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吃”》
说起“吃”这个大话题,就忆起儿时一到冬季,就日日盼望过年。等到过年就乐不可支,因为过年的时候有种种乐趣,第一就是吃。中国本来就是一个汇集美食的大全之地,讲到吃每个中国人都可以讲评一番,告诉你个一二。中国人感受食物就象感受女人和生活。中国人在绘画和建筑方面的分寸感是十分敏锐的,但在吃东西时,这种分寸感似乎都被抛在脑后。凡可吃的东西都吃,我觉的自己也是这样。但饮食文化在不同的层面有着不同的注解,吃出意境吃出文化才是一个境界。
吃的第一重境界当然是“果腹”。就是一个“吃”字。只解决最基本的需要。不需要费心找地儿,一盘宫保鸡丁,一盘白菜豆腐,外加一小碗汤,一碗主食足以。两个人,三五人均可。千万不可麻烦,一麻烦就脱离了本质,吃起来也就十分的不爽。
吃的第二重境界是吃特色。是大吃大喝在认识观念上的一种理性升华。这种吃多以特色为主。味道纯正,美美地吃上一顿,无比滋润,这也是从心理上对积劳的身体一个安慰。在郑州,这样的馆子有很多,大多比较正宗。
吃的第三重境界是吃“名”、吃“文化”:如越秀酒家和花园酒店,他们的经营者把注意力转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产品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从餐饮经营的角度来看,文化打造的力度要大过了出品的技术含量。
吃的第四重境界应该是主题餐厅。如丰乐园、四季同达都是这样的餐厅.因其鲜明的环境个性特征,吸引着消费者目光
吃的最高境界应该是“体验”。体验的核心在于一个“品”字,品佳肴品意境。关键是一个体验的心情,要么惊喜不断、要么闲适之极。座落在九郡弘领袖别墅区的“东西会”顶级体验餐饮会所,为少数成功人士量身打造。远离喧嚣的人群隐匿在美景秀水之中,店面雅致,又十分宁静。创河南第一私宴之雅所,1000余平方米仅设12个高档包厢。环境玲珑有致,水榭楼台,装饰典雅、古风古韵。看盏盏灯光映照下的佛像,不由得多了许神秘。东西会融合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髓。东方禅学的博大与西方宫廷奢靡而颓废环境的并存。因此,“吃文化”的意味就浓重了许多。“吃环境”则不用多说。左右长廊尽处的东西宫,东西厢房、大厅,都被主人打造成了独立的包间,纱缦,落地玻璃,还有嵌在墙上的众多佛像,极其精致地烘托着食的氛围。此情此景下,要领悟大智觉海的心境,大约需要一些佳肴美酒的呼应了。最好屋外再飘着零星的雨丝或雪花。几个朋友浅斟低酌,物我两忘。惟一的遗憾是,这种店目前只此一家,其他更多是在梦里才可以见到。
有些美味即使你愿意一掷千金,也不一定寻觅得到。还有一些佳肴,哪怕你腰缠万贯,纵然将其无偿供奉在你面前,你也不见得敢吃,譬如有天下第一鲜之称的-------河豚。但因其有剧毒所以又是天下第一凶险的美食,自古就有冒死食河豚一说!吃河豚需要勇气,它使饮食也成为一次冒险。北宋僧人“惠崇”的一幅“春江晚景图”引的苏东坡写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使我们对河豚鱼有了无限的遐想,他的一句“食河豚鱼而百无味”更是对此美味的绝妙赞叹。 “白汤玉乳”、“红烧河豚”、“河豚刺身”,选料、烹饪、菜型及菜名上很是讲究。河豚所做佳肴自古被东南亚各国称为天下第一鲜。其中“河豚刺身”更是日本国宴必备佳肴,但因毒素难以控制决大多数厨师无权操作。东西会敢为天下先!为河南美食界引进此佳肴,持证授权宰杀烹饪在河南唯东西会所独有。
秉承“以相为吸力、以味为核心、以养为目的”的中华饮食文化的优良传统,以“随园食单”为范本,独创诸多的新菜式,不断丰富东西会美食的内涵。同时汲取官府菜讲究用餐环境、器皿等特点,溶入国宴服务标准,形成“东西会”的独特风格。在东西会,中国烹饪界大师们给我们上演着一场场帝王将相的进膳秀。宫廷菜,官府菜是中国传统菜肴的精华,也是中国传统饮食中的最高水平。象满汉全席一样,在战乱年代,宫廷饮食的大多精华逐渐流失,东西会遍访名厨融百家所长。打造私宴佳品,再现宫廷菜肴及官府私房菜之精彩。东西会也有“俗菜”--燕鲍翅类。天九翅、海虎翅、乳鸽炖燕窝、顶级鸡褒翅等,由周总理亲自关心得以保留下来的谭家菜传人亲自主理,原料上用极品,工艺上下尽工夫,原料要精选--什么地方什么时辰“出土”的多有说辞;技艺要老道,手法要纯正--煎炒烹炸,煮炖煨煲,有大师们诸多不便公开的“秘诀”;考究的老汤,加上谭家菜独特的菜形,为“平庸”的高档菜注入了鲜活的色彩,境界由此而升。
当然了,一个人至少几百元的用餐标准,也是“境界”的另一种具有现实意义的注解。不过话又说回来,没有这道槛,能称为“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