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户外在中国发展的十年,造就了无数英雄式的人物和激动人心的事件,渐入人心的户外观念和平民化的各种户外运动方式为喜好运动,爱好旅游和探险的人们所接受与推崇。许多在户外大旗的感召下投身和参与的各种活动层出不穷,媒体的追捧和棒和的声音此起彼伏。许多人或机构打着户外的旗号犹如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先驱者们带领着民众以狂热与向往并存的情绪冲向山区,高原,河流,寺庙,山村……所有这些都是户外吗?所有这些都能以户外的名义进行吗?
什么是户外?
出了门就是户外?这是否是个太泛的概念,现在有大户外,泛户外或全民户外的各种名词出现,几乎能够淹没户外的真实面貌,在可以罗列的种种区别于传统体育竞技的玩法中,人们找到了组成户外的元素:健康,自然,探索,团体合作,拼搏,陌生的期待与未知的旅途。没有什么运动能象户外这样包罗万象,户外的多面性造成了概念的模糊,观音有十一面相,户外有多少种,我不知道。繁花渐乱迷人眼。每个人都能在户外的大环境中看到些什么,也期望能在其中得到些什么,只有信仰与参与才是不二法门。我不喜欢叫真,也许是户外给了我比较平和的心态,但什么是户外,每个人参与其中都会有自己的认识,而随着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的增加,这种认识多少也会发生改变,那你忘记了参与的初衷了吗? OUTDOOR是比较形象的英文,OUTSIDE似乎又带了些抽象的概念,。我个人认为,户外不只是动于行,更是发自于心的一种活动。
狂热的户外运动爱好者,比如登山者们认为户外就是登山。一切在自然界广泛开展的有氧的缺氧的促进肾上腺素分泌的活动,都可以视为户外运动,就运动的广泛性来说,户外运动只是其中的一小块,而就强度来讲,并非每项户外运动都值得夸耀,曾经与一位曾经是长跑运动员聊天,我说登山前我训练时每天跑20圈,他说,他们训练时每天跑100圈!我无语。所以后来我越来越看不惯那些到处炫耀说在野外如何一天走上几十里路,还强调说背着几十斤重的大包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们。据文献记载,在川康路上的背米人,负重在150斤以上,250斤以下者每日可走四十里,负重在150斤以下,100斤以上者可走七十里,负重在100斤以下者,可走百里。单就运动来说,户外是强身健体的一种方式,它摈弃了枯燥乏味的单一运动模式,溶入山野的活动,带来的是身心共同的修炼。我更愿意把户外看做是单纯的运动方式,只要你能够放松身心,并从中获得乐趣和挑战,就是好的活动。而登山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项户外运动,如同所有成熟的运动项目一样,它需要训练,经验积累,团队合作,而更重要的是,它需要超越,需要拼搏,需要勇气和技巧的完美配合,它所具备的,更多的是体育精神,一种奋发向上的力量,所以,它更有感召力。户外的概念,在运动这个层面,还是单纯些好。
conew_imgp4870_conew2.jpg (154.68 KB, 下载次数: 0)
2010-12-13 20:37 上传
下载次数: 0
conew_imgp5690_conew2.jpg (147.21 KB, 下载次数: 0)
2010-12-13 20:37 上传
下载次数: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