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个仗打的,丢盔弃甲 金炉顶,沙沟环线 借用某资深老驴的一句话来作标题,完全可以形容此次驴行。 一、驴行前的徘徊 刚从日照回来,就从QQ上得知老驴的目标:金炉顶。金炉顶我已经去过五次若再去已是第六次了,去还不去,在自己的心里盘问了好几次。 不去,因为次数太多了,连看庙的三位“神仙”---下面的老王,最上面的老王徒弟:老郑,以及王母洞的老卢都互相认识了。再去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 去,因为:1、老卢看守的王母洞有两个地方吸引着我,其一是他种植的一颗大葱长得很有特色,由于没有拿相机,所以想再看看能不能补个。其二是他种植的一颗百合花,不知道开了没有,花是什么颜色的? 在拍照的动力下终于打动了去的那根神经。谁知后来完全地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拍到我想拍的,反而弄的狼狈不堪。细细回想正是因为狼狈不堪,此次的驴行才如此地有意思。 二、驴行摄影 出发时见有博浪哥和另一摄影前辈出行,心里暗自高兴。这次一定要随他们学点东西回去。下车集合时,在博浪哥的招呼下决定三人一起走,这样可以相互切磋。并且可以使用博浪哥带来的反光板。学习一下人像的摄影技巧。拍合影后我们就开始行军了。和来时的户外三队分手后就开始拔高。谁知,在半路上由于种种原因另一摄影前辈停在后方没有跟上,只有我和博浪哥两人了,并且在一路上,也听博浪哥讲了不少的人像摄影方法,知道了用长焦的镜头来弄个花儿的特定还别有风味。并且也见到了确实有很好的表现能力。想摄影得琢磨和练习啊!一路拔高休息若干次,驴行至山神庙处休息时,博浪哥拿出了反光板,给众驴弄了个众驴相。我也随时学习了一下,知道如何来表现某个人,把某个人的美好一面留给相机。展示给大家。收获不少。 三、驴行无名山沟 经过九月牛,蔷薇和二毛的探路。山神庙下基本凉块可以走驴,这样就开始了一天艰苦的驴行。我的金炉顶梦想之旅也从此处开始断裂。 下面的沟树和藤比较多。尤其是一个地方见到了大量的木瓜,甚是让驴们欢喜了一阵。至约一点左右在一个满是清泉的流水旁边行开始中午饭。大量的山水涌出流入沟中,不知道是山水太凉还是外面的空气太热,水面上一层薄雾在飘荡,甚是好看。人在雾中,雾绕人间。尤如仙境般。拍了几张,但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沟中原想会有大量的牛虻,原来听上面的老卢说下面有放牛的。谁知没有。给我们的驴行带来了很好的环境。沟中行,不多说。 至大路后,出现了分歧。有人主张走大路回去,有人想走沙沟返回。最张由于怕大路太热,所以走沙沟返回。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考虑刚下雨的原因。为后面的难路埋下了伏笔。 四、驴行沙沟 行至沙沟顶头的老乡家时,稍做休息就又出发了。在老乡家,我又一次见到了不多见的红豆杉树,而且还是三颗。说是从朋友家弄来的。敢紧叫来博浪哥进行一翻观看,到底是专家,博浪哥一看就知道红豆杉没有到太阳下晒太阳。这越来越多的红豆杉让我想起了:物多了还珍贵吗? 走至沙沟入口时,已见大量的水。翻山过去还是走沟中呢?又一次地选择让路更难走了。决定走沟中,于是我们就进入了驴走的山路。 沟中没有水时,很好走。直接走石头上可以过。但现在是水季,河床全是水,而且有些地方的水还特别深,在领导的带领下开始走若隐若现的两边的羊肠小道,并且还是断断续续的。为了不湿鞋,所以路显得特别地难走,事实证明,湿鞋地话,路更难走。到底书记的驴行经验丰富在六点半左右走出沙沟。其中有几位新驴花,路上一直问还有多长路,多长时间能走出,不知道是不是害怕了? 五、驴行渠傍 走出沙沟,就走渠傍个一直走,右手边的渠里面满是水。不过路还算好走,大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驴行的速度。过了不知道几个弯后终于在天黑时分:8:30分坐上了回去的车。 六、感谢众驴 在以书记为有经验地强驴的带领下走出了没有路的沙沟。感谢书记。大家在互相帮助的前提下,走过了一道道的水路,保证了不湿鞋,感谢众驴。在博浪哥的指引下知道了反光板在驴行中拍摄人像地重要性,感谢博浪哥。 全文完! 书于2010-8-3下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