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走在大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春行王莽岭小记

[复制链接]

3

主题

176

帖子

315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15
11#
发表于 2010-5-7 18:34 | 只看该作者
12#
发表于 2010-5-8 07:54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彩,对首寺——关山穿越路长时间不够,中间不行可下不来,给改了
13#
发表于 2010-5-8 08:21 | 只看该作者
好文彩,对首寺——关山穿越路长时间不够,中间不行可下不来,给改了
辉县王哥 发表于 2010-5-8 07:54

谢谢王哥!辛苦了!
14#
发表于 2010-5-9 12:0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王哥!辛苦了!
飞雪骄阳 发表于 2010-5-8 08:21
:h**shake o(>﹏<)o千万别客气

15

主题

102

帖子

391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91
15#
发表于 2010-5-9 21:58 | 只看该作者

1

主题

29

帖子

139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39
16#
发表于 2010-5-10 09:19 | 只看该作者
你忒有才了

10

主题

119

帖子

1323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23
17#
发表于 2010-5-10 15:25 | 只看该作者
再次拜读青花瓷美女大作,仿如与你们一同穿越王莽岭!期待继续~~~~~~~~~

4

主题

130

帖子

310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310
18#
发表于 2010-5-10 15:59 | 只看该作者
哭着喊着,终于盼来了青花瓷的大作!不走则以,一走就是长线,不写则以,一写就是长篇,佩服!文风很细腻委婉,关于人和自然、男人和女人、行走和思考的话题都令人玩味不已,深思不已------好的游记除了情节,还要有思想,这篇就是范文了!呵呵,对刀哥的描写很传神,刀哥定会仰天长笑,将自恋进行到底的----

12

主题

117

帖子

130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00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8:05 | 只看该作者
18# 万里马 您太了解他了,他是准备将自恋进行到底的!!

12

主题

117

帖子

1300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300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0 18:07 | 只看该作者
不登王莽岭,岂识太行山,天下奇峰聚,何须五岳攀。

在此摘录一段关于王莽岭的资料:

晋城陵川县40公里的崇山峻岭中,有一座巍峨挺拔的大山名叫王莽岭,相传西汉王莽追赶刘秀到此安营扎寨,故名,又因其险峰幻叠,云海浩翰,瞬息万变被之为云山幻影

  王莽岭是陵川与河南辉县的界山。是南太行最高峰,一直有中原后花园、清凉胜境之美誉
。登上王莽岭,俯视中原、能使人真正领略自古太行天上脊的风采。

山之东崖,俗称天柱关,由高低错落的56个山峰组成。大者,峰顶可跑马,小者状如笔尖耸立,有鸵鸟峰一柱擎天峰姊妹峰天官赐福峰龙泉宝剑峰莲花峰仙女峰等等,巍峨峥嵘。山南部千仞峭壁,如一石削成,千峰争攒聚,万壑绝凌历。北部巍岩相迭,青莲秀出,群峰连绵。仰瞰之间,怪石嶙峋,浓绿浅翠,流泉飞瀑。晴日,千奇百怪的峰岩,青中带紫,近看山形勾勒分明,远眺如画中写意,朦胧如幻。

王莽岭的山脚下,坐落着美丽的锡崖沟,因传说仙人道士曾在这里冶锡炼丹而得名。在锡崖沟的周围,有四大山系,东有马东岭,西有桦山,南有青峰围,北有王莽岭,四山夹隙之地名曰锡崖沟。因地形险要,无行路之便,沟人多自给自足,自生自灭,偶有壮侠之士舍命出入。

由此一段介绍,就可看出王莽岭之险峻了。王莽岭海拔1665米,被称之为南太行屋脊不是徒有虚名的。一路行来,群山巍峨,险峰幻叠,山体崩塌散落开来的大小碎石块散落了整个峡谷。这条上山的路,其实是在一条山谷里面的,我们一直都是从这条峡谷里面往上攀。此时百花斗艳,紫的红的黄的紫的蓝的,汇成了一片花海。*色的连翘是主色调,整个山谷都是黄洋洋的一片,连翘很霸道的把整个山谷都占成它的地盘,是的,春天就是连翘的时节,我喜欢这明艳艳的嫩黄,我喜欢它热热闹闹的开!整个山谷是美丽的!唯一遗憾的是没有水,整个山谷,没有一条溪流,但也并没有感到特别的干涸,大概是因为山底下还是储有水源的缘故,不然树怎会适时的绿?花怎会适时的开呢?可西南各省,现在山里面确实是真的没有水了!想象不出来在这大好的春天,山上是干枯的,树不绿草不长,该是怎样一个颓败的景象啊!痛心!

开始是踩着石头子在上,一直在攀升。大概攀升到海拔900米左右,开始出现了黄土的山,看上去像是纯粹的土山,上面的蒿草仍旧干枯,不似底下的灌木柔润,在光秃秃的天底下,像发丝又像毫毛,那么直愣愣的附着在赤裸裸的山体上。这厚厚的土层让我想起了黄土高原,这段山与陕北高原上的土山非常想象,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里突然出现这么厚的黄土层,是什么地质构造?亿万年前造山运动为何突发奇想在这石头山上突然安排一截黄土层?刚进山谷时抬头看群峰,就觉得这里的山跟太行别处的山好似有所不同,原来不同之处就在这里。太行别处的山,大部分都是一同到底都是石头的,唯有这里上面是纯粹的黄土,这种构造或许有个悠远神秘的故事,但太遥远无从流传,直至今日,成了一个谜。。。。。或许有一天造访地质学家,他们能够很容易的解释,今天在这里我就不妄加猜测了。

土山的位置大概就是峰顶了,也就是海拔1600米左右。从这一段开始一直到王莽岭就都是黄土路了,路旁的山也全部都是黄土层。山壁上雨水冲刷的痕迹特别明显,时而有一两个洞悬在半山腰,看上去很深邃,很神秘。站在这里看群峰更是不同,刚才在下面遥遥不可及的峰顶此刻就在眼前,感觉就像跟你的额头齐平,就像面前铺开了一张宣纸卷轴的泼墨山水画,是近观,黛色的墨隐隐未干。站在崖边往下看,尖尖的峰尖是长短不齐争相疯长的竹笋,那崖底是竹笋黑黢黢丰沃的田源,我有点头晕,恐高了!

顺着蜿蜒的黄土小路慢悠悠的走,前面望过去很开阔,黄土没有石头的那种冷峻与锋利,相反倒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色应该是一种暖色调,而土则有一种温柔与平和。我喜欢这一段山,我喜欢这条绵延的小路,这里让我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而且这里风景极美,要不是阿油催促着快走,我真想慢慢的把每一个角度都拍下来,反正荆轲大哥把他的好相机借给了我,容量可以由着我拍,但前面军刀在催了,所以阿油就催我,为顾全大局我不能太拖延时间了,所以只能去赶前面的队伍。走到一个垭口,跟一截墙头被扒了个豁口一样,旁边写着三个字一个箭头——王莽岭。原来王莽岭已经到了!登顶登得如此之突然,没有精疲力竭,感觉有点意犹未尽。

整体来说从南盘上山这道线不是太险,但也绝对不平整!倾斜度大概在70度左右吧,有的地方可以达到80多度。之字形铺满碎石的路大概应该是人工铺就的,不然这样垂直的地方根本没法攀登。铺垫了碎石虽然可以走,但路很窄,碎石头踩上去不太稳固,容易有石头滚下去,所以我认为这段路应该是险度最大的。不过,今天这队驴子们表现都还不错,虽然第一次出行者较多,但都还没有掉队,速度也跟得上,都安全有序的走过,但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我觉得有一个人是功不可没的,那就是收尾的阿油。阿油是一个非常遵守职责非常尽心的男孩子,他身上隐隐透显出一种军人气质。第一眼看到他我觉得他应该当过兵,那挺拔的身材和标准的步伐,都显出一个训练有素的军人素质。但后来经过核实,他却没有当过兵,呵呵。阿油一路上都在恪尽职守,一路都是默默跟在最后,那么耐心。落在后面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他扶助的对象也换了一个又一个。不管是谁走在最后,他都会把他当成自己的责任,慢慢的陪在身边,不急不躁,而且用很平静的语气来宽慰你,鼓励你,继续走下去。那感觉就像是,哪怕你走到地老天荒他也会陪着你,就算停下来休息他也会坐在你身后,绝对不会领先半步。他自觉让自己承担起保护人的责任,他替所有人把危险都挡在身后,就如他跟军刀说的一句话:“看到我就看到了最后”。
哪怕掉队的人再怎么样,我相信阿油都不会抛弃他!一个年仅二十岁出头的男孩子,内敛、沉稳、无私、负责,好似所有美好的品质都在他身上闪烁,他是一个80后,却不是人们通常眼中的80后,在这里我不想吝啬笔墨,我想用尽一切美好的言辞来由衷的赞美他!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