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西陵峡 于 2010-4-9 12:26 编辑
备注:长城抗战及古北口战役
1933年1月至5月,侵华日军对热河、密云县古北口以东的长城一带发起进攻,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战,这就是著名的长城抗战。
其中,3月至5月的古北口战役是长城抗战中规模最大、最为惨烈的战役,是“长城抗战”中的主战场。1933年3月11日拂晓,日军精锐第八师团和骑兵第三旅团开始我向古北口进攻, 驻守在古北口的中国军队——东北军六十七军和中央军十七军等部的官兵们,在古北口前线奋力抗狙击,英勇杀敌。六十七军王以哲军长所辖一二三师首当其冲,与其激战,10时军力不支,撤出古北口正关阵地。
日军乘胜攻击十七军徐庭瑶军长所辖二十五师古北口城与龙王峪阵地。师长关麟征率全师将士,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不幸中弹负伤。代师长杜聿明挺身向前指挥战斗,三昼夜击败敌人无数次 的进攻,毙伤日军二千余人。但我军 伤亡也十分惨重,梁恺旅长负伤,电话、电报机被炸毁,联络中断,后援不继。终因寡不敌众,于13日晚6时被 迫 撤 至南天门阵地。
一个七人军事哨所,未悉撤退命令,继续战斗,毙伤日军百余人,断其通路。日军令飞机大炮联合攻击,山顶被夷平,七士兵罹难。日军惊感万分,随后将其尸体就地掩埋,并立木牌于墓前写:“支那七勇士之墓”七个大字。日军遇此顽强抵抗,不敢冒然轻进,遂调第六师团主力与第三十三旅团,并附以强大的空军、炮兵、坦克等部队,于4月21日强攻南天门阵地。黄杰师长率十七军二师,刘戡师长率十七军八十三师,凭血肉之躯,救国之志,前仆后继,与之鏖战8个日夜。日军伤亡3000余人,仅仅换取了中国守军后撤600米的代价,殊出敌人意料之外。
5月上旬,日军再次将其第六师团一部及第五师团第十一联队调至南天门前线。由于中国当局的不抵抗政策,而中国守军,自从开战以来,则未增一兵一卒。5月10日日军发起总攻,十七军官兵奋力苦战,战况极为惨烈,工事尽为敌人的炮火荡平,伤亡严重,兵员大减,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被迫撤至大小新开岭阵地。12日,大小新开岭阵地失守。至此,古北口战役以失败而告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