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奇迹敦煌,传说的故乡——鸣沙山上莫高窟
在额济纳停留两天后,于第四天傍晚时分我们又一次整装出发。经过彻夜的赶路,终于在第五天的早晨,合着晨曦的脚步,来到了我们此次西行的最远也是最负盛名的一站——敦煌。 站在传说中的莫高窟前,深秋的鸣沙山,映着静寂的天空,在晨光下微微泛着米白色,与四周的沙丘戈壁形成强烈反差,平添几分肃穆和巍峨的感觉。我再一次惊叹于中国汉语言文字的神奇。你只要站在敦煌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不用任何多余的修饰和注释,仅只敦煌这两个字,于音于意,都已经充分让你感觉到字里行间那形神具备的精妙了。 敦煌的神奇,在于它的传说。 从莫高窟,到月牙泉。一个传说,连着另一个传说。 莫高窟之盛名,如雷贯耳。遥远的大西北——敦煌——莫高窟——飞天——反弹琵琶。这一系列的神秘构成了敦煌古老的传说。在中国,只要是稍稍上过学的人,想来没有不知道敦煌莫高窟的。因为无论是在地理书上还是历史书里,即便是在“与时俱进”的教科书大改革的时代,敦煌莫高窟总有着它不可撼动的位置存在。不过说句实话,学习是学习了,可是其深度也只限于书本上对它的描述而已。其实当时一直是不怎么明白为什么几幅依山开凿的壁画竟然被上升为中国文化遗产的“艺术瑰宝”的高度了呢。私底下是颇有些怀疑它会不会有点“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的虚夸在呢,而且,很不理解为什么在当时连生存都会感困难的茫茫戈壁上,人们怎么那么奇怪地耗费这样大的精力财力建这些毫无实际用途的洞窟,实有些愚不可及的嫌疑。当然,踏入社会后,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当初的疑惑感已经是大大减轻,对于所谓的“文化底蕴”、 “历史的厚重”等等抽象的文化字句渐渐有了一些真实的质感。但,仍然不敢说那一句了然于心的话来。也许,这也正是我此次西行义无反顾的最大理由——对它神秘面纱背后的惊鸿一瞥的强烈渴望。
今天,我终于如愿以偿。 敦煌的神奇,在于它是一座奇迹之城。 茫茫戈壁中,瀚海沙漠里,敦煌以其绝对海拔并不算高的身姿傲然突兀着。这片葱茏绿洲奇迹般地散发出“敦”而“煌”的王者气势。巍然如同守卫在西北边疆的大将军,让人不由敬意顿生。这一点的战略和心理意义在游牧民族众多的中国古代,更是不容轻觑。同时,它又是一个极富温情的缓冲带,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锁钥”,其繁荣的经济文化氛围给中国通向欧洲和中西亚打开一扇大门。开中国最早通商之先河。
总以为,人类社会文明的本质标志,在于给精神上的意识活动赋予语言文字上的表达。 物质的丰富伴之而来的总是精神上的追求和提升。 于是,佛的世界,从这里走进中国的文明。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数以万计形态各异的佛尊,活脱脱地于这方寸之间开辟出一方方神奇的净土,笑纳世人之千番悲苦,慨诺世人之万般希翼。这是佛的世界。这亦是心灵的归宿。看,那一尊尊淡然出世入世的诸佛菩萨,哪一个不是人类历尽苦难后彻悟的杰作。无论是大愿的地藏还是救苦救难的观世音,背后闪耀的光芒,总是对世人无怨的救赎与宽恕。原来,供佛的最高境界,真的就是佛在心中。不信,你看那莫高窟中的未来佛,你看那涅槃后的如来卧佛。如是说。 就拿敦煌壁画中最为著名的反弹琵琶的飞天来说。同行的鱼儿曾向我发疑问说,飞天不止是敦煌有,但是,为什么敦煌的飞天却最为著名?是的,飞天不是敦煌独有,但是,反弹琵琶却是敦煌独创。一个反弹,所代表的却决不止是一般概念上位置的变换而已。那是一种如天人合一似地“人乐合一”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和天地之音,皆为我用”的大气与境界。琵琶,这里已经成为一种象征,用人世间最富浪漫气息的可以创造韵律之美的乐器来象征天地间存在着的和我们正在创造着的一切美好和谐如旋律般的事物和情景。而我们梦想的幸福与渴望,就在这起舞在天地间反弹琵琶的飞天里,尽情挥洒。 如果说月牙泉是大自然的神奇,那么,莫高窟就是一个诞生人类精神传说的故乡。 所以,这里才会有千佛千面的奇迹存在吧。因为每一个奇迹的背后,都一定流传着不同却一样美好的传说。 而那每一个传说的背后,一定都承载着人类的一个梦想。 其实,千百年来,熙来攘往,我们风餐露宿历尽艰辛长途跋涉前来膜拜的并不是那莫高窟,而是我们心中的那一个个美好,一则则传说。 敦煌的奇迹,正在于它的传说背后所承载的传说中的精神。 而那每一种精神,便成为我们心中的一尊如来。 我的生命,从这里开始,一步步,走向佛的世界。 201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