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申通户外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友和游客的不同(转帖)

[复制链接]

3

主题

273

帖子

918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18
11#
发表于 2010-8-25 20:30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对了。

10

主题

383

帖子

3084

积分

博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3084
12#
发表于 2010-8-25 21:35 | 只看该作者
说的太对了,现在感觉成熟的旅游线路没有自然的好。

2

主题

327

帖子

1875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875
QQ
13#
发表于 2010-8-25 22: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漫步人生1 于 2010-8-25 23:14 编辑

说的好支持,不是户外的人参加驴友团队,自己感觉是在跟旅游团旅游,什么都的安排好他们,没有驴友的团结意识和协作精神,也不知道体量别人的辛苦,他们与驴友区别大了.

2

主题

96

帖子

149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49
14#
发表于 2010-8-25 23:17 | 只看该作者
说的非常好,最起码要有团队意识才可以一起出去玩的!

1

主题

75

帖子

213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213
15#
发表于 2010-8-26 02:52 | 只看该作者
55555

1

主题

97

帖子

209

积分

高中生

Rank: 4

积分
209
16#
发表于 2010-8-26 08:52 | 只看该作者
驴友能吃苦,团结互助,宽容,环保的优良品格是值的发扬光大的。

10

主题

943

帖子

1114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114
17#
发表于 2010-8-27 01:07 | 只看该作者
感触很深。

14

主题

584

帖子

4338

积分

博士生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4338
QQ
18#
发表于 2010-8-28 15:12 | 只看该作者
既然大家一起出去,就是一个团体,在这个团队里,大家要互相帮助,相互宽容,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完成本次活动计划。出来玩,图的就是高兴,别为小事闹的大家不愉快。。。。

116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31
QQ
19#
发表于 2010-8-28 16:08 | 只看该作者
户外蹭饭法

虽然说“天上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山上却完全有可能蹭到免费的午餐,一个喜欢凑热闹而又经验老到的登山者应该深谙此道。据我所知,大多数登山者总是有太多吃不完的口粮,在户外帮助别人解决这些极大丰富的剩余产品,其功德相当于草原上的秃鹰丛林中的土狼,对维持生态平衡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在户外最容易蹭到免费午餐的办法,就是混到新人队伍里去。对山野充满景仰而的新同学们往往同时也憧憬着雪地上的饕餮大餐,所以制定的用餐标准总是超乎寻常,恨不得把厨房全部搬到山上,虽然不一定有火鸡和香槟,烤鸭和啤酒却是常备的。新同学们对一切都充满了真切的热情,只须在他们吃饭前后走上前去热情地打招呼,必定会受到热情款待,倘使能在暮色将近时抽出时间到他们的营地扯上几句“兄弟我当年怎样怎样……”,必然会有美酒相赠。这时候须谨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古训,假装豪气万千地对着瓶子比划两下,然后扯下烤鸭的大腿飘然离去。爱喝酒的新同学下山往往比上山来得干脆爽快,在他们下山之前为那一大堆吃不完的东西犯难时,应该及时展现古道热肠,这种热情自然以个人的饭量为宜,不然到时候对着一堆食品犯难的就该是自己了。

然而,热情而真挚的新同学不是每次都能遇到,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进化成和你一样的老油条。从老油条那里蹭到免费午餐的方法,就是成为更老的油条。老油条和更老的油条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把蹭饭当作娱乐而后者当目标,前者只会在唾沫星子中败下阵来,拿出备份的干馒头或者压缩饼干送别战友。幸而老油条相遇的机会不多,青山不老绿水长流,总有新同学背着免费的超市和厨房上山来。具有中国特色的“户外蹭饭法”虽然简单,在社会主义相当漫长的初级阶段,仍然是相当有效的。

1162

主题

1万

帖子

1万

积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积分
16431
QQ
20#
发表于 2010-8-28 16:09 | 只看该作者
高山拍照法

老有人问起如何在高山上拍出好照片的问题,为此我还曾经开堂布道,唾沫横飞地引用了很多专业术语。后来仔细想想其实没那么高深,以雪山之美景天成,只要能把相机扛上山去,牦牛也能拍出好照片。所以这个问题不如改成:如何把相机扛上山去?随着科技发展相机也越变越小,扛相机上山愈加简单,所以这个问题又不如改成:如何教会一头牦牛按快门?看到这里兄弟你一定嫌我罗嗦:“按快门这事何必费劲麻烦牦牛,我就会啊!”所以现在说的就是如何教大家按快门。

从精神层面来说,按快门关乎一个人的理想、信仰与责任。试想在攀登途中人人都只有吐着舌头喘气的份,摄影师得放下背包解开三重拉链掏出相机拍照;到了营地别人都钻到热乎乎的帐篷里喝茶,摄影师却要独自一人伫立寒风守候太阳的微光;晚上队友都在睡袋里做着返家的美梦,摄影师却在冰天雪地里一边跺脚一边数星星……如果不是对此事报有强烈的信仰与热情,断难保持不断按快门的意愿与行为。因此高山拍照法的第一要务,就是取得精神上的胜利。这一点很多传授“成功学”“励志法”的高人已有赘述,也可以学习小日本每天高呼50遍“我一定要拍出好照片!”呼的时候尾音不宜拖得太长以免引发高山反应。

从操作层面来说,按快门几乎算得上对一个登山者技术和体能的终极考验,如何在冰壁上腾出手来按快门显然是技术难题。即便没有在险峻的冰壁上,行进途中的一点点停顿也足以上队友撞上脚后跟,所以摄影师必须练出西部片中牛仔拨枪的本事,从掏出相机到按下快门须毫发之间完成,中间还有气沉丹田下盘紧扎的中国功夫。最好能练到连取景器也不用看,“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的境地,则拍出好照片指日可待也!

看到这里列往看官一定知道,高山拍照法功夫其实全在拍照之外,只须练出六块腹肌的身材,二指倒立的技术,曳牛拖虎的体能,碎砖裂碑的功夫,再比别人背得多、跑得快、睡得晚、起得早就足够了——倘使做到这些还没有成为摄影高手,一定是你还爬得不够高的缘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