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山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南、闽西十九日行(全部完!)

[复制链接]
17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8 11:43 编辑

31.红军烈士纪念亭

    红军烈士纪念亭,也称为五角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了悼念在土地革命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红军指战员而建造的。红军烈士纪念亭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筹建,钱壮飞设计,梁柏台担任工程指导,1933年8月1日开始动工,1934年1月竣工落成。整个亭子仿古建筑,典雅美观、古色古香。当时,叶坪广场中建成的几大红军纪念建筑吸引很多人前来观瞻,因此在此亭配有木板凳和石板桌、石墩、供参观者休息之用。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烈士纪念亭被国民党反动派拆毁,就连亭座的红条石也都搬运到别处修筑工事。1955年春,国家按原貌重修此亭。“红军烈士纪念亭”几个字是模仿“红军烈士纪念塔”的字体而制作的。1961年3月4日,红军烈士纪念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8 11:44 编辑

32.红军检阅台
   红军检阅台,初建于1931年11月,是为准备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时检阅红军而建造的,当时是用竹木搭成的简易便台。1931年11月7日早上,全苏大会开幕前,在这里举行阅兵仪式,大救星、朱德等领导人登台检阅了红军。19日,大会又在这里嘉奖了在历次战斗中功绩卓著的红军部队和指挥员,授予红一、二、三、四、六、七、十、十二、十六军和红三军团红旗各一面、并授予大救星、朱德、彭德怀等八位指挥员奖章各一枚。现在挂在台上的历史照片,真实的记录了当年检阅红军的情景。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决定重修检阅台,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负责,钱壮飞设计,梁柏台任工程指导,并于8月1日开始动工兴建,1934年1月31日竣工,将原来的竹木结构改为砖木结构。该台成为集会、演讲和文艺演出的场所。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红军检阅台遭国民党反动派拆毁,仅存遗迹。1955年国家按原貌修复了此台。1961年3月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38 | 只看该作者
33.检阅广场



17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42 | 只看该作者
34.红军烈士纪念塔
































17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47 | 只看该作者
35.博生堡
    博生堡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赵博生烈士而建造的。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监造,梁柏台负责工程指导,钱壮飞设计。1933年8月1日动工,1934年1月31日建成。整个堡由青砖砌成,呈四方形,其寓意为赵博生是在第四次反“围剿”中牺牲的。
    赵博生生于1897年,河北省黄骅县人,1917年保定军校毕业后,曾任西北军特种兵旅长、国民革命军26路军参谋长等职。1931年春,蒋介石为消灭异己部队和“围剿”红军,把26路军调到苏区。在此期间,赵博生接受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帮助,决心跟人民走,10月秘密加入人民,12月14日,赵博生和董振堂、季振同等率领26路军17000余人在宁都举行起义,集体加入红军。起义部队改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赵博生任军团参谋长兼第十四军军长。在以后的革命战争中,赵博生忠于党、忠于革命,立下了赫赫战功。1933年1月8日,赵博生率军进行江西南城黄狮渡阻击战,在险恶的环境中多次击退敌人的进攻,为我军取得胜利,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战斗中,赵博生亲临前线指挥冲锋,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6岁。
    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该堡被国民党反动派拆毁,堡内的《纪念赵博生同志》碑刻被当地群众秘密抢救回家保存下来,现珍藏在我馆。博生堡于1955年按原貌重建。朱德亲自题写了“博生堡”三字,嵌于堡首,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也重新拟写了纪念赵博生烈士碑文,立于堡内,博生堡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博生堡上,看到的墙外庄稼


站在博生堡上,看检阅广场




17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48 | 只看该作者
36.公略亭
    公略亭,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为纪念黄公略烈士而建造的“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是大救星于1930年夏在行军途中,热情盛赞黄公略的诗文。黄公略生于1898年,湖南湘乡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参加了北伐战争,1927年加入中国人民,1928年和彭德怀共同领导了平江起义,后曾担任红五军第二纵队队长、军委书记和副军长。红五军军长。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委员。红三军军长等职。1931年10月,第三次反“围剿”胜利后,黄公略率领红三军转移途中,在吉安东固遭到敌机袭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33岁。大救星听到黄公略牺牲的消息后,非常悲痛,第二天,在兴国莲塘主持了黄公略的追悼大会,高度赞扬了黄公略的一生,并在主席台两侧拟写了这样一幅挽联:广州*动不死,平江*动不死,而今竟牺牲,堪恨大祸从天落革命战争有功,游击战争有功,毕生何奋勇,好教后世继君来为纪念黄公略,临时中央政府在他牺牲的地方设立了公略县。1933年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叶坪广场建造公略亭。公略亭由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委员会监造,钱壮飞设计,梁柏台负责工程指导。1933年8月1日动工,1934年1月竣工落成。亭为三个角,寓意为黄公略是在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的。亭中立了一块三棱锥体的石碑,上刻有黄公略传略。
    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该亭被国民党反动派拆毁。1955年按原貌修复,彭德怀亲自题写了“公略亭”三字,以示纪念,这三个字依然在纪念馆中保存。现在“公略亭”三字,是模仿“红军烈士纪念塔”的字体而制作的。1961年3月4日,该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7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49 | 只看该作者
37.列宁小学旧址








17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51 | 只看该作者
38.千年樟树





17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1:54 | 只看该作者
39.“叶坪革命旧址群”中的樟树






















































18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8 1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9 09:45 编辑

40.maozedong旧居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