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去年大穿越时曾写过一篇随笔,贴出来!! 
 再走嵩山
 你远没有那麽的恢宏磅礴,你也不是特别的粗旷伟岸,然而你的挺拔英朗牵引了我们。漫山彩装的交错杂陈是你最新的迷彩,宽驳奔突的俊石奇壑是你坚实的巨印,随风飘散的枝叶是你短发。你没有豪言激扬的慷慨,也没有气吞万里的壮举,然而,当我走近你的那一刻,已感受到了那份真实与沉默。
 天气清爽湿润,丝丝团团的雾气使人觉得你若即若离。也许是不久前走过一次,从永泰寺一路而上,第一次的漫长与陡峭已觉得平淡自然。可能路走得多了,走的长了,就会觉得变短,变近,变得不再刻意去留心什么,不再着意去追寻什么。第一印象中的曲转反复也模糊了很多,想起人的相识也是这样。每每第一次见到一个人,分隔起来的五官特征会很突出。比如;嘴巴有点扁、鼻子有点塌,亮晶晶的眼睛,长长地额头、、、、这些最具特征的第一感官冲击会比较强烈,也最能记住一个人。随着交往的继续,熟悉的程度,这些会变得不再清晰,不太重要。因为已不再单单只看到局部,一切已经相溶的密不可分,更不能分了。这种完整的融合会更生动更有生命力。
 过了望都峰,再回想走过的路,先前丛林险道的穿越已显得不再困难重重。登高望远,嵩山诸峰,雾腾叠涌,变幻万千,纵横百态更加广博旷达。那纵览天地之气魄,横跨万物之豪迈,拥抱苍天之激扬由不得生出击节狂呼之意想。江山如画,美景似锦,即便是生就女儿身的我也似乎脱胎换骨成了顶天立地的男儿,那份力量与气度令我崭新开怀,也吃惊不小。
 厚厚的松针铺就成软绵绵的地毯,踩上去很是养脚。山顶上的道路已不再生硬艰涩,而是回旋飘倏。当初的断然拦阻、迂回考验、相绞相连、纵横磨砺已化为自然起伏,悠然乘势。也许,这,就叫高度吧!攀爬山路的挥汗如滴,亲历陡峭绝壁的艰苦卓绝,从山脚---山谷---山腰---山顶、、、一定的高度,一定的视野,才有一定的感悟。同样,我们的心路历程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有经过一定阶段,特定时期的冲撞、过渡、平缓、适应、前进、飞跃才能逐步有莽撞、激动、起伏、平复,走向超越与回归,达到那相当的高度。
 从俊极峰一路而下,这时的嵩山是沉默内敛而又平静的。走在静静的石板道上,漫山的秋林真像一幅多彩的锦缎。妍妍的红团,淡雅的黄片,浓翠的松绿,夹杂些裸露的岩石令人陶醉。静静的山道,迷蒙的空气,湿润的草叶,凉凉的清新,我无言的感受着你的静默,一时无法用语言表达那隐隐约约情绪,那该是一种淡然悠远的思绪吧!时而平和清晰,时而深远渺茫。面对这一切只有沉默,再沉默,自然亘古的存移与岁月亘古的流逝都在这静默中化为永恒,没有半点的痕迹可寻。这或许就是深沉吧!是的,就连瀑布也是深沉的。没有喷珠泻翠的热烈,没有多彩多姿的流转呼唤,没有震人心魄的动容,只有那壁立千仞的斑驳交错,只有那回复奔突的的刀砍斧凿。也许这对我来说已经足够了。人生又何尝不是雨季与旱季的更替变幻呢?
 走不尽的嵩山,说不尽的思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