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金色的太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奇形古镇探秘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35 | 只看该作者
官渡古镇——逛街的好去处。想逛街又想有特色,那官渡古镇是个不错的选择。来这里可以玩上一天,古镇很有特色,而且还有各种商店,有云南的风味小吃,以及各种服饰、装饰品等,逛街购物的同时也享受了古镇风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36 | 只看该作者
阿勒泰图瓦村——油画般的世界。长条状的村子,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用松木搭建的颇具瑞士风格的小木屋,小木屋方方正正,屋顶尖斜,四壁均为原木垒砌,这种建筑被称作"木楞屋"。好似世外桃源,远离世间的喧嚣,陶醉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给人心灵的净化,美的享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37 | 只看该作者
宏村--梦里生花处。温婉的小桥连接着我们这样的外乡人和那个古朴却仍散发香气的村落。古民居仿佛与时光逆行,安静地定格在那个岁月那个模样。远山雾霭蒙蒙,时隐时现,衬的村落更加诗意与迷离。小桥,流水,人家,远山,花簇,细雨,梦里枕着此情此景,想必能开出淡香的蔷薇花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39 | 只看该作者
  • 台儿庄
  • 台儿庄古城,既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历史的丰碑,也是运河文化的承载体,被世界旅游组织誉为“活着的运河”。作为战争的遗迹,记录着中华民族那段悲壮的历史,作为活着的运河,记载着黄河流域曾经的辉煌。



  • 北方大院
  • 北方大院以四合院为基本结构,院落庭院式布局。四合院分为大门、影壁、垂花门、大院、正房(坐北朝南)、后罩房,正房的东西两侧是厢房,正房和厢房有耳房,在刚进大门的第一进院落有倒座房(坐南朝北)。



  • 浙人会馆
  • 徽商胡文彬把一处闲置徽派风格的房产送给浙江人王炳,王炳为联络浙江同乡,便在此建立了浙人会馆,同时还在门前树立了“浙水家声远,稽山世泽长”的对联,以此表示对家乡浙江的留恋。凭借日积月累的财富和行善积德的口碑,王炳一家很快成为名门望族。



  • 晋元号
  • 这座晋派建筑是山西商人经营的晋元号,明万历年间祁县客商杨明山开设,是晋商在台儿庄开设最早的一座商铺,因此称为晋元号。晋元号也是台儿庄历史最悠久的店铺之一,主要面向运河经营烟酒杂货,几经兴衰,最终毁于台儿庄大战战火,现恢复重建。




  • 船形街,长110米,中间宽60米,四周环水,形似扬帆起航的巨船,寓意“大河行舟,一帆风顺”。设计为大运河非物质文化博览园。非物质文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园内所展示的,既有大运河沿岸所特有的非物质文化展示,也有其他地区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大运河的包容胸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41 | 只看该作者
  • 呈坎
  • 呈坎位于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黄山风景区的南麓,北距黄山 40公里,南距徽州区政府驻地--岩寺镇15公里。呈坎地处青山翠竹之中,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为一体。呈坎自宋代以后徽商兴起,文化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在徽州文化历史发展中独树一帜。




  • 江南第一村
  • 呈坎村可以被称为美丽的自然风光与徽派文化艺术结合的典范。古村正好处在藏风聚水的最佳位置——灵穴之中。被朱熹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



  • 始建时期
  •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呈坎镇呈坎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因村落按《易经》“阴阳八卦”理论选址布局,阳为呈,阴为坎,唐末易名“呈坎”。这座有1800多年历史的村落,曾经是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也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



  • 三街九十九巷
  • 呈坎古村最值得大书特书的是它保存完好的明代建筑,不仅类型丰富,其风格之独特在全国都属独一无二,故有“呈坎民居甲天下”之誉。整个村子井然有序,号称“三街九十九巷”,现有清代民居200余幢,明代民居30余幢。小巷与大街大体垂直,一律由花岗岩条石板铺筑



  • 长春社
  • 是一座古社屋,社屋为呈坎罗氏以及附近村落吴、胡等众姓祭祀土地神、五谷神的场所,春天祭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秋天娱神、酬神表达丰收后对神灵的感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43 | 只看该作者
【腾冲和顺——云贵高原的江南水乡】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和顺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作为滇西高原美名远播、历史文化内蕴十分丰厚的“华侨之乡”、“书香名里”,和顺拥有“在中国乡村文化界堪称第一”的“文化之津”和顺图书馆。图书馆位于古镇入口的双虹桥畔,占地1300多平方米,建筑物由大门、中门、花园、馆舍主楼、藏书楼等组成,为一中西合璧式的建筑群。大门为清光绪年间所建汉景殿的牌楼式大门,门额悬和顺清代举人张砺书“和顺图书馆”匾额,蓝底白字,十分醒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43 | 只看该作者
【石鼓镇——长江第一湾流经的地方】长江流至沙松碧一带,水势宽衍,江水青幽,两岸青柳成行。这里是看长江第一湾落日的极好处所,登临沙松碧村之后的小山,长江第一湾可尽收眼底。 沙松碧对岸,便是著名的历史名城——石鼓镇。这神奇的地方,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相传木天王曾在这一带藏有宝物,并留有一首诗,其云:石人对石鼓,金银万万五,谁能猜得破,买下丽江府。诗中所言的“石人”即在沙松碧村北一里处,江边有一人形岩石,江水枯季方能看到。在历史上,石鼓镇是兵家重地。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五月渡泸”,南宋时期的忽必烈“革囊渡江”都在这儿上演。时至上个世纪,当年贺龙领导红军第二方面军北上抗日,长征至此,竟然也选中此地,横渡金沙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44 | 只看该作者
【沙溪——茶马古道唯一幸存的集市】沙溪是一个安静、古朴而又精致的古镇。古镇不大,完全可以用脚去丈量。有老背包客评价道,这里像二十年前的丽江。所谓沙溪古镇,通常指的是寺登寺,以四方街为中心,是旧时沙溪最繁忙的集市所在。出于建筑保护等原因,古镇内的居民多已迁出,乡民赶街的场所也从四方街转移到了镇外,镇里经常显得太冷清。如果想了解当地人的生活,可以在周五的集市前来。漫步古街红砂石板路,登上古戏台,看一看四方街铺面和马店,走一走黑潓江上的玉津桥,到兴教寺感受各种流派佛教合而为一的寺庙,听一听沙溪洞经古乐,体会古老民族的古音乐的韵味,看一次白族传统的霸王鞭,跳一曲白族传统的肖拉者舞,听沙溪姑娘唱一曲白族调,尝一尝沙溪土特产地参子、松茸、羊乳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45 | 只看该作者
【大理双廊——洱海边的纯美渔村】双廊位于洱海东岸,面迎洱海,远眺苍山,旧称“栓廊”。至清代咸丰年间,人们认为靠近双廊的两个秀美岛屿——玉几岛、小金梭岛犹如一对鸳鸯,将洱海隔出一个天然的港湾,故此将“栓廊”改为“双廊”。双廊的面积不大,村民们主要居住在大建旁、岛依旁和玉几岛等几处。依着岛的位置,观苍山看洱海的角度自然是非常不错。游客在镇上的码头,花上十元钱,便可以乘着游船到岛上参观了。在这样一个美丽的,安静的,慵懒的小镇里,没有车水马龙的交通,没有吵杂的购物场所,只有看不完的白云,清澈平静的洱海。在这里,听得见鸟鸣虫语,狗吠鸡叫,听不见人声杂语,浮躁脚步。所以,到了双廊,请停下你的脚步,静静的发呆和作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6 23:45 | 只看该作者
【丽江大研古城——让时光静止的终点】艳遇,发呆,随性……不管是人太多,还是商业化太过,丽江,依然要去。这里所谓的丽江,其实是大研古镇,不过叫丽江古城似乎更好听些。古镇的街,古镇的路,古镇的老屋,已经消失在一片嘈杂声中。只有的清晨或午夜,才能寻到一丝古镇韵味。古城,似乎就没有安静的时候,太阳刚下山,各色酒吧,夜店,商铺前华丽的霓虹灯便绽放了。一个灯红酒绿的地方随之诞生,你可以找一个劲爆些的夜店high一把,也可以找一个安静的酒吧静静喝上几杯,总之,你依然可以随性而为。这就是丽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