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国庆 追寻淹没的痕迹
——三日徒步盘石头水库南岸
盘石头水库简介:“淇河盘石头水库位于海河流域卫河支流淇河中游,水库控制流域面积1915平方公里,淹没面积13.3平方公里,水库移民涉及15行政村。移民迁移线为262米高程,移民涉及鹤壁、安阳市15个行政村,总人口1.8万余人。
盘石头水库项目前期工作始于1955年。1998年末,利用日资贷款签订项目。2000年4月前期工程开工。2007年6月29日下闸蓄水。”
(一)
2012年国庆假期临近时,“行之户外”大仙极人物“行云”说要重装走盘石头水库,难掩那份对未知路途的期待,用喜悦的心情积极响应。蓄水五年的水库已成碧波荡漾之势,被阻挡在太行东麓间的淇河水弯弯绕绕,秀美与巍峨之山水相偎渐成绝美之境。曾经的村庄湮没于荒芜,曾经的家园归隐于碧水,荒凉空旷后的山道、村落留下了多少追忆呢?在行云、万起同游的带领下,一行十四人错开国庆长假的繁华与纷乱,选择行走一条无人之径,去追寻那被淹没的痕迹。
2日,从鹤壁淇滨区乘车至林州长坡村右转来到通往理峪村的“八一隧道”口,隧道口的两扇铁栅门封闭了走进理峪村的通道,山的那边是通往水库的必经之道,这样原本徒步的起点就提前了四公里。沿着一条青叶未枯,列柿流丹的土路缓缓走着,酸枣在个个嘴里咂巴有声。走出不远就见山间错落着一片黑瓦灰砖的房屋,因少了鸡鸣狗吠更显安静沉寂,村庄在人去烟散中等待淇河水的洗礼,这是移民迁徙后空落的理峪村。
走过理峪村至乡村路尽头,河水像是突然呈现在眼前的。掠过脚边的荒草野花,镜面般的湖水让人眼前一亮,初见总是美好的。一间石头房子在水面之上完好无损,这估计是“花地村”唯一可辨的标志了。U字型的沟壑已盈满河水,危峰兀立与倒影相映,丝毫不逊色大江南北的名川秀水,大家惊叹山与水相容的默契。U型河谷两岸山势陡峭,未沿岸行走,从荒草纵深处开始上山,行云、万起同游用砍刀开路,走走停停,翻山越岭。
在群山逶迤中精疲力竭,感到了背负的沉重,相机的累赘。邻柿树歇息,看着每个人放下背包湿漉漉的后背,可知这段上山路走的不轻松。而恰恰是上到了山顶,才能感受到有别于他处的景致。远处零落的小山头被水围困,如军事地图沙盘里陈设的小岛,秋风摇曳着山菊在脚边点缀峰峦,河水蜿蜒的走势一目了然。开朗热情的黄哥很负责的做着收队,老万和转转两人在山腰试图寻找一条捷径登上视野中那条三面环水的狭长半岛。
山坳间成片的紫色蒲公英和荒草都是疯长近半人高,隐在其间的墓碑记录着祖辈人在这山间僻壤繁衍生息,陈杂心情更感此处荒凉。顺着山坳穿越荒凉,踏上三面环水的狭长半岛,也就是被称为“野鸭脖”的地方。看卫星地图标注,“野鸭脖”西端水域下淹没的是土圈村,“野鸭脖”东端水域下淹没的是花营村。靠近水边择几株杨树下扎营,畅游小酒、闲侃听曲各自悠闲,疲累的不适感早已九霄云外。夜晚几人沿半岛上两条旧道闲散来回走至不同方向的水边,半岛上还有一房屋,漆黑的房前坐着一人,在我们头灯的几束光线下,竟然漠然置之。夜钓人,估计是听到人声杂乱,慌乱的步至他停在路边的车旁,警惕着与我们搭讪。如此夜,“野鸭脖”三面环水的半岛上,且不知谁惊扰了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