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驴野险踪 于 2010-10-21 22:10 编辑
郭亮村位于河南、山西两省交界处的密林山中。郭亮四面环山,秀峰突兀,石径崎岖,民居古朴,原始荒古,真实自然。
过去郭亮人出山只能走天梯。200多米的红岩绝壁,耸直陡峭,象快斧整劈过一样,格调雄浑,令人生畏。头顶密布的乌云使峡谷更显磅礴大气,走在云梯上仰望山体无不被险峰所震慑,壁缝填满双眼。向上只能看到上一层的石梯底面,向下只见峡谷中水浪翻滚,涛声回荡,煞有不上不下之感。一般游客到这里都要提心吊胆,磨破双手,足足要忙了大半天才能登顶。站在崖壁上,放眼望去,黑色的浓云威压着大峡谷,云层遮没了阳光,使山显得阴暗,山的阴暗又进一步衬托出云的阴暗。云和山,就这样浑然一体。
郭亮村,现有83户人家,共329人,大都为申氏。据村民申河山介绍:郭亮村源于公元9年~公元23年之间的西汉末年,当时王莽建立“新”王朝,这期间爆发了大规模 的农民起义。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农民领袖郭亮,一举建立了农民政权。后来郭亮欲凭借太行绝壁峡谷与敌交战失利后,从会逃寨兵败山西。后人为纪念这位农民英雄,将他当年战斗过的大本营誉称为郭亮村,直至现在。申氏家族元朝末期在南京做官,明初朱元璋清洗京都,将申氏家族发配青海做苦役,途中申氏从山西逃离。全族几百口人砸掉大铁锅,一户分一块锅铁,各奔东西,但愿来年拼回原,全族团圆,故称“大锅申”。当年一小部分申族人进入河南,躲进太行山中隐居于郭亮村 。多少年来,整个郭亮村,只有申明富一人于60年代参军后离开了郭亮村。每逢夏季村民总要受到山洪、滑坡的侵袭,房屋倒塌。但事后村民又痴情地垒起“新家”,死守在这里,汲取着祖辈的先训和气息。
村寨里朴实随处可见: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阶、石房、石坝、石路、 石碗、石筷、石桥、石斧、石锄……,让人完全溶浸在石头的奇妙怀抱之中。当问起村民为何用这笨重的石头营造一切时,老乡笑话我们道:“石头是我们的一切,那儿有祖辈的灵气 ,是后辈的希希望,制造石器只花力气,不花钱。为何不用……习惯了!”
静心待上半月,凌晨听雄鸡报晓、午时闻雌鸡下蛋、晚间听山雨沥沥、俯在地上倾听地下河的哗哗流水声。喝上二两老白干,大口吮吞着大青辣,在来回摆动的油灯下,听着老乡们的唠叨,那真是一种原始古朴的雅致。
1972年为让乡亲们能走下山,12位村民在申明信的带领下,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 、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状况下全凭手力,历时六年,用坏了4000把8磅大锤,12吨钢钎子,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出2万6 千立方米的一条高4米、宽6米,全长1300米的石洞——郭亮洞,于1977年5月1日通车。为此,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条绝壁长廊,被日本裕田影视公司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绝壁长廊郭亮洞,蜿蜒盘旋、忽明忽暗、上下不一,洞壁有的整齐平坦,有的参差不齐,形状各异。站在峡谷对面万丈石壁上,静观郭亮洞,犹如石壁上的“机枪眼”。洞外瀑布成网 状,洞下水潭碧绿诱人,悠闲的牛羊漫步在奇石、丛林之间。秋季,*色的柿子、红色的山 楂、绿色的核桃挂满枝头,好一派世外桃源之雅景。郭亮洞不远处,藏有奇景“冰窑”,哪怕是炎热的夏天,故然冰封不动。抬头大,骤然间 一条瀑布从天而降,飘染全身。喊声过后,又恢复往日的寂静。瀑布间从绝壁顶上一空心圆 洞中垂直落下,远看恰似“龙须”又称“龙吟”瀑布。
从郭亮出来一路狂奔,直到南坪。上住在南坪的李五山庄。
晚南坪离郭亮8.5公里,步行要2个多小时.
两个村子差不多,只是一个在悬崖上,一个在沟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