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绿绮 于 2011-5-2 22:48 编辑
第三十二次登山旅行 ----- 游宏村、探竹林菊海 时间:2010.11.4~2010.11.7
地点:黄山市
领队:沙漠小妖
收队:王爷、竹海听涛
会计:冰红茶
怎样的行程才是一段好的旅行?我想,应该是能够见到前所未有的景致、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果再能够对自己有了多一份的认知、让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突破,这样的话,就太完美了。
此次的行程对我来说就是这样!
第一章宏村
第一次知道宏村是在《建筑设计》的教材上,只有一句话,说它作为中国皖南古村落的代表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他情况无从得知,不知为什么我对宏村充满了好奇,想知道它为何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粗略的游览过后,我对宏村有了些自己的看法:
先来介绍宏村。
宏村为汪姓聚族而居之地,800年前定居在雷岗山下,起名宏村,精通风水之术的汪氏祖先,认定这是块“风水宝地”,便在这里艰苦开拓、谋求生存。
15世纪,汪氏祖先感悟到,他们宗族之所以不够兴旺,祖辈不断遭受火灾,原因是没有充分了解和利用好这块风水宝地。为此,他们三次聘请名气很大的休宁海阳风水先生何可达来宏村察看地势。
何可达在宏村走遍了远近山川,反复详细地审查了山脉、河流的走向与形势,前后用了10年时间,最后认定了宏村的地理风水形势是一卧牛型,并按照牛形着手进行村落的总体规划。
明永乐年间,任山西粮运主薄的汪辛,资助家乡建设牛形村落工程款白银一万两。他们先将村中一天然泉水扩掘成弯月形的月塘,作为“牛胃”;然后开凿一道400余米长的水圳,作为“牛肠”。“牛肠”从村西河中引西流之水,南转东出,形成九曲十八弯,并贯穿“牛胃”。
“牛形村落”别出心裁的水系设计,不仅为宏村解决了消防用水,而且调节了气温,为居民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方便,创造了一种“浣汲未防溪路边,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他们或在家中开掘鱼池,引活水流入鱼池之中,茶余饭后,凭栏观鱼,悠然自得;或让活水绕过花台,看花间流水,平添无限诗意。
大概情况介绍完了,下面是一些看法:
水 ------宏村无疑是以合理的整体规划成为中国乡村中的翘楚,而这整体规划的成功全仰仗那九曲十八弯的西流之水。
第一,这“牛肠”就是“自来水”的前身,结合自然环境运用重力学的原理将水源引流到户,更加难得的是所有最终流入南湖的水都被进行了简单的环保处理,水面漂浮的杂质污物被巧妙的隔离在一角,由专人清理,只差一个环节,就完成了水的循环利用,中国古代风水学术被运用得如此成功堪称典范!
第二,我所知道的中国引水成功的例子有两个,宏村一个、苏州一个,苏州被称为“东方威尼斯”,也是一个引水绕城的成功范例,虽然规模与成就世界罕见,可我认为宏村却更为难得,因为苏州城的水系是伍子胥奉吴王阖闾之命规划建造,所用皆为国库银两,倾国之力所成。可这宏村,却是由历代汪氏族人捐赠资助所建,是民间智慧与财富的结晶,也是汪氏族人凝聚力的最好体现。
木雕 ------ 当顺着导游的指向看到第一块木雕时,我被惊呆了,这是我见过的最精美的雕刻,就连留园的牡丹屏也无法与之媲美,全部都是立体呈现,惟妙惟肖,人不同面、面不同神,木雕表面饰有金粉,图案的主题包括“宴官图”、“郭子仪上寿图”、“百子图”、“三国演义的戏文”和“九世同堂”图。环顾其间,就如同进入了木雕工艺陈列馆,虽已历时百余年,却依旧金碧辉煌。
只富不贵 ------ 在“承志堂”的前厅参观,这里虽然有着金粉饰面的木雕瑰宝,有“宴官图”和“郭子仪上寿图”在堂上坐镇,但我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劲。再次环顾四周,窥见端倪,那是一种不对称的压抑感,大概的用眼睛丈量一下,这房屋的尺寸与它金碧辉煌的装饰有些不相对称,古代房屋的建制是有着严格规定的,官署、宅邸、民房的规格按主人身份不同有着严格的限制。
这“承志堂”的面阔与进深并不宽敞,显然身份并不高贵,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力,主人将这里装饰得极尽奢华,还在边门上方雕了两个大大的“商”字,让所有从边门出入的人都要在他“商”字下面过,但他终究不敢在贵客通过的中门上方雕刻“商”字,在他挥金如土般的张狂同时、不服输的同时,也暴漏出了他心中的芥蒂,那就是“商不如官”,由此可以初步认定,房子的主人只富不贵,并没有什么官阶。
的确是只富不贵 ------ 接下来参观的是搓麻将的“排山阁”、吸食鸦片的“吞云轩”,还有藏小妾的隔间。
瞅瞅这三个地方,正儿八经的官宦之家、书香门第怎会有这些?一边花钱改造风水想要子孙大富大贵,一边却打麻将吸鸦片养小妾,如此家风想要为官为爵简直是痴心妄想。
西递的胡氏也是聚族而居,相传胡尚寿为了让儿子胡文照潜心读书,在生意鼎盛之时全部托与他人照料,自己则带着儿子返回家乡西递,闭门谢客陪胡文照认真研读,历经数年辛苦,终于一举成名,胡文照在任开封知府期间大刀阔斧整治吏治腐败,为一方民众所颂扬。
正是由于有着类似这样好的家风与传统,西递胡氏家族由儒而商、由商而官,进入仕途实授官职的有115人,禀生、贡生、监生多至298人。年复一年,他们在西递建造了一座又一座正堂宽敞的高楼别院,一个又一个气势恢弘的宗祠牌楼,这些都是宏村所不能及的。
以上言论不代表大众观点,也不代表个人观点,看看就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