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长征户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升级灌水贴

[复制链接]
931#
发表于 2010-2-18 21:56 | 只看该作者
利用夜暗实施奇袭,达到战斗的突然性。为把1000多人的攻击部队在敌人不知道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运动到敌人前沿,攻击部队想了各种办法。团指挥员为了控制掌握部队,在采取无线电静默的情况下,我在预定攻击路线上分了三个点,部队到达第一个点后,在步话机上轻轻吹一口气,到达第二点时就吹二口气,第三声时,部队就到达进攻出发地,这样在敌方无线电J听时也只是听到吹气声,他们根本分不清是怎么回事。由于各方面的出色配合,当我突击连与敌接火时,距敌防御前沿堑壕最近的只有1米!真正达到了战斗的突然性。
    2月17日零时,部队开始接敌运动,3时55分越过藤条河。6时55分,4连进至1002高地敌前沿30米处,被敌发现,奇袭不成,便立即强攻,只经过9分钟的战斗就攻占了该高地,至此攻击1108高地的战斗全面展开。当然越军的抵抗也是很顽强的,但由于我们事先周密准备和战场上同志们随机应变的灵活战术(如9连在7时攻击敌931高地时,由于敌人火力猛烈,几次攻击未成。这时原来配署给3营的82无后坐力炮9班,主动向9连靠拢,用12发炮弹就消灭了敌人9个火力点,有力支援了9连的攻击作战)。激战至18日11时45分,我团完全攻占1108高地及附近诸高地,战斗胜利结束。
    此次战斗我军伤亡70多人。共毙敌副团长以下174人,俘敌20人,缴获82迫击炮4门,82无后座力炮3门,60迫击炮4门,高射机枪4挺,重机枪4挺,班用机枪5挺,40火箭筒4具,冲锋枪27支,各种炮弹2900发。枪弹10万发,敌方军事文件和其它后勤物资一部。看着这些中国人民勒紧裤带援助他们的武器,战士们的心里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愤怒。
    由于我部是自卫反击作战中最早突破并占领敌人阵地的,所以受到总参谋部通报表扬。
    回想起来,这次作战能够取得理想胜利的主要原因是,正确选择攻击点,大胆迂回,多路而有重点的攻击。战前我们根据多次仔细侦察判定,1108高地西北方向地形开阔,坡度较缓,虽然便于攻击部队展开运动和进攻,但是敌人防御的重点,如果从此地强攻,必然会遭受重大伤亡。而1002高地附近,地势较险,部队不易展开,但却是敌人防御的弱点,只有一个排敌人防守,所以在我以精兵重点突然打击下,仅9分钟就被我攻占,为而后发展进攻创造了条件。还有就是大胆迂回,我通过以前在军部当作训参谋时,阅读的13军在中缅勘界作战中的报告,深切认识到,在热带深山丛林地域作战,一定要打歼灭战,尽量避免击溃战,否则敌人利用地形熟悉的特点,与我接触后就四散逃跑,再各自为战与我对抗,会有很大麻烦。而此次作战,除了少数之敌逃跑之外,基本上做到了全歼。
    当然,多年没有实战,部队遇上熟悉地形、惯于山地作战的顽强对手,也出了一些问题,指挥员临机处置不当的情况发生了。如在17日战斗正紧张时,二营忽然来电说没有预备队了。部队处于停止进攻状态,师长令我靠前指挥。我带上通讯参谋和警卫班就到了2营。发现并不是没有人,而是需要有人把死者遗体和重伤者抬回去。因为军委有严令,绝对不允许把烈士的遗体丢在别国的土地上,而抬一个就要4个人,重伤的也要往回送,伤了几十个人,大家都抢着抬担,所以就没人了。我一看这是指挥员没有作战经验,人员需要立即调整。我立即命令二营长肖先虎,重新调配人员打破建制进行调整。在最前面有三个连长,几个连长在一起又都谁也说了不算。而阵地离敌人前沿只有几百米,老这样下去要坏大事。在这样情况下必须指定一人负责,我命令6连长陆天银全权负责,指挥部队重新发起攻击,经过这样一调整,预备队就有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攻打封土县城时,敌人在公路上埋了很多地雷,部队只能沿山脚丛林前进,但转了几个钟头又回到了原出发点。情况报到团里,团长命我到二营去帮他们,我带上侦察班就赶到二营,我先让部队停下来,带指挥员到最高处,找准站立点,然后对照地图很快就走出丛林。从而顺利地攻占封土县城。
    15天有限规模的自卫反击战以后,部队开始后撤,其它部队出了一些问题。总参通报广西方向后撤有些乱,损失不小。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曾经讲过:“撤退是最困难的军事行动”,是有一些道理的,但关键是带兵的人要组织好,不能一窝锋。我在组织团队撤退时,有一个理念就是作再歼灭敌人的准备,部队相互交替掩护撤退。前队撤退,后队在既定阵地上组织有力的兵器和火力掩护前队,杀伤追击之敌,并注意与友邻部队保持联系,防止敌迂回断我退路。我们把30千米的路段分为两个阶段,互相掩护交替撤退不失一兵一卒、一枪一弹,安全退到国内。受到师里的表扬,师里奖励用汽车快速把我们团送回原驻地休整,因为当时我们团队还是骡马化。
    1984年初,骑线拔点作战时,也就是通常讲的老山、者阴山防御作战时,我任第11军副军长,带领军作战组,协助31师进行了近4个月的防御作战。参加这次者阴山拔点作战的是11军31师92团(内欠2营),师炮兵团(欠3营2连4营3连一个排),总兵力有4473人,各种车辆235台,包括152、122毫米榴弹炮、107火箭炮在内的各种口径的火炮131门,各种枪械2034支,火焰喷射器81具,骡马71头。这次31师打得很好。
    而后我军又接替了14军老山的防御任务,组织两山(老山、者阴山)防御作战。困难是显而易见的,部队刚由进攻转为防御,消耗很大,来不及充分休息和补给。还有防御纵深浅,工事很不完备,再加上防御地区地形复杂,又值多雨夏季,亚热带地区又湿又热,战士们在进水的交通壕、猫耳洞和隐蔽部内,又加之越军特工不断偷袭,后方供应困难等诸多因素,防御战打得很艰苦。但是,这次作战还是很成功的。经过稳定防御、坚守防御等几个作战阶段,最终歼敌375人(毙325人),击毁敌各种炮9门,车辆11台,**库5座及其军用物资一部,我方牺牲9人,伤33人,消耗各种炮弹422吨(30983发),胜利地完成了军委赋予我们的任务。9月初,我在云南麻栗坡的军指挥所的沙盘上向前来接防的南京军区1军傅全有军长(后任总参谋长)交接了防务事宜。根据中央军委的统一布署,先后有七大军区的主力部队:兰州军区的47军;沈阳军区16军、23军;北京军区27军、38军(侦察部队);南京军区1军、12军;广州军区42军、41军;济南军区67军、26军、20军;成都军区13军、11军等部队加入者阴山、老山及其它高地的防御轮战。从某种意义上讲,在未发生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这是部队实战锻炼的一个很好机会。
    以我们31师防御者阴山为例,这里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敌军与我对峙的距离往往有几千米远,在这种情况下,被战士们称之为“长胳膊的”炮兵就成为主要作战力量。我方利用国家军工生产能力强的优势,发挥了所谓的“大炮沙文主义”—集中使用炮火,消灭了很多敌人。而越方的武器自给能力很差,不敢轻易和我们对打。用越军的话讲,“我们打你一炮,你们要打我们一百炮!”优势炮兵火力,也是敌我伤亡比例相差悬殊的主要原因。当然,炮弹也是很贵的,所以我带军作战组在31师时,就尽量采用巧用炮的办法,既节约了炮弹,又多杀伤了敌人,并采用抗美援朝五次战役后期“零敲牛皮糖”的办法,用冷枪冷炮杀伤敌人,积小胜为大胜。前面讲过,领导靠前指挥是我一贯奉行的法宝,这样一来能真实了解情况,作出正确对策,二来可以鼓舞士气。士气是军队的灵魂,一个死气沉沉没有士气的部队是不会有战斗力的。当我来到前沿阵地时,战士们看到军领导能来看望他们,都非常激动,情绪高昂,这会转化为真正战斗力的。我们的战士就是这样可爱,你敬他一分,他会拿出十分的热情和战绩来回报你!
    “有关炮战我还想谈点新鲜事儿。”何将军向记者神密地眨了眨眼睛,呷了口茶。秘书笑着对记者小声说:“您今天可真来着了,我跟着首长好几年了,有些事和话都是第一次听他讲。”面对这种情况,记者只能是不迭声地道谢了由于作战地域地形复杂,高低落差大,所以迫击炮是越军使用最多的重火器。而且他们很狡猾,经常利用复杂地形,搞假目标,假发射点,诱使我们浪费炮弹。结果出现这样一种情况:根据我方上报的击毁敌人迫击炮的数量,早巳超过了敌人的拥有量,但他们还在不断地向我们开炮。当然我们也经常派炮兵侦察人员携带观瞄通讯器材深入敌人前沿,为我炮群指示正确目标,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但这样作对侦察人员安全性有很大危害,越军特工也很厉害。后来,我们进口了辛伯林炮位侦察雷达,大概十几万美元一部,性能相当好,就是专门侦察迫击炮的。只要敌炮发射后,就可以精确计算出其具体位置,我炮还击是一打一个准,打得越军很狼狈,但后来损失了一部。有的人讲:是越军派遣特工,潜入我境内炸毁了雷达。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是由于我们的勤务科目没训练好。这座雷达由我军一个班昼夜武装保护。但在出事的那天晚上,换岗的哨兵叫醒该上岗的战士后就去睡觉了,但换岗的战士并没有真正起来去站岗,而是答应一声又睡过去了。结果被恰好路过这里的越南特工溜进来,炸毁了雷达,其实他们并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因为在我们侦听敌台通报中,他们讲“摧毁了共军的一个通讯台”。这种雷达后来我们有关工厂也能制造了。
    但这种雷达只能侦察迫击炮,不能侦察身管火炮(如榴弹炮)。当时中国和美国关系处于最好阶段,所以从美国购进了新型炮位侦察雷达。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还说:这种炮位侦察雷达是从他们部队的现役装备中抽出来的,性能一流。当然,价钱也很高,大概要1000多万美元一台。这其中还有一个问题,因为雷达在使用时,必须把我方的军用地图坐标输入到雷达的程序中才行。而军用地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绝密的。所以,先后经过了多个部门认真严肃的权衡,最后才通过。
    还有一点在当时的炮战中也很突,出,整个战区都处在亚热带丘陵山区,地形复杂,当地交通状况很落后,临时抢修的军用公路路况很不好。当地雨水很多,加之越军远射程火炮的封锁,像152、122毫米榴弹炮、130毫米加农炮等这些重型火炮,前运很困难,而且构筑阵地也不容易。所以我们往往选择靠近公路转弯处构筑阵地,因为这种地方一般比较平坦,又靠近公路,要好弄一些。当时,我们还设想购买西方的大型直升机,用它直接把火炮吊运到阵地上,可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这事没办成。
    战争是残酷的,也是非常艰苦的。当时备战伙食补助是每人每天6角,打仗时是8角。但战士们随时要付出的是自己的宝贵生命,那时烈士抚恤金才500元!这在当今人看来是不可想像的。但党和国家一声令下,无论干部、战士都是绝对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
    那时干部战士很多人烟抽得很凶,我问他们为什么老抽烟?他们说就是为了排解思乡之情。古诗里讲:“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应该也反映了我们战士的真情实感。
    不管怎么讲,通过这次建国以来历时最长的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也确实为我们部队建设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现在很多部队的中高级指挥员都是经过那次作战培养的,有付出才有收获。大道理我就不谈了吧,,但我要强调的是“仗可十年不打,兵不可一日不练”。
    1985年3月,我调到总参任副总参谋长,主要从事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及其它相关工作。对我们国防科技工作几十年的成就,我在1987年建军60周年前夕,会见你刊记者时都谈过了,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但并未过时。我国自力更生特色的装备发展之路是正确的,也是行之有效的。通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更有能力把国防科技工作做得更好,所以我也就不再重复了。希望《兵器知识》杂志能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普及国防科技知识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何副总长讲完了,记者望着眼前这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共和国高级将领,心中涌起由衷的敬佩之情。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岑参在“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一诗中写到:“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何其宗将军的从军生涯给这千古传诵的诗句做了最完美的诠释!
   
    在本文的采访写作中,何副总长的秘书给与了很大帮助,在此谨致诚挚谢意!
932#
发表于 2010-2-18 21:58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很是尴尬:俄罗斯经常拿中国吓唬日本
来源:互联网 作者:本站整理 时间:2009-09-16
日本就像个幼儿园的孩子,一直盯着抓在俄罗斯老师手里的四枚糖果--"北方四岛",有时哭,有时笑,有时跳,有时闹,目的就是盼望老师松手,把从自己糖盒里抢走的糖果还给他,并且声称,不还糖果,其他免谈。俄罗斯呢,偶尔拧出两个糖果来,在日本小朋友面前晃晃,逗弄逗弄,意思是,你亲我一个,我就给你一两个糖,当然不是用嘴亲,要用日元亲。2004年11月14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就这样晃过,他就俄日争议领土问题发表讲话说,可能遵守《1956年宣言》,把北方四岛中的齿舞、色丹两岛还给日本。日本不干,要么四个糖果一起给,要么咱们继续较劲。


  这回俄罗斯总理普京访问日本前,俄罗斯又逗日本。2月18日,日本首相麻生在俄罗斯远东萨哈林岛(库页岛)与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举行正式会谈时,双方就"以不拘形式的独创方式解决北方领土问题"达成一致意见。普京到访前,日本朝野上下,口水下来了,以为可以吃到垂涎已久的"北方四岛"糖果了,结果呢,在普京的行囊里,根本就没有装糖果,只装了搪塞。
  怎么搪塞的呢,我们不知道,俄罗斯最近(5月18日)一期《专家》周刊泄露了一点消息:"岛屿问题暂缓"(新华社《参考消息》5月19日3版),什么问题"紧迫"了呢?据说是"中国的强势崛起"。搪塞"专家"说,面对"中国的扩张威胁","东京无法与东亚国家结成反华地区联盟,亚洲反日情绪太强,因此,日本不可能大幅提升军力,制造核威慑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对东京来说,遏制中国扩张的惟一可能性是与莫斯科建立紧密关系。"多紧密?俄日同盟?文章没有说,意思应该是那个意思,东京-莫斯科关系是用来代替在东亚无法结成的"反华地区联盟"的。

  美国万圣节时,孩子们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随机敲开邻居的家门,口中喊着:"不给糖,就捣蛋。"俄罗斯邻居倒好,不给日本孩子糖果就罢了,口中还喊着:"就不给,还捣鬼。"你不归还日本北方四岛关中国什么事,夸大并不存在的中国扩张威胁,把中国楔在中日之间,就能代替不归还的北方四岛消除日俄之间的隔阂?那意思是想说,日本从日俄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的"威胁"中所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日本索回北方四岛的利益。

  看来,俄罗斯人不仅是下国际象棋的高手,也是下围棋的高手,善于制造劫彩,并进行打劫。这个劫彩,就是让鹬蚌相争,打劫就是做渔翁。对日本说,"中国在扩张";对美国则说,"中国将排挤美国"(《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5月19日文章)。

  不过,舆论并不就是国策。不管俄罗斯舆论怎样看待中国的崛起,俄罗斯的政策制定者们心里肯定清楚,中俄之间在地缘政治上,虽然并不总是利益一致,但在地缘经济上,相生远远多于相克。
933#
发表于 2010-2-18 22:58 | 只看该作者
美国万圣节时,孩子们戴着各种各样的面具,随机敲开邻居的家门,口中喊着:"不给糖,就捣蛋。"俄罗斯邻居倒好,不给日本孩子糖果就罢了,口中还喊着:"就不给,还捣鬼。"你不归还日本北方四岛关中国什么事,夸大并不存在的中国扩张威胁,把中国楔在中日之间,就能代替不归还的北方四岛消除日俄之间的隔阂?那意思是想说,日本从日俄联合起来对付中国的"威胁"中所获得的利益,远远大于日本索回北方四岛的利益。

  看来,俄罗斯人不仅是下国际象棋的高手,也是下围棋的高手,善于制造劫彩,并进行打劫。这个劫彩,就是让鹬蚌相争,打劫就是做渔翁。对日本说,"中国在扩张";对美国则说,"中国将排挤美国"(《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5月19日文章)。

  不过,舆论并不就是国策。不管俄罗斯舆论怎样看待中国的崛起,俄罗斯的政策制定者们心里肯定清楚,中俄之间在地缘政治上,虽然并不总是利益一致,但在地缘经济上,相生远远多于相克。
934#
发表于 2010-2-19 11:41 | 只看该作者
开始灌水了开始灌水了
935#
发表于 2010-2-19 11:52 | 只看该作者
开始灌水了开始灌水了
936#
发表于 2010-2-19 19:18 | 只看该作者
开始灌水了开始灌水了
937#
发表于 2010-2-19 19:21 | 只看该作者
开始灌水了开始灌水了
938#
发表于 2010-2-19 19:42 | 只看该作者
939#
发表于 2010-2-19 20:45 | 只看该作者
单车带我去西藏

从来没想过  单车能跑多远    曾以为她   只属于城市的中央
喧哗的城市  灰色的天空      我不甘心就这样  平淡无常
从来没想过  单车带我去西藏  头顶的蓝天   身边的群羊
洁白的雪山  辽阔的原野      我知道   这是梦中的天堂
是那单车带我去西藏   让我追寻我的梦想
一路上雄鹰展翅飞翔
是那单车带我去西藏   带我去到那远方
让我见到   迷人的景象
从来没想过  单车带我去西藏  头顶的蓝天   身边的群羊
洁白的雪山  辽阔的原野      我知道   这是梦中的天堂
是那单车带我去西藏   让我追寻我的梦想
一路上雄鹰展翅飞翔
是那单车带我去西藏   带我去到那远方
让我见到   迷人的景象
一辈子  有太多的故事    那件事   最让你难忘
是那单车带我去西藏   让我追寻我的梦想
一路上雄鹰展翅飞翔
是那单车带我去西藏   带我去到那远方
让我见到   迷人的景象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