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注意事项:
一、旅藏通道 行者无畏
【出行须知】到西藏携带现金比较方便,也很少出现安全问题。西藏旅程,静心纯玩做个慢行者。一路狂奔的结果是,一脸苍白,一脑空白;惟一可能留下的就只有一张呆若木鸡般的纪念照和吹牛时的添油加醋。有人感慨,众里寻他千百度,原来“慢生活”就在西藏……
【边境通行证】国内游客如计划到山南地区(隆子、错那、洛扎);日喀则地区(定日、康马、定结、仲巴、亚东、吉隆、聂拉木、萨嘎、岗巴);林芝地区(墨脱、察隅);阿里地区(噶尔、普兰、日土、札达)等地,行前须持个人身份证到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边境通行证即可前往。(持有护照、台胞证、中国特区护照及回乡证者除外)
【外国人入藏函】鉴于西藏特殊的民族传统、文化古迹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同时也因西藏的交通状况和旅游服务设施及接待能力,ZF规定非中国公民身份持有者(香港、澳门居民持中国特区护照或回乡者除外)在进入西藏旅游前,必须办理由西藏自治区旅游局签发的“外国人入藏旅游批准函”。境外旅游者办理入藏函需提供赴藏旅游时间、线路以及国籍、姓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职业和性别资料,同时护照首页和签证复印件即可。
【治安问题】西藏的治安普遍很好,至少要好过内地的不少城市。因为全民信教的原因,藏民都非常淳朴和热情,您可尽情旅游。在八角街这样热闹的地方,还是有可能遇见小偷的,一定要注意防范。
【旅游安全】旅游安全,在西藏旅行的危险,主要来自天灾,诸如塌方,暴风雪、大水、交通事故等因素。所以旅行中,所选旅游车辆的性能、司机对路况的熟悉度、车技高低、对意外事故的预估等对旅游安全至关重要(车辆需查验旅游手续是否齐备,自2007年,为规范旅游客运市场,西藏旅**业客运车辆实行L专段号牌管理。非旅游车《西藏道路运输法》明文规定严禁承载旅客,旅游车乘客座位险一般不少于20万/座,注意查验保险期是否有效)。
【慧眼出游】进藏最佳方案(火车进、飞机出),据权威专家评测:步步升高的形式适应青藏高原缺氧(拉萨的含氧量相当于内地75%--85%)比较有益,加之载乘豪华氧吧舱列车穿越了昆仑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玉珠峰、不冻泉、楚玛尔河、沿着五道梁、沱沱河、雁石坪、三江源、湿地、草原、措那湖、羊八井蜿蜒而过,壮丽的景色无与伦比。
【推荐歌曲】《回到拉萨》、《青藏高原》、《天路》、《家乡》、《遇上你是我的缘》、《卓玛》、《坐上火车去拉萨》、《天上西藏》、《翻身农奴把歌唱》、《藏香》、《我要去西藏》、《多彩的哈达》、《康巴汉子》、《向往神鹰》。
【推荐影视】《红河谷》、《可可西里》、《云水谣》、《冈拉梅朵》、《尘埃落定》、《静静的玛尼石》、《平衡》、《孔繁森》、《天上西藏》、《喜马拉雅王子》、《青藏线》、《农奴》、《古格王国》、《布达拉宫》、《天浴》、《老狗》、《格达活佛》、《一路格桑花》、《雪域天路》、《西藏一年》。
二、藏地旅游业界攻略指南
1、有严重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不宜去西藏,请不要带严重的感冒进藏。
2、西藏地处高原,大部分客人会或轻或重有高原反应,只要注意休息饮食得当(切勿吃的太饱,增加肠胃负担);可适当服用一些药品,如:高原安、红景天、诺迪康等,严重者可适当吸氧或吊盐水。
3、由于西藏线路长,许多时间是在车上,难免不能按时吃饭,请客人带一些零食及饼干。
4、由于西藏条件特殊,故请客人注意自身保暖,第一天请尽量不要洗澡,洗澡会加速血液循环,增加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5、西藏日照强烈,气候尤其干燥,防晒霜、墨镜、润唇膏等必不可少。
6、由于西藏的特殊情况,拉萨、日喀则、林芝、山南整个餐的风味以川菜为主,但也可根据客人的口味适当调配。
7、西藏主要地区海拔:拉萨3650米、纳木措湖4718米;林芝(八一)2900米、鲁朗3270米、波密2750米、墨脱1225米、朗县3100米;日喀则3860米、江孜3977米、亚东2300米、定日4410米、绒布寺5100米、珠峰8844.43米(珠峰大本营5200米)、樟木2100米、吉隆2700米;山南(泽当)3580米、羊卓雍湖4488米、拉姆拉措5000米;阿里(普兰)4216米、萨嘎4502米、狮泉河4279米、改则4350米、冈仁波齐峰 6638米、玛旁雍措4588米;昌都3200米、然乌湖3807米、芒康3980米、盐井2700米;那曲4507米。
1、进藏前:
心理准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克服和战胜高原反应的灵丹妙药。大量事例证明,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
身体准备:进藏前睡眠和休息要充足。适当服西洋参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缺氧能力。
随身物品:高原海拔高日照强烈,早晚温差大,需准备长袖衣裤、羊毛衫、夹克衫,同时带好墨镜、太阳帽、防晒霜、润唇膏、感冒药、肠胃药、阿斯匹林、安定等物品。
不要惧怕高原反应,只要身体健康,没有高血压,心脏病,肺病,没有感冒,咳嗽,发烧等症状的人,都不会有很大的反应。一般来说过1--2天后,以上症状都会逐步减轻或消失。
2、旅途中:
适量饮用酥油茶、奶制品和牛羊肉可增强对高原气候的适应能力。
可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最好不饮酒。在高原旅游宜穿宽松、保暖的衣服。
西藏属特殊地区,请团友和睦相处,尊重民族地区的文化和信仰习惯。
三、猎途禁忌 面面大观
NO1 藏族最大的禁忌是杀生,受戒的佛教徒在这方面更是严格。虽吃牛羊肉,但他们不亲手宰杀。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
NO2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忌用单手接递物品。
NO3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信仰苯教的则从右边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NO4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NO5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NO6 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座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
NO7 忌用有藏文的纸当手纸或擦东西。
NO8 步入藏民的帐篷、居室,不可用脚踩门槛,男的坐左边,女的坐右边。
NO9 藏民伸舌头,是表示尊敬而并非嘲笑;合十则是一种礼节。
NO10 忌讳用手指去指佛像、唐卡、经书和壁画,要用手掌向上平指以示敬意。
NO11 忌讳用有裂缝、缺口的碗、杯,认为这些已破损了的东西会阻挡福运。
NO12 藏历新年的正月初一,忌讳扫地、哭泣、骂人、吵架,忌讳说“空”、“完了”、“死”、“病”、“杀”、“没有”、“穷”、“烧”、“水冲”、“地震”等不吉利的词语,认为这样会影响全年的吉祥安康。
NO13 在大雅之堂喝酒时,首先用无名指在杯中蘸酒向空中弹三次,以示敬佛、敬法、敬僧。
NO14 禁忌当着父女、母子、兄姐、弟妹、祖孙二代谈论男女之事。
NO15 家中有病人、生小孩时,门口放火堆、挂红布,垒石头,插柏枝,这些都是忌讳客人入内或喊人的象征。主要的生怕外人带邪气进来,对病人和产妇不利。
NO16 在丧葬期间,家人来客不宜出笑声,在四十九天之内,邻居、村子不办喜事、不歌舞,不举行任何娱乐活动,以示对死者家属的尊重。有的藏区为了寄托对死者的哀思在七七忌日内不洗头,不着新衣,不戴项链等饰品。
NO17 关于天Z:西藏ZF和旅游机构都不鼓励游客去看天Z,藏族人尤其是死者家属,不愿汉族人观看。如果您有机会见到,请自重您的言行。
四、触摸高原本色 享受圣地阳光
与高原厚土的联结--于是有了力量;与极地低空的联结--于是到了天堂。
西藏--天地相联的地方,走进西藏,走向阳光,于是至高无上。
大美的西藏,夏有夏的韵味,冬有冬的魅力。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四季均适合旅行。
拉萨:地处西藏中部河谷地带,全年日照达3007小时以上,平均日照达7.4小时,是世界上著名的“日光城”。即使在最冷的冬节,白天的气温也高达10--15摄氏度。
日喀则: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干湿季明显,夏季温和湿润,降水集中,冬季寒冷干燥多风。年均温度8℃,1月份均温-3.2℃, 7月份均温14.3℃,年日照时数3248小时。
山南:平均海拔3700米,全年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温度为5℃--10℃度。
林芝:西藏海拔最低、气候最温暖湿润、是进入西藏旅游的适应的生态腹地。形成了夏不酷热,冬不严寒的独特气候,素有“雪域江南”、“人间香巴拉”、“生态绿洲”、“高原氧吧”等美誉。
那曲: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季风型气候,其特点是气温低、空气稀薄、大气干洁、太阳辐射强、日温差大。年平均气温3℃--8℃,气温平均日差16.1℃。4至11月相对温暖,是草原的黄金季节。
阿里:年平均气温3℃,夏季平均气温13.6℃,阿里地区海拔5000米以上的地方,日均温差很大,8月白天气温为10摄氏度以上,而夜间气温降至摄氏零度以下,一定要带好足够御寒的衣物。
特别提示:每年的4--11月份比较适合观光游览。阿里是西藏乃至全国基础设施最差、路况最坏的地区。拉萨至阿里走南线单程约1600公里,只有越野车才能通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