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探路兵 于 2010-9-21 15:28 编辑
黑风洞位于山西陵川境内。驱车沿陵辉公路于群山万壑间穿行,至晋豫交界处的灵泉洞隧道折向南行,盘山而上至东双垴村,询问老乡后得知全部为水泥路,不爽,遂租车25元登山,半个小时即到达黑风洞。 此地在太行山深处,多陡嶂立崖,周围群山环列,若髻若笋,颇为险峻。洞中常出黛青雾霭,初视若黑,故名黑风洞。洞口背东朝西,甚为高阔。入洞觉凉爽宜人,暑热顿去。洞内空气清新,故疑其有暗河或另一出口也。洞中喀斯特地貌发育明显,有石钟乳、石笋、石瀑布、石柱、石穴等多种形态。灯光之下其形若鸟若兽、若瀑若柱,千姿百态,惟妙惟肖。映照之时其色有洁白若玉,有橙黄如金,有碧蓝如翠,有乌黑似铁……极尽缤纷绚烂之能。 洞中除钟乳石之外多为石灰石,石质青蓝,宛如翡翠,石上多有石穴发育,浅者盈寸,如杯似盏,深者数尺,如缸若盆,且其边口皆为正圆,虽人为雕凿亦不能为也。石穴之内多储积水,水质清洌。有驴友以为此乃“滴水穿石”之明证,余窃以为不确也。洞中滴水多在洞顶形成石钟乳,其下对应处形成石笋,若石穴确为滴水之功,如何解释一洞之内气候相同竟既有成石笋突出地面亦有成石穴凹入地下之事实,从另一方面看对于深达数尺且储水颇多石穴如何解释?区区滴水之力焉能穿透深达数尺之积水? 洞中多竖立板岩,边缘锋锐,其薄如刀。洞内之路崎岖难行,多处见凿錾之痕,洞中钟乳石也多见破损,盖急于开发此洞盲目开路所致。钟乳石形成甚难,大约每年只有一毫米,故其硕大者凝结了数百万年自然造化之功,实天地精华之凝,沧海桑田之证。 黑风洞内支洞颇多,且洞洞相连深不可测,由于洞中有水我们不便前往。随返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