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山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南、闽西十九日行(全部完!)

[复制链接]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8:56 | 只看该作者
大海 发表于 2010-11-17 08:43
几天没来,山猫家的楼都盖这么高了。
这图文并茂,弄得挺仔细,能再出一部《徐霞客游记》了。
虽然没去, ...

谢谢海哥夸奖!抽时间去一次,花钱不多,挺受教育的!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09 | 只看该作者
第三站 瑞金


一、瑞金简介
  瑞金市位于江西省南部,赣江东源贡水上游。东与福建省长汀交界,西连于都县。瑞金地处华中气候区与华南气候区的过渡带,属亚热带季风湿润型气候。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无霜期286天,年平均气温18.9℃.最热以7月平均气温28.5℃,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7.6℃。年平均降雨量1710毫米,年均降雨天数163.7天。不寒不热,不湿不燥,宜人宜物。历史文化遗址主要有汉代古墓葬、古窑址及明清古建筑。苏区时期,瑞金留下了一大批革命旧居、旧址,如:红井、一苏大礼堂、二苏大礼堂、红色造币厂等国家文物保护单位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
    瑞金是举世闻名的红色古都,于公元953年设县,1994撤县设市。历史上,因瑞金地处赣南东部山区,交通闭塞,属“八闽百越蛮荒之地“,文化的孕育形成起步晚,相对中原地区较为滞后。后来,汉、晋、唐、宋时期,中原人(指后来的客家人)大举南迁,瑞金为客家人的重要聚居地。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客家人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相互激扬,相互揉合,相互同化,孕育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客家文化,瑞金是客家文化的主要发祥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曾一度改名为“瑞京”,是全国苏区政治、文化中心。当时,大救星、D小平、总理、朱德等长期生活战斗在瑞金,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区文化。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28 | 只看该作者
二、游览过程
  10月20日中午,在于都县参观红军长征渡口,下午乘K571去瑞金,由于火车晚点近一个小时,正点15:02的火车16时才到。上车后,大约50分钟,火车就到了瑞金。瑞金火车站很漂亮,但离市区还有一段距离,火车站前面是一大片没有开发的荒地。坐上公交车(1元/人)向市区进发,一会就到了长征大道!长征大道不是很长,但路面宽阔,路两边高高的路灯杆上都悬挂着鲜艳的五星红旗,真不愧是到了“红都”。紧接着,车子就驶入了贯穿瑞金市区东西的红都大道东入口,不一会,就到了瑞金新汽车站。我俩继续坐车前行,在红都广场下了车,在附近找了家旅馆住下,晚上去逛夜市,吃了瑞金鱼丸、蒸饺。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7 10:13 编辑

第一景点: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金人民在中国人民的领导下同敌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3500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无法收集到姓名的烈士有18000人)。为褒扬革命先烈,教育激励后人,江西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批准兴建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1955年建成开放。1979年迁至现址重建,1986年4月重新开放。1995年国家民政部授予第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先进单位称号。展馆建筑面积3320m2,展线长327米,分设有序厅、纪念大厅、1—5号展(陈列)室和休息室,馆内珍藏有17394位烈士英名录,陈列了100多位著名英烈和将军的画像、遗物和生平事迹,以扬群烈,告慰忠魂,昭示后世,供人们参观、瞻仰。本馆占地面积60000m2,景物分置前、中、后、沿河四区,前区广场安放了“送郎当红军”的石刻群雕中区座落有D小平同志亲笔题词的巨型毛泽覃纪念碑,八角英烈亭与其遥相呼应后区广场最高处为展(陈列)馆沿河景区保存有明朝万历年间建造的“龙珠”古塔和自然生态的山水园。自1986年4月重新开放以来,有近200万人次中外游客,怀着对老一辈革命家和革命烈士的崇敬之情前来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向一英烈,百世楷模,敬献花篮或鲜花。

    10月21日早上,吃完早饭后,先到红都广场游览,然后沿红都大道一路向西,去瞻仰“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

1.红都广场
红都广场不大,比我们济源原来的“源园”稍大些,请看:
广场西边的马路


广场中央


广场上的喷泉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7 11:15 编辑

2.走向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
    看完红都广场,沿红都大道西行,发现每个十字路口都有一个宾馆。大约走了40分钟,就到了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在红都大道的南面,路北面就是“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8 08:07 编辑

3.瞻仰毛泽覃同志纪念碑

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门口


纪念馆前区的“送郎当红军”石刻群雕


沿台阶而上


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


纪念馆左边是“毛泽覃同志纪念碑”









A-016.jpg (66.24 KB, 下载次数: 0)

A-016.jpg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51 | 只看该作者
4.瞻仰英烈亭

纪念馆右侧,即“毛泽覃同志纪念碑”对过的是英烈亭。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09: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7 10:11 编辑

5.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展馆
   
    瞻仰了英烈亭,去展厅参观,很可惜,没有开门。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0: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8 08:07 编辑

6.龙珠古塔
    龙珠塔和纪念馆毗邻,俗称白塔,是瑞金典型的水口塔,是瑞金城市的重要标志。
    龙珠塔始建于明代万历壬寅年(1602年),清代道光十八年(1838年)西关杨氏捐资重修,1934年再次维修,并以塔为中心辟建犁庭公园。该塔为九级六面,壁内折上式,可沿阶梯至塔顶;塔高34米,底层外围39.4米,内径2.85米,墙厚4.38米;顶层墙厚2.73米,内径1.75米;为砖石结构,内外石灰粉刷;塔基六角处用小抹角柱础;第一级有三门可入塔内,第二级起,内层各级均铺有楼梁楼板,设有门、壁龛;每级外层均有门、窗洞,可资登眺;登临古塔,眺望莽莽笔架山,俯视滔滔绵江水,无限风光,尽收眼底,登塔观光者络绛不绝。古塔历经沧桑,遭受百年风雨剥蚀,仍然巍然屹立在绵江河畔;除外壳出檐部分长有青草、灌木,塔檐回旋阶梯局部脱落损坏,塔内所置石碑及各层楼梁楼板被人拆毁,塔刹宝葫芦顶部缺失外,整座塔体基本完好。龙珠塔造型精巧、坚固、久负盛誉,曾于1980年在山西省博物馆“全国古塔”图片展览中展出。
    龙珠塔作为瑞金重要的水口塔,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底蕴,积淀着一代代瑞金人的人文心态。在千百年的历史中,绵江河作为瑞金重要的水上通道,龙珠塔是绵江河的重要航标,也是进入瑞金的重要标志,为营造瑞金盆地典型的空间环境起着重要作用;传统的风水学说中,水口塔有镇水作用,水积则财聚,寓示佑护瑞金民丰物阜、百业兴旺;同时,龙珠塔在瑞金的民间传说中为“状元笔”,也寓意瑞金文明昌盛。











A-030.jpg (44.86 KB, 下载次数: 0)

A-030.jpg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7 10:19 | 只看该作者
7.纪念馆内沿河景区

龙珠塔外面是穿越瑞金市的绵江。


绵江


绵江


绵江


绵江边的樟树


回到“送郎当红军”石刻群雕前。


瑞金革命烈士纪念馆不是很大,由于展馆没有开放,所以用时不多就参观完毕!下一站是马路对过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