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山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南、闽西十九日行(全部完!)

[复制链接]
3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8:40 | 只看该作者
中文之星 发表于 2010-12-2 23:29
听说庐山一月份免票,真有意去转转,到时候好好研究一下山猫哥的游记

庐山的门票的确太贵了!庐山大门票180元/人,再加上小门票等总计390元!趁免票时间段去的确不错。我仅仅是去了庐山西门石门涧,票价50元/人。
372#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8:54 | 只看该作者
12.三星碑廊
    离开大“福”字向前走,就到了三星碑廊。

    “三星”指福、禄、寿三星。“福”指幸福,“福星”是赐福的。“禄”指官禄,就是做官,官禄是由“禄星”赐予的。“寿”指长寿,“寿星”就是道教传说中手拄拐杖,头顶有一个大包的南极仙翁,他是长寿的象征,是赐人长寿福的星。
    出于对“三星”的尊敬,没有拍摄图片,只在碑廊中拍摄了“寿”字。








3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8:58 | 只看该作者
13.福寿池







374#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2-3 09:04 编辑

14.观猿台
    在三星碑廊隔壁,有一个“观猿台”,通过“观景孔”,可以看到对面山上有一个巨大的“北京猿人”在凝眸远视,形象之逼真。由于天气不好,“北京猿人”拍出的效果太差,删掉了,只留下了“观猿台”的图片。顺便说一下,象这样的“观景孔”,在石门涧有很多很多!



375#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08 | 只看该作者
15.蝙蝠洞
    离“观猿台”二十多米的右侧山壁,有一个宽11.5米,高1-4米,深6米的天然岩洞,因为形似展翅的“盐老鼠”,(当地人称蝙蝠为盐老鼠)故而称盐老鼠洞。
    1938年农历7月18日的这一天,R本鬼子在这里用刺刀屠杀了躲藏在洞中的五十多个手无寸铁的中国男女老幼。据唯一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时只有十三岁的王水美老人讲,当时在这个洞前,有的人身首各异,有的人被开膛破肚,有的人被砍去四肢,有的人被劈成两半,石门涧的溪流被变成了血河……
    1995年,中共庐山区委、庐山区人民政府把“蝙蝠洞”立为永久性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希望人们永远记住这血海深仇。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蝙蝠洞的血泪


蝙蝠洞


蝙蝠洞

376#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14 | 只看该作者
16.千佛峰
    在蝙蝠洞的对面,耸立着一座卓尔不群的孤峰。由于这座孤峰的整体造型,特别是顶部侧面的轮廓极像民间传说的老寿星-南极仙翁,因而人们称它为寿星峰。又由于这座山峰是由强烈的滑脱褶皱堆叠而成,弯弯曲曲的褶皱,远远望去,犹如千佛集会,因而人们又称它为千佛峰。
    我将山峰拍了下来,眼拙!怎么也看不出来!






377#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21 | 只看该作者
17.咒裂石
    离开蝙蝠洞,前行数十米,有两块巨石并立挡在路上。两石相距下面一米多一点,上面还不足一米,形成一道天然的石门,这就是石门涧的“小石门”。因为这两块巨石仿佛是一块石头开裂而成,因而又流传着一个诵咒裂石的故事。

    《庐山记事》这样记载:“天池山下,有巨石障路。僧慧持往诵<尊胜咒>千遍,石裂为二。”
    慧持是慧远大师的亲弟弟,他和慧远同时出家,同在龙泉精舍、东林寺修行,是著名的十八高贤中的人物。后到四川,成为一代名僧。








3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2-3 10:07 编辑

18.天阙
    离“咒裂石”大约十多米远的地方,有一块36平方米的巨石,石上刻了两个直径90公分的大字:“天阙”,这是石门涧标志性景物。这两个大字为清代文学家、书法家蔡嬴所书。蔡嬴九江人,他写的《庐山小志》是研究庐山的重要资料。
    “阙”原指皇宫门前两边的高楼,后指宫门。“天阙”就是天门。天池山、铁船峰耸天而立,气慨非凡,很像一道天门,这里就是石门涧的“大石门”。
    “天阙”下面,有一个很大的“缘”字。什么叫“缘”,不期而遇就是缘,相逢于石门涧,这就是三生有缘。“缘”字旁还有一个草书的大字“善”,“善”字和“缘”字连在一起,就是“善缘”。
    到了这里,看看风景,品品石刻,会有很多感悟!

天阙


“天阙” “缘”


“善”


死是生的开头 生是死的起点





怎么念?“我是谁”?“谁是我”?从左往右念还是从右往左念,都各有深意!

3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0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2-3 09:47 编辑

19.天书壁 尖棱褶皱
    “天阙”对过是一座山峰,山峰上部的岩石很像层层叠起的古代线装书,所以这里被称为“天书壁”。地质学家称这种现象为尖棱褶皱,或称之字形褶皱。这种褶皱,两翼平直,而转折端呈尖顶状褶皱,因而看起来像是叠起来的经书,这都是因地壳运动形成的。
    传说这层层叠起的“古代线装书”是慧远大师在讲经台讲经用的经书,大师圆寂后,这些经书化作巨石,启迪后人,一心向佛。





380#
 楼主| 发表于 2010-12-3 10:04 | 只看该作者
20.岳飞石棺
    “天书壁”右侧,有一块有框、有底、有盖的长方形巨岩,被称为是民族英雄岳飞的石棺。为什么把它叫岳飞石棺呢?
    岳飞二十五岁从军,三十九岁被害,在他从军的十四年中,曾两次驻军九江。前后共达四年之久,几乎占了他军旅生涯的三分之一。
    岳飞在九江时,经常游览庐山,并且和东林寺的和尚有很深的交往,并决心功成身退后,要到庐山定居。
    岳飞故乡在我们河南汤阴,当时在金国的统治之下。岳飞把庐山看作第二故乡,被秦桧所害后,人们就把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酷似石棺的巨岩,说成是“岳飞石棺”。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