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实的细节因被神话遮掩而不甚清晰。时间是1852年,地点是“印度大三角测量”机构
在台拉登北部山上的考察站。根据最近乎可能的说法,一台名叫锡克达的孟加拉电脑“
发现了世界最高峰”。(在那个时代,电脑只是一种职业描述而非机器。)这座被测量员
标为第25号的山峰,在3 年前即被首次用24英寸经纬仪测出了其倾斜度,这个尚待证实
的山峰从封闭的喜玛拉雅山脉的中心耸然而出。
在锡克达汇总并计算出测量数据之前,没有人怀疑25 号山峰有值得人注意的地方。6座
用来对珠峰进行三角测量的测量站坐落在印度北部和山峰相距100多英里的地方。在测量
人员看来,25号峰除了峰顶以外其它部位均被前面的山崖遮挡住了,而其中一些山崖给
人造成更高一筹的错觉。但根据锡克达精细的三角测量(它考虑到了诸如地球表面弯曲、
空气折射和铅垂线测量偏差等因素),25号山峰海拔29,O02英尺,是地球的最高点。
1858年,在锡克达计算结果得到证实后的第6年,印度测量局在英人主持下,擅将该局前
局长额菲尔士的姓氏命名此峰。而此时此刻,在这座巨峰北侧居住的西藏人早就给它起
了个甜美的名字——珠穆朗玛(藏语“女神第三”);住在南侧的尼泊尔人则称它为“萨
迎—玛塔”,即“天空之神”。(译者注:1952年中国政府将额菲尔士峰正名为珠穆朗玛
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
一旦珠穆朗玛峰被确认为地球最高峰,人们决定攀登它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了。在美国
探险家罗伯特·皮尔里于1909年宣布到达北极、罗德·阿蒙森率领挪威探险队于 1911年
抵达南极之后,被称作第三极的珠穆朗玛峰就成为殖民探险家们渴求的目标。作为有影
响力的登山家和早期喜玛拉雅山登山史的见证人,冈瑟·欧·迪伦弗斯说过,登临珠峰
是“全人类共同努力的目标,是一项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不能退却的事业”。
后来人们所付出的代价不可谓不惨重。自1852年锡克达发现珠峰起到其最终被登临的10
1年间,珠峰共夺去了24条生命,挫折了15支探险队。
在一些登山家和地貌鉴赏家看来,珠穆朗玛峰并不是特别秀美出众。她的体形过于矮胖
宽大,外观粗糙。但是珠峰所欠缺的建筑学上的美可以被其压倒一切的总体美所弥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