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己丑年端午登太白山
缘起
我虽向往太白山已久,也总未成行。此次登临太白山,缘于玩笑。虽说是玩笑,却饱含驴友们无限的情谊和诚信。去年冬月,独立自主等一干驴友胜利登顶太白山,接风席间,众驴友对我“戏言”:海哥要去太白山我们都奉陪。我当时哈哈一乐,并未当真。春节后几次碰面,众驴友旧话重提:海哥什么时候去呀?海哥肯定是说着玩哩?试想,海哥也是豪气之人,哪受得了这般挤兑。于是乎,大腿一拍:端午节登太白山!
不料版主帖子一出,更有多位驴友呼应,甚喜!
5月28日至6月1日,十四个人的太白路。
永远记得你们:践诺的驴友五连发、泡泡(蓝鲸)、独立自主;同行的驴友十一月、三带一大哥、偶型男、寸头老广、畅游天下、独自醉倒、耽误瞌睡和三位驴花咋着、爽、得劲(银饰)。
一起走过的路、一起爬过的山,六里坡、跑马梁可以作证;
共同经历的苦和累、共同收获的胜利和喜悦,放马坡、拔仙台可以作证。
一
登南太白山一般有两种走法,一是我们所走,从铁甲树一路拔高到南天门、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冲顶海拔3767.2米的拔仙台,而后从拔仙台到二爷海、大爷海经跑马梁下到都督门。二是反过来从都督门上到拔仙台,再下到铁甲树。无论怎么走,线路大概有120公里长。这对每一位驴友,特别是我无论体力、还是毅力均是一次极大的挑战。
5月29日8点,经过山下小旅馆一夜的休整,除却了头天的车马劳顿,背上重重的行囊,众驴友精神抖擞地从厚畛子的铁甲树开始了此次梦幻般的太白之旅。
走入山门,久违了的山野气息扑面而来,很快我们进入了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林中阴暗潮湿,石上长满了苔藓。我们在高大伟岸的松树下穿梭,在婀娜多姿的枇杷林里行走。潺潺的溪流为我们歌唱,娇艳的野花为我们送行。众驴友笑逐颜开,情绪高涨。走啊乐,不觉间已到了三合宫。
三合宫海拔1900米,是过往人休息、加水、扎营站点,一位慈祥和善的易大爷长年在此给过往的驴子和山民们鼓劲加油,也分享着他们的苦累快乐。
告别易大爷已近10点半,继续攀升,约12点到达海拔2280米的南清关。领队十一月宣布休息午餐,各驴子开包取食。嗬!食物品种多不胜数,不亚于 “国宴”;也未见有人客气,取长补短,各取所需,片刻便一个个腹饱肚圆。
13点许,队伍继续前行。突然我们被一大片山顶倾泻而下的巨石滩挡住了去路。远眺,连绵不绝,波浪翻涌。这分明是海吗?蔚为壮观的石海。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了。择石而过,眼前又出现了一排排整齐的松树林,它们纹丝不动,宛若万里长城巍然屹立, 。
行走间忽然感到了些许的冷清,仔细想想,是少了许多驴友的歌声和笑声。问过五连发才知已到了海拔3000米以上,大多驴友已现缺氧症状,爬行的步伐明显慢了,攀升3、5步就要站下大口的换气。
将近19点,我们爬上了一个杂草相陈的陡坡,不知是相传的六里坡还是二里坡。暮霭沉沉中,一座小木屋梦幻一般出现在眼前---南天门。海拔3200米的南天门(我们此行第二晚上的宿营地)终于到了。
这时我又饿又冷,浑身发抖。从铁甲树到拔仙台,我们已走过了三分之二的路程,拔高了近五分之四的高程。放下装备,换上干爽的衣服和鞋子,无尽的疲惫当中,混合着一点胜利的喜悦和无来由的担心,真怕晚上状态调整不过来,不能登上拔仙台。
晚饭我只吃了五连发做的牛奶荷包蛋,顾不上欣赏伸手可摘的满天繁星,钻进帐篷倒头便睡----
隔了一夜浑身轻松,大概是昨夜出了一身透汗,带走了所有的晦气吧。清晨,站在小木屋前环顾四周,天那么蓝,云那么白。顺着耽误瞌睡手指的方向,我已隐约看到了拔仙台的雄姿,高耸入云,在雪光的映衬下那么的庄严和雄伟。太阳出来了,早晨我的心情特别好!
二
在晴朗的天气里我们开始了新一天的征程。
从南天门到药王庙,时而是一段茂密的松树林,时而是一段厚厚的,踩上去软软的、潮湿的草甸子,时而是在一片冰雪的上边正在吐绿生芽的高山杜鹃。在这样的环境里行走,非常惬意。
10点左右,行进到放马坡,大家除去行装,尽情的嬉戏,仿佛是一群孩子。脚蹬脚的摆成圆形,咋咋呼呼,吆吆喝喝,好不热闹。突然泡泡提议,我们用人体摆“太白”两个字吧。一呼百应,立即行动。每个人轮流充当“太”字的一点,PP一下换个人。这恐怕是这队驴子们每人的千古绝照了。
放马坡到玉皇池,因为都在海拔3200米以上,没有了高大的树木,一路走来不是松软的草甸,就是含苞待放的杜鹃和一片片奇形怪状的石坡。如此走走歇歇,近午时到达玉皇池进餐休整(海拔3400米)。泡泡从道士处借来毛笔和红色油彩,分别在木墙和石头上写下了“河南漯河地平线户外俱乐部•09年端午”和“漯河地平线户外十四头驴”等字样。虽无豪气,但也透着几分得意。
辞别玉皇池,我们一路跋涉,于14点到达海拔3500米的三爷海,15点10分到达海拔3600米的二爷海。大家卸去装备,稍事休息,轻装向秦岭的最高峰---拔仙台发起了最后的冲击(牛气十足的是泡泡,全装备而上)。
顺着陡峭的石坡,大家互相鼓励着,互相提醒着,手脚并用一步步向上攀爬。约摸四十分钟后,爬上最后一阶石梯,眼前豁然展现一片宽阔的平台。平台之上怪石林立,石缝的冰雪随处可见,偶有一点裸土,便有郁郁的不知名的野草覆盖。在我们的右前方不远处,拔仙台赫然屹立(相传拔仙台是姜子牙斩将封神的地方)。穿过一个貌似破落的庭院旧墟,我们终于站在了海拔3767•2米高的拔仙台上。转到拔仙台右侧的悬崖边,俯瞰天柱一样从万丈深渊中拔地而立的太白主峰,我深深地为它的雄伟和风骨所折服,真正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体会到了什么是心旷神怡和登峰造极。站在拔仙台上,我远眺近顾,无遮无拦,头顶蓝天,脚踩白云,无限风光,一览无余,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仙界妙境;站在拔仙台上,四周的山峰参差高低,皆朝圣一样匍匐在拔仙台的脚下,真正感受到了什么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一呼百应的感觉----
在这神圣的拔仙台前,我们将“漯河市登山协会”的一面小旗放了一基石之上,然后在旗帜上用石头垒摆成了“愿望石”塔。共同祈愿漯河的全体驴友及家人们一生平安,幸福快乐!
我、泡泡、五连发、独立自主、耽误瞌睡等众驴友在拔仙台的最高处分别点燃了带去的爆竹,这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仿佛就是告诉上天:漯河的驴子们来啦,漯河的驴子们是好样的……
从拔仙台上下来,我们带着无尽的喜悦,上上下下、曲曲折折,在将近18点时到达了第三天的宿营地---大爷海。
大爷海位于海拔3600米的高处。湖水澄蓝、清澈幽深,宁静而圣洁。它的四周是陡峻的峰壁,看上去就像有力的臂弯,把它轻轻地揽在怀里。第一眼看到它,我就被它的美丽深深地陶醉了。
在大爷海夜宿,我怎么也睡不着(特别注:我和独立自主的晚饭是在床上吃的五连发买的15元一碗的面条---说实话有点不熟),也许是高反作怪,但更多的应该是被拔仙台的雄伟,玉皇池、三爷海、二爷海的安详和大爷海的惊若天人般的美貌给搅和的吧。
三
在大爷海接待站,经过一夜无眠的休息。起床后我发现每个驴友的脸都比上山时胖了一圈,眼睛明显都小了。但每个人眸子里放射出来的都是神气十足的光亮。
早餐后,我们爬上了四十里长的跑马梁。跑马梁,是个动感十足而富有诗意的名字!一条时隐时现的小路,在怪石嶙峋的石头兵阵里穿过,在茫茫无际的草甸子里穿过,在片片白雪的覆盖下穿过,在无边无际的低矮杜鹃丛中穿过……路,真的看不到尽头。在跑马梁上,蓝天与大地相接,白云与天地相连,这蓝天向海一样无际,这云就像白生生的棉花近在咫尺,抬手即可撕下一片。真的是人间仙境,真的是流连忘返。走过跑马梁,我开始对“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有了新的理解。
大约12点30分,我们下到了海拔3400米的莲花台,因为跑马梁没有水,我们只好吃行动餐了。
从莲花台到老庙子,连接着一段茂密的松树林,到处可见朽枯倒地的松树和千奇百怪、形形色色的松树造型:有的像龙一样张牙舞爪,有的像兽一样面目狰狞,有的郁郁葱葱,有的枯枝发芽,有的干脆倒在其它活着的树上生死相依。真是巧夺天工,令人无法形容。
不知何时,天空飘来一朵乌云,刹时下起黄豆般大小的冰雹,真像珍珠,一会儿铺了一地。走在这样的山上,看着天上滚落的晶莹透亮的白玉般的小精灵,那种欢悦的心情无与伦比。
随着海拔高度的下降,冰雹变成了大雨,驴友们互相照应着,在湿滑的山道泥泞中一路前冲,将近15点到达第四天预计的宿营地——老庙子。看着满地的泥水和尚早的天,大家决定继续冒雨前行,向预计的第二个宿营点太白庙进发。
从老庙子出行不远,一行人就穿行在了雨中的箭竹林中。矮而丛生的箭竹,经过了雨水的冲洗,越发鲜翠夺目。听向导说,这山上栖息着上百只野生大熊猫。拨开湿湿的竹枝前进,真希望能遇见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如果成真,我想大家再走三天也极其乐意。
下山的路非常陡,加上下雨,水湿路滑,时不时有人滑倒摔跤,不止一个人甚至不止一次“失”过身。虽然是夏季,但山风依然很冷,待身上的热汗散去,凉意会像针一样刺进毛孔,危害身体。为了保护大家,也为了给此行尽早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大家于18点20分左右,在太白庙一致同意连续下山,挑战极限,直接冲到终点---山下的都督门。这就意味着我们这一天必须要走50公里左右的山路。
雨停了,天色渐渐变暗。我们一路急行军,尽管气喘吁吁,却丝毫不能懈怠。好在这一路是下山,又有耽误瞌睡和泡泡相伴,使我不至胆怯,使我未失信心,向前!向前!终于在20点10分左右,我、泡泡和耽误瞌睡我们这一行中最后的三个驴子,迈着麻木的、轻快的步伐投入到了都督门的怀抱!
天空出现了一弯新月,月光零零落落地洒满了我全身。抬眸,看着那片淡蓝色的苍穹,朝半空,朝着太白山,我伸出了双手,来回拂拭着---
太白山,我永远的记忆,永远的快乐!
太白之行,累极并快乐着!!!
海哥 2009年6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