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野马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九寨沟、黄龙野马走马赏景

[复制链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27 编辑

九寨沟的稳1
今天已经达到上传极限,只好明天再传了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30 编辑

九寨沟的稳2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3#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33 编辑

黄龙的美景1
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九寨沟同时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景区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而蜚外,整个山谷几乎全被乳*色的碳酸钙质覆盖,从高外看去,宛若一条从岷山雪峰飞腾而下的黄龙,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千层碧水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状湖泊、池沼,如璞玉,似牙雕。池水澄清无尘,水色因水底沉积物和树木、山色的千变万化,而呈黄、绿、浅蓝、蔚蓝等颜色,堪称人间仙境。沟谷两侧山坡上满布着翠绿的原始钟叶林,沟中是金黄凶蜿蜒的钙华滩流,边接着成百上千个千姿百态、斑斓夺目的钙华彩池。地质学把这种独特的地形称为钙华梯池,也叫灰华田。灰华田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喀斯特地形,但像黄龙沟这样灰华田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色调之艳丽多彩,实属举世无双。黄龙沟的彩池大小共有2300多个,沿沟谷向上,聚集成8群,每群各不相同,独具特色。自涪源桥上溯,穿过一丛密林,一组彩池以树丛为背景,闪烁着耀眼的光辉。


五彩池位于黄龙景区的最高处,在黄龙古寺后面,海拔3900米。无数块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彩池宛如盛满了各色五彩颜料的水彩板,兰绿、海兰、浅兰等等,艳丽奇绝。五彩池是沟内最大的彩池群,共有共有693个钙池,由于水中富含钙离子,水流缓慢,经过长年的沉积,水中渐渐生成不同形状的沉积。
湖水的洁净度和透明度极高,其色彩主要源于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另外,由于黄龙的湖泊处于地形起伏很大的深切峡谷中,不同地段同一时间、同一地段不同时间,太阳光的入射角及入射量、湖水表面对光的反射状况和湖水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也造成了湖水色彩的更加变幻多姿。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35 编辑

黄龙的美景2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5#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37 编辑

黄龙的美景3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38 编辑

望远镜里看黄龙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7#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39 编辑


川主寺观景台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41 编辑

都江堰1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附近,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水利工程在四川都江堰市城西,建于公元前
256
年,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文物古迹众多,主要有伏龙观、二王庙、安澜索桥、玉垒关、离堆公园、玉垒山公园和灵岩寺等。


  都江堰水利创建时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口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和百丈堤、人字堤等附属工程构成,科学地解决了江水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天府之国。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作用。截至1998年,都江堰灌溉面积已达40余县,灌溉面积达到到66.87万公顷。


  都江堰水利工程充分利用当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水势,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共为体系,保证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的充分发挥。最伟大之处是建堰两千多年来经久不衰,而且发挥着愈来愈大的效益。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合统一。都江堰工程至今犹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灌区范围的扩大,从1936年开始,逐步改用混凝土浆砌卵石技术对渠首工程进行维修、加固,增加了部分水利设施,古堰的工程布局和"深淘滩、低作堰""乘势利导、因时制宜""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等治水方略没有改变,都江堰水利工程成为世界最佳水资源利用的典范。


  根据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第一条第二款有关文化遗产定义的规定:建筑物: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意义价值的单体或连接的建筑群。都江堰水利工程以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运行科学,与环境和谐结合,在历史和科学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2000年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届大会上都江堰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19#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44 编辑

都江堰2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主题

42

帖子

93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93
20#
 楼主| 发表于 2012-9-29 11: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野马王 于 2012-9-30 09:46 编辑

成都宽窄巷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朝廷派三千官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千余兵丁永留成都并修筑满城——即少城。清制规定森严,满蒙官兵一律不得擅离少城染指商务买卖。靠每年少城公园(今天的人民公园)春秋两季的比武大会,论成绩优异领取皇粮过日子。风雨飘零,如今的少城现在只剩下宽窄两条巷子。
  2003年,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主体改造工程确立,该区域在保护老成都原真建筑的基础上,打造以旅游、休闲为主,具有鲜明地域特色和浓郁巴蜀文化氛围的复合型文化商业街。20086月,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完工,新建成的宽巷子、窄巷子步行街和45个院落开街,以老成都的新名片,新成都的老客厅亮相成都。


宽巷子——闲生活

    宽巷子代表了最成都、最市井的民间文化;原住民、龙堂客栈、精美的门头、梧桐树、街檐下的老茶馆……构成了宽巷子独一无二的吸引元素和成都语汇。
    宽巷子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老成都原真生活体验馆,它展示民国时期一户普通成都人家一天的生活场景,用一个院落复原这个家庭的厨房、书房、堂屋、新房等,向参观者呈现老成都的生活状态。观众还可以在其中听几十年前的老成都人摆龙门阵,看成都女孩绣蜀锦,晚上看皮影、看木偶戏、即兴写书法等。
    此外,宽巷子还包括精品酒店、私房餐饮、特色民俗餐饮、特色休闲茶馆、特色客栈、特色企业会所、SPA为主题的情景消费游憩区。


窄巷子——慢生活
    成都是天府,窄巷子就是成都的,展示成都的院落文化。这种院落文化代表了一种传统的雅文化:宅中有园,园里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树上有天,天上有月。窄巷子植绿主要以黄金竹和攀爬植物为主,街面以古朴壁灯为装饰照明,临街院落是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