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二黑 于 2011-7-12 16:01 编辑
需要3个位置,无装备 6272384
游泳不留疤痕
游泳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游泳者痒疹、海泳者皮肤疹、水母咬伤、海胆刺伤、移行性幼虫疹等。引发“海泳者皮肤疹”的原因,目前尚未证实,但通常是在离开海水数小时后,出现在泳衣遮蔽处,尤其是受压迫的部位,如男性的臀部与腰部及女性的胸部,症状包括局部红色丘疹、膨疹或水泡,会有瘙痒与灼热感。一般在持续7—10天后,会自然痊愈。
沙滩上海胆的伤害
因为涠洲岛的海滩会有很多珊瑚礁,也时常有海胆的出现,至于如果在戏水时被海胆钙化的刺扎到皮肤,会引起剧痛、局部红肿,若未适当处理,可能在2、3个月后产生肉芽肿,因此必须尽量小心地将刺拔除,并就医治疗。
小心水母肆虐
涠洲岛海鲜经常会出现水母(特别是春天季节)游客在海上活动时,要特别小心被海胆或水母刺到,在国外便曾经出现因为被水母咬伤而死亡的案例(水母的毒性有微毒和剧毒的,涠洲岛目前还没有发现有剧毒的水母,所以游客也不必要特别害怕)。建议游客避免到水母群聚的海域游泳外,台风或大风雨过后也应避免到海边游泳,潜水者最好穿上长袖长裤的潜水衣。如果被水母蛰伤时,会出现刺痛、瘙痒、红疹和水泡等现象,更严重的会有全身性反应,发生恶心、呕吐、发烧、畏寒、头痛和肌肉酸痛等症状。被水母蛰到时应马上以海水、食用醋或稀释的冰醋酸冲洗,千万不要以清水或酒精来处理。
泳镜的选择
在泳镜的选择上在海边游泳时以变面镜较佳,应注意镜框边缘要柔顺、不易刮伤脸部;近视者,可戴用度数相当的泳镜;戴隐形眼镜戏水会增加感染机会,所以并不鼓励,若非戴不可,则要选择配戴日式隐形眼镜,再外加泳镜;浮潜、深潜则以单面镜较佳。速度较快的活动,如水上摩托车、冲浪,为避免意外撞伤眼部,以不戴泳镜较安全。
海边游泳懂得如何应变
水上活动另一项常见的伤害则是脊髓伤害,根据统计数字指出,美国约有10%的脊髓伤害是源于不当的跳水意外,而急性扭伤、擦伤和抽筋也是常见的水上意外,为了避免意外的发生,跳水时要注意安全的水深至少约3.74公尺,而游泳前的热身运动可减少急性扭伤、擦伤和抽筋的发生机率,水上高手务必做完暖身运动再下水。除了有足够的暖身运动,本身已有肌肉、关节方面疾病的民众,在游泳姿势上要有所选择。例如有膝盖毛病者,避免游蛙式;有肩颈问题者,避免游自由式;有下背痛问题者,避免游蝶式;有脚踝问题者,避免游自由式、仰式及蝶式。在游泳时以不同的泳式交替,较不容易造成某些部位过度劳动的运动伤害。 若不幸发生意外,怀疑有脊椎损伤的可能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避免不必要的移动,尽快送医,如需移动,要有适当的工具或多人同时移动法,以免造成更严重的后遗症。
在沙滩上玩也要注意
喜欢到海边将全身放在沙堆里做沙晒活动或是堆沙堡的人也要特别注意,沙滩上常见的猫狗钩虫的幼虫会透过脚底、臀部及生殖器等部位进入人体,造成“移行性幼虫”疹,钩虫幼虫常见于沙滩、湿地,会藉由接触沙滩部位,如脚底、臀部、生殖器进入人体,引起阵发性的刺、痒、痛。移行性幼虫进入皮肤后,会出现红色细长而弯曲的线状疹子,一天移动两公分。治疗上以外用或内服药物来杀虫。
1、不要尝试在不清楚水域状况的海边游泳戏水。
2、天气状况不稳定时,要避免水上活动。
3、涠洲岛的沙滩基本都是属于斜坡形的,游客在游泳时走到一定深度之后,就横向游玩,不要往深处游。学习游泳者可以由深处往浅处游。
4、游泳前勿喝酒,因酒精会影响大脑的判断能力,而增加游泳意外的发生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