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大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度户外 驴行集

[复制链接]

54

主题

1166

帖子

3769

积分

博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69
QQ
2121#
发表于 2010-8-3 18:4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仗打的,丢盔弃甲
金炉顶,沙沟环线
借用某资深老驴的一句话来作标题,完全可以形容此次驴行。
一、驴行前的徘徊
刚从日照回来,就从QQ上得知老驴的目标:金炉顶。金炉顶我已经去过五次若再去已是第六次了,去还不去,在自己的心里盘问了好几次。
不去,因为次数太多了,连看庙的三位“神仙”---下面的老王,最上面的老王徒弟:老郑,以及王母洞的老卢都互相认识了。再去真的没有什么意思了。
去,因为:1、老卢看守的王母洞有两个地方吸引着我,其一是他种植的一颗大葱长得很有特色,由于没有拿相机,所以想再看看能不能补个。其二是他种植的一颗百合花,不知道开了没有,花是什么颜色的?
在拍照的动力下终于打动了去的那根神经。谁知后来完全地事与愿违。不仅没有拍到我想拍的,反而弄的狼狈不堪。细细回想正是因为狼狈不堪,此次的驴行才如此地有意思。
二、驴行摄影
出发时见有博浪哥和另一摄影前辈出行,心里暗自高兴。这次一定要随他们学点东西回去。下车集合时,在博浪哥的招呼下决定三人一起走,这样可以相互切磋。并且可以使用博浪哥带来的反光板。学习一下人像的摄影技巧。拍合影后我们就开始行军了。和来时的户外三队分手后就开始拔高。谁知,在半路上由于种种原因另一摄影前辈停在后方没有跟上,只有我和博浪哥两人了,并且在一路上,也听博浪哥讲了不少的人像摄影方法,知道了用长焦的镜头来弄个花儿的特定还别有风味。并且也见到了确实有很好的表现能力。想摄影得琢磨和练习啊!一路拔高休息若干次,驴行至山神庙处休息时,博浪哥拿出了反光板,给众驴弄了个众驴相。我也随时学习了一下,知道如何来表现某个人,把某个人的美好一面留给相机。展示给大家。收获不少。
三、驴行无名山沟
经过九月牛,蔷薇和二毛的探路。山神庙下基本凉块可以走驴,这样就开始了一天艰苦的驴行。我的金炉顶梦想之旅也从此处开始断裂。
下面的沟树和藤比较多。尤其是一个地方见到了大量的木瓜,甚是让驴们欢喜了一阵。至约一点左右在一个满是清泉的流水旁边行开始中午饭。大量的山水涌出流入沟中,不知道是山水太凉还是外面的空气太热,水面上一层薄雾在飘荡,甚是好看。人在雾中,雾绕人间。尤如仙境般。拍了几张,但没有很好地表现出来。沟中原想会有大量的牛虻,原来听上面的老卢说下面有放牛的。谁知没有。给我们的驴行带来了很好的环境。沟中行,不多说。
至大路后,出现了分歧。有人主张走大路回去,有人想走沙沟返回。最张由于怕大路太热,所以走沙沟返回。不知道是不是没有考虑刚下雨的原因。为后面的难路埋下了伏笔。
四、驴行沙沟
行至沙沟顶头的老乡家时,稍做休息就又出发了。在老乡家,我又一次见到了不多见的红豆杉树,而且还是三颗。说是从朋友家弄来的。敢紧叫来博浪哥进行一翻观看,到底是专家,博浪哥一看就知道红豆杉没有到太阳下晒太阳。这越来越多的红豆杉让我想起了:物多了还珍贵吗?
走至沙沟入口时,已见大量的水。翻山过去还是走沟中呢?又一次地选择让路更难走了。决定走沟中,于是我们就进入了驴走的山路。
沟中没有水时,很好走。直接走石头上可以过。但现在是水季,河床全是水,而且有些地方的水还特别深,在领导的带领下开始走若隐若现的两边的羊肠小道,并且还是断断续续的。为了不湿鞋,所以路显得特别地难走,事实证明,湿鞋地话,路更难走。到底书记的驴行经验丰富在六点半左右走出沙沟。其中有几位新驴花,路上一直问还有多长路,多长时间能走出,不知道是不是害怕了?
五、驴行渠傍
走出沙沟,就走渠傍个一直走,右手边的渠里面满是水。不过路还算好走,大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加快了驴行的速度。过了不知道几个弯后终于在天黑时分:830分坐上了回去的车。
六、感谢众驴
在以书记为有经验地强驴的带领下走出了没有路的沙沟。感谢书记。大家在互相帮助的前提下,走过了一道道的水路,保证了不湿鞋,感谢众驴。在博浪哥的指引下知道了反光板在驴行中拍摄人像地重要性,感谢博浪哥。
全文完!
书于2010-8-3下午

54

主题

1166

帖子

3769

积分

博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69
QQ
2122#
发表于 2010-8-3 18:44 | 只看该作者
片片欣赏。。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0

主题

29

帖子

54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
2123#
发表于 2010-8-3 19:33 | 只看该作者
PP欣赏,欢迎你的拍砖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0

主题

29

帖子

54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54
2124#
发表于 2010-8-3 19:3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我的天-马甲 的帖子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26

主题

566

帖子

1057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057
2125#
发表于 2010-8-4 16:54 | 只看该作者
暑期,让驴行更酣
   热。
   很热。
热得你汗滴不干,潮湿粘乎,心慌气短又头脑发晕。
草也焉了,鸟声变短了,树更是没了精神,风呢,也显得懒洋洋的。
太阳躲进了云层,使劲的把那云往下压。压得天和地似乎混沌在了一起,压得象是将宇宙中所有的湿气、热气、蒸气都倾向大地。
。。。。。。
热浪,还是热浪。
连续的高温让人难以忍受。
于是空调也就 转得更欢,游泳馆也人满为患。
7月31好,仍是37度的高温。尽管俺家在外的老帅哥头天晚上打电话讲,明天可不要出去了,太热了,我刚从河里上来,还是热啊。
嘿嘿,黄河边明珠岛上还热的话,哪里会有凉爽。
早上,照例背起驴行的行囊和众驴一起按计划驴行。
不就是个热吗。尽管老天不示弱一大早就让你汗流浃背,可驴们对自然的追求以及想放肆于自然的那种念想使驴们不会停止追逐自然的脚步。
驴行的目的地各不相同。那天,我和大度户外三队的25位驴友驴行茶店---大窝---九里沟。
去年,也是暑期,我第一次经茶店上九里沟。当时是和几位私奔小分队驴,也是我的第四次驴行。一种激情一种冲动一种所见新奇而又新鲜的感受,使我有了“家,在大山深处”、“虫虫特工”两篇驴行作业。今年的暑期,再行于此。重新演绎了汗滴脚下土的畅快。
雾雾霭霭的山中,我们沿山脚上行。37度高温的熏蒸下,汗水象小溪般从你的脸颊、前胸、后背往下流,发梢也有滴滴的汗珠晃动,衣服自不必说,有些稍胖一点的衣服象水洗一样竟能拧出水来,整个的人被汗水通透的洗了一遍。心脏的跳动可以清晰的感觉到,心跳加快,肺活量增加,尔后来一声呐喊。。。。。。长长的、尖尖的、浑厚的喊声穿越山中的雾、山中的草、山中的树,飘荡在雾蒙蒙的山中。
畅快,超脱。
往前走,到达七个废弃的矿洞。本来想在洞内稍息一会的,可到洞口一看,洞内全是水,投石下去,有的地方水深可游泳,丝丝凉气从洞内渗出,扑掉了一路走来的热气。在东数第四个洞口从山上下来的水沿洞口往下滴,形成了一道道细细的水流,刚好罩住洞口,恰似一个水帘洞,再往西的三个洞口,可能是洞内温度较低,洞口全是雾。远看雾气缭绕,使你有一种此处仙人洞的遐想。
众驴在这里戏水、洗涤、留影再拿出水杯接这天然的山泉水。
似仙非仙,此情此景,非是驴行难以觅得。
离开洞口前行,那路正在修,没了去年原始的那种状态。沿途没树,想要乘凉,只能在山拐角的背阴处。酷暑难耐下,似乎驴队有些疲惫,逼近九里沟的时候,远远的听到哗哗的水声,使驴队有了兴奋。
十一时左右到达九里沟。连日的降水使久已断水的九龙沟饱满的有了清澈的水,两旁绿树加上沟底流动的水,似乎心里已添了凉爽。
沿途,水流不断,九里沟仿佛又恢复到了十几年前刚开发时的样子,鱼翔浅底水流淙淙,瀑布也水花飞溅。那份靓,那份爽,那种美景洗去了你浑身的褥热。
有兴致的驴或穿凉鞋或穿登山鞋在水中趟来走去。坐在水中的石上,经太阳晒过的石头是温热的,将两脚放在水中,看水从自己的脚趾间、脚后跟、腿腕处流过,丝丝的凉意传遍全身。再看水中逮鱼的那个小男孩不知是受了什么委屈,哇哇的哭叫,年轻的父母哄、唬都不凑效。可能是尿急,赤身的小男孩小牛牛喷出一股清泉,呈弧形滑入水中。一泡尿之后,男孩的父亲,一个大男孩背起他走了。
坐在水中,享受自然的凉爽,再看这幅画,岂是一个爽字了得.
酣畅、痛快、享受。
驴行。让我们累并快乐着。



79

主题

1671

帖子

2707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707
2126#
 楼主| 发表于 2010-8-6 11:38 | 只看该作者
顶到第一页
..........

28

主题

2588

帖子

4650

积分

硕士生导师

Rank: 8Rank: 8

积分
4650
2127#
发表于 2010-8-6 17:4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楼太高,爬得我呼穿

点评

这下知道什么是人多力量大了吧?哈哈  发表于 2010-8-6 18:40

28

主题

590

帖子

1475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475
QQ
2128#
发表于 2010-8-9 20:39 | 只看该作者

保护好我们的膝盖

本帖最后由 博浪哥 于 2010-8-11 07:39 编辑


  我和古印从上小学开始就是好朋友,我们俩是一个村的。我把古印拉下水,他做了我的钓友;古印又把我拉上山,我成了他的驴友。
  驴行数次,深感驴行的魅力远大于垂钓。走近了大自然,端起了照相机,交往了众驴友,认识了许多树木、花卉、草药,收获了愉快的心情和健康的身体。而今,不仅添置了很多驴行装备,而且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俨然一个资深驴友了。
  驴行中,古印、半遮面、天天无痕、燕小小等老驴们曾不断告诫,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膝盖,刚开始还不以为然。后来,运动量加大后,就感到膝盖不舒服了。特别是下山的时候,坡陡路长,膝盖就会困疼得难受。在大家的指导下,用上了护膝、登山杖等,稍微好一些,但我觉得,要保护好我们的膝盖,仅仅这些还不够。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我说几点,供大家参考,特别是那些刚刚参加驴队的朋友,一定要从刚开始就重视起来,这样,我们才能够走的更高、走的更远。
  第一 要有一个正确的驴行观念
  这是一个必须搞明白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要登山驴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几乎不用多想,为了健康,为了愉快。
  既然是为了健康和快乐,既然我们并非专业的登山队伍,那么,在我们挑战个人极限,在我们征服名山大川之前,切记不要勉强,不要以健康为代价换取那些微不足道的自豪和满足。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观念,持续不断、循序渐进地加强锻炼,征服和自豪那是早晚的事。所以,慢慢来,不要急。
    第二  要慢、要稳
  驴行数次后,我的体力和耐力等有了较大的进步,有一次登玉阳山,我想冲刺一下,挑战极限,就快速地、不顾一切地往上登,直到双腿抬不起来为止。可就是那次,在下台阶时,膝盖疼痛得难以忍受,只能扶着栏杆慢慢地往下挪。上次署伏天沙沟、莽河强驴之行后,膝盖好几天才缓过来劲儿。后来我体会到,下山时膝盖不适,完全是膝盖疲劳过度所致。久而久之,膝盖必定受损。医学专家介绍,膝关节那里血管很少,药物和营养等很难到达那里。所以,膝关节受损以后,很难恢复。那样,不仅仅影响到登山驴行,恐怕日常生活也要受到影响,那可就赔大了。
  所以说,我们每次驴行,无论是登山拔高还是走平路,都不可疲劳过度。刚开始的时候不要急,要慢、要稳,就如汽车需要预热一样,等身体、膝关节等都活动开了,再增加强度,就不会感到很吃力了。拔高的过程,极易造成膝盖疲劳,这时,该歇一定要歇,否则,吃亏的是你自己。
  第三 专业装备必不可少
  大度书记多次提醒,穿旅游鞋不能登山。因为旅游鞋多为走平路而设计的,虽穿着舒适,但登山时不把滑。而滑闪发生时膝盖是最薄弱的环节,滑闪时最容易受伤的就是膝盖,所以说滑闪是膝盖的头号杀手。所以说登山鞋是必备的。登山杖可以直接分散下山时身体对膝盖的下挫里,而对膝盖形成非常简单有效的保护,也是必备的。必要时,还可以使用双仗。想必大家都看过专业登山运动的片子,登山队员手中的双仗可真不是摆设啊!护膝有效地保持了膝部肌肉的紧张度,从而使膝盖受到保护,也是一种必要的装备。一般上山时装在背包里,遇到需要连续下山,坡陡路长时,一定要把护膝打上。大家可以咨询一下天天无痕,他那里有护膝,还很会指导大家怎么用,并且能够教会你很多知识哦。
  第四 必要的理疗
  如果感到疲劳过度,膝盖出现严重不适,奉劝大家在驴行结束后,适时进行按摩放松,或者接受电子理疗,或者到专业医生那里接受治疗和指导。如果不是很严重,则可在洗完澡后,在膝盖部位贴上一贴强筋壮骨的膏药,便宜、省事,效果很好,我就经常用这种方法。再,睡觉前喝适量白酒,舒筋活络,有助于体力、体能的迅速恢复。不过,要坚决反对借故酗酒的恶劣行为哦!
  还有一点关于膝盖康复的小技巧,我认为很有介绍的必要。一次意外,造成我右膝盖半月板裂伤。咨询专家,说没办法,动手术也不起作用,只能慢慢调理了。但是,恢复期将会很漫长,而且也不一定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我很懊恼。大约半年后,因其他事情到北京见到了全国著名的骨关节专家。专家看过我的片子,简单诊断后,给我说了一个方法:坐姿,抬起一条腿,绷直,尽量抬高,脚尖回钩,困时放下,换另一条腿,一天4-5次。专家解释说,人们长期不锻炼,腿部肌肉无力,韧带松弛,才使得膝关节极易受损,这样做就是为了增强关节周围肌肉、韧带力量,从而起到缓解关节压力的作用。如此坚持一个多月后,膝盖奇迹般地不疼了,以后数年都没有再犯。当然,平时我也会时不时地练上那么几下。看完这些,或许对大家有用吧。
  第五 坚持平时锻炼
  平时的锻炼极为重要。纵然不是为了登山驴行,平时坚持经常性的锻炼,用于强身状体也足够了。对于驴友来说,坚持平时锻炼,对增强体力和耐力,以及膝盖、脚踝等关节的保健,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刚参加驴行不久,一切都是刚刚开始,但已经体会到了平时锻炼的好处。
  最近几次驴行,老驴友们非常惊叹我的进步,其实没有什么秘密,关键就是平时锻炼。从周一到周五,每天早上5点起床,6点左右洗漱早餐完毕,然后拿着户外小音箱开始向单位进发。一路上随着优美音乐的节拍,或快走,或慢行,轻松自如,张弛有度,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多小时,差不多要有5、6公里的路程吧。这里面我把握了两点,一是只走不跑,意义就在于锻炼而不至于使关节疲劳;二是时间选择在早上,可以集中精力,一心一意地去体验、去陶醉,而晚上或其他时间段里面根本无法保证这些基本要素。
  每周一到两次登玉阳山,那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有机会、有心情就去,不图快,只求锻炼。
  第六 驴行注意事项
  我们大度每周都有活动,而且各个队的线路、强度、难度都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以及身体状况进行选择,切不可刚开始就进入强队。锻炼要坚持,要循序渐进,当你的体能达到一定程度时,再选择高强度、高难度的驴行也不迟。每个队伍驴行时,领队一定要了解队员的体能状况,适时休息,以缓解疲劳,保护队员健康。
  一点建议。大度一队关于快队、慢队的叫法似有不妥。纵然是强驴、精英,也要从爱惜队员身体,增强队员健康出发,张弛有度,不可过于追求速度。个人认为,把快慢队的说法改称强队(或精英队)、慢队(或基础队),有助于确立正确的驴行思想。

54

主题

1166

帖子

3769

积分

博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769
QQ
2129#
发表于 2010-8-10 09:19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弄的很好。发自肺腑的。。。好。。。学习了。

1

主题

165

帖子

261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261
QQ
2130#
发表于 2010-8-10 10:18 | 只看该作者
博浪哥真行,说的透彻,讲的清楚,发自肺腑,言简意骇,老驴.新驴都要看看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