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书剑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险难重阻太行路,惊魂跌宕封门行——封门村探秘之旅随笔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剑天涯 于 2010-4-29 17:46 编辑

    车至云台已无路,北上3公里便入晋。云台村就坐落于太行山顶的一处非常宽阔的山坡处。清幽村落居云台,不由得让人想起那句诗,山中何所有?岭上白云多,只可自怡悦,不堪特寄君。村舍井然,鸡犬相闻,恍如隔世,我想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不过如此。
      
我们一行走进村来,巩义的驴友已到多时。二十余人的队伍立刻间便打破了山村的平静,干净的道路,茂盛的果蔬,清新的空气,只是不见一人,墙壁上不时能看到有农家旅馆,买土蜂蜜,卖山货的指示牌。难道这也是一个无人村?沿着进村道路继续走,民居清一色都是用石块砌成,上覆青瓦。很典型的北方民居。也有用青砖垒成的二层楼,绿树青瓦,红门石院,一派北国乡村气息浑然天成,有的房舍已经破败,荒草丛生,大部分都是人去屋在,木门落锁。后来才听说都是2007年移民出去了。

在一处民房的后面依稀听到人声,隔叶看去一老妪站在房顶。这是我们见到的唯一一个村里人。唤她下来大家问长问短... ...我和骑兵两人继续往里走,一股爆炒柴鸡的香味扑鼻而来,不免勾起我们的食欲,循着香味继续往里找还是不见一人。在一处墙壁上写着云台酒家的院子里听到了炒菜的声音,轻进院去叩门一看,见一村姑正在炒萝卜丝。天哪!萝卜丝都能炒出如此香味真不可思议。忙问她:这是饭店吗?答曰:不是,自己家吃的。只好扫兴而出。在一处宽敞的场地上,(类是村里的广场)四边堆满了许多石磨盘,从这么多的磨盘可以看出这个村庄的历史沧桑。


在场上大家继续围着老妪攀谈,她说早已随着孩子们移民山下了,每年天热的时候回来避暑。看似惬意的生活对这些老年人来说只能是用故土难离来解释吧?是啊!对于延衍几千年或者说几百年,甚至是几十年的故土,谁会没有如此情怀呢?故园情怀胜是烂漫的山花深深地植根在太行山上。

走出村来心里一种莫名的忧伤。
12#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7:47 | 只看该作者
    在村口大家都卸下装备,打发车下山了,我们举行了简单的出发仪式。从中认识了巩义的驴友们,他们是:领队,独步清爽,队员:偶遇,美元,姜太公,阳光雨,如雪飞扬,山百合。七人都是老驴,装备精良。我们一行当中良莠不齐,很多都是第一次出来,甚至有的是出来旅游来了,基本装备和户外知识皮毛不懂,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此行的难度。就这样浩浩荡荡自云台村向面山谷走去。根本就找不到下行的路口,走了很远,村里的老妪和一妇女站在高处招呼我们走过了,她们又追了老远来为我们指路,自是一片古道热肠,山里人真是厚道啊!
      
下山到山谷的路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荆棘丛生不时挂到脸和衣服,非常的难行。开始大家兴致高昂,老黄忠的喇叭里还放起了戏曲,依依呀呀边走边唱,别有一番情趣。早秋季节虽不是万山红遍,但红黄绿叶点缀的山谷也是分外的喜人,不时见到受惊的鸦雀飞起,给空旷的山谷增添了一许生气。越往下路就越难走,脚下时而悬崖,时而滑石,没多长时间都已汗湿衣背。走到一处空旷的山崖上大家第一次休整,卸下背包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汗水已浸透两层上衣,岩壁边生长的野韭菜青翠诱人,大家都采了一把带上,二十分钟后继续前行。走了一阵仿佛已走到了谷底,地势已变得不是那么陡峭了,我们判断应该是快到了。穿过一片密林突见一石屋矗立眼前,拨开枝叶看到一幽幽荒村坐落在荒山野岭苍木翠林之中,房园居舍清晰可见,石板小道曲曲折折延伸到家家户户——封门村到了。
13#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7: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书剑天涯 于 2010-4-29 17:51 编辑


   近观封门村,整个村庄位于太行山深处一个无名山谷内。坐落在一山势稍缓的向阳坡上,北依青山;南邻河谷;东靠绝壁;西通云台。不足一平方的山坡不可能容纳更多的建筑,所以整个村庄的建设规模相当的紧凑,但并不是房屋紧挨。房屋之间都有一定的格距然后自成规模,最宽处仅一米距离。结构上多是石木加小瓦,纯砖瓦结构很少,多以两层为主。从整个村庄居住规模分析,居住人口至少300口以上,村里公用道路不足3米。从建筑历史规模分析整个村庄至少有500多年以上,很快村东头的一棵皂荚树就印证了我们的分析,整棵树的直径达两米多,树龄也应该有500多年,树有多古人就应有多古。抚摸这棵古树,它就是封门村沧桑的始终见证,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纳凉,可是早已不见了栽树人,也不见了纳凉人。留下幽幽荒村独对太行秋冷。
14#
 楼主| 发表于 2010-4-29 17:52 | 只看该作者
传说中的古椅就放置在村子最下边也是最朝阳的一间石屋内。屋子只有十平方左右,上下两层,中间用木板为屋顶棚。很普通的一张木椅,应该是供老年人晒太阳用的。幽谷,荒村,石屋,古椅,怎不会令网友们臆测出了它的神秘?闭目深思,它上面应该坐着一位和蔼安详的老人,晒着太阳,看着儿孙们在谷底的地里劳作。一幅和谐宁静的田园之趣,哪里来的鬼魅之影?处于尊敬大家都没碰它。或者说这把古椅就是村里搬出去的人特意留下的,为的是一份怀念,一份难割难舍难了乡情。故园一去家何在?思亲还寄封门冲
        
走进一个个庭院,清一色的石木结构,院子都很小。只有一家三合院,上屋和东西配房都是三层,应该是村里的望族之家。大家从楼上屋里还捡出了许多旧物,毕业证,工分表,优待证等,从时间上看里现在最近的是19814月。这应该是乡亲们最后的停留时间。在西配房内靠窗放着一张老年人的遗像,在装裱工艺上看是近几年的。这是他的后人特意放进来的,好让老人魂居老屋,多么悲怆的往事?做为路人的我们能理解吗?村里许多人家的屋里还留着被褥,炊具等生活用品,不是他们实在拿不走,是特意留下的,留下这些使他们在想家的时候回来再住住。为了解决吃水难,行路难,孩子上学难,他们响应党的号召举村移民搬迁了,背井离乡搬到了山外,但是却把深深的乡情深深地留在了太行深处。那是这些太行儿女的故土啊!
      
我亲爱的驴友们,这是不是对我们所说的神秘封门村最好的解释?我们向往神秘,是因为我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我们探秘封门,是我们走过并目睹别人的沧桑,更应该是对一个过去时代的缅怀。至于封门,我们不过是一些过客,不要惊醒它,破坏它,不要带走什么,也不要留下什么。封门村是她的儿女们尘封记忆和眷恋的热土。就像他们也不会影响我们一样,尊重自然,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我们自己。
      
封门村里叹寂寥,逍遥谷中不逍遥。欲知前路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46

主题

2410

帖子

5987

积分

硕士生导师

Rank: 8Rank: 8

积分
5987
15#
发表于 2010-4-29 18:13 | 只看该作者
还没讲到放炮那段

46

主题

2410

帖子

5987

积分

硕士生导师

Rank: 8Rank: 8

积分
5987
16#
发表于 2010-4-29 18:2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继续继续

12

主题

1193

帖子

1429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429
QQ
17#
发表于 2010-5-3 17:56 | 只看该作者

8

主题

141

帖子

1991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991
18#
发表于 2010-5-9 14:25 | 只看该作者
精彩 期待下文
19#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19:59 | 只看该作者
    身自封门出,路向何处行?
20名驴友滞足在封门村下面的河谷里,黄忠自沿河谷向前探路,须臾即回说:“没有路”,又折回村上大皂荚树以东探路,独步清爽和姜太公向河谷西南探路都未果。此刻大家七嘴八舌,意见不一,有的说:“就在河谷扎帐”;有的坚持顺河谷走。河谷扎帐显然行不通,因为此时天已下雨怕遇山洪,又没有可用的水源。这时我猛然想起随身带的攻略,掏出细看,上言:出封门沿河谷走两个半小时可达逍遥水库大坝。此时时针指向1720分,计算时间最快也得19点到达大坝,天也就黑了。没再多商量大家就坚持沿河谷下行,从而也走上了一条我生平最为艰难险阻的铭心刻骨之路,也让我修了一节初入户外比较严峻的必修课,让人终生难忘... ...
    根本就不是路,沿着干涸河谷,踩着裸露的卵石,穿过茂密的灌木,路就是水流的痕迹,艰难前行。大家争先恐后地前面开路,密布的蜘蛛网不时沾到脸上,前面的人只好用一根棍子边打边走。我在前边走了一阵子,食指粗的木棍不一会就变得似擀面杖粗细,上面缠的全是蜘蛛网,形色各异的蜘蛛看了让人恶心。河谷里不时见到一些野兽的森森白骨,让人不寒而栗。放炮,正好随身带了一盒小孩玩的滑泡儿,砰砰几声脆响状起了大家的胆量,大家前呼后喊的继续前行,寂静的山谷失去了平常的宁静,声声回响中环视千年沉寂的山谷愈发显得神秘莫测。人在山中行,暮自峰头落。崔嵬苍山难煞急行客... ...

   山谷里的天色黑的快,暮色渐渐垂落,淅淅沥沥还下起了小雨,路愈发行。河谷里的鹅卵石沾上雨水后奇滑无比,不时的有驴友跌倒,更增加了我们的担心——天黑前能不能走出去?谁的心里也没底。从独步清爽所带的GPS上看直线距离有4公里,但所走河道皆是绕山势和地形逶迤盘绕,山路十八弯一点也不稀奇。当时大家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快些走出去,再难走也不能在山谷过夜。山百合一直快步走在队伍前列,真佩服一个女同志能具备那么大的毅力。天一点一点的黑了下来,大家连卸下背包取头灯的时间也不愿耽搁,趁着一线天色疾步行进。我超过山百合走在了最前面,用手里的木棍不时驱赶着可恶的蜘蛛网。突然脚下一滑,身子向后倾去,左手臂本能地扶向一侧的巨石,人带背包200多斤的重力全部落在左臂上,左肩部一阵猛烈剧痛,我试着动了一下,动弹不得,脱臼了
... ...

20#
 楼主| 发表于 2010-5-18 20:01 | 只看该作者
    山百合急忙上前来扶我,我摆了摆手不让她动,生活和轻扬都走了上来,他们帮我卸下背包。密密麻麻的汗珠已布满我的前额,疼痛难忍,快给他点烟。山百合对生活说道。我摆了一下手,别,给我喝口水。生活帮我取下杯子,我喝了几口。我对生活说:猛拉我的手臂看接上接不上。生活用力去拉也没接上
。连忙招呼后面的黄忠他们,大家很快都围了上来。轻扬是学护理的,懂得关节构造,但她没那么大的手劲无法接骨,于是轻扬就让老岳,黄忠,生活三人一起用力去拉我的手臂。我听肩部咯噔一声脆响,试着动了一下,接上了。此刻天色已完全暗了下来。
       背包是不能再背了。可是大家几乎都是全装备背包,谁来替我背呢?只有主持人璐璐姑娘带的是一个小型背包,她连忙说替我背。我的背包太重,骑兵的背包稍轻些。于是骑兵就背我的包,璐璐背他的包,打了一个调换,露露的小包骑兵也一起拿上了系在腰前,骑兵还把自己的水壶让我挂在胸前攀上了左臂,把登山杖也给了我让我拄着。面对大家的关切此刻,除了感激还能有什么。朋友们啊!此时大家的心是连在一起的,再说多么多感激的话都是苍白多余。夜幕笼罩的大山沉寂无言... ...

   夜色苍茫的逍遥谷里大家举步维艰。抬头看天,大山像一个巨大的铁桶把我们都箍在了桶底,此时方体会到井底之蛙的感觉。何时能够走出去大山?谁也不会告诉你。亦步亦趋,黑暗,迷惘,雨水,汗水。一副夜色山行图我无法用笔墨描绘的出,在大自然的怀抱里我们是那样的渺小渺小。最悲哀的莫过于举足无路,行路未标,点点灯光在旷谷里引领着我们疲惫的双腿。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从没人的地方走过去,走出一条路来,不正是我们涉足户外的真正意义吗?
      
走山路,趟水路,满山愁云满山雾。我们将走向哪里?夜幕拥太行,前路更凄凉... ...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