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驴野险踪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山高路险轻放马,悠然自得走太行--五一徒步南太行笔记

[复制链接]

10

主题

261

帖子

300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00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2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驴野险踪 于 2010-5-6 22:00 编辑

从西麻池沿山路向东翻过山梁就是东马池。沿古道向西走10分钟,走进一个不很明显的向下小路口,就能下到蛇谷。

15:30到达谷底。此处的风景绝佳,壁立的悬崖高高耸立在两边,平坦的谷底溪流淙淙,鱼儿在清澈的溪水中嬉戏,*色的连翘、粉色的桃花映在潭水中,让人流连忘返。

大多数队员走累了,在谷底休息,静静地欣赏着美景。

我们几个去了蛇谷瀑布。

只见一道细流似白练从数十米高的崖壁中飞流直下,跌落在崖下的水潭中,三五道瀑流从第二阶崖壁流下,玉珠飞溅,流入瀑下的水潭中,潭底的卵石上长满了青苔,染得潭水五光十色,朦胧的雾气在山谷中升腾弥漫,下午一束迷离的阳光从山崖后面打在葱绿的柳树杨树上,反衬出诱人的色彩。

我被眼前的美景深深的吸引着,驻足细细的品味着太行山柔美的一面。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

主题

261

帖子

300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00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22: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驴野险踪 于 2010-5-6 22:11 编辑

沿沟东行两个小时就到西沟村。

沟中处处是风景,走在谷中十分惬意,一天的劳累似乎都已抖掉,步履也觉轻松了许多。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

主题

261

帖子

300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00
43#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22: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驴野险踪 于 2010-5-6 22:46 编辑

此时发生了两个意外。

第一个意外,在河南平甸村通往山西双底村的公路上设置了两个结实的水泥墩子,使得路面只有2.05米宽,我们租用的考斯特面包车却怎么也过不去。司机老付在平甸村焦急的等了我们一天。

第二个意外,由于山中手机信号断断续续,为了省电,把手机关闭了。下午5:00,打开手机,收到了双底村张补才的十几个电话信息,马上联系,得到的答复是给我们预留的房间,由于一直联系不上,以为我们不去了,就给了其他驴友。让我们在西沟或平甸自行解决。

听到这个消息,气血上涌,脑袋嗡的一下,愣了半晌。

制定计划的时候,考虑到行程比较艰苦,轻装穿越,没有带帐篷等重装备,安排吃住在农家。

通过西窗烛联系双底的张补财,提前十天预订了房间,出发前有电话联系,确保万无一失。

可是,眼前却是没有了房间,大家都没有带帐篷睡袋,这一夜如何度过,成了当前一大难题。

冷静考虑了三分钟,制定了三套方案:一是张不睬让其他驴友腾房间,确保我们住宿;二是大家挤在张不睬自己住的房间,老张自己解决住宿问题;三是老张联系其他农家,保证我们的住宿。这三套方案的前提都是要今晚赶到双底,否则第二天的白陉古道和秦家磨大峡谷穿越就有可能完不成,就就不可能按计划赶到在马武寨住宿。

于是,色正词严的给老张谈了此事,请他不要找出理由作为托词,推脱责任,必须要解决我们的住宿问题。让他联系车辆把我们从西沟接到双底村。

老张自知理亏,答应了我们的第三套方案,安排在邻村榆树沟的表弟家,并且派了两辆山地悍马来接我们。

此时,一块石头才算落了地。

5:30到达西沟村头的小桥,等候悍马车。

10

主题

261

帖子

300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00
44#
 楼主| 发表于 2010-5-6 22:55 | 只看该作者
和司机老付联系,让他去八里沟等待和我们会合。
乘坐著名的太行山山地悍马,终于在晚上7:00来到榆树沟张不睬的表弟家。

DSC_0190.JPG (125.53 KB, 下载次数: 3)

DSC_0190.JPG

DSC_0192.JPG (100.52 KB, 下载次数: 12)

DSC_0192.JPG

4

主题

117

帖子

1201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201
45#
发表于 2010-5-6 22:5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继续,关注中

10

主题

261

帖子

300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00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06:15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天,早上6:00从上铁匠村出发,下午5:30到达西沟村,耗时11.5小时,除去休息午餐1.5小时,徒步时间10小时,行程35公里,速度3.5公里/小时。
大多数队员已感觉到劳累,绿荫、蓝天白云中午在一斗水就想放弃,在同志们的鼓励下,终于走完了第一天的行程,表现的相当不错。

10

主题

261

帖子

300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00
47#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06: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驴野险踪 于 2010-5-7 06:48 编辑

第二天早上分为两队,一队6:00出发,徒步白陉古道。另一对在老张家休息,等待第一队回来后会合一起穿越秦家磨大峡谷。
第一队准时出发,共11人。
驴野险踪、红桃老k、k嫂、楚天云开、冯老师、箭在弦上、雨荷、百合、大民、开心灵儿和绿荫。
最让人想不到的是绿荫。
昨天晚上主意已定,绝不再徒步穿越秦家磨大峡谷,要租车去马武寨,等待队员们,美其名曰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显然,走了一天,已经到了极限。
可是,早上5:30就起了床,执意要给随队伍去穿越白径古道。
大家劝她在老张家休息,和大家一起穿越秦家磨大峡谷。绿荫执意放弃后者选择了前者。
从榆树湾村徒步到双底的十里河发电站需要15分钟。
过发电站就进入了黑毛沟大峡谷。
沿公路上行40多分钟就来到残留的白陉古道了。离开公路右行进入古道。
白陉古道是太行山出入中原的古八陉之一,是目前八陉中保存距离最长、最完整的古道。
沿古道行走20多分钟就到了著名的七十二拐。
“七十二拐”的路面就地取材,由各种不规则的的石块铺成,最宽处有三米,最窄处不足两米,每隔三、四米用长条石将路面分割成一块,形成个有两公分高的小台阶,我猜想这样做一是可防止雨水和山洪冲坏路面;二是可有效的固定石块,保持路面的平整。这条道每走十多米就拐弯,由“之”字形向上延伸,且坡度很缓,无论是人担马驮到山顶都不至于感到十分的疲惫。在这条古道上我还经历了一惊一咋:一惊是当我从“七十二拐”半山腰回首望去,不能不令人啧啧称奇。只见山下的马鞍山正对着白陉古道的“七十二拐”,就象是一匹驮满货物的马整装待发,又象是一匹马在翘首期盼着远方亲人的归来。难道这白陉古道与马鞍山之间的联系是一种巧合?还是天意呢?一咋是不知是何人出于何种考虑,在上山的拐弯处树了一根两米高的十字架,架上穿着一件深褐色的带帽雨衣,人模人样的,走到跟前才猛的看见,不由的让人毛骨悚然。十字架似乎是在向游客诉说这条沧桑古道的血泪史,又似乎是在为死在这条路上的古人招魂,让人心里直瘆的慌。在没有看到白陉古道时,我还认为这条古道也就是群山间的一条小道,转过山头视野豁然开朗,放眼望去只见群山层峦叠嶂,诸峰千姿百态,峡谷幽深、乌鸣山涧,白陉古道竟修筑在几百米深悬崖峭壁的半山腰上,白陉古道就象是一条巨蟒弯弯曲曲向前伸展着,在几百年前修造如此浩大的工程,不能不使我们这些后人惊叹不已!“山间铃响马帮来”,你只有站在这条古道上,才能真正体会到这句话的辛酸。峭壁上一道道纹体,清晰记录着地球沧海的变迁。悬崖上一棵棵柏树侧着树干从山缝中生长出来,粗壮的根系撕裂了山体,这种与天抗争顽强的生命力,不正是代表着中国五千年来龙的传人在与大自然不屈不挠抗争的精神吗!
更多图片 小图 大图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10

主题

261

帖子

300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00
48#
 楼主| 发表于 2010-5-7 11:10 | 只看该作者
黑毛沟大峡谷拍到的,像不像?哈哈!

DSC_0211.JPG (150.99 KB, 下载次数: 3)

DSC_0211.JPG
49#
发表于 2010-5-7 11:38 | 只看该作者
黑毛沟大峡谷拍到的,像不像?哈哈!
驴野险踪 发表于 2010-5-7 11:10


绝了!

67

主题

1842

帖子

4266

积分

博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266
QQ
50#
发表于 2010-5-7 13:23 | 只看该作者
好活动!再顶!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