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山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南、闽西十九日行(全部完!)

[复制链接]

8

主题

936

帖子

4750

积分

硕士生导师

Rank: 8Rank: 8

积分
4750
21#
发表于 2010-11-11 14:19 | 只看该作者
幸福的山猫!

风景很美!

点评

谢谢小小夸奖!同行!  发表于 2010-11-12 16:49

1

主题

20

帖子

60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60
22#
发表于 2010-11-11 14:19 | 只看该作者
不错,顶一个

点评

谢谢支持!  发表于 2010-11-12 16:53
2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4:20 | 只看该作者
  9.八景台
    看完涌金门,继续前行,下面就是八景台。

  滨江道
  

  滨江道
  

  贡江
  

  八景台
  

  八景台
  

  八景台
  

2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4: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1 14:26 编辑

  10.八景台简介
  八境台建于北宋嘉佑年间(1065-1063),位于赣州市城北的章水和贡水合流处,是赣州古城的象征。今台高三层,仿古建筑,全台高28.5米,总面积574平方米。台依城墙而筑,原为木结构,几次毁于火。1983年仿宋式重建。飞檐斗拱,画梁朱柱,雄伟壮丽。据史载,原台为石楼,为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所建。孔宗瀚是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四十六代孙。他鉴于“州城岁为水啮,东北尤易垫圮”,于是“伐石为址,冶铁锢基”,将土城修葺成砖石城,建城楼于其上。
  八境台建成后,孔宗瀚绘图请苏东坡题诗。苏东坡遂作《虔州八境图八首并序》、《八境图后序》。前一首诗中,苏东坡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八景,形成一组旅游胜境,为后世模仿。如燕山八景、泸城八景、香港八景、台湾八景等,不失为中国旅游文化的一个里程碑。八境台内还设有赣州博物馆,展出的历史文物颇为丰富,台下辟为八境公园。园内绿树苍茫,碧水微荡,楼亭对峙,清新幽静,景色如画。历代文人题咏甚多。
  登临台上赣州八景一览无余,宋代的赣州八景是:石楼、章贡台、白鹊楼、皂盖楼、郁孤台、马祖岩、尘外亭和峰山。到了清代,由于景观发生变化,在八境台上所见的八景是:三台鼎峙、二水环流、玉岩夜月、宝盖朝云、储潭晓镜、天竺晴岚、马崖禅影、雁塔文峰。
2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4: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1 14:41 编辑

  11.八景台前的炮城城墙
  
八境台前是炮城,炮城城墙古朴沧桑。


  路标
  

  炮城城墙
  

  炮眼
  

  炮眼
  

  城墙
  

  城墙
  

  城墙
  
2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4: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2 08:39 编辑

  12.两江交汇处
  
八境台向前走是龟角公园,龟角公园前面就是章江和贡江的交汇处。

    在贡江边欣赏两江交汇美景
   

    龟角公园内欣赏两江交汇美景
   

    江边拍婚纱的
   

    在八景台欣赏两江交汇美景
   

2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4: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1 16:37 编辑

  13.龟角公园内的大树
  龟角公园虽然小,但很精致!公园内的大树很有魅力。
  我坐在图片1那棵大树上休息,猛然发现树根处有一只一尺多长的绿背蜥蜴。我非常高兴,连忙下树,谁知,这家伙非常敏捷,一下子钻进树洞内。我非常懊悔,早知道,不吭声拍一张照片该多好!
  
  
  
  
  

  
  

  
  
  
  
  
  
  

2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5:05 | 只看该作者
  14.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
  龟角公园内还有一个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纪念2004年10月在赣州举行的世界客属第十九届恳亲大会。

  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巨石
  

  巨石背面
  

  客家先民南迁纪念坛
  

  大鼎
  

  鼎上文字
  

  在坛上远望两江交汇
  

  广场上的龟托碑
  
2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5:12 | 只看该作者
  15.小憩
  游览龟角公园后,看看时间,已快11点了,看看地图,古城墙也快看完了。后面只剩下北门、爱莲亭、蒋经国故居、郁孤台了。

   

点评

还有导游图,弄的真好。  发表于 2010-11-11 21:43
3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1 15:23 | 只看该作者
  16.关于赣州古城墙
  中国有五大古城墙。西安、平遥、荆州、兴城、赣州,它们所在的城市都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然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西安、平遥古城墙是明
洪武三年重修的,荆州古城墙是顺治三年重修的,兴城古城墙是乾隆四十六年重修的。赣州古城墙是宋代砖城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还在为防洪起着重要作用。
    ◆ 建造历史
    赣州古城墙是唐末客家人卢光稠扩城后奠定的基础,当时是土城,后来因江水岁岁冲坏土城,至北宋嘉佑年间(1056—1063年),孔宗瀚任赣州知州,开始用砖修筑城墙。现在全国还有不少保存较好的城墙,如西安、南京、荆州、安徽寿县等,但是这些地方的砖城墙都是明洪武年间以后的,包括北京万里长城。明洪武年间创建大明皇朝以后,皇帝朱元璋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策略,下令各州、县筑城墙,现在全国各地保留下来的城墙都是那时兴建的,唯独赣州的城墙是北宋的,这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后来经过南宋、元、明、清、民国,历时900多年的不断修缮、加固,使赣州城形成了一道周长13华里、高大雄伟的城墙。而且护城河、墙垛、城楼、警铺、马面、炮城等设施齐全,整个城池开有西津门、镇南门、百胜门、建春门、涌金门5座城门,其中前3座城门还有二重或三重瓮城。现在的赣州古城墙城门之一涌金门清朝咸丰年间,为了防止太平军攻城,又在赣州城的主要交通要道口兴建了东门、小南门、大南门、西津门、八境台5座炮城。赣州因城池非常坚固,又有江水相助,易守难攻,有“铁城赣州”之称。太平军两次攻城,中央苏区时期红军六次攻城,都没有攻破现在保留下来的城门还有北门、西津门、建春门、涌金门4座保存完好的炮城有八境台和西津门炮城;古城墙有3600米。这些城墙、城门不仅成为今天的游览景点,而且至今还在为赣州防洪发挥重要作用,赣州市政府每年还拨出一定经费维护古城墙。
    ◆ 历史价值
    尤为珍贵的是,在古城墙上保留有数以万计的带有文字的城砖,这种砖被称为铭文砖,上面载有不同时代的不同内容,主要的是××年、××督造、××窑烧造等,据赣州市博物馆调查统计,共有各种不同内容的铭文城砖521种,最早的一种铭文砖记有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最晚的一种铭文砖记于民国四年(1915年)。这一传统一直保留到现在,成为赣州的一部历史巨著,记载着赣州古城的兴衰、嬗变,它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的城市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1996年,国务院将赣州古城墙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现代遗存
    解放后经过实测全长6900米,平均高度5米,厚6.5米,有镇南、西津、涌金、建春、百胜五门。1958年拆除百胜门经镇南门至西津门的南段城墙后,现存沿江的东西两段,从西津门沿章江至八境台,从八境台沿贡江经涌金门、建春门至原百胜门旁、今东河大桥止,共3664米。另外,南段古城墙沿拜将台段还有52米,1990年10月又暴露赣州养济院南的城墙墙基41米。经赣州市博物馆1990年调查,现存古城墙中,宋石墙25.25米,宋砖墙19.80米和养济院南宋砖墙基41米,基本上是原墙原貌,其余部分多历代维修,除被蔓草杂树掩盖部分,宋代遗存或许在墙内还待发现外,多数已混杂不清了。但3664米整体规模宏伟壮丽,令人叹为观止。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