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三站:碛口古镇 黄河壁画
碛口位于黄河晋陕峡谷中部,临县城南48公里处,因黄河大同碛而得名。黄河由北而来,湫水从东而至,卧虎山横亘镇北,黑龙庙雄峙河东,山环水抱,阴阳交会,山的气势,河的雄浑,凝成了“虎啸黄河,龙吟碛口”的壮丽图景。
碛口凭借黄河水运,从清乾隆年间到抗战爆发,200多年间,一直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阜重镇。西接陕、甘、宁、内蒙古,东连太原、京、津,差不多吸引了大半个中国的商人,成为东西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据镇上黑龙庙清道光年间碑文记载,零星商贩不计,仅店铺字号就有20余家。其间,船筏在黄河里穿梭,驼铃在山谷间回荡。商贾云集,店铺林立,一街灯火,昼夜辉煌,接不完,填不满,正所谓“水旱码头小都会,九曲黄河第一镇”。
相比山西那些鼎鼎大名的“大院”,碛口不过是一个看似“破落”的古镇,说它破落是因为尚未开发,整个村落保持着最原始的状态,民风淳朴,甚至连门票都没有。现在,这里是少数自驾游爱好者的旅游宝地。
碛口是很多美术学院的写生基地,古朴的院落倚着滚滚的黄河水,两岸山脉的断脊上有闻名天下的“黄河壁画”。
初次踏入碛口镇,你会被盘错交织的街道搞糊涂,古镇里有旅游服务中心,虽然门脸很小,但可以在这里雇个导游。导游按景点收费,介绍整个古镇收30元,介绍黄河壁画收50元。导游会告诉你:哪里是宋子文的火柴店,哪里是乔致庸进货时入住的客栈,哪里是来往的商人嬉戏游乐的烟雨巷……难得的是,那些青石板路,斑驳的砖墙都被完好地保留了原貌。好奇的你,敲开任意一户人家的大门,主人都会热心地告诉你,祖上是怎样发家致富的。
当然,游古镇看建筑是必不可少的,碛口古镇的建筑尤其神奇。所有街道和大院几乎都是串串相连:这家的前院连着那家的后院。因为在清朝很多住户的大院也兼具存货运货的功能,相连的院落可以让整个古镇各家的存货区域达到共享。据说,一个日本建筑学家看到碛口的建筑,连连称奇说,一百年前的中国就知道如何合理和谐地利用空间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