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衣衣不舍 于 2010-10-14 09:44 编辑
贺兰风流——戈壁滩上的传说
贺兰山,在我之前的印象里,只能算是我国巍巍群山中一座中等知名度的山脉。
提起它,我一般想到的只有两点:一是它是我国为数不多的纵向山脉之一,地理上一个较为重要的分界线。二是岳飞那首著名的《满江红》,那一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豪言,曾使我年少的心汹涌澎湃。的确,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贺兰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更是胡汉之间心理上一道不容逾越的分割线。古诗云,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树交驰日夕闻。因此,贺兰山,在我的心目中一直携带者一种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冷峻之感。也是因此,对于“贺兰山”这个名字的来由,有一种深深的疑惑,总觉得如此富有艺术气息的山名与它的气势实在是有些不符。
然而,当我们走过了有着“塞上明珠”之称的银川,西出来到贺兰山东麓下,看着被誉为东方金字塔的西夏王陵前的那一刻,一切的不解在瞬间释然了!
贺兰多情。
一座座巨大的王陵似陨落的群星洒落在广袤的草原上,充满了静寂而神秘的气息。而巍巍贺兰,此时就如一位慈爱的父亲,摒弃一切尘世的喧嚣,温柔而坚定地将他沉睡的儿女们揽入其厚实而温暖的胸怀,心灵在此得到安憩。一种感动,弥漫在心间。原来,父爱如山,也可以这样真实地凝成一幅静美的画卷。
贺兰风流。
千万年来,他以自己坚定雄浑的身躯西挡风沙的入侵,东迎季风的到来,滋润着脚下的宁夏平原,挥洒着华美的乐章。在他庇护下成就的,何止是那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西夏王族的子孙们,更有赛上江南的银川城为证,有草原骏马的阿拉善为证,有五彩斑斓的宁夏五宝为证。
尤其是其中的“蓝宝”——贺兰石,令我一见钟情。那只贺兰石手镯,成为我此行淘品的最爱。据说她产于海拔2600米左右的贺兰山悬崖上,结构均匀,质地细腻,刚柔相宜。天然形成深紫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形态繁多奇妙,好像平柔绒上镶嵌着各式各样的翡翠。除两彩、三彩、多彩外,还有“石眼”、“玉带”、“银线”、“云纹”等特殊结构,妙不可言。真真是贺兰风流的绝妙诠释。
窗外,充满传说的西夏王陵越来越远了,而巍巍贺兰却似乎更加清晰了。随着和他的每一步的靠近,我的疑惑的确是消失殆尽了,不过,取而代之,我的心却又被他深深地迷惑住了!多么奇怪,此时的贺兰山,在我的眼里竟恍如前世的情人般熟悉而魅惑。丰美的草原上,拔地而起,苍穹下,向我迎面而来,干练而修美。说实话,名山大川也曾领略了不少,但从没有一座山像此刻的贺兰山似地让我从心底如此强烈地感觉到帅气逼人过,蓦然一个念头跃然心间,如果是山,就要如贺兰!湛蓝的天空下,一道绵长而浓厚的白云斜飞,如洁白的哈达落在青铜色的贺兰山左肩上,为他雄浑的俊颜平添几分潇洒和飘逸。
而我的心,亦从此坠落。
夕阳下,我爱上了贺兰。
这,就是我梦中久远的期待。
这,就是我亘古不变的爱!
写给贺兰
天与地
光和影
夕阳里
只留下似水的我
为你
舞在戈壁
几点出行建议:
1、从西夏王陵游览区出来西去额济纳约二三十公里的地方,我以为是从整体上可以饱览贺兰风流的一处绝佳之地,虽然那里并不是什么公认的观景台或景区范围,仅仅只不过是一条公路的旁边。但,我一直以为,其实,最美往往是在最不经意的一瞬间产生的,而成熟的景点总难免落于俗套。所以,千万不要因为赶路而错过,哪怕是停下十多分钟看一看也好。说实话,我们从西夏王陵出来后,当我在疾速的车窗外看到贺兰的全貌的那一刻,我心动了。真的如一首歌唱的那样: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留下来陪你每个春夏秋冬。只是当时我们才刚上车不久,实在不好意思说停车。无奈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的俊颜渐行渐远。心中那一种痛!然而,美丽的力量总是无法抗拒的。在内心激烈的挣扎了一番之后,终于于二十多分钟后爆发了出来,管他三七二十一呢,甘冒全车之大不韪,还是大声而坚定地开口请求领队停车。尽管已经错过了私下认为的那个最佳时点,不过,总算在经过了多次请求后,终于让车停了下来。呵呵,然后,硬起头皮,无视了车上众多的不满和不解,欣欣然奔出那狭小而碍事的车厢,奔向我的贺兰。说来很糗,当初请求停车的动机和理由本是要在那里的旷野上留下贺兰,留下我。然而,或许是由于申请此次机会之不易,更由于眼看太阳就要落山而太过于心急,竟然没有带了相机就冲下了车。当时急的我真是一头火星呢!时间本来就短,不容我重新上车下车的折腾,无奈下只好请求同行的流浪者用他的相机帮忙照了两张。上面第一张就是其中之一。
2、建议增加“贺兰山岩画”景点。总觉得那些岩画甚至堪比楼兰古城得魅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