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金色的太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驴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44 | 只看该作者
识途驴他(她)是长期的在户外活动的人,有着较为丰富的历史地理知识。他(她)知道每次出门要带什么,不需要什么;知道每段路的长短和所需要的时间。他(她)热爱这项运动,也爱自然、爱生活,在团队中他(她)是各项活动的中坚。也每每是因为他(她)的参加才将此运动进行的热烈非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45 | 只看该作者
驴嘴他(她)的特点就是能说,在所有的景点中以他(她)最为熟悉。虽然他(她)以前也外出旅行,到过一些平凡的地方。但是从他(她)嘴里说出来的地方绝对是经典而生动的,也不管那里他(她)是否去过。
他(她)有着最酷的驴界服装,有着最好的旅行背包。他(她)时时说要去哪里哪里,但总是雷声大,雨点小,不能成行。虽然他(她)也常常翻阅旅行的笔记和旅行家的杂志,为一些优美的景色拍案叫绝,但他(她)是决不行动的。这一切的一切只是为下一次在聚会时,对他人的炫耀和争论。
他(她)是这群人中最为热闹的一族,有他在就有声音,就有故事。他(她)也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庆功会和腐败会。 他(她)的到来极大的拓展了驴界的领域,也带来了关注和市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46 | 只看该作者
驴腿这是一个务实的种群,每次运动总拉不下他(她)。
当别人去爬山时呢,他(她)跟着去爬山。当别人去涉水呢,他(她)跟着去涉水。过的水数不清了,爬的山记不得了,一切又从起点回到了终点,他(她)只是昏昏叨叨的跟着,如同一个追逐着流行的小女孩。
其实,很多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外出,只是觉得快乐了。驴腿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48 | 只看该作者
逍遥驴他们是我们在驴友中所遇到的最为年轻的一群人,他们热情而又好动,勇敢而又脆弱。他们普遍年轻,一般都出生在改革开放以后,而年轻将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在他们眼里世界是美好而又多姿多彩的;未来是神秘而又不可琢磨的;运动的乐趣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在他们的嘴里说的最多的就是:“我要去,我要去!”。因为对他们来说外面的世界并不存在艰辛和贫苦,而只是充满着未知和神秘。
他们也是易变的,在说完了要出发的同时会马上改变了主意。因为对他们来说驴行只是一个好玩的玩具,而在另一边有一个更好玩的玩具在等着他们的到来。对此你千万不要见怪,谁让这世界这么的缤纷多彩。
他们是谦虚的,看见老驴时会一口一个“老大”的招呼着,恨不得马上将他人的经验装到自己的心中。他们也是骄傲的,看见比自己更菜的小驴时,就免不得摆出一副大哥、大姐的样子,好随时去教训这些小弟、小妹的不是。
他们是腐败的一群人,不管是什么最新的装备总是他们第一个采购和使用。而他们对这些新的装备的信息也是最为领先的。在老驴还在砸吧着嘴唇时,他们已经是如数家珍般的1、2、3、4起来。
他们也是最为贫穷的一群人。因为他们的年龄注定着他们只是小小的白领和靠着父母养育的学生,囊中羞涩的苦衷常常是制约着他们伟大理想的最大阻力。
他们是所有的驴族中平均文化水平最高的一群人,更多的知识将带来更多、更大的渴望和理想。 他们在交流中将明白驴行的真谛,在驴行中体会中大自然的美好,更将激发他们产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的渴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5#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49 | 只看该作者
色驴是对既是摄影爱好者又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称呼。时代在变。从前如果被人叫做"色驴",你可能会很生气,因为它和"色狼"差不多;现在如果被叫做"色驴",你很可能会有种亲切感,因为这个词也用于称呼那些既是户外运行爱好也者是摄影爱好者的人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50 | 只看该作者
驴女简介编辑概述驴女,是相对于“宅女”来讲的,这两种女人,就好像两极一般。驴女不喜欢停留于一处,总是在路途上感受美景体味人生。驴女是驴友的一种,“驴友”一词源自网络,“驴子”起源于新浪网, “驴友”最初由新浪旅游论坛传出,是旅游的旅的谐音,泛指参加旅游,自助游的的朋友。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变成“驴”,真正的驴女,拥有徒步穿越的韧性和勇气,拥有面对突发状况的智慧和心态,她们必然经历更多,当然,包括大自然对肌肤的考验。
保护皮肤除了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中暑的药物之外,“驴女”不妨在旅游途中随身携带一款SPF值大于15的防晒霜。临出门前30分钟涂抹,每隔一小时补一次。日晒强烈时,太阳眼镜和遮阳帽也不可少。
如果不可避免地被晒了,回到室内后,待肌肤冷却后喷上矿泉水喷雾。用完喷雾后立即将水分吸干,不然因蒸发过度反而会带走肌肤上更多的水分,紧接着以无刺激性的产品来镇静肌肤。
保湿每天都要饮用足够的水。水分可以维持人体酸碱平衡,并加速老废物质排出,不管是对肌肤还是对健康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能有效防止肌肤缺水干裂。
交通工具上的空调会让你觉得肌肤干燥,这时,你只需要将保湿喷雾喷洒在脸上或是涂抹上保湿乳液,就能有效缓解肌肤干燥的现象。此外,要想漂亮的驴女们一定要记住在睡前做一个补水面膜,它可以为肌肤提供充足的水分,让你第二天一觉醒来就会觉得肌肤水当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51 | 只看该作者
外出注意事项编辑(1)要注意健康出行,旅途中注意饮食的营养
外出旅游中要步行甚至爬山越岭,体能的消耗相当大,身体体质稍差一些的人,经过紧张劳累的旅游活动,免不了会降低身体的抗病能力,因此,最好在饮食方面,要有较好的营养补充。健康情况正常的入,旅游活动主要目的是锻炼身体、开阔视野和放松紧张情绪,在日常饮食方面适当进食一些肉食品、蔬菜和水果等,对维持身体的各种生理功能,使人精力充沛,都有很好的作用。
(2)防范旅游病
(A)一些常见病和创伤,必须有所防范,并掌握一些救护的方法,做到有备无患。每个人的体质都各不相同。有些人在乘车、乘船、乘飞机时,会出现身体不适,胸闷、脸色绯红、苍白发青、眩晕恶心,甚至呕吐不止。这与旅途颠簸、心情紧张以及飞机上、车上、船上的空气不够流通有关。
(B)伤风感冒
在旅游途中,由于活动多,比较疲劳,身体的抵抗力较差,加上有时衣服未及时穿上。一旦受风寒,就容易患上伤风感冒。尤其在涉水的旅行之后,浑身热汗淋漓之时,禁不住脱下外衣纳一下凉,但经不了多久,汗水干了,由于此时毛孔都张开着,就容易受寒患上伤风感冒。许多旅游者都是在这种情况下患上伤风感冒的,所以要特别当心出汗脱衣服后,要即时穿上,不能等到凉时再穿,否则就来不及了。
(C)上火
在旅游途中,有些人由于生活节奏的突然改变,会严生食欲不振,心绪不宁,两面潮红,甚至嘴唇也发炎溃疡,有的甚至连嘴巴都不易张开,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现象。
此外,对于已经患上这种病的,要注意生活规律,多吃点蔬菜和水果,还可以在出发旅游之前,随身带点牛黄解毒片、大青叶片、板蓝根冲剂等降火药物,及时服用会有一定的效果。
(D)腿脚肿
坐办公室工作的人,平时活动量很小,在进行旅游参观时,步行时间一旦较长,就会感到很劳累,有些平时活动量较大,很少坐着工作的人,乘坐飞机或车船时间长了,就会感到很不舒服,这两种人在旅游过程中都容易发生脚肿的现象。这虽不会导致什么严重后果,但会感到脚发麻发胀,举步沉重,行动不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4-6-26 09:52 | 只看该作者
野外自救方法编辑怎样避免迷路
除非选择了固定的目标作为向导,否则,人们是会迷路的,因为弯曲的道路、茂密的森林、遥远的距离会遮住目的地。为此,您须记住以下避免迷路的方法:
·你必须随时随地观察周围的地形,以确定方向。在你离开自己的帐蓬、汽车、独木桥、小船等物之前,要仔细观察周围地形,尽可能远地目测一下这一地区,确定左右各种固定的目标向导,如山峰、绝壁、寺庙、大树等。
·出发前要对你营地周围那些突出的目标有个清楚的记忆,以使在你返回时,能用这些目标作向导。
·当你离开一条道路,一条小溪,一条小径,一条河流,一个山峰或一座寺庙时,要记住是从哪一边离开的,把这些作为基本路线。记住来时与返回时你经过了多少溪流,旅途经过了多少山峰,多少叉道。将自己走过的路画一个线路图。
迷路后怎么办
·如果发现自己处于一个陌生的地域,并难以找到返回自己营地的道路,此时不要说自己迷了路,至少不是你也许就是几分钟内的迷惑。
·如怀疑自己迷了路,应该立即停下来估计一下情况,盲目地继续前进,处境会更糟。不要惊慌,请坐下来,放松一下。做做深呼吸,抽一支烟,嚼块口香糖,仔细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静静地坐上几分钟。
·当野游者刚发现他难以确定自己的方位时,一般情况下他并未走多远,不会找不到路。麻烦的是大多数迷路者继续盲目前进,在森林中乱窜乱钻,使自己的处境更糟,一些迷路者甚至完全走出了搜寻地区的范围。
·有地图的话,先查一查图例,看看每个符号代表什么,并且找出自己立足处大概在地图上哪一区。看看周围有没有与地理标识相符的地理特征。在地图上找出迷路前的位置,然后回忆一下经过的房屋,溪流或其它地理特征,以追寻自己曾经走过的路线。
·查看地图上的等高线,以了解周围的地形。等高线彼此相距较远表示山势平缓,没有等高线表示平原或宽阔山脊,等高线绕成指纹状则多是山嘴或山谷。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比方说,比例尺为1:50000,就表示图上1公分代表实际长度50000公分(0.5公里),用小尺子计算自己与目标物的距离。如果没有纸笔,可用手指粗略测算距离,一般来说,成*的食指从指尖到第一个关节约长2.5厘米。
·转动地图,使图上标的与它所代表的地理特征在同一方向,然后按图选取某个方向走到大路或有人烟的地方。
·从地图上看清楚前行的路线上有没有障碍,例如悬崖、宽阔的河流等。如果有,应另觅一条路线绕过去。利用地图与实地同一地理特征作为引导。边前行边留意两旁景物,参看地图中估计走了多远。
风雨中迷路自救
·如有维生袋(能容纳整个人的防水塑料袋),或其它维生装备,可留在原地等待雨过天晴,如没有维生袋装备,切不可留在原地,应迅速离开。
·如带着地图,查看有没有危险地带。例如,密集的等高线表示陡峭的山崖,应该绕道而行。
·溪涧流向显示下山的路线,但不要贴近溪涧而行,因为山上流水浸蚀河道的力量很强,河岸都非常陡峭。所以,应该循水声沿溪流下山。
·下山时留意有没有农舍或其它可避风雨的地方,小径附近通常都可找到藏身之所。
·别走近长着浅绿、穗状草丛的洼地,那里很可能是沼泽。
黑夜迷路自救
·如有月光,可看到四周环境,应该设法走向公路或农舍。
·如果身处漆黑的山中,看不清四周环境,不要继续行走,应该找个藏身之处,例如墙垣或岩石背风的一面。
·如果带有维生袋,应该钻进里面。几个人挤成一团能保温暖。这样,即使没有维生袋也能熬过寒夜。中间位置最为温暖,因此应该不时互相易位。
雪地迷路自救
雪反射的白光与天空的颜色一样时,地形变得模糊不清;地平线、高度、深度和阴影完全隐去。爬山运动员和探险家称这种现象为“乳白天空”。
·此时,最好停下来,等待乳白天空消失。如等待时有暴风雨来临,应挖空雪堆做个坑,或扩大树根部分的雪坑,然后躲进去。
·如有维生袋,在背后垫上树叶枯草,以隔开冰冷地面,然后躲进去。
·尽量多穿几层衣服,若最外层衣服有钮扣或拉链,先扣好、拉上,然后套在上身。
·在衣服内交叉双臂,手掌夹于腋下,以保温暖。
·如必须继续前进,可利用地图和指南针寻找方向。一边走一边向前扔雪球,留意雪球落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滚动,以探测斜坡的斜向。如果雪球一去无踪,前面就可能是悬崖。
雾中迷路自救
·拿出地图,并转至与指南针同向,然后决定向哪个方向走。循指南针所指,朝自己要走的方向望去,选定一个容易辨认的目标,例如岩石、乔木、蕨叶等。向目标走过去,再循指南针寻找前面的另一个目标。连续使用这个方法,直至脱离雾锁。
·如果没有地图或指南针,应该留在原地,等待雾霭消散。
无地图妙识方向法
就算没有地图和指南针,也可能找到通往安全地方的路线。
首先考虑能否返回刚才走过的大路。
不可能往回走时,就观察环境。如看见道路或必会有路相接的东西,例如房屋,电线杆等,应朝它走去。
如果能从四周的地理特征约略推断自己身在何处,就走向最接近的道路,小路,铁路,河流等。边前进边留意路旁景物,估计出自己走了多远。
与前进路线垂直的道路,河流等目标是最佳选择,因为就算前进时微偏离了原定路线也能找到。
公路、输电线和电话线的正路有人定期巡查,你不用等很久就会遇到人,他们会帮你找到该走的路。
如找不着可靠的地理特征,可利用太阳分辨方向,以决定朝哪个方向走。
正午时,北半球太阳在天顶靠南,南半球则在天顶靠北。
如太阳被云层挡住拿小刀刃或指甲锉缘竖放在塑料信用卡或拇指指甲之类有光泽的平面上,从平面上找出淡淡的阴影。太阳就在与阴影相反的方向。
如有指针的腕表并已校准当地时间可用下述方法辨别方向:
把腕表平放,时针指向太阳,并想象有一条线把时针与12点的夹角一分为二。比方说,如果是下午4点,分角线就会通过2点。这条分角线在北半球会指向正南,在南半球则指向正北。
如云层厚密见不到太阳,可观察树干或岩石上的苔鲜。苔鲜通常长在背光处,在北半球,朝北或东北那面苔藓较多,在南半球,则朝南或东南那面苔藓较多。不过,利用苔藓推测方向并不准确,因此,如有阳光穿过云层时,就应该利用太阳来确定方向。
如须在原地逗留一些时候,可竖立一根棍子在平地上测方向。每隔一小时左右,在棍子顶端阴影处做一个记号,把记号连成一线,就会指向东西两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0#
 楼主| 发表于 2014-6-27 19:05 | 只看该作者
1、户外是个免责、无利益的平台,不是旅行社;
2、户外没强弱,只有适合你的方式;
3、有双好鞋对你的身体会更有保护;
4、    不习惯用登山杖的最好别用;
5、    好的背包会让你户外过程中更舒服;
6、    包内放手电与应急药品的是好习惯;
7、    冬季内衣与登山鞋一样重要(忌棉内衣);
8、    男驴包内放15米标准绳不会影响你的背负重量;
9、    登山杖不是用来拉人的;
10、爬崖比拨高更省力;
11、走错路有时会有意外收获;
12、领队也是驴,不是超人;
13、理解与抱怨你只能选一种;
14、不要过份依赖护膝,只有下坡时才用;
15、有个手台会让你少走冤枉路,手台电量不足时请自觉关掉;
16、带个指南针你会变得更明白;
17、记住领队的手机号你会心里有底
18、记住上山的地点与地形这对你有好处、别忘了上车地点;
19、最好提前10分钟到达上车地点;
20、旅行社是导游牵着一群驴,户外是一群驴撵着一头领队的驴;
21、户外是花最少的钱看最多的风景;
22、皮肤衣不是用来登山的;
23、户外装备不要攀比,自己觉得舒服就好;
24、穿冲锋衣时中间层一定是抓绒;
25、不想走第二次的地方多留影;
26、每次户外留在山上与景点的是脚印;
27、有的瓶装水并不一定适合户外,选择软质瓶体的会让你便于把空瓶带下山;
28、当你累的时候深呼吸几次你会觉得轻松;
29、夏天穿棉质裤子会增加你的体能消耗;
30、劣质的软壳衣服会让你感冒;
31、带面包类食品会让你很短时间内觉得饿;
32、跑着下坡的人是合金的膝盖;
33、塑溪鞋只能放包里,不是登山用的;
34、登山杖挂包上时杖尖一定低于包的最高点;
35、爬崖子时一定要将登山杖挂包上,不要挂在手碗上;
36、冬季包内放件羽绒服是最好的选择;
37、夏季宁可水带超量;
38、系紧背包下边的固定扣会减少你双肩的压力;
39、户外时早餐比午餐更重要
40、带少许盐水会使你体力更好;
41、找不到路或跟不上前队时最好原地不动;
42、不要怀疑领队所走的线路、真的走错时你可以单独与领队沟通;
43、午餐最好选择拨高最高点,午餐后基本是下坡路;
44、收队与领队一样重要;
45、经验比体能更重要;
46、乘车时宁可绕远走大路,别走不熟悉的乡村路;
47、每次户外预备线路与主线路一样重要;
48、领队的一定掌握随时下撒点;
49、走那算那是户外大忌;
50、包内放几个空塑料袋会有意想不到的用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