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辉县王哥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辉县市、旅游资源、(开发景区)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9:01 | 只看该作者
方山景区
     方山景区位于辉县市东北11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地属张村乡平岭村,面积11平方公里。景区以方山为核心,北部山峰陡峭,南部山头平缓,植被覆盖率高,山形变化多,层次感强,自然景观秀美壮丽。近年来,原辉县县委书记郑永和带领的老干部服务队将方山凹作为基地,兴修水利,开路修桥,种植果树,绿化荒山,并且加大了对外宣传促销的力度,截止目前,开凿山洞2050米,修渠16000米,筑水池及3个大型林果带,修通道路10公里,桥2座,修建了方山索道、牵道等特色旅游项目,把方山建成了艰苦奋斗教育基地,并充分利用当地传说典帮,发展旅游,使方山景区逐渐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旅游观光胜地。
12#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6 19:02 | 只看该作者
秋沟景区

秋沟景区位于豫晋两省交界的辉县市南寨镇境内,南距辉县市区50公里,紧临省道辉陵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景区三面环山,总面积24平方公里,境内山高林密,峡谷壁垂,三步一潭,五步一澡,怪石洞穴,古庙传说,景观奇丽,山区风貌至今保留着原始自然特色。尤其是秋沟的山桃花面积之大,花期延续之长,可谓太行山之最,故“春赏桃花,秋观红叶”是景区一大亮点。区内古海洋动植物化石和神奇的天然石缸(冰臼)、夏季冰穴等奥秘莫测,千古之谜,无人解晓。纯朴的民风民俗与太行风情兼备,被誉为“人间仙境、世外桃源”。这里植被良好、花朵众多、气候湿润、空气清新、环境优美、盛夏凉爽宜人,午休仍需盖被入睡,是一处休闲、度假、观光、避暑、写生、绘画之胜地

35

主题

404

帖子

462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462
QQ
13#
发表于 2009-11-17 16:19 | 只看该作者

11

主题

418

帖子

9426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9426
QQ
14#
发表于 2009-11-18 22:56 | 只看该作者
自然山水,奇险秀幽.............

190

主题

4051

帖子

5703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5703
15#
发表于 2009-11-20 09:51 | 只看该作者
:h**shake好地方太多了!!!

4

主题

425

帖子

2011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011
16#
发表于 2009-11-26 11:04 | 只看该作者
风景优美,青山秀水,有机会走一遍。

273

主题

4577

帖子

6829

积分

博士生导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6829
17#
发表于 2009-12-3 08:36 | 只看该作者

10

主题

65

帖子

560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560
QQ
18#
发表于 2009-12-20 14:54 | 只看该作者
罗姐寨呢,我栓保
19#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5:56 | 只看该作者
罗姐寨呢,我栓保
太行风 发表于 2009-12-20 14:54
别急
20#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16:04 | 只看该作者
百泉景区
百泉景区位于市区西北2.5公里处,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素以秀水青山、古迹名胜享誉中州。百泉风景趣在泉水,美在苏门,兴在名胜。 百泉位于辉县市中心西北五华里的苏门山南麓,因湖底遍布泉眼,故名百泉,泉水自地穴迸出,累累如贯珠,又名珍珠泉。百泉早在三千年前殷商即行开凿,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为防泄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湖水面积三万四千多平方米,经常流量四至五个,最深处达三米,水温常年二十度左右,冬暖夏凉,湖水四季碧绿,清冽纯净;湖内鱼来蟹往,荇藻交横;湖畔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曲桥相接;湖周古柏参天,绿柳婆娑,山水楼台交相辉映,千百年来,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百泉因百泉湖而命名。它远溯于三皇时期,盛名于殷商时代。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劳动人民就已由衷地唱出了赞美百泉的诗句。历经劳动人民的整修、改造,使百泉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古典园林,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古建筑达90多处,其建筑风格既有南方的小巧玲珑、清新秀丽,又有北方的雄伟壮观,富丽堂皇,集南北方建筑艺术为一身,加上美丽的自然山水,被人誉为"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   百泉湖畔,遍布历代修建的亭台楼阁寺祠院殿,始建于元的清军阁,四周翠柏环绕,雄伟壮观。"涌金"、"喷玉"、"灵源"、"放鱼"、"洗心"、"下马 "诸亭沿湖而立,设计古朴,造型玲珑剔透。其中:以"涌金亭"为最,亭中嵌有碑刻五十余块,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于元佑年间游览于此,挥毫疾书"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书体楷行柔中藏锋,游人称赞不巳。   百泉由苏门山和百泉湖组成。苏门山是太行山的一道支脉,是万仙山根部向东延伸到这里形成的一座山头。而太行山中的各道水系延着万仙山的石隙缝间向东挤压而来,到达苏门山时,从山南麓的石窦中向上仰天喷出,就形成了这碧波荡漾的百泉湖。这一山一水,交互相映,就形成了美丽自然的山水风景区。千百年来,深得广大人民的喜爱。   百泉因百泉湖而命名。它远溯于三皇时期,盛名于殷商时代。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当中,劳动人民就已由衷地唱出了赞美百泉的诗句。《荀子.儒效篇》云:“武王伐纣,暮宿于百泉。”有力地证明了百泉早在3000多年前就是风光怡人的旅游胜地。著名学者朱有介在《关于园林概念的形式、发展、性质及对美学的特殊功能问题的思考》一文中也称百泉风景区3000多年前已是“可供游钓的准风景区”。以后历经劳动人民的整修、改造,使百泉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古典园林,大大小小、各种类型的古建筑达90多处,其建筑风格既有南方的小巧玲珑、清新秀丽,又有北方的雄伟壮观,富丽堂皇,集南北方建筑艺术为一身,加上美丽的自然山水,被人誉为“中州颐和园”、“北国小西湖”。   百泉湖水常年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毛发可鉴。泉水自湖底石隙喷涌而出,累累不绝似串串珍珠,阳光照射,颗颗金光闪耀,如金似玉,故又有“涌金泉”、“珍珠泉”之称。元代词人王磬在《咏百泉灵源泉》中赞曰:“济南七十二泉,散在坡迤百里川,未似共城祠下水,千窠并出画栏前。”1996年10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建设部风景名胜专家顾问周维权先生称赞百泉景区:山水与人文相结合很有特色,不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而且泉眼之多,蔚为壮观,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极为罕见。时值“三伏”酷暑,湖畔石阶一坐,淋漓大汗顿然被丝丝凉意逼走;“三九”严寒,湖面升起腾腾薄雾,袅袅娜娜弥漫于亭台楼阁之间如入仙境。泛舟湖面,亭台楼阁点缀在平湖远山之中,令人心旷神怡。   湖之北岸是一座海拔仅有184米的苏门山,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因历代众多名人志士、文人墨客的驻足挥毫,使其在全国众多名山大川之中占有一席之地。这里曾诞生了北宋五子之一,著名理学家,一代易学大师邵雍和明末清初中国三大儒之一的著名学者孙奇逢。山光水色,妖娆妩媚,又曾吸引了历代名人志士到此隐居、游览和讲学,如晋代高适、孙登;“竹林七贤”;唐代诗人贾岛、画家吴道之;宋代文学家苏东坡,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金代诗人元好问;元代中书令耶律楚材、许衡、姚文献;明代的唐寅、黄辉、魏允贞;清代的乾隆皇帝、郑板桥等,他们面对迷人的青山碧波,触景生情,或赋文吟诗,或泼墨作画,留下了珍贵的墨迹瑰宝。今天的百泉景区,各类碑刻多达350余块,省级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以上45处,一般保护点则更多,又使百泉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宝库,展现出更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百泉历经开凿,清乾隆十五年,绕岸砌石,成一长方形泉湖,湖中心有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径,曲曲折折,将湖中的亭阁小桥联在一起。钓鱼亭、湖心亭、南大厅、下马亭、课桑亭、涌金亭、喷玉亭、灵源亭、错落有致地点缀在湖畔,独具匠心地玉立在湖间,玲珑秀丽,煞是好看。 今日的百泉湖,风光绮丽,景色宜人,湖水碧波荡漾,清澈纯净。湖畔刚复修的喷玉、灵源、放鱼、下马、诸亭延湖而立。北宋文学家苏轼在涌金亭中挥毫疾书“苏门山涌金亭”六个大字,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1928年所建的湖心亭中高高矗立的“人民百泉”碑,镂刻着百泉饱经沧桑的履历。始建于元朝的清晖阁,原是元朝郭子忠的花园,阁周古柏环绕,绿柳婆娑。 站在游廊桥上,凭栏南眺,南湖风光,一览无余。南湖面积2.9万平方米,湖内兴建了国家级标准游泳池和儿童游泳池,湖中央各种游艇、划船等游乐设施应有尽有,体现了“北湖游览,南湖游乐”、“北湖静,南湖动”的景区特色。南北两湖,清涟荡漾,象两株出水的并蒂莲花,争芳斗妍,竟相媲美。每逢佳节,灯会、水鸭、烟火等民间娱乐活动再起高潮,游人如织,摩肩接踵。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