶和咖啡。

  如果上述办法无效,可在睡前服用一些镇静安眠药,如安定、眠尔通和利眠灵等,也可以吃一些朱砂安神丸,柏子养心丸等中药。总之,服用药物以不影响转天的活动为原则,提高睡眠的质量。

  另外,民间还流传着速睡的偏方,不防一试:

  1.头北脚南法:睡觉时头朝北,脚朝南,使人的主要经脉和血、气与地球磁力线相平行,人就可睡得安稳,入睡也快。

  2.食醋法:即在临睡之前,将一汤匙食醋调入一杯冷开水中喝下,这样很容易入睡。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5#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51 | 只看该作者
七十五、如何寻找水源  

1. 山区寻找水源首选之地是山谷底部地区,如山脚下往往会有地下水,低洼处、雨水集中处,以及水库的下游等地下水位均高。高山地区寻水,应沿着岩石裂缝去找,干涸河床沙石地带往往会挖到泉眼。
  
2. 收集雨水:在地上挖个洞,铺上一层塑料,四周用粘土围住,可以有效地收集雨水。或者下雨时,下雨时,可用雨布、塑料布大量收集雨水,也可用空罐头盒、杯子等容器收接雨水。

3. 凝结水:在一段树叶浓密的嫩枝上套一只塑料袋,叶面蒸腾作用会产生凝结水。
  
4、 跟踪动物、鸟类、昆虫、或人类踪迹可以找到水源。夏天蚊出虫聚集,且飞成圆柱形状的地方一定有水;有青蛙、大蚂蚁、蜗牛巢穴的地方也有水。大部分种类的苍蝇活动范围都不会超过离水源100M的地方,如果发现苍蝇,有水的地方就会在你附近。另外燕子飞过的路线和衔泥筑巢的地方,都是有水源和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

5、 植物中取水:竹类等中空植物的节间常存有水,藤本植物往往有可饮用的汁液,棕榈类、仙人掌类植物的果实和茎干都含有丰富的水分(如发现仙人掌汁液为乳白色时,切勿饮用)。从植物中取水时要注意:千万不要饮用那些带有乳浊液的藤灌或乔木的汁液。
  
6、 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地下水。生长着香蒲、沙柳、马莲、黄花、木芥的地方,水位比较高,且水质也好;生长着灰菜、蓬嵩沙里旺的地方也有地下水,但水质较差,有苦味或涩味。在初春时,其它树枝还没有发芽时,独有一处树枝已发芽,此处有地下水;入秋时,同一地区其它树叶已经枯黄,而独有一处树叶不黄,此处有地下水。

无论通过哪种方式获取的水,都要注意水源是否清洁。

普通鉴别方法是吐口唾液在水面,如迅速散开则可饮,若只聚不散,其水不洁,必须消毒后方可饮用。此外还可以用一张白纸,将水滴在上面晾干后观察水迹。清洁的水无斑迹,如有斑迹则说明水中有杂质,水质差。


七十六、野外如何净水

在野外,可以用净水药片、漂白粉、明矾等药品净化水。还可用一些含有黏液质野生植物净化水。切记,不论多么口喝,都不要饮用不洁净的水,万不得已时,也要把水煮开再喝。下面介绍几种简易净水方法。

    1、直接用净水药片净水。将净水药片放入存水容器中,搅拌摇晃,精置几分钟,即可饮用。一般情况下,一片净水药片可对一升水进行消毒,如果遇到水质较混浊可用2片。如果没有净水药片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医用碘酒代替净水药片对水进行消毒。

    每1升水中加入2%碘酒4至5滴,15分钟可杀死细菌原虫等,就可以饮用了。2%碘酒就是我们平常用的碘酒浓度。有一点要注意,对碘过敏者禁用此法。
  
2、直接用漂白粉或明矾净水消毒。将漂白粉或明矾投入水中,见水澄清后,过一段时间再饮用。漂白粉消毒效果可靠,但水的氯气味重,饮用时不易接受。

3、利用榆树叶净水。因榆树叶含有较多的黏液质,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使用时,将榆树叶捣烂,投入到须净化的水中,开始不断搅拌,约几分钟后浊水即可澄清,再等10分钟左右可直接饮用。

4、自制过滤器进行过滤。当找到的水源泥沙浑浊,有异物漂浮且有微生物或蠕冲等,可找一个塑料袋(质量好,不易破的)将底部刺些小眼儿,或者用棉制单手套、袜子、衣袖等,也可用可乐瓶曲调瓶底倒置,再用小刀把瓶盖扎出几个小孔,然后填入干净的细沙,压紧按实。将不清洁的水慢慢地倒入自制的简易过滤器中。等过滤器下面有水溢出时,可用水壶等将干净水收集起来,如果对过滤后的水质不满意,应再制一个简易过滤器将过滤的水再过滤。过滤后再消毒,可饮用。
  
5、在野外最好不要饮用从杂草中流出的水,而以从断崖或岩石中流出的清水为佳。饮用河流或湖泊中的水时,可在离水边1~2米的沙地上挖个小坑,坑里渗出的水较之直接从河湖中提取的水清洁。


七十七、野外求生如何获取食物

野外生存获取食物的途径主要有3种,一是猎捕野生动物,一种是采集野生植物,另一种是捕捉昆虫。在除了春、冬以外的季节里,一般是采集野生植物和捕捉昆虫。

目前人们可食用的昆虫有蜗牛、蚯蚓、蚂蚁、知了、蟋蟀、蜻蜓、蚂蚱、蝉、毛毛虫等。人们对于吃昆虫虽然不习惯,甚至感到厌恶。但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为维持生命,保持一定的体力,必须食用。其实,这些昆虫不仅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例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无机物质等,还有人体所需的游离氨基酸。因而在野外遇险时,昆虫往往是遇险者的首选食物。吃昆虫时,要煮熟或烤透,以免昆虫体内的寄生虫进入人体,导致中毒或生病。

可食用野生植物包括可食的野果、野菜、藻类、蘑菇等。我国地域广大,适合个中植物生长,其中能食用的野生植物就有2000种左右。天津周边常见的可食野果有沙棘、野栗子等。野菜有蒲公英、马齿苋等。


七十八、如何鉴别野生植物有无毒性

 在确认之前,不要随便采食。除了你熟悉植物之外外,很多种类都或多或少具有毒性。

1、一般野生植物均具特殊气味,但不能仅据其味,以判其可食性,四季均有可食性的植物,虽气味不良,经处理后常成佳肴,如觅菜(茎.叶可食)。
  
2、有毒植物的外表跟一般草木甚至可口的野菜并无显著的不同,因此并没有切确而可靠的方法进行辨别,仅有一些前人累积的经验可以遵循而已。
  
3、菌类植物,凡菌盖上有疙瘩,菌褶有黏液,菌柄长有菌环且根长有菌碗,菌伞周围碎裂,或长有彩色毛绒能在暗处发光者,均有毒性别以尝试为宜。
  
4、野生植物中,苦菜、蒲公英、番薯叶等,含有白色奶汁之植物可食用;惟对不认识且又含有白色奶汁之植物,宜谨慎尝试。瓜果类外壳变黑者勿,食用花朵时除去花蕊,因部分花蕊含有毒粉或藏匿小虫,食后对人体有害无益。  

5、植物经加热处理,可除去有毒成分,或使有毒成分溶解、分解。

6、一般哺乳类(野鼠、松鼠、鼯鼠、鸟类)或其它哺乳类动物、鸟类、啮齿类等动物所食之植物,人类通常皆可食用,如 山草莓(果实可食)、黑甜菜(嫩叶可食)。
  
7、通常在未能判定其为可食之前,宜用尝试法,先采一小片置舌尖,若无异味,再试一大片,若有烧辣麻涩之辛味者或引起其它症状,最好不要食用。
  
8、加热煮熟,部份含有微毒的植物,其有毒物质在加热煮沸后,将随之分解,食用后自然无碍。
  
9、同一种植物不要吃太多,除非你有经验或把握,否则容易引起下泻等毛病。  

10、在牧区或草食性动物活动场所里,常年保持完好的植物,最好不要摘食,因为很可能牛羊已知其有毒,是不好招惹之物。
  
11、很多人认为野生菇类之有毒者,必然颜色艳丽,并能使银器变黑,事实并非如此,很多种类无法以此来判别,所以非有绝对把握,切莫轻尝。
  
12、夹竹桃及鸡母珠等,其花朵明媚、种子漂亮,却偏偏无臭、无味而有剧毒,故不了解不认识的植物,不要拿它们当野菜。
  
13、最简单的方法是将采集到的植物割开一个口子,放上一撮盐,然后仔细观察是否改变原来的颜色,如变色,则该植物不能食用。


七十九、误食野菜后中毒怎么办

一旦误食了有毒的植物,吃后会有头晕、头痛、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这时应立即停止食用,进行急救治疗。急救的原则和目的是为排除毒物和解毒。

1、催吐。可用手指或其他代用品触及咽喉部,直至中毒者吐出清水为止。

2、导泻。常用的导泻剂有硫酸镁和硫酸钠,用量15至30克,加水200毫升后口服。

3、洗胃。最方便的可用肥皂水或弄茶水洗胃。此法也能同时除去已到肠内的毒物,起到洗肠的作用。

4、解毒。在进行上述急救处理后,还应当对症治疗,服用解毒剂。最简便的方法是吃生鸡蛋清、生牛奶或用大蒜捣汁冲服。有条件的可服用通用解毒剂,其主要作用是吸附或中和生物碱、重金属和酸类等毒物。


八十、户外生火技术

火对于户外生存至关重要,将食物煮熟需要火,取暖需要火,火可以吓跑危险的野兽;烟雾可以驱走害虫,因此必须学会在任何条件下、任何地方生火。生火前需准备好火种、引火物及主燃料。

正常情况下,打火机和火柴是最重要的点火工具。如果打火机和火柴都失效,下面的方法也可以点火:

1、 使用凸镜:强烈的阳光通过凸镜聚集后可以产生足够的热量点燃火种。放大镜、望远镜或照相机凸镜都可以代替凸镜成为取火的工具。

2、电池生火:用导线连接手电筒或电池的正负极时发出的火花可用来点火。

3、钻木取火:这是一种简易的生火技术,但在户外往往不具备条件。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6#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51 | 只看该作者
八十一、户外用火要防止火灾   

  1、在野外点篝火或用炉具野炊时,必须要随时有专人看管和负责,一旦使用完毕,要马上用水将火源彻底浇灭和用沙土盖灭。并挖土掩埋,防止死灰复燃而酿成火灾。

  2、用炉具或建炉灶时,应选择避风和距水源较近地方,并准备一桶水。以防万一发生火灾时取水灭火方便。

  3、在草木较多的地方,必须用火时,应将周围的草木清理干净,并在四周开出2米左右的防火道,以免火星飞溅出去,引然周围的草木。

  4、如风力较强时,应训练在避风的沟、坎下面点火,或修建防风墙,以免强风吹散火堆,或将火苗吹出引起火灾。

  5、在山区或林区吸烟时,应准备一个空罐头盒,将烟灰、烟头全部放进空罐头盒内,用水或沙土浇灭,挖坑掩埋或带走。

  6、出去一旦不慎使周围的草木点燃,发生了火灾,不要慌张,如距水源较近,取水方便,迅速用水向起火处喷洒,降低温度灭火,这是最基本的灭火方法。

  7、如周围没有可可用的水源,用麻袋、衣服和沙土等将燃烧物盖住,使燃烧物得不到氧气供应而熄灭。

     8、由于燃烧面积较大,小规模救火措施已无济于事时,为设法阻止火灾造成的损失过大,应顺风跑出一段距离,在大火烧到之前,除去草木等可燃物,开出一条放火隔离带,使火烧到这里后,因没有能着的东西而自动熄灭。
八十二、参加户外活动除了安全还需要注意什么

参加户外活动除了注意安全,还需注意环境问题。户外运动作为一种运动形式,在运动中不可避免留下活动的痕迹,给自然环境带来影响。最直接的是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所以要求出行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尤其是生态、环境意识。在享受大自然无私恩赐时,更应该加倍的关爱为我们提供温馨享受的自然环境。如果我们不能严格自律,随意的去破坏生态的平衡,那么不久的将来,我们可以从事户外活动的环境会越来越少、越来越糟。也可能有朝一日,再也找不到一块合适的运动场所。因此要珍爱这一方碧水净土!

不管是在户外,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手都可以做的环保100例,尽我们所能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1 使用布袋  
2 尽量乘坐公共汽车  
3 不要过分追求穿着的时尚  
4 不进入自然保护核心区  
5 倡步行,骑单车  
6 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  
7 不燃放烟花爆竹  
8 双面使用纸张  
9 节约粮食  
10 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  
11 消费肉类要适度  
12 随手关闭水龙头  
13 一水多用  
14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  
15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  
16 拒绝过分包装  
17 使用节约型水具  
18 拒绝使用珍贵木材制品  
19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2O 尽量利用太阳能  
21 尽量使用可再生物品  
22 使用节能型灯具  
23 简化房屋装修  
24 修旧利废  
25 不随意取土  
26 多用肥皂,少用洗涤剂  
27 不乱占耕地  
28 不焚烧秸杆  
29 不干扰野生动物的自由生活  
3O 不恫吓、投喂公共饲养区的动物  
31 不吃田鸡,保蛙护农  
32 提倡观鸟,反对关鸟  
33 不捡拾野禽蛋  
34 拒食野生动物  
35 少使用发胶  
36 减卡救树  
37 不穿野兽毛皮制作的服装  
38 不在江河湖泊钓鱼  
39 少用罐装食品、饮品  
4O 不用圣诞树  
41 不在野外烧荒  
42 不购买野生动物制品  
43 不乱扔烟头  
44 不乱采摘、食用野菜  
45 认识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  
46 不鼓励制作、购买动植物标本  
47 不把野生动物当宠物饲养  
48 观察身边的小动物、鸟类并为之提供方便的生存条件  
49 不参与残害动物的活动  
50 不鼓励买动物放生  
51 不围观街头耍猴者  
52 动物有难时热心救一把,动物自由时切莫帮倒忙  
53 不虐待动物  
54 见到诱捕动物的索套、夹子、笼网果断拆除  
55 在室内、院内养花种草  
56 在房前屋后栽树  
57 节省纸张,回收废纸  
58 垃圾分类回收  
59 旧物捐给贫困者  
60 回收废电池  
61 回收废金属  
62 回收废塑料  
63 回收废玻璃  
64 尽量避免产生有毒垃圾  
65 使用无氟冰箱  
66 少用纸尿布  
67 少用农药  
68 少用化肥,尽量使用农家肥  
69 少用室内杀虫剂  
70 不滥烧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物品  
71 自己不吸烟,奉劝别人少吸烟  
72 少吃口香糖  
73 不追求计算机的快速更新换代  
74 集约使用物品  
75 优先购买绿色产品  
76 私车定时查尾气  
77 使用无铅汽油  
78 不向江河湖海倾倒垃圾  
79 选用大瓶、大袋装食品  
80 了解家乡水体分布和污染状况  
81 支持环保募捐  
82 反对奢侈,简朴生活  
83 支持有环保倾向的股票  
84 组织义务劳动,清理街道、海滩  
85 避免旅游污染  
86 参与环保宣传  
87 做环保志愿者  
88 认识草原危机  
89 认识荒漠化  
90 认识、保护森林  
91 认识、保护海洋  
92 爱护古树名木  
93 保护文物古迹  
94 及时举报破坏环境和生态的行为  
95 关注新闻媒体有关环保的报道  
96 控制人口,规劝超生者  
97 利用每一个绿色纪念日宣传环境意识  
98 阅读和传阅环保书籍、报刊  
99 了解绿色食品的标志和含义  
100 认识环保标志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7#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52 | 只看该作者
八十三、营地垃圾的处理

  做好露营地的垃圾处理,分类是关键。
按两类来分,可分为可分解材质垃圾(例如:纸制的包装袋、吃剩的食物、排泄物等等)这类垃圾通常可采用掩埋的方法,腐烂后可化为泥土中的有机养。可以促进周边植物的生长。但注意,掩埋时不可连同装垃圾的塑料袋子一同埋掉,虽然袋子可以加速腐化,但由于聚乙烯的不可分解性,会给当地土壤造成损害,若有条件的话,可采用纸袋子掩埋,没有就将塑料袋收回,另做处理。

另一种就是不可分解材制的垃圾(例如:塑料袋、塑料瓶子等等)处理这类垃圾通常不能掩埋也不能焚烧。避免二次污染。对于这类垃圾,可以带到附近的村庄,或公路边等待进一步处理。

永远记住这句话:“留下的是脚印,带走的是垃圾”。
八十四、在户外牙膏的妙用  

在户外不提倡使用牙膏,因为牙膏的一些组成成份有害于环境,但这些成份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们应该有所了解:  

  1、巧去肿胀:不慎碰伤皮肤而局部轻微肿胀,涂牙膏可减轻或消除;疮疖初起时,用温水洗净患部,每日涂三次牙膏有效果。

  2、巧治头晕:如头晕或头痛时,用牙膏在太阳穴上涂抹可缓解。

  3、巧治脚癣:玩了一天,脚癣患者脚趾间出现浸渍、溃烂、奇痒时,洗净后涂牙膏能止痒。
  4、巧除污垢:衣服上有污垢,浸湿后挤些牙膏轻轻搓揉,或用牙刷轻轻刷洗,能去污垢。
八十五、创可贴正确用法及其它妙用
  
  我们都会经常用到创可贴,可是知道创可贴的正确用法的人还真不是很多。
  
  1、由于创可贴的结构所限,一般只能用于较为表浅、伤口整齐干净、出血不多而又不需要缝合的小伤口,从而起到暂时止血、保护创面的作用。但应该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
  
  2、常见到有人直接把创可贴覆在伤口上,这是绝对不正确的,非常容易导致伤口感染!先将伤口清理干净后,是创可贴使用前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在进行户外运动时,卫生条件较差,受伤几率较大,更是应该注意这一点。
  
  3、另外,如果贴在伤口上的创可贴被水浸湿,要立刻更换,在户外的时候,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创可贴的吸收能力很好,如果置之不理,伤口等于直接泡在水里,反而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现在,虽然市面上出现了一种防水创可贴,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尤其是贴在户外活动中最容易受伤的手关节部位,防水性能完全得不到体现。  

创可贴的另类妙用  
 
1、 戴眼镜的朋友,如果不小心眼镜腿断了或者连接处的螺丝丢掉,可以用创可贴把眼镜腿和眼镜连接起来,短时间内使用上没有任何问题。  

2、 帐篷或睡袋破了小口,没有修补胶的时候可以暂时用创可贴贴上,防止帐篷漏水或睡袋漏绒。  

3、 可以将塑料卷成漏斗状,撕下创可贴中间的的敷料放在漏斗中间,过滤掉水中的杂物。  

4、 晕车的朋友,上路之前随便找个小饭店要片生姜,用创可贴贴在肚脐上,预防晕车好用的很。  

5、 刚买的鞋子不合脚,可能脚后跟的部位会卡脚,贴一片创可贴在鞋后帮上,卡脚的情况会缓解很多。  

6、 气候过于干燥手指和指甲结合的位置经常会裂开,疼痛难耐,剪下创可贴带有粘胶的部分,直接将裂缝的地方盖住,贴好,可以立刻止疼。
八十六、生活用品在户外中的非它所用  

 一些生活用品在户外也有另用。如:

安全套:  

  1、在雨中行进或是需要涉水的地方,可以将手机、照相机及胶卷等用安全套套上, 扎好口子,即便是湿身,其手机和照相机也不会受到影响。

  2、当出现意外的时候安全套可以装至少1升的水。

  3、被蛇等有毒动物咬伤后,安全套扎动脉可以缓解毒性扩散。  

  4、大面积创伤,可套在伤口避免感染。  

  5、装水后取代凸透镜取火。

卫生巾:

      1、如果你摔伤有开放性创伤的时候,撒上药粉盖着伤口,消毒,止血!  

  2、当鞋内比较潮湿的话,放入可吸潮。

      3、行走时可充当鞋垫。
八十七、你的药箱里应该具备的药品

感冒药:新康泰克、百服宁、克感敏、速效伤风胶囊(含扑尔敏较多,最好只吃一粒,吃多了第二天早会叫不醒的 ) 吗啉呱(抗病毒的,无副作用,最好与速效混着吃) 白加黑(如要保持意识清醒,就吃白加黑吧)   

关于感冒的预防:板蓝根(记得要带粉状的,好熔解)。   

治拉肚子药:肠康片(纯中成药,无副作用),伏派酸 ,黄莲素,诺氟沙星  

拉肚子药:泻药(万一误食不干净的东西,赶快拉掉)  

跌打损伤药:红花油(处理伤口时不会刺疼,效果很好),云南白药(内出血时可使用),当出现大出血时,用手按住动脉,并在伤口上洒红花油与云南白药的混合,可止血可消炎。扶他灵   

止疼片:去疼片,APC(即阿斯匹林,专家推荐,说一定带上,有多种用途) ,必理痛,泰诺林  

消炎片:阿莫西林(即口服青霉素,但出发前要确认一下,有无队员对此过敏),螺红霉素(三级抗生素药,以防万一,但对胃一定的副作用,建议饭后食用)   

胃药:吗丁灵、雷尼替丁(便宜,效果不错,抗酸,保护溃疡面,用于胃疼,胃酸过多,胃溃疡)   

晕车药:眩晕停(便宜,塑料瓶装) 、晕海宁  

促进睡眠:安定(为处方药,可医院里极多,价格不贵,注意别过量)   

维生素类:VC、VB(维B2,象B型血特招蚊虫咬的,可以内服,驱说可以驱蚊)、金施尔康、西洋参含片  

应带脱脂棉,纱布,绷带,创可贴,(要学会包扎)。碘酒(消毒最好,可以用那种装青霉素的小塑料瓶密封好,不会泄露。) 、止血带、如意草、盐、口服葡萄糖 。


山上一般都很干燥,带夏桑菊(明目,清润),去火可用黄连上清片。山上容易受潮,可带参苏丸(治风寒,感冒,价格且不贵)、维生素C。   

蛇药:季德胜蛇药  

肠胃药:喇叭牌正露丸  
中暑急救急预防:人丹,十滴水,霍香正气水(胶囊)  

扶他林有毒,慎用,破皮忌用   

注意:1、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带适合自己的药品;
2、没有必要将上述药品带全,可以与同伴协商分别带;
3、药品不要混放。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8#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52 | 只看该作者
八十八、野外急救原则

首先,应确定救援者及伤患均无进一步的危险,并尽可能在不移动伤者的情况下施以急救。镇定自己,迅速检查伤患,评估并决定急救的优先顺序。

如呼吸停止时,应尽快实施人工呼吸。若发生心跳停止的情胫形,应立即展开心肺复苏术。若休克,应垫高下肢并且加强保暖护理。最后处理其它伤害,如创伤、骨折、中毒、烧烫伤等。
其次,尽快将患者移到避风处,如帐篷内或天然的避风处,以防止伤害加重。在安置伤患时,应采取正确的姿势。

头及胸部受伤,若为横伤,可采取仰卧屈膝的姿势;若为直伤,则应采取仰卧平躺的姿势。对于意识不清,但呼吸正常者,可采取变更姿势。休克患者,应平躺并垫高下肢20至30厘米。
对于意识不清,疑有内伤、头部严重受损、腹部贯穿等可能需要全身**的伤着,不可给予食物或饮料,并须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安全的方法送医处理。由于山区送医院困难,因此在途中应严密观察伤者的变化,随时安慰、鼓励伤者,以减轻其恐惧感及焦虑。若下山的路途较远或不方便移动伤者,可对外求援。求援时应详细说明求援的地点、伤患的状况及已做的急救处理,是救援工作发挥积极的效果。

对大量出血的患者,宜首先采取止血方法;对切割伤、刺伤等小伤口,若能挤出少量血液反而能排出细菌和尘垢;对伤口宜用清洁的水洗净,对无法彻底清洁的伤口,须用清洁的布覆盖其表面,不可直接用棉花、卫生纸覆盖。
八十九、心肺复苏术(CPR)

人体的中枢神经,可在呼吸或心跳停止后,继续存活4-6分钟,若能把握这段时间进行急救,即可能挽回生命。

首先对患者检查有无呼吸。  
   
如无呼吸则施行人工呼吸以维持呼吸道畅通。若无脉搏,应立即施行胸外按摩。

1、将患者置于仰卧姿势,抬高脚部让血液流向心脏。施救者面对患者的脸部,跨过患者的身体,一屈膝半的姿势。施救者伸直双肘将中指放在心窝处,并将食指合并在胸骨下端定位。用全身的力量施力按压患者的胸骨下部,以患者胸部下陷3至4厘米的程度反复实施。

2、以每分钟80至100 次的速率,施行15次的胸外按摩(15次的压  缩时间共约9~11秒钟)

3、下压与放松时间应相等。  

4、15次胸外按摩后施行2次人工呼吸 (约 4~7 秒钟) 。  

5、持续上项动作约 l 分钟 (约 四个循环),再检查脉搏和呼吸。

6、若仍无呼吸、脉搏,再继续施行,并每 4 ~ 5分钟检查患者脉搏与呼吸一次。

实施心肺复苏术应注意的事项  

1. 胸外按摩不可压于突处以免导致肝脏破裂。  
2. 胸外按摩时,患耆需要平躺在地板或硬板上。  
3. 胸外按摩时,不宜对胃部施以持续性的压力,以免造成呕吐。  
4. 胸外按摩时,手指不可压于肋骨上,以免造成肋骨骨折。  
5. 胸外按摩时用力需平稳、规则不中断,压迫与松弛时间各半,不宜猛然加压。  
6. 胸外按摩时施救者应下双膝分开与肩同宽,肩膀应在患者胸部正上方、手肘伸直、垂直下压于胸骨上。  
7. 心肺复苏术开始后不可中断 7 秒钟以上(上下楼等特殊状况除外)。因为每一次的压缩只有正常心搏量的1/3 ~ 1/4 。
8. 紧贴胸骨之手掌根不可移开伤员胸部或改变位置以免失去手的正确位置。  
9. 若现场只有一位施救者,没有其它人可以寻求支持,必要时此施救者应先为患者施行1分钟有效的CPR后再寻求支持。
九十、人工呼吸法

一个人呼吸停止后几分钟内便会死亡,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对病人实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将有起死回生的可能。

   实施人工呼吸前准备事项:

如果是溺水者,首先要将其水吐出。
喉咙有异物时,先去除异物。
打开嘴巴让气管畅通。

人工呼吸操作要领

    1.病人仰卧,而部向上,颈后部(不是头后部)垫一软枕,使其头尽量后仰。

    2.施救者位于病人头旁,一手捏紧病人鼻子,以防止空气从鼻孔漏掉。同时用口对着病人的口吹气,在病人胸壁扩张后,即停止吹气,让病人胸壁自行回缩,呼出空气。如此反复进行,每分钟约12次。

    3.吹气要快而有力。此时要密切注意病人的胸部,如胸部有活动后,立即停止吹气。并将病人的头偏向一侧,让其呼出空气。

    注意事项

    1.成*每次吹气量应大于800毫升,但不要超过1200毫升。低于800毫升,通气可能不足;高于2000毫升,常使咽部压力超过食管内压,使胃胀气而导致呕吐,引起误吸。

    2.每次吹气后抢救者都要迅速掉头朝向病人胸部,以求吸入新鲜空气。

    3.对小孩3秒一次,一分钟20次。要规律地、正确地反复进行。

    4.进行4-5次人工呼吸后,应摸摸颈动脉、腋动脉或腹股沟动脉。如果没有脉搏,必须同时进行心脏按摩。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52 | 只看该作者
九十一、被蛇咬伤后如何急救
参加户外活动、休息或经过蛇类栖息的草丛、石缝、枯木、竹林、溪畔或其他比较阴暗潮湿潮湿处时,如果不慎被蛇咬伤,不要过于惊慌。首先应判断是否为毒蛇咬伤。  

  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和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牙痕,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  
咬伤。只需要对伤口清洗、止血、包扎。若有条件再送医院注射破伤风针即可。  

  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为:如是出血性蛇毒: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者、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等。被咬后6—48小时内可能导致伤者死亡。如是神经性蛇毒:伤口疼痛、局部肿胀,嗜睡,运动失调,眼睑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  

  一般而言,被毒蛇咬伤后10—20分钟后,其症状才回逐渐呈现。被咬伤后,争取时间是最重要的。首先需要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靠近心脏上端5—10分钟扎紧,缓解毒素扩散。  

  但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10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  

  然后以牙痕为中心,用消过毒的小刀将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用力挤压,拔火罐,或在伤口上覆盖4—5层纱布,用嘴隔纱布用力吸允(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的毒液吸出。  

  立即服用解蛇毒药片,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周围。尽量减缓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的医院救治。(如不能确定是那种蛇毒应将蛇打死,一并带到医院)
九十二、如何防治毒虫叮咬

在夏秋参加户外活动中,有时被有毒蚊虫叮咬,遇到这种情况可用下述方法自救。

  1、被毒蚊毒虫叮咬可将随身携带的清凉油、风油精或红花油反复涂搽患处。如有三棱针,亦可先点刺放血,挤出黄水毒汁后再涂以上药品,效果更佳。如被蝎子、马蜂、蜜蜂等蜇伤,一定要先用锋利的针将伤处刺透,挤压肿块,将毒汁与毒水尽量挤干净,然后用碱水洗伤口,或涂上肥皂水。无针之时,也可将阿司匹林两片研成粉末,用凉水调成糊状涂患处起到解毒、止痒、消肿、止痛的作用。
  
  2、如果被蚂蟥咬住后不要惊慌失措地使劲拉,可用手掌或鞋底用力拍击,经过剧烈的拍打以后,蚂蟥的吸盘和颚片会自然放开,蚂蟥很怕盐,在它身上撒一些食盐或者滴几滴盐水,它就会立刻全身收缩而跌下来。
  
  3、此外,在民间验方中也有用葱叶、葱头或大蒜捣成泥状,涂患处,或用新鲜乳反复滴涂于蜇伤部位,或用新鲜仙人掌洗净去刺、捣烂如泥涂于伤处,这些均有杀菌止痒,解毒止痛,消肿的作用。
九十三、如何防治有毒的野生植物

在野外活动时﹐切记 “三片连接的叶子﹐千万碰不得”。
  
  有毒的常春藤和橡树叶的三片叶长在一根茎杆上﹐在触到这些叶子后,人们所触到的皮肤往往感到瘙痒,这种引起皮肤过敏症叫作接触性皮炎。  

  接触到有毒的常春藤或橡树叶后通常会引起皮肤红肿﹑起水泡和严重的瘙痒.这些症状通常在接触到有毒的叶片后2天之内出现﹐但有些也可于数小时内引发有关病症,皮疹通常在病发5天后达至高峰﹐于1~2周内自行消退。  

   除了有毒的常春藤和橡树外﹐其它植物也可能引起皮肤的过敏反应﹐这样的植物有漆树﹑小雏菊﹑菊花﹑山艾树﹑艾草属植物﹑芹菜﹑菩提树和马铃薯。
  
治疗办法  
   
  在皮肤沾染到有毒树脂的5~10分钟内﹐用肥皂和清水洗净沾染部位﹐以防止过敏症状的出现。
  
  避免用浸浴的方式来清洗有毒树脂﹐因为浸浴的水会使有毒树脂沾染到身体的其它部位。

  清洗所有可能接触过有毒树脂的衣物,注意鞋袜及鞋带也应同时清洗。  

  不要在患有皮疹的地方搔痒﹐用凉水淋浴。  

  炉甘石溶液或氢化可的松药膏都可以止痒,因受感染而起的水泡若已破损﹐药用软膏的作用就不大﹐但当这些水泡结疤以后还是可以再用的。  

  不要在过敏处涂抹酒精﹐这会使瘙痒加剧,水泡若有破裂﹐应盖上一层消毒的薄纱布﹐以防止感染。  

  为避免接触到有毒的植物﹐除了会辨识它们之外﹐必要的时候穿戴有保护作用的衣物。有毒的常春藤叶是卵形或汤匙形的﹔而有毒的橡树叶形状非常接近无毒的橡树叶﹐这些植物叶子的颜色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夏天是绿的﹐而秋天则是橙色或红色的。
九十四、扭伤如何救治

日常生活中,人们在运动、劳动时经常发生一些小关节扭伤,如“崴脚”、“戳手”就是踝关节、腕关节的扭伤。由于小关节扭伤比较常见,所以多是自己进行处理,觉得不是什么大病,不必去医院。由于自己对处理原则掌握不准,所以往往采取错误的做法。有人在关节扭伤后,马上用很烫的热水浸泡或用烧热的白酒揉搓扭伤处。殊不知,刚刚扭伤的关节内的许多毛细血管正在出血,此刻用热水浸泡、白酒揉搓扭伤处,不但不能止血,反而会使血液循环加快,结果是毛细血管出血越多,扭伤处关节内淤血越多,肿胀越甚,对扭伤关节的恢复越不利。
  
  正确的做法是积极采取冷却止血的措施,用冰袋或冷水敷在患处约10分钟,使血管收缩,降低局部血流量,以起到止血作用,然后待肿痛基本上消散后,再改用皮肤可接受的温水敷患处,以活血化瘀消除关节内淤血。同时,可抬至高处,以加快血液的回流,不致于使血流到血管破裂处而大量渗出,促使血肿消散。  

  扭伤后又一个常见的错误做法是:患者自己或他人盲目地揉搓患处,一是为了止痛,二是认为揉搓可以活血祛瘀,理筋通络,加快扭伤的恢复。岂不知,过分用力揉搓患处,会使肌肉间的组织液渗出增多,使扭伤的关节更加肿胀疼痛,反而加重了扭伤的症状。  

所以,发生扭伤后,一是不要用热敷,二是不要揉搓患处。
九十五、骨折如何救治

突发性事件很容易造成*员伤害——缺腿断臂、浑身青肿、脊椎骨折都有可能发生。断骨应及早检查。骨折伤员的搬移要格外小心。若有更严重伤势急待处理,别急着首先固定伤骨。在搬移前先固定包扎,随后再完成治疗。

   骨折可分为两种类型:外骨折和内骨折。外骨折时断骨可能会刺破皮肤,可能会有明显的伤口,这种情况容易引起病菌感染,使治疗变得更加困难。在夹板固定前要把断骨复位。断肢摆直,这一定很痛,如果伤员已经昏迷,可以直接完成。

   内骨折是指断骨没有刺穿皮肤或裸露在外的病例。触动受伤部位时疼痛会尤为剧烈。  受到从外部来的强烈冲击所引起的骨骼关节及腱的伤害,外行人是不容易判断究竟是哪一部分遭到破坏。这些伤害大多数是骨折、脱臼、挫伤。其中的复合症状,肉眼看不见或本人都没发现的伤害,有时也会有骨折的现象。严重的骨折也会因休克而引起脑盆血及呕吐。无论任何状况,都要严格遵守下列的注意事项。

   第一、不可搬动伤患。因为患部一定有内出血或淋巴液的渗出现象,如果搬动的话会使患部肿起,并且迟延治愈的时间。

   第二、根据同理,要把患部抬高。

   第三、进一步冷敷患部也很重要。 以上三点是处理初期伤患的三原则。

   万一,非移动不可时,也要先将患部固定,不让它摇动。这时可利用木板及绷带(具有弹性的)来包扎,其实从外表上一看就知道有变化,例如:手脚已朝着不自然的方向弯曲或一方的手臂和脚过长或过短等不协调情形,外行人绝不可以自己之意思修复,因为这样做很可能会让病情恶化。 如果折断的骨骼刺破皮肤而露出外面时(复杂骨折),就有可能因细菌的感染而并发骨髓炎。因此,需要用清洁的布包扎患部以避免和外界接触,再立刻送医急救。  
   减缓伤痛:

   如果有希望获得医疗帮助,可以简单固定伤肢,留待以后专家治疗。否则,应积极主动地寻求减缓病情的方法,免除伤员发生极其痛苦的肌肉痉挛。

   比照对称的另一肢,将断骨牵引复位,再加以固定包扎,这时需要夹板,可以利用各种材料——登山杖、树枝、折叠的报纸等等。

   固定:

   固定整条断肢。用绳子吊起断臂。为了增加稳定性,在没有夹板的情况下可将伤肢与对称的另一肢一起绑扎。在双肢之间空隙部位填充衬垫,使得伤肢保持合适的位置。在断肢上下及邻近关节之间用柔软结实的材料绑牢扎紧。所有绳结应位于同一边,平结会便于检查伤口。 按时检查双肢的血液循环是否通畅。

   至于悬吊材料,三角形绷带十分理想——布料、腰带等在紧急时也可使用。不用用绑绳直接捆扎伤口,或者让绳结压住伤肢。

   a. 肘部以下骨折

   用悬带将伤臂吊于肩上。从肘部至中指用加垫的夹板固定。在肘部下方打结可以阻止滑动,手臂抬高可以避免严重肿胀。

   b. 肘部骨折

   肘部弯曲,用狭长吊带支持。上臂与胸部捆在一起,阻止上擘摆。检查脉搏,确保血液循环。如果摸不到脉搏跳动,可稍稍将臂部放直,观察能否恢复。 如果断肘僵直,别硬弄弯它。加垫的夹板将它竖直固定,用吊带将断臂绑在腰部。

   c. 上臂骨折

   从肩到肘用加垫的夹板固定。腕部用窄带吊于颈部。

   d. 肩胛骨骨折

   用吊带支撑受伤部位重量,用绷带将臂部与胸部固定。

   e. 锁骨骨折  方法同上。

   f. 髋部或大腿骨折

   下肢骨折伤员需用“八”字型绷带将足踝与双腿都捆扎起来,这样可以防止断肢翻转或缩短。 将一块夹板放于腿部内侧,另一块更长的夹板放于伤肢外侧,由胯部于足踝位,用绷绳捆扎固定。 如果没有夹板,可在两腿之间夹上衬垫(折叠的毛毯或衣物都很理想),伤肢绑扎固定于对称的另一条腿上。

   g. 膝部骨折

   如果伤腿僵直,将夹板置于腿后。膝部加垫,如果有条件,用冰块冷敷膝部。 如果伤腿弯曲,不要强行拉直;可将双腿并拢,腿之间加垫,绷带扎牢。除非能得到及时的医疗援助,否则这都是权宜之计。如果外援没有希望得到,应尽可能将伤腿绑直。

   h. 小腿骨折

   从膝上部开始固定夹板。或者在双腿间加垫、捆绑。(见“髋部骨折”)

   i. 足部或踝部骨折 通常不用夹板,抬高足部以减缓肿胀。用枕垫或折叠毛毯包裹踝部及足。踝部以上绑扎两圈,足部绑扎一圈。另外,如果没出现伤口,可以不必脱鞋,以提供固定作用,伤员足部不能负重。

   j. 骨盆骨折

   表现有腹股沟或下腹部疼痛。膝部及踝部分别绑扎,腿部弯曲处垫上枕垫,整个身体固定于平台上(担架、门板或桌面等等)。分别于肩部、腰部及踝部绑扎牢靠。 或者,在两腿之间加垫。足、踝、膝和大腿之间分别用绷带绑孔固定,用两根更长的绷带扎骨盆部。

   k. 颅骨骨折

   症状表现为血液或淡*色黏液从眼鼻处渗出。伤员放置于恢复位,渗液面朝下,允许黏液流出来——否则会压迫大脑皮层。 仔细检查确保伤员能够正常呼吸。完全式固定包扎,尽可能让伤员舒服一些。

   l. 脊椎骨折  如果伤员颈背部疼痛,而且下肢失去感觉,应怀疑是否是脊椎骨折。轻轻触动伤员肢体,察看有无感觉;要求病人按指示运动手指及脚趾。如果没有希望获得医疗援助,此处又很安全,要求病人静静躺卧,用适合的物品,例如行李或垫石支在身体左右,防止头部或躯体摆动。

   m. 颈椎骨折

   怀疑颈椎发生骨折时,必须用硬领或其他适当材料围住颈部,阻止晃动。 将伤员肩部及髋部绑扎牢固,用柔软有弹性的物品垫在大腿、膝盖及足踝之间。用八指宽左右的绑带将双足及足踝绑扎在一起。宽松的绷带绑扎双膝及双腿,全身固定。期盼着能尽快获得营救或医疗救助。  硬领可用卷起的报纸、折叠的毛巾、车库垫等材料做成。宽约10-14厘米——从胸骨至下颌部的距离。后面比前面要折叠得更窄一些,围住颈部,用布带或鞋带系好。

716

主题

8549

帖子

1万

积分

巡查员

周口极限户外俱乐部。河南户外救援联盟分队长

Rank: 6Rank: 6

积分
11452
QQ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17 19:53 | 只看该作者
九十六、如何防治抽筋

肌肉不由自主地强直收缩的现象,就叫肌肉痉挛(抽筋)。运动中最容易发生痉挛的肌肉是小腿腓肠肌(小腿后侧)、足底的拇屈肌和趾屈肌。

在运动中引起肌肉痉挛的主要原因有:

1、寒冷刺激。冬天运动或游泳时,如果没做热身运动,肌肉遇到冷刺激即会强直性收缩,发生痉挛。

2、大量排汗。在运动中(尤其是在夏天),由于大量排汗,体内氯化钠含量过低,容易引起肌肉痉挛(抽筋)。

3、肌肉收缩失调。在运动中,由于肌肉过于紧张,连续收缩过快,放松时间太短,造成肌肉收缩失调,引起肌肉痉挛。

4、身体过于疲劳也会引起肌肉痉挛。局部肌肉痉挛,疼痛难忍,肌肉坚硬成块,而且一时不易缓解。

防治肌肉痉挛

加强体育锻炼,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提高肌肉的弹性,做足准备活动,夏天适当喝点淡盐水。如果在运动中发生肌肉痉挛,可以采用下列方法缓解:

1、以外力牵拉痉挛的肌肉,但力量要柔和,不宜突然用力或用力过猛。如小腿腓肠肌痉挛,可伸直膝关节,回时用力勾脚尖。如果脚底或脚趾痉挛,可用力向上搬脚趾,以缓解肌肉痉挛。

2、穴位按摩。如果是腓肠肌痉挛,可对委中、承山进行穴位按摩;如果是足底痉挛,则可对涌泉、内庭进行穴位按摩;其他部位肌肉痉挛,可以在穴位表中查对相应穴位。

3、热敷痉挛的肌肉。
九十七、如何防治腿肿

参加户外活动时,由于长时间行走,腿脚便会肿起来。为了防止腿肿,可以注意以下几点:

  1、妥善安排行走时间和路线,一天中不要无休止地紧赶路,注意劳逸结合。

  2、行走中要注意体位的变化,行走一段时间后,要适当的休息。休息时可把两腿跷起来便于腿脚的静脉血液回流。

  3、登山时,最好打上松紧合适的绑腿或用宽布带在小腿上缠几圈,用别针固定住。

  4、每天结束登山行程后,如有条件最好用热水烫脚,使脚部的血管扩张,便于血液回流。
  5、万一出现了腿肿现象,要停止活动,抬高腿脚,使其高于心脏的位置,便于血液回流,一两天即可好转。若腿肿仍不减轻,要请医生进一步治疗。
九十八、受伤如何止血

 止血方法
  创伤性出血现场急救步骤,是根据现实条件,及时地、正确地给予暂时性的止血措施。

  1、压迫止血法。先抬高受伤肢体,然后用消毒纱布或棉垫覆盖有伤口表面,在现场可用清洁的手帕、毛巾或其它棉织品代替,再用绷带或布条加压包扎止血。

  2、指压止血法。一般用于临时性动脉止血,即用手指压在动脉出血近心端。此种方法简便、迅速有效,但不能持久。

  3、弹性止血带止血法。当肢体动脉创伤出血时,一般的止血包扎达不到理想的止血效果而采用本止血法。如当肱骨上1/3段或股骨中段严重创伤骨折时,常伴有动脉出血,伤情紧急,这时,就先抬高肢体,使静脉血充分回流,然后在创伤部位的近心端放上弹性止血带,在止血带与皮肤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以免扎紧止血带时再损伤局部皮肤。止血带必须扎紧,要加压扎紧到切实将该处动脉压闭,同时记上止血带的具体日期和时间,争取在上止血带后2个小时内尽快将伤员转送到医院救治。若途中时间过长,则应暂时松开止血带数分钟,同时观察伤口出血情况,若伤口出血已停止,暂勿再扎止血带;若伤口继续出血,则应重新扎紧止血带加压止血。要注意过长时间使用止血带,肢体会因严重缺血而坏死。

 包扎固定

创伤处用消毒的敷料或清洁的棉纺织品覆盖,再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既可以保护创口,预防感染,又可减少出血,帮助止血。在肢体骨折时,可借助绷带包扎夹板来固定受伤部位上、下两个关节,减少损伤、疼痛,预防伤员休克
九十九、如何防治腹泻

     1、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只要在户外牢记“防止病从口入”这一警语并严格遵守,一般是不会与腹泻结缘的。
  
  2、适当地服用药物。黄连素片是预防和治疗腹泻的良药。如果在旅途中感到进食后有胃肠不适,或对饮食店的卫生觉得不尽如人意,或进食的食物不太新鲜,均可立服黄连素片2~3片,定能起到预防作用。

  3、如果不慎染上急性腹泻,就立刻采取治疗措施。急性腹泻治疗不及时,就会转变成慢性肠炎。慢性肠炎可反复发作,很难彻底治愈,虽不致危及生命,但可伴度终生。因此,对急性腹泻一定要急治。
一百、如何挑肉中刺

    1.植物软刺:平时不小心扎进仙人掌刺之类植物软刺,只要用一块伤湿止痛膏贴在有刺部位,然后在电灯泡上加热,再快速将“伤膏”揭去,刺即被拔出。
     
    2.骨刺:平时洗鱼如被鱼骨扎进,可用棉絮蘸醋,放在有刺部位,然后用橡皮膏包住。醋如干了,揭开橡皮膏再滴上一滴后重新包好,这样反复二至三次,刺会自然软化而消失。
     
    3.木刺、竹刺:如扎进木刺、竹刺,可先在有刺部位滴上一滴风油精,然后用针轻轻将刺挑出,即不痛,又不会出血,而且由于风油精有消炎作用,还不会发炎化脓。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