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石磊 于 2011-9-1 08:22 编辑
额尔古纳
额尔古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西北麓,呼伦贝尔草原北端,西部及北部隔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相望。 南北长约600公里,东西宽(最窄地段)约50公里,边境线长667公里,约占自治区中俄边境线的70%。额尔古纳是蒙古语“捧呈、递献”之意。后又逐渐把它修饰为“奉献”之意。
额尔古纳河是黑龙江的支流,上游是发源于蒙古的克鲁伦河,从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定至今,一直是中国与俄罗斯的界河。长667公里的额尔古纳河,蜿蜒曲折地勾画出了中国雄鸡状版图上巨冠的轮廓。中俄两国以河道中心为界。如今,界河已被开发成风景区,供游人游览。乘船沿宽不过十余米的界河游览,但见滩岛星罗密布,河滩两岸溪流纵横、灌木丛生,俄罗斯村庄近在咫尺,不时可见黄头发、蓝眼睛、高鼻梁的俄罗斯人在河边劳作、垂钓,一派异国风情。有着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民族乡, 在额尔古纳的室韦与恩河和临江,还居住着2700多位俄罗斯族人和5000多位华俄后裔。19世纪时额尔古纳发现大量沙金,人们纷纷前来淘金,采金工们不少娶了俄罗斯女子为妻;十月革命时,一批俄罗斯贵族为避难纷纷来到额尔古纳定居。经过一个世纪的通婚,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华俄后裔。他们虽然从相貌上还有着俄罗斯人的特征和部分生活习惯,但一口地道的当地方言,让人唯有慨叹时间、历史和文化的奇迹。
草原、湿地、界河、蒙古包和成群的牛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