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微尘 于 2010-9-8 10:22 编辑
瘦驴背上,温情在升华
转过磨肚崖就到了瘦驴背,远远望去,象一条鱼的带鳍的脊背把两座山峰连接在一起,所以也叫鱼脊背。其上面寸草不生,两边是深不见底的万丈深渊,其全程大约有五六百米长,最宽处只有0.5米,最窄处只是一块尖尖凸起的巨石,人员只能在上面单程攀爬,无法相对而行。此地也是事故的高发区域,真是一失足成为千古恨,故各位驴子在这里都格外小心一些。由于本人脑细胞已经在鬼门关走过一招,现在各个神经反而显得淡定了许多,再加上前面总结的攀爬经验,跨过这道坎应该是没问题的。虽然自踏上瘦驴背的第一步,我已是恢复了祖先的走路姿势,但是自信与勇气已经占据了我整个大脑。我们几位驴子先后踏上了瘦驴背,卫辉户外的排在最前,清风客随后,其次是叮当、老K、我、老公、仙仙,我夹在老K和老公中间,一方面我要看看老K哥的手的着力点与脚的踩踏点,以防踏空而成千古恨,另一方面老公在后面可以帮我一把。一开始路较宽,都能顺利通过,随着路程的缩短,坡度也在增高,已经没有路了,只有手攀岩石边(还好窄窄的岩石棱角可供双手攀附),脚下岩石上也没有凹槽,只有微微的岩边凸起,此刻脚不能用力,稍一用力可能脚下会滑,后果不堪设想。此刻老公在后面也替我捏一把汗,他时刻跟紧我,用他的手去摁着我的脚,加固我脚的牢固性,无声的言语,只有用手默默传递着温情,我又一次流泪了(是幸福的泪水)。我不敢想他是怎样腾出手的,因为他和我一样需要用双手攀附,脚踩岩石凸起,但是我已经顾不了那么多了,我很自私地享受这种温情。再往前行,脚下的石头更没有棱角了,这样只能骑行驴背了(自认为这就是瘦驴背的由来),两腿跨过石头,一点一点往前移,向上的坡度还在增大,爬过大约5米远,前面凸出一巨石,上面的宽度也加宽了,但是登上他很难,因为不能站起,手又够不到石面,最后还是老K哥通过有力的大手把我拉上去了(这样的生死相携全程已经有很多次了),我时刻体会到了来自集体的温暖,团体互助的精神!瘦驴背上,亲情在传递,集体的温情在升华!我会把这种温情、无私、互助的精神融进我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踏上加宽巨石已经算是穿过瘦驴背了,拾级等到一高处,放眼四望,一切山峰尽收眼底,身边的雾海随着山风而上下翻动,远处剑拔弩张的山峰顶部的古树在雾海中隐约可现,犹如天兵天将在云海中洞察着尘世中的沧海桑田。
连天峰,被插上胜利的曙光
度过了艰难险阻,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此刻人人心中充满了战胜自我的荣耀,脸上挂满了胜利的笑容,从瘦驴背上下来,转过一道山峰,此刻对讲机中也出现雪狼的调侃声音,“叮当,我们在山下炖好四只鸡子,味道鲜美,要不下来尝尝?”“雪狼,我们在山上遇到两个仙女,要不过来陪陪?”“叮当,我们在山下遇到两只狐狸精,要不要?”…… ……我们放松着每根神经,享受着战胜困难的成就感。没有想到,刚走了十分钟左右,又要攀岩一陡峭的山峰,想必这就是连天峰了吧,山峰突兀的独立着,山顶树木茂密,向上道路也随之陡峭起来,虽然也有手扣岩缝,脚踩岩边的地方,但比起前者,也相对容易多了,于下午2点左右我们终于登上了久违的连天峰,途中经历了七十二难,我们终于站在了少室山的最高峰——海拔1500米高的连天峰,在跨越峰顶的一步,上苍还给予了我们一个惊喜,一棵树在根部分开两部分,用两部分的交叉点合并成登上顶峰的一个台阶,我再次感谢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无偿恩赐!到达顶部,我们人人都把心中的那片胜利的曙光插在了那里,度过艰难险阻之后心中胜利的美好感觉是无法用文字来表达的!此刻对讲机中又响起雪狼的调侃声“天边飘过一片乌云,又飞过一片乌云,真么就不下雨呢?”叮当曰“苍天有眼啊,我们在连天峰顶部一边欣赏美景,一边沐浴着山风,正在美美大餐一顿。”…… ……我们在山上逗留了大致有十几分钟,拍照、调侃,享受着胜利的喜悦!由于计划在下午五点之前返回目的地,于是于二点二十分左右我们的驴队开始了返程,当然驴队的线路原则上是不走回头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