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长征户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升级灌水贴

[复制链接]
921#
发表于 2010-2-18 19:43 | 只看该作者
《1979年那些事儿》——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三十周年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参战老兵平安幸福 1979 年那些事儿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三十周年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参战老兵平安幸福 1979 年那些事儿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三十周年<<隐藏
922#
发表于 2010-2-18 19:45 | 只看该作者
百度首页 | 百度知道 | 百度文库首页 | 登录
帮助
全部  DOC  PDF  PPT  XLS  TXT
百度文库 >  文学作品 >  小说 >  其他小说

下载文档

搜藏

《1979年那些事儿》——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三十周年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参战老兵平安幸福 1979 年那些事儿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三十周年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参战老兵平安幸福 1979 年那些事儿 ——纪念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三十周年<<隐藏
923#
发表于 2010-2-18 19:51 | 只看该作者
美媒:从莫斯科到北京简直就像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本站整理 时间:2009-09-16
美国《迈阿密先驱报》9月13日文章,原题:从莫斯科到北京:一次从过去到未来之旅 对于在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飞机乘客们而言,起飞和降落恍若隔世。一头是俄罗斯首都年久失修、灯光昏暗的谢列梅杰沃机场,那里烟雾弥漫、座位贫乏。另一头是北京花费38亿美元新建的3号航站楼,那里的玻璃墙拔地而起,喷泉流出涓涓细流,起伏的屋顶恰似一条腾飞巨龙。

    当国际原油去年夏天触及147美元一桶的历史高价时,俄罗斯坐拥美元并信誓旦旦要重塑世界秩序。而今,原油价格已被拦腰折断,经济萧条,俄罗斯政府承认已经走进“死胡同”。中国的出口已从火热的扩张阶段减速,但它仍被证实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引擎,或许能够带领世界走出衰退。
  
    尽管对外立场强硬,但俄罗斯必须在国内与第三世界原料生产国的形象作斗争。在被问及俄罗斯经济时,北京咨询公司“安邦集团”分析师何军(音)双手合拢做祈祷状并说:“油和气。”他的意思是,俄罗斯经济的核心就是祈祷油价和气价上涨。何说:“我认为俄罗斯已经变成一个二流经济体。”近期数据支持他的观点。尽管受金融危机影响,中国今年二季度GDP与去年同比增长7.9%。而俄罗斯GDP上季度下降10.9%。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承认情况很糟糕。
  
    管理者是两国最大的区别。中国官员多年来谨慎领导改革,在沿海地区打造出口中心并开展国有企业改制。曾于上世纪90年代担任叶利钦经济顾问的米凯尔•德亚根说:“苏联和俄罗斯领导层都曾讨论过学习中国经济模式的可能性,但这个国家走了另一条路。经济开始不停变化,以符合官僚集团利益。而这些人发现,抢劫这个国家比发展这个国家更有利可图。”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的分析师瓦莱丽•索罗维说:“他们过去和现在都不热爱这个国家和人民,只关注怎么抢劫。苏联后的政府都将这个国家视为殖民地。在俄罗斯,没人思考未来。每个人只想发横财,会毫不犹豫地杀掉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
  
    当然,北京和莫斯科一些分析人士对中国经济向上攀升的持久力提出过问题。刺激计划结束后还能增长吗?这个国家能从出口向国内消费转型吗?如今在北京,中国领导层不会有任何人想和俄罗斯人交换位置。
924#
发表于 2010-2-18 19:53 | 只看该作者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先后攻克越南谅山、高平、老街3个省会和17个县市,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零10个团,毙敌37300余人,俘敌2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摧毁了越南北部地区针对中国的军事设施。在完成预期目的之后,中国边防部队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这是距离中国人最近的一场战争。短短30年的时间,曾经身处那个大时代的人们,不可能忘记这场关系中国和平与发展可能的战争,也不可能忘记这场吞噬成百上千年轻生命的战争。

这也是距离中国人最远的一场战争。这无关于生活水平的高低,更无关于战场本身的血腥程度,只在于人们的意愿,在于国人对历史的态度。就像上述对战争的简述,历史被简化为一串冷冰冰的数字,疏离便是自然而然的结局。

然而,这难道可以作为我们集体健忘的理由吗?如果不能,请随我们一起回忆。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军人奋起还击(上)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国军人奋起还击(下)

时事亮亮点:对越自卫反击战全纪录
时事亮亮点:对越战争解放军炮火超苏军

1981年:永不消失的法卡山英雄们
1981年:坚守法卡山的英雄们录像

1984年:中共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广西边防三师
1984年:陆军14军收复老山战斗记录(1)

1984年:陆军14军收复老山战斗记录(2)
1984年:陆军14军收复老山战斗记录(3)

1984年:陆军14军收复老山战斗记录(4)
1984年:陆军11军32师老山作战录像(上)

1984年:陆军11军32师老山作战录像(下)
1984年:陆军14军40师老山救护所救护伤员(1)

1984年:陆军14军40师老山救护所救护伤员(2)
1984年:陆军14军40师老山救护所救护伤员(3)

1984年:陆军1军赴老山战斗纪实
1985年:138师老山地区9.23战斗录像(上)

1985年:138师老山地区9.23战斗录像(下)
1985年:陆军67军赴老山战斗纪录(1)

1985年:陆军67军赴老山战斗纪录(2)
1985年:陆军67军赴老山战斗纪录(3)

1985年:陆军67军赴老山战斗纪录(4)
1985年:陆军67军赴老山战斗纪录(5)

1985年:老山魂67军老山战斗纪录片(上)
1985年:老山魂67军老山战斗纪录片(下)

重走老山路 追忆战友情(1)
重走老山路 追忆战友情(2)

重走老山路 追忆战友情(3)
重走老山路 追忆战友情(4)





  


人民军队经典战役—对越自卫反击战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沉重地打击了越南当局的侵略扩张气焰,用鲜血和生命捍卫的祖国的尊严,保卫了中越边境地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了东南亚地区的和平。打出了军威,国威。【查看详情】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大事记
2月17日,新华社发布声明:“越南当局无视中国方面的一再警告,最近连续出动武装部队,侵犯中国领土……严重威胁我国边疆的和平与安全。中国边防部队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被迫奋起还击。” 【查看详情】
越军特工穿我军军服进行偷袭
通过这次自卫还击战以及后来的广西边境法卡山之战、广西边境还击炮战、云南边境两山之战,我深刻体验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无论是什么样的战争,其实都是充满了残忍的拼搏之战,要用鲜血和生命夺取胜利的。【查看详情】
对越反击战中的炮战: 敌军尸横遍野
此战,动用炮兵56个连,火炮349门,对211个目标射击463次,耗**26619发,除与步兵共同歼灭越军65名外,炮兵独立歼敌157名。摧毁火炮19门,机枪22挺,指挥、观察所13个,各种工事122个,引爆**一批。【查看详情】
老兵追忆:用生命开辟进攻道路的勇士
隆隆的炮声象远在天边的沉雷,又像催人激荡热血的战鼓。跟上!跟上!跟上去!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跟上战友。不久,我们就看见了第一群俘虏。他们疲惫不堪、惊恐万状,面孔扭曲、污血满脸,令人憎恶。【查看详情】
高平血战:最庞大的坦克和反坦克之战
我对越自卫还击战中的高平战役,堪称是一场硬战中的硬战,可以说是自中东战争以来,世界上最庞大的坦克和反坦克之战。我军巧妙地运用坦克部队,将越军打了个出其不意,大大出乎战前西方军事家的预料。【查看详情】
对越反击战:孤兵绝境血战杀出重围
七勇士奇迹般的生存了。请记住他们:陈书利、陈武贤、胡清祥、韦程儒、黄志荣、熊武俊、马占社。他们在峡谷一战,传造了奇迹,七个人,三管枪,击毙了数十个敌人。用鲜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安危和尊严。【查看详情】
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民兵战绩也彪炳
民兵单独作战毙敌611人,俘敌140人,缴获各种武器1382件;共有1461个单位,12765人荣立了战功,40168人受到了嘉奖。中央军委为了表彰参战民兵的业绩,给8个单位和12人授予了荣誉称号。【查看详情】
对越自卫反击战进程:东溪穿插战
东溪穿插战是一次非常经典的多兵种合成进攻战例。堪称现代化技术装备条件下的解放军传统穿插战术的崭新运用,因此在战后很长时期内广受关注,对中国军队多兵种合成进攻的理论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查看详情】
对越自卫反击战进程:攻占老街
街市是越南黄连山省的省会,是越军反华的一个桥头堡,我军民早已对盘踞在老街越军的嚣张气焰满腔怒火。他们团的任务就是要突破小曹地区的防御之敌。他们连的任务就是要占领控制老街地区的二一八高地主峰。【查看详情】
对越自卫反击战进程:谅山战役
对越自卫还击战的广西战区,以拿下谅山为既定目标。自2月17日开战以来,东线人民解放军各部队迭经苦战,穿插东溪,会攻高平,缠斗同登,虽付出了重大牺牲,但攻坚必克,至2月25日,已形成威逼谅山之势。【查看详情】
对越自卫反击战进程:西线
边防13团于18日入夜前,相继歼灭了东桑、楠密、谍兰、新官之敌,歼敌200余名。这样,从河口至博河的长达48公里的地段上,我军全线突破,并向纵深挺进。敌军妄图利用红河天堑阻止我军胜利的计划,全部彻底失败了。【查看详情】
对越自卫反击战:战地天使刘亚玲
刘亚玲,陕西长安人,84年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护士学校。主动分配到云南边防67医院,两次利用休假时间到206阵地救护伤员,被战士誉为“战地女神”。【查看详情】
惨痛教训:令人痛心的非战斗伤亡
本文要谈的因事故而出现的非战斗减员。十年边境战争,笔者耳闻目睹了这种伤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作为事故而出现的非战斗伤亡,无论是对个人和自己的家庭,或对他人和他们的家人,确实是一种难以启齿的悲哀。【查看详情】
我军狙击手干掉越军山林战“兵王”
自“5·31战斗打响后,在短短五天时间里597团2营6连5班长刘小毛共击毙越军6人,击伤越军四人。还有更多无法统计,当“6·11战斗”结束后不久《解放军报》登载了有关刘小毛的英雄事迹【查看详情】
对越作战:纳隆地区穿插作战
在13小时内连续粉碎敌人5次袭扰,前进32公里,一举夺取纳隆地区有关要点,控制了纳隆桥,切断了3号B公路,击退敌人7次反扑,坚守阵地4昼夜,完成了断高平之敌南逃和阻太原之敌北援的任务。【查看详情】
回忆:高昂头颅身中170个弹孔的烈士
部队便派两名干部携带马占扶的骨灰盒前往西宁。一日,经人指点,他们见到了马占扶的母亲。他们的心被揪紧了,这竟是烈士的母亲:衣衫破烂不遮体,花白的头发像草窝。端一只碗,颤巍巍沿街讨饭。干部抱着骨灰盒一边落泪一边在心里说:“大娘,占扶来看你了。"【查看详情】
对越作战:江南水乡的悍兵
吻你,我不惊醒你。这片和煦的土地是这样的安宁,墓碑前我默默地注视着你。我知道尽管这座座坟莹只是生命的缩影,但那巍然屹立的英灵却是一个个不倒的躯体。吻你,我不惊醒你。这片热红的土地是这样的安静,墓碑前我轻轻地抚摸着你。【查看详情】
对越自卫反击战:激战法卡山
我边防军于1981年5月5日凌晨六时打响反击战,至6月31日,历时57天,将法卡山地区的越军予以清除,恢复我对法卡山的控制。在57天的战斗中我军共打死越军705名,打伤513名,我军牺牲78人,伤106人。【查看详情】

  


中美关系正常化刺激越南倒向苏联
中美关系开始解冻却使得越南人心怀不满。尽管中国对越南方面做了许多解释工作,越南也介于当时尚需要中国援助没有发作。但中美关系的解冻的确使得越南当局在感情上对中国有了芥蒂,也促使越南后来全面倒向了苏联。【查看详情】
越南的丧心病狂促使中美关系持续升温
苏联加速向越南提供工业产品和大量贷款。苏越之间的军事合作关系也在进一步增强。越南大规模的排华反华更恶化了中越关系,使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所有这些事态也促使中国要加快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步伐。【查看详情】
中国屡次警告 越南视而不见
中国要怎么做,就得看越南这一步走得多远。越南一旦成功控制整个中南半岛,许多亚洲国家将失去掩蔽。中南半岛联邦会逐渐扩大影响力,成为苏联南下进军印度洋的环球战略的一步棋。 【查看详情】
忍无可忍,中国被迫自卫反击
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求得我国边疆地区的和平和安定,以利于四个现代化的顺利进行。战斗的地区、时间和规模,都是极为有限的。我们决不要越南的一寸土地,也决不允许别人侵占我们的—寸土地。【查看详情】

  


1978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始末
越南自毁“越—中长城”,并以B力驱赶华侨和变本加厉地武装挑衅引发了战争的导火索。穷兵黩武,黎民遭殃;鲜血玷污了情深义长的中越友谊;为保疆保国,中国迫不得已而又毅然决然地挚起了正义之剑。【查看详情】
对越自卫反击战 扭转东南亚局势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对东盟至关重要,如果没有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没有中国即使站出来安定东南亚局势,任由越南这个“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谋求东南亚的霸权,整个东南亚的局势决不会是今天这样安定祥和。【查看详情】
从对越自卫还击战想到的作战指导问题
部队二十多年没有打仗,广大指战员尤其是基层指战员缺乏实战经验,在作战过程中暴露许多问题。但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利的教训,都是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都是十分宝贵的,都应认真记取。【查看详情】
对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再认识
有利于打破"冷战"的结局和中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振奋民族精神,促进国内的安定团结。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有利于进一步确立和巩固D小平,叶剑英等老革命家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查看详情】

     
   
   
   
   
   
   
   
   
   
   
   
   
   
   
   

  

  
凭祥南山烈士公墓
  
宁明烈士陵园墓园
  
南山墓园
925#
发表于 2010-2-18 19: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河里游 于 2010-2-18 19:59 编辑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先后攻克越南谅山、高平、老街3个省会和17个县市,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零10个团,毙敌37300余人,俘敌2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摧毁了越南北部地区针对中国的军事设施。在完成预期目的之后,中国边防部队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
这是距离中国人最近的一场战争。短短30年的时间,曾经身处那个大时代的人们,不可能忘记这场关系中国和平与发展可能的战争,也不可能忘记这场吞噬成百上千年轻生命的战争。
这也是距离中国人最远的一场战争。这无关于生活水平的高低,更无关于战场本身的血腥程度,只在于人们的意愿,在于国人对历史的态度。就像上述对战争的简述,历史被简化为一串冷冰冰的数字,疏离便是自然而然的结局。
然而,这难道可以作为我们集体健忘的理由吗?如果不能,请随我们一起回忆。





凭祥南山烈士公墓
宁明烈士陵园墓园
南山墓园
那坡烈士陵园
马关仁和烈士陵园
马关城关烈士陵园
马关城关烈士陵园
龙州墓地
龙州陵园
龙州烈士陵园
靖西中山藉牌匾
靖西烈士陵园
云南西畴烈士陵园
云南屏边水冲子烈士陵园东园
新防城城北烈士陵园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是一句被重复了无数遍的名言,而每被提及一次,也总是为了表明自己并未遗忘。
毫无疑问,还有很多中国人并未遗忘30年前那场战争,但更多的人却早已遗忘了,无论我们如何强调纪念,这记忆终于成为了历史,绝少人理解的历史。












血染的风采



00:00/00:00








926#
发表于 2010-2-18 21:09 | 只看该作者
对越自卫反击作战30年
本帖最后由 河里游 于 2010-2-18 21:08 编辑

http://tieba.baidu.com/f?kz=261754511
927#
发表于 2010-2-18 21:23 | 只看该作者
1979年2月17日中国发起对越自卫反击战。中国通过这次战争,恢复了南疆边境的安宁,同时也将边境争议区收回,获得了一个满意的陆上边界。同时通过后来的两山轮战和对战争经验的总结,锻炼了中国军队也为未来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对越作战锻炼了中国军队,也给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指引了方向。

《战争背景》

越南,是中国南方的邻国。历史上,随着秦始皇统一中国设置交趾郡,越南这片土地就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在历史上,越南地区一直作为中国的郡县归属在中国行政区划中。随着五代十国末年越南丁朝从中国南汉独立,以及宋朝收复安南失败后,越南正式成为被中国政府承认的独立藩属国。

近代以来,越南沦为法国殖民者的殖民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两国命运相关,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唇齿相依情同手足。越共老一批革命者都有在中国战斗的经历,中越两国G·C·D在各自的民族独立解放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越南领袖胡志明主席曾在广东参加过中国的大革命。1951年印度支那G·C·D召开二大改名为越南劳动党时,将大救星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党章。而两军历史上更产生了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和越南人民军双料少将洪水(阮山)。



中越两国历史上的一代伟人——大救星和胡志明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抗法战争期间,中国军事顾问团团长陈赓(左3)和胡志明(左2)、武元甲(左1)在一起。

在越南抗法斗争中,刚建国的新中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指导越军对法作战,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越南战争爆发后,中国又无私地发起了抗美援越运动,派遣防空部队和工程部队进入越南,作战三年,击落击伤三千余架美机,牺牲千余人,还源源不断地向越南提供大量物资。在越南抗美抗法救国的三十年间,中国约提供给越南折合二百亿美元的援助,大力支持了越南的解放斗争。然而,随着中国与美国恢复外交接触,中越两国的关系则开始变得严峻了。

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国家,苏联老大哥一直是中越两国所仰仗的对象。而在越南抗法抗美期间,中国则也是越南仰仗的对象。随着中苏交恶,越南在对华对苏关系上逐渐开始棘手。而中美在1972年的接触也让尚未结束抗美斗争的越南感到不安。对于奉行实用主义的越南,在国家尚未统一之时,和中国、苏联的关系面子上都要维持。1975年越南统一,越南开始决定与苏联发展更为亲密的外交关系——因为苏联比中国强大。越南党中央亲华派如长征、武元甲逐渐靠边站,不再重用,党章里的大救星思想也被取消。在国内开始疯狂排华,打压华侨的正常生活,导致大量越南华侨返回中国。在中越边境则挑起武装冲突,派遣武装人员越界进行侵扰,打伤边民,推到界碑,蚕食边境,制造了浦念岭、庭毫山等事件。



抗美援越宣传画:美国对越南民主共和国的侵犯就是对中国的侵犯。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中国人民解放军援越高炮部队在越南守卫北方的桥梁



1979年2月D小平访美,这是新中国领导人第1次访问美国。图为戴上牛仔帽的D小平。

在东南亚,越南则走上了扩张的道路,打败美国,并有苏联支持,装备有苏式美式装备的越南开始自称“世界第三军事强国”。越南G·C·D的前身就是印度支那G·C·D,在1951年印支G·C·D二大上,越南、老挝和柬埔寨三国分别建立G·C·D。但是这时,越南提出建立“印度支那联邦”,一统三国。在老挝革命成功,政府亲越的情况下,1978年越南在苏联的支持下,向柬埔寨发动了入侵,并迅速占领了整个柬埔寨。

对中国来说,越南在北方蚕食中越边境,在南方侵略中国盟友柬埔寨,这是赤裸裸的地区霸权主义,是对中国周边安全的严重威胁。此时的中国,主要压力还是在东南台海一线和北方中苏边境。对越南越来越反华的背信弃义的行径,广大边民和边防部队气愤不已。为了支援柬埔寨的反侵略斗争,使越南陷入两线作战的环境,并且为了维护边界安全。中央军委于1978年12月7日召开会议,并于8日下达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决定和命令。以昆明军区和广州军区部队组成云南边防部队和广西边防部队,消灭边境的入侵越军,并攻克一连串越南北部城镇,消灭越军在北方的有生力量并进行基础设施破坏,随后回国。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这场战争在中国被称为对越自卫还击战,在越南被称作1979年北部边境战争,也被称作中越战争或第三次印度支那战争。



接替胡志明主席的黎笋



越军入侵柬埔寨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云南省金平县中越友谊桥被挑衅越军开枪杀害的中国边防军人。

《战前准备》

1978年越南入侵柬埔寨以来,两国都感到了压力。越南一面让出金兰湾换取苏联支持,一面加紧占领整个柬埔寨。而中国则开始了频繁的调动。

由于国内刚刚结束十年动乱,而且军队自1962年以来已经十多年没有打过大仗了(仅有1974年海军收复西沙群岛),中央军委决定以多击少,用牛刀杀鸡。D小平任命东线广西边防部队总指挥为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调曾经在越南抗法战争中作为中国军事顾问援越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上将任昆明军区司令员,担任西线云南边防部队总指挥。东线集团以第41、42、43、54、55军及欠149师的第50军组成,西线集团则以第11、13、14军和50军149师组成。装甲兵、炮兵、工程兵部队被最大限度配属给各军,广西、云南部队也配属进作战序列。到1978年12月底,22.5万大军云集,保持着全面的静默,静静地盯着南边的越南,随时准备发起突然袭击。海军南海舰队以刚刚收复的西沙群岛为依托,在北部湾展开了全面护航巡逻。空军则开始在中越边境地区开始空中巡逻,只等越南空军发难。

在南线部队全面备战的同时,与苏联、蒙古接壤的沈阳军区、北京军区、兰州军区、新疆军区均进入一级战备,防备苏联的进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许世友在对越作战前线



20世纪80年代的杨得志

越南也进入了备战。越军主力在柬埔寨作战,北线不是作战重点,但是也集结了大批部队。解放军东线集群对面的越南第一军区,有越军11个师另9个旅、团。其中有“高北师”346师和“金星师”第3师,在一线的还有325B师、338师、473师、304师等部队。在第一军区的后面就是河内,驻扎有作为预备队的越南人民军第一军和第二军。在解放军西线集群对面的则是越南第二军区,部署有345师、316师、316A师和344师等部队。越南在北线集结部队约15万。

就在中国对越南磨刀霍霍的时候,越南情报机关绷紧了神经,一次又一次地向国内发出战争开始的警报。然而,中国方面则是出奇的沉默。战争,到底会在什么时候爆发?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广西方向上的越军兵力部署图



云南方向上的越军兵力部署图



越南在河内及周边地区的兵力部署图

《奋起还击,攻克高平,同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979年2月14日,中共中央向全国公开下达了准备开始自卫还击作战的通知。这既不同于宣战又不同于突然袭击的做法在世界上绝无仅有,这也是向全世界表明,中国的对越战争是自卫还击作战。

2月17日,在中越两国延绵500公里的边界线上,万炮齐发,对越自卫还击战正式开始!而同一天的中国的《人民日报》(越南的党政官方报纸也叫《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宣布对越开战。

在中越边境的热带雨林地貌上,越军的防线十分坚固,如果步步稳打必然陷入残酷的攻坚战之中。解放军面对这样的局势,采用了火力压制摧毁,步兵配属坦克突击的作战方法。越南人想不到中国人会在这样的地貌上使用坦克,对坦克的出现估计不足。

17日,东线的解放军在炮击过后迅速进入越南境内,分三路进入越南。其中南、北两路对越南北部重镇高平钳击。部队进入越南后,遭到了越军的疯狂阻击。十多年没有打仗的解放军面对刚刚经历过战争洗礼的越军,进攻速度并不神速。北路41军绕过越军346师的正面防御,向班庄、扣屯进攻。负责向南穿插的42军以126师为主力,组成穿插部队,向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县城东溪穿插。以59式、62式坦克搭载步兵组成的快速穿插部队迅速进攻,顺利攻克了东溪这个西北直通高平,东南可到谅山的战略要地。在穿插过程中,坦克搭载步兵的数量过多,高达每车20人,为了防止掉下车,用背包带固定在坦克上的解放军步兵面对越军的射击无法躲避,牺牲过多。



解放军火箭炮对越南进行打击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928#
发表于 2010-2-18 21:24 | 只看该作者
搭载步兵向前线穿插的解放军坦克,这种搭载方法的弊端在战争中吃了不少亏。

到17日下午,我军在东溪构建起环形防御阵地,切断了高平越军南逃的道路,越军346师完全被围。为了阻挡解放军的进攻,越军炸毁了一个水库,以水障阻挡解放军的攻击。经过工程部队的架桥抢修,北路我军得以通过水障。

2月24日,解放军在东、西、南三个方向对高平发起攻击,经过7个小时激战,25日凌晨占领高平,但只消灭了越军地方部队,越军346师下落不明,但绝不可能南逃。随后,攻克高平的解放军对高平地区进行了清剿,遭遇越军346师撤出高平城的主力,经过长期的清剿,到3月上旬,歼灭了越军346师。



解放军冲进高平市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解放军占领同登火车站

在攻克高平的同时,从东路进入越南的我军开始进攻扼守中越交通要道的同登。驻守同登的则是越军第3师,依仗着层层修筑的工事阻击着解放军的进攻。解放军依然采用坦克冲击的战术,在正面进攻的同时派出左右两支穿插队伍,直插敌军后方,切断了同登到谅山的道路。在军情紧急的情况下,战士们甚至用身体踏响地雷为部队开辟通道。解放军利用坦克部队的冲击,将越军的防线切成几段,分割歼灭。越军依托残存防御和武器优势,将部队分批投入战斗,结果被我军打退,突围无望。19日开始,解放军对同登越军开始全面进攻。先后攻克同登火车站,炸毁固守的“法国炮台”,突入同登市区,歼灭了越军第3师。



东线同登谅山方向战场地形图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解放军对同登攻击路线图

《拿下谅山,威逼河内》

高平、同登先后被攻克,让越南G·C·D总书记黎笋大惊失色,北部重镇接连失守,谅山孤立无援,一旦谅山被攻克,河内危险。越军连忙调兵遣将,准备死守谅山。然而,解放军东线集团的目标就是拿下谅山。在历史上,越南在边境作乱,中央王朝的军队只要打下谅山,越南国王就会自动投降,可见谅山的重要性。2月27日,攻打谅山的战斗正式打响。

解放军进攻部队率先清理掉谅山周边的越军据点,到28日,谅山周边越军被消灭殆尽,谅山陷入我军重围。3月1日,54军集中300余门大口径火炮对谅山市和周边附近越军驻地进行了30分钟的火力突袭,谅山一片硝烟滚滚,主要建筑变成废墟,而越军也使用化学武器进行还击。解放军步兵在坦克部队提供的直瞄火力的配合下,对谅山奇穷河以北市区进行全面攻击,到2日,北市区被攻陷,随后部队打过奇穷河,彻底占领南市区。整个谅山战役共歼敌万余人,越军308师大部被歼,整个谅山基本变成一片废墟。



163师进入谅山北市区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谅山提供直瞄火力的62式轻型坦克

随着谅山被解放军攻陷,整个谅山以南的一马平川呈现在解放军面前,河内无险可守。越南发布全国总动员令,撤离河内的人挤满了火车站,河内一片混乱。至此,东线我军作战全面结束,虽然我军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但是对于越军边境一线部队给予了彻底的歼灭,占领了越南北部重镇,威逼河内。



谅山战役攻击路线图

《强渡红河,攻占老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在东线战役打响的同时,西线部队13军率先强渡红河。2月16日晚13军渡河部队就进入红河北岸准备偷渡,在17日凌晨7点前偷渡过4个团后被越军发现,随后偷渡变成强渡。到中午,在13军主力全部渡过红河后,杨得志命令13军向谷珊、谷柳、保胜纵深一带发展。到21日,完全摧毁越军纵深防御,为后续大部队继续进攻打开了道路。这时,越军316A师准备东进驰援老街,越军345师则准备阻击我军南下。21日,13军39师开始阻击东去的越军316A师,13军主力则开始围歼柑塘的越军。解放军分兵抢占柑塘周边据点对反扑之敌进行阻击,到25日,全歼柑塘的越军,歼灭越军345师,重创316A师。



西线我军渡过红河



解放军占领老街市政府大厦

越军316A师见东援无望,滞留在沙巴地区。西线集群遂决定围歼该师。3月2日,13军对沙巴进行合围。13军149师以坦克分队开头,分六路沿公路对沙巴实施向心攻击。在炮火急袭过后,对沙巴的围攻开始。除了切断316A师南逃、东逃的路线外,解放军也切断了316A师西逃的路线。3月3日,清理完沙巴外层,3日,解放军占领沙巴并对周边进行清剿。316A师基本被歼灭。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14军进入越南后,迅速集中火力,向各个据点发起进攻。40师进攻的,是黄连山省原省会老街,这里交通便利,但是越军驻军不多。我军没有费多大工夫,到2月19日攻克老街。14军41师则顺利拿下了没有多少防守的孟康,其次41师攻下了发隆。2月22日,越南北部基本全部被攻克,越军不得不从柬埔寨前线撤回部分部队,向中越边境增派。



对越军进行清剿



对越自卫反击战,解放军分为东,中,西3路大军越过中越边境发起攻击。其中Cao Bang为高平,Loc Binh为禄平,Lao Cai为老街,Lang Son为谅山,Hanoi为河内,Cha Ba为沙巴。

《全面回撤,胜利班师》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到3月5日,东西两线我军深入越南境内40公里,攻克越南北部一系列重镇,越南首都河内直接处于我军的攻击之下,战略目的已经达到。3月5日,新华社发表声明,宣布自卫还击效果已经达到,中国边防部队开始撤军。

在撤军时,由于并没有停火,越军随时可能反击,所以部队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各部队交错掩护,逐渐撤回国内。在撤回的过程中,参战部队一路对越军进行清剿,彻底消灭了我军占领区内抵抗的越军地方部队。在回撤过程中,我军对越南北部城镇进行了基础设施破坏,并带走了大批工矿物资和武器,其中有很多是当初中国援助给越南的。在中国军队撤军后,越南北部的工矿业基本瘫痪。中国军队在后撤道路上遍埋地雷,用远程火炮队部队进行掩护,到3月15日夜,最后一支部队撤回国内。这一阶段的作战是进入越南境内进行大规模惩罚性作战,随着越南北部的被破坏殆尽,我军胜利班师。



被解放军俘虏的越军



欢呼胜利的解放军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长达十年的边境对峙和两山轮战》

1979年对越大规模作战结束后,边境地区遭到越南入侵的地带被肃清。但是越南并不甘心失败,越军趁我边防主力部队回国之时,趁机对边界上的部分高地、山头进行侵占,并大修工事,和我军对阵下去。为了保障边疆安全,南疆部队对越军侵占的据点进行了拔点作战,并利用和越南作战的机会,将全军各主力部队纷纷调到边界进行作战锻炼,并在这一地区进行新式武器的实验,用十年时间锻炼了部队,验证了军事改革的效果。



两山轮战时的解放军,身着84式作训服,此时的中国军队又恢复了作训服。

一、扣林山、法卡山战斗

1980年10月,云南省军区地方部队对罗家坪大山进行拔点作战,15日收回整个罗家坪大山。越军退出罗家坪大山后,对我军阵地频频炮击挑衅,两军频频进行小规模冲突。时间进入1981年,14军42师126团于5月发起扣林山、法卡山战斗,于7日收复扣林山主峰,歼灭越军几百人。同时,该团2营4连在5月5日收复法卡山,随即整个2营进入法卡山进行防御,打退越军5次,该营被中央军委授予“法卡山英雄营”的称号。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二、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战斗

1984年4月,40师、41师、31师对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入侵越军发起了大规模进攻,这是1979年进入越南作战后中越边境最大的战事。4月2日起,边防部队炮兵对老山地区越军防区进行了长达26天的炮击,对越军修筑的工事进行了毁灭性的破坏。在炮击的同时,各潜伏部队潜伏到了攻击高地的下面。4月28日,40师率先向松毛岭发起突击,打响了收复老山主峰的战斗。在炮火的配合下,主攻部队几次冲上了老山主峰,但又几次遭到压制,退了下来。经过三次冲锋,尖刀连副连长张大权率领战士们拿下了老山主峰。4月17日,第31师在者阴山周边佯动,吸引山上越军消耗**,30日,全面对者阴山发起进攻,31师以伤亡不到百人的代价全歼者阴山地区越军一千多人,创造了奇迹。现任中央军委委员廖锡龙也因为此战一战成名,此后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5月15日,我军收复八里河东山。



今日的老山主峰



在者阴山前线的廖锡龙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越军不甘心丢失老山,越南第二军区调集313师准备对老山进行反扑。7月11日晚,我军电子侦听部队发现越军开始在老山地区潜伏,于是7月12日晨,我军炮兵向在老山地区潜伏的越军进行炮击,潜伏越军伤亡重大。凌晨五点越军开始反击,但均被我军击退。

从1984年起,一直到1989年,先后有兰州军区47集团军,沈阳军区16集团军、23集团军,北京军区27集团军、38集团军,南京军区12集团军、第1集团军,广州军区42集团军、41集团军,济南军区67集团军、26集团军、20集团军以及成都军区13集团军等部队都先后来到中越边境参战锻炼。在这期间,中国陆军原军级作战部队和其他兵种综合改制组成陆军集团军,加强了部队的合成作战能力。部队Q支装备由56半自动全面换装81枪族。而到了80年代后期,恢复的军衔制也在轮战中发挥了作用。经过长期的边境作战,中国牢牢掌握住了边境地区的主动权。

1986年,黎笋去世,亲华派长征重新掌权,即试图恢复两国关系。1989年,越南从柬埔寨撤军,中越边境的战事终于逐渐结束。1990年北京亚运会召开,越南人民军元老、胡志明的亲密战友武元甲大将作为越南政府代表出席亚运会。1991年苏联解体,越共总书记杜梅访华,中越关系终于走入了正常化的道路。
1986年时任47集团军军长的钱树根为参加“蓝剑-b”行动的战士们送行,这时的部队已经装备了我军第一批迷彩服,并全面换装81-1式步枪。
929#
发表于 2010-2-18 21:25 | 只看该作者
军事历史:朝鲜战争美军为什么伤亡这么少?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本站整理 时间:2009-09-16
据中国军事博物馆提供的数字,志愿军烈士共171669名。此外,医院接收伤员383000人(其中在医院伤病死亡33600人)。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布,在朝鲜战争中供歼灭美军39.7万人。根据艾奇逊在回忆录公布的数字,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伤亡总数为142000人。朝鲜战争是二战后第一场大规模国际性局部战争。在幅员狭小的朝鲜半岛上,双方投入战场的最高兵力达300多万,兵力密度、敌方空中轰炸密度和许多战役战斗的炮火密度都是空前的。新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据中国军事博物馆提供的数字,志愿军烈士共171669名。此外,医院接收伤员383000人(其中在医院伤病死亡33600人)。  美国先后投入近200万军队。但关于美军伤亡人数说法很多,相差很大。据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公布,在朝鲜战争中供歼灭美军39.7万人。根据艾奇逊在回忆录公布的数字,美军在朝鲜战争中伤亡总数为142000人。美国人约瑟夫·格登在它的《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中披露:“朝鲜战争使美国人付出了142091人的损失33629人死亡,103284人负伤,5178人被俘或失踪。”
  而另一位美国人在其所著《朝鲜:我们第一次战败》种披露:“美国在朝鲜战争中伤亡总数为139272人,尚不包括冻伤及其他受伤人数。其中24965名死亡,101368名负伤,另有12939名失踪,估计已经死亡。”综合看来,美军比起志愿军伤亡相对要少很多。这是为什么?除了双方武器装备对比极为悬殊外,还有其他因数吗?以下做个分析,以供网友参考。
  一、与美军作战策略有关
  美国军队把自己标榜为大韩民国“拯救者”及“协同作战军队”同时,也尽量采取的“协同作战方式”。进攻从来都是用南朝鲜军队作开路先锋,防御也从来都是用南朝鲜军队在第一线充当炮灰。形势不妙,后面的美军马上就跑。因此这样下来,美军伤亡自然少。但与此同时,南朝鲜军却损失惨重!按朝鲜人民军和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公布数字:朝战中共毙伤俘南朝鲜军667000人。而南朝鲜国防部公布的数字更大:阵亡227800余人,战伤717100余人,失踪和被俘43500余人,共988400余人!比如在第一次战役中,志愿军一个师就俘虏南朝鲜军1000多人,没法处理,结果全都放了。在以后的战役中,为了瓦解士气,又陆续几批次释放了很多南朝鲜俘虏。
  二、与志愿军作战策略有关
  中共军队打仗战略战术方针从来都是集中优势兵力,先打弱小之敌。因此,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御反击,志愿军一般都是拿南朝鲜军开刀,以达到突破防线的目的。消灭掉南朝鲜军后,再通过穿插、迂回包围美军,进行歼灭。再则,美军火力强大,为了减少伤亡,志愿军一般也尽量不直接攻击美军。这一系列也导致了南朝鲜军损失惨重,而美军伤亡较小。
  三、与后勤保障有关
  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吃亏就吃亏在后勤,如果不是后勤跟不上,前三次战役就把美军赶下海了。才入朝时,志愿军后勤工作由东北后勤处负责,当时东后连东北驻军后勤都管不过来,更别说支援几十万大军前线作战。后来成立了后勤司令部,保障才有所改观。由于后勤滞后,志愿军缺衣少粮,冻死伤饿死伤很多,军队战斗力极大下降。例如在第二次战役东线战场,零下30多度的气温,志愿军第九兵团还穿着单衣胶鞋,甚至很多士兵没鞋穿!再则,由于后勤问题,前线伤员也得不到及时救治,更增加死亡。当时志愿军打仗有三怕:一怕没子弹打,二怕没饭吃,三怕受了伤抬不下来。
  美军则不同,他们有极其完备的后勤保障,不但不缺吃穿,不缺**,甚至还有热咖啡供应。志愿军基本对美军后勤供应构不成任何威胁,使之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食物、**、以及伤员的运送。由于本身装备就好,再加上救治及时,美军一贯都是阵亡人数不多,但战伤人员相对却很多。比如就是在越南战争中,当美军阵亡人数为3万时,其战伤人员已达近20万,比例为1:7!伤的再厉害也是活人,只要阵亡不多,美军这种方法可以极大的降低反战情绪。
  四、和士气有关
  由于极高的士气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志愿军战士负了伤往往很多都是为了不给部队拖后腿,采用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做法。同时为了炸坦克、破碉堡,自我牺牲的也很多。美军则不同,他们职业化较为浓厚,该投降时投降,该后撤时后撤,负伤该转移时转移,这些都无形中拉大了中美人员阵亡数比。

http://b.qzone.qq.com/cgi-bin/bl ... p;blogid=1262596747
930#
发表于 2010-2-18 21:54 | 只看该作者
述历史-虎帐谈兵按六韬:原副总参谋长何其宗中将谈对越自卫反击作战

作者: wrhchwkx  发布日期: 2009-2-10    查看数: 23673   出自: http://www.fyjs.cn
兵器知识2009.03A

    1979年2月17日,一个中国人永远都不会忘记的日子。这天凌晨我广西云南边防部队,在1000多千米的边防线上,以排山倒海之势向那个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邻居“发起了震惊世界的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经过参战将土历时15天的浴血奋战,狠狠地教训了那个自诩为”世界第三主军事强国”的地区小霸。在此后数年讨间里,我军又在“骑线拔点”作战中,多次重创敌军,数十万参战将土以自己的血肉之躯,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和军人的荣誉。
    三十年过去了,国际国内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往事,现在的人们在热议三十年前的那场战争该不该打,我军仗打得如何,有什么经验、教训,如此种种,辩论不休。本刊记者正是带着这些疑问,专程赴古城南京,拜访了那次战争的亲历者、指挥者之一原副总参谋长何其宗中将。
   
    “首长极少接受媒体采访,但对贵刊的这次采访,他却很重视,认真做了准备。”何将军的秘书边走边说,穿过一处幽静的院落,秘书把记者带到一个临窗的小客厅里。这时何副总长也从楼上下来,手捧着两本厚厚的笔记本。
    “这几天,我有些事情,你从北京来了,那我忙里偷闲,和你摆一回‘龙门阵’(四川方言意即聊天)。”首长操着浓重的四川乡音,风趣地对记者讲。在那一瞬间,记者的紧张和局促都消失了,交谈很快进入了正题。
    我是17岁那年从四川成都体育学院参军入伍的,是个城市兵。我们部队是54军130师,军长是丁盛,师长是董占林。
    三个月新兵集训,是我终生难忘的,为啥子这样讲呢?因为通过这阶段的磨练,我完成了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转变,为我日后努力的方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做事有一个原则:“凡事不干则罢,要干就干到最好!”我们班在新兵团里是队列“示范班”。
    那时官兵关系非常融洽,大家都是抱着保卫祖国的真诚愿望来当兵的。1961年,正是三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许多人都吃不饱,部队虽然好一点,可也是蛮困难的。但每个人都互相体贴、谦让,吃饭的时候,班长把饭平均分到每个人的碗里,剩下一点饭,谁都不抢,最后推来让去,留给饭量大的战士。
    新兵训练结束,我被分配到师部警卫连,给董占林师长当警卫员。原来我们新兵部队是要开往西藏的,因为虽然大规模平叛战斗已经结束了,但仍有小股叛匪不时兴风作乱,所以部分平叛部队仍驻在那里,但后来我们没去。当时,部队驻在四川雅安,那个地方藏民也很多。除了干好本职工作以外,我也参加其它任务,如武装押运重要物资等等。在那段时间内,我们班仍然是连里的“标杆班”。
    到1962年夏天,随着印度当局无视我国政府苦口婆心的劝诫,仍然一意孤行,不断地在边境寻畔滋事,中印边境形势日趋紧张,部队也开始进行反击作战准备。我们师于同年10月21日由雅安出发,进入西藏集结待命。10月27日,我们师接到中央军委命令,在昌都军分区部队的配合下,执行歼灭瓦弄地区印军的任务。瓦弄地区位于中印边境东段传统习惯线以北的察隅地区南部,面积3000多平方千米,山高林密,河流湍急,作战难度极大。印度第4军军长考尔中将亲自坐镇指挥,参加过二战的王牌军第11旅的2000多人在此防守o。11月2日,我随董占林师长到前沿阵地勘查地形,师长因地制宜,正确布置展开兵力。战斗正式打响之后,由于我军指挥得当,作战勇敢,所以进展顺利。当我们下午四点钟打到瓦弄指挥所时,考尔刚逃走了两个小时。
    当然,也有个别指挥员因失误给我军造成损失的情况。在攻打瓦弄地区07号高地,敌人在我一个攻击地段十几米宽的正面布置了6挺机枪,但指挥的3营长不认真侦查当面敌情,不靠前指挥,却让战士强攻,给进攻部队造成很大伤亡仍未攻下,打到黄昏时一个排长主动带领12个战士,机动迂回到敌人防守的后部,从上往下,一通猛打,消灭敌人60多个,而自己无一伤亡,攻下了07高地。当战后讲评谈到这一点时,丁盛军长高兴地说:“好!这个排长干得好,让他当连长!”攻占瓦弄地区的仗原计划打七天,但只用一天就胜利完成了,接着是清剿残敌。但战后讲评用了七天,打一天讲七天。在会上把作战中的经验教训全部都摆在桌面上,使与会者都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我作为师长的警卫员,也到场仔细听了,并牢记在心,获益匪浅。这次讲评会对我参加第二阶段反击作战发挥了很大作用。
    当时情况是很艰苦的,由于恶劣的地形,没有公路,武器**全靠人背肩扛,为了这一仗,我们背了七天的炮弹,宁肯少吃菜和粮,也不能少了**。当时我们师的重武器主要就是120迫击炮、60迫击炮和75无后坐力炮,还有一些高射机枪。其中75无后坐力炮在作战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大炮上树”的经典炮兵战例就发生在攻击07高地的战斗中。
    当时,我们每人每天三斤米的定量,足够吃。但菜很少,有时就是盐水煮野芭蕉头,再加上一个军用午餐肉罐头,全连就吃这一大锅菜,官兵一样。但我们对印军俘虏非常好,尊重他们的信仰、习惯,让他们吃罐头、抽大中华烟。
    我之所以在讲1979年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前,回顾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经历。就是要说明,通过那次作战,我才真正知道了真刀真枪打仗是个啥样子,仗应该怎么打,指挥员应该如何指挥,和平时期兵如何带,训练怎么搞。
    从指挥员的角度讲,我不反对搞出征前敬酒这一类鼓励士气的活动,但要真正拿出好办法,作出正确的布署,让战士们在消灭敌人完成作战任务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战士的伤亡,爱护他们的生命才是最要紧的。俗话“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就是这个道理。有办法和没办法,好办法和赖办法是大不相同的。要给战士树立坚定必胜的信心,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指挥员必须要非常熟悉地形,除了地图和沙盘,还要亲自到前沿观察,得到最真实的感性认识。作战中各级指挥员必须靠前指挥,那时丁盛军长把军指挥所移到师指挥所,董师长的师指挥所前移至05高地,离前沿不到500米。董师长经常直接到一线,那基层指挥员应该怎么办这还用说吗?在什么年代、什么武器、什么作战条件下,身先士卒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部队的好作风正是在各级指挥员的模范带领下形成的。
    总之,在战争中学习战争、驾驭战争,是优秀的指挥员所必须经过的历练。中越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后,我在北京见到老首长董占林将军,他问我仗是怎么打胜的,我说,就是在1962年向您学的呀!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1962年那场仗该不该打,现在不是也有人在疑惑吗?我始终认为那次战争是党中央、救星的英明决策,是在政治和军事上都取得重大胜利的完美的一仗。印度当局秉承英国殖民主义者的衣钵,一直对西藏怀有野心,对他们光说是不行的,不给他们点厉害是不行。救星曾估计:中印边境打一仗,可以争取十年的边境安定。事实上现在中印边境已经几十年安定了。直到现在印度提起那次对中国的战争还是心有余悸,这说明,我们打疼了它,如果当时不打,天晓得印度当局得寸进尺会在西藏闹出啥子鬼名堂哟!如果当时不打,我们和巴基斯坦、尼泊尔等南亚国家的关系会有那么好吗?1964年印巴战争期间,我们限令印军撤出52个有争议据点,印度就撤了,如果不打那仗,它能那么听话?战争让他们知道了,中国是个敢作敢为、说话算数的大国。当然,我们是爱和平的,并不爱打仗,国内当时也有许多人不主张打,但人家骑在你脖子上屙屎,你不教训一下他行吗?先礼后兵,理在我方,仗打胜了,后又撤退回来,还把缴获的武器擦拭干净交还给他们,这在古今中外世界战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大救星军事思想的伟大。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缴获的苏式直升机和德国飞利浦的晶体管收音机。
    从1962年到1979年,我在军、师司令部作训部门工作,在做好自己工作的间隙,阅读了有关抗美援朝作战和中缅边界勘界作战(13军进入缅甸境内清剿国民党李弥部残匪)的大量资料,并多次带集训队到昆明向军区首长做汇报和示范表演。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之前,我调任11军93团任副团长兼参谋长,主抓训练和作战。军党委之所以这样任命是针对当时客观情况,由于“文革”刚结束,部队机关重叠人浮于事,一个团仅副团长就有五六个,副参谋长七八个。谁都负责,谁也不作主,给我这样的任命在军事上就有职有权了,能够说了算!当时部队的情况不大好,派性还挺严重,许多干部都是抱着打完这仗、赶紧复员转业走人的思想,纪律也比较涣散。但作战任务在即,大家的觉悟还是有的,我们师刚从乙种师扩编为甲种师,乔明来师长是位参加过多次实战的老领导,刚恢复工作,很支持我。团里的干部,包括团长、政委都知道我打过仗,因此也很信任我。我怎么训练部队他们都支持,部队刚扩编,干部新,又没打过仗,我就把所有的排级以上干部集中起来亲自训练。要真打仗了,同志们的士气还是很高的,全团上下一致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
    我们11军参与云南方向的西线反击作战,在向前线开进途中,有的部队发生了翻车伤人的事故。我当时就把打仗的第一个目标定为“不翻一车,不伤一人”。我们团2000多人,由于各项工作周到细致并落实到每一个人,所以五天行军,未伤一人未翻一车,完整地进入出击地域,使大家树立了只要听命令、组织纪律性强就能完成任务的信心。
    在金坪方向,师里赋予我们步兵93团(内欠1营)的任务是,歼灭1108高地之敌。1108高地位于越南巴(楠棍)封(土)公路北侧,金基塘西南约2000米处,附近有多处高地与其相连,高约500米。此地驻有越南莱州省741团64营一部。分驻967、1002、897各个高地,其中营部在1108高地。敌军共有土木质步兵隐蔽部60个,另有重机枪阵地13个、12.7毫米高射机枪阵地5个,60迫击炮阵地2个,82迫击炮阵地1个,各个阵地之间都有堑壕、交通壕相连,并有铁丝网、防步兵地雷场,敌人的主要防御方向为麻栗坡至931高地西侧无名高地之间。我团的左翼是91团,右翼是边防团,对我实行侧翼掩护。接受任务后,我和团长带领营连排干部反复进行地图和沙盘推演,并多次带队到攻击前沿侦察地形,发扬军事民主,群策群力,制定了一个以奇袭与强攻相结合的方案,然后到师里汇报。结果师里的预案和我们的方案正相反,师部指定的主攻方向是我们的助攻方向,师里的助攻方向是我们的主攻方向。经过我们向师长反复说明,乔师长最后同意我们按自己的方案攻击。攻占1108高地后,从缴获敌防御决心图看,我们的进攻布置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的方案是集中主要兵力火器,从967、1002高地对敌实施突破,得手后沿1002高地山脊向1108高地侧翼实施迂回包围。另以一部兵力从正面以佯攻牵制敌人,另一部兵力从897高地西南河谷,穿插到914高地和高地之间,向914高地攻击,对敌形成四面包围,全歼该地区之敌。具体布署为:2营在967高地东北700米山背至1002高地以北800米一线,占领冲击出发阵地,突破1002高地后,向1108、914高地攻击前进,并以一个排的兵力向麻栗坡东北侧实施佯攻。3营(欠7、8连)在931高地北侧800米占领出发阵地,沿931高地向1108高地侧翼实施攻击o。8连(欠1个排)担任穿插,由931高地西南1500米河谷穿插到914高地与高地之间地区,首先切断1108高地地区与662高地地区之敌联系,尔后攻击914高地,从侧后配合团主力围歼1108高地之敌。7连为团预备队,随2营跟进,随时准备在1108高地加入战斗。
    团属71式100毫米迫击炮连(71式100毫米迫击炮的性能相当好,在作战中出了很大力,何将军的目光从作战笔记本上移开,连声赞叹。71式100毫米迫击炮入选2001年度《世界王牌武器库》一书)和营属82毫米迫击炮连编成临时轻便炮群在808高地东北侧小路附近占领阵地,分别向967、1002、931高行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