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王不留行 于 2011-2-24 10:01 编辑
有感于楼主的小说《围脖儿》,颇感意犹未尽,故试续之。如若楼主和读者不满意,权作笑料尔。或可独成一篇,不辱楼主雅文亦。暂命之为《围脖儿》之四—— 回归
房间里弥漫着温暖的气息,彼此似乎有很多话,却相对无语。我凝神看着她,极力捕捉着什么信息。她的脸略显黝黑,眼角已烙上岁月的痕迹。但那眼神依然熟悉,似在昨天,似在梦里。她低垂着头,但目光依旧热情、羞涩和温存,只是多了几分忧怨。 尽管体内有酒精的助燃,我们依然不能打破二十年前的那种矜持和距离。 “你——还好吗?”我轻轻的问。 她轻轻的点头,却分明带着几分苦涩,“明天我要回去了。”算是回答。 “回哪儿去?” “玉树。” “玉树?”我的脑海里掠过那座在遥远的雪域高原上被地震洗劫过的城市的影像。 “嗯,是玉树。” “为什么?” 她抬起了头,望着我良久,似乎我问错了什么。“那儿是我的家,二十年了。” “为什么?”我似乎又问了一个不该问的问题,空气又一次变得凝结。 “我正要问你呢。”她嗔怒地盯着我的眼,“你为什么骗我?” “我骗你?”我一头雾水,好像没听懂她的话。 “在玉树,我苦苦等了你三年,杳无音信。”她的眼睛变得湿润,嘴角隐约颤抖,“现在,我只想搞明白一件事情,难道——你压根就不爱我吗?” “等了我三年?”我再次变得错愕,无以言对。 “既然不能履行承诺,离校的那天你为什么还要送我?”她继续追问。 “我——”我如坠云雾,不知所踪。 “还记得我给你织的那条围脖儿吗?”她的话似乎是在打破僵局。 “记得,一生难忘。” “还记得我送你的那本诗集吗?那本《远方的呼唤》。” “记得,这些都是我今生最美好的纪念和回忆。那本诗集我至今还珍藏在箱底,以至于我都不舍得翻动呢。” 她突然像是明白了什么,神情惊愕,“难道,你没有看完那本书么?你没有看到那封信么?” “什么信?”我也有些吃惊。 她像是一个久负委屈的小孩儿突然迸发,眼泪夺眶而出,两只手雨点儿般捶打在我的肩上,“你害的我好苦啊——”
那晚,我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去的?我似乎比以往醉得都厉害。回到家里,我踉跄着闯进书房,迫不及待的打开陈放了二十年的旧皮箱。在一摞厚厚的日记本下,静静的躺着那本诗集《远方的呼唤》,扉页稍有发黄,书本却整洁如初。我慌乱地翻看着,搜索着,在倒数第三页,一纸信笺赫然在目。她寂静的夹藏于书页之间,精美如初,那页是该诗集最后一首:《致心上的爱人》。 信页上,隽秀的文字映入眼帘: 云飞: 我知道,此时此刻纵有千言万语难以言表,就用这最后一首诗代表我心意。我已决定响应国家号召援藏支教,你若与我同心,就在我离校时送我好吗?如果送我时你还带着那条围脖儿,就算你答应我了,我会在远方的玉树等你。 爱你的新月
我的心跳在加速,我的血液在涌动,眼泪模糊了双眼。在那感情晦涩的年代,一个女孩子倾吐这样的心迹该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些话本该由我说出口的,我突然痛恨自己是个懦夫!更可悲的是,我欠下了千古心债!
思绪穿越时空回到了二十年前,历历在目。那是临近毕业的一天晚上,像往常一样,教室里又剩下我一个人在研读功课,韩新月翩然而至。最近一段时间她也总是走得很晚,有事没事总爱寒暄几句,这已成为我内心一种莫名的期望,每到此时就渴望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仙子般从身边飘过,我的魂灵才会归于宁静,内心涌起无穷的动力。 “勤奋的大诗人,送你一本诗集留作纪念吧。将来成就了功名,可别忘了我哦!”她依然没有做过多停留,步履自然而轻盈,随手放在我面前的正是那本《远方的呼唤》。“记着要认真读哦。”临出门,她又回过头莞尔一笑,让我心里平添了几缕情愫。捧着书我就像捧着心爱的人怦怦跳动的心,我小心翼翼地把它珍藏于箱底,就像珍藏了一粒希望的种子。迫于毕业前时间的紧张和考 试的压力,我一直没有把那本诗集读完。
毕业在即,转眼就要各奔天涯,我的内心矛盾重重,忐忑不安。在我心里,新月已成为一尊美丽、圣洁、智慧的女神,既心神向往,又遥不可及。一个是大城市漂亮聪颖的女孩儿,一个是小山村平凡拙朴的穷小伙儿,这怎么可能呢?我强迫自己把她对我的一切好意理解为两个字:同情!但这又怎么能按捺胸膛里这颗滚烫跳动的心呢?我要向她表白,我不能失去这最后一次机会,我暗暗鼓励自己。在离校的那天,我终于鼓足勇气,我决定要去送她,而且特意带上了她为我编织的那条围脖儿,我要当面向她说出那三个按压在心底良久却又难以启齿的字! 当她看到我慌慌张张、急急切切赶来送她的摸样时,她的脸上飞出一抹红晕,眼睛闪着亮光。临行的一刹那,我第一次猛然拉住了她的手,依依不舍,那是我平生第一次拉女孩子的手。“新月---”我脸庞发热,胸口发慌,话到嘴边,鬼使神差般地说出的竟是这样几个字:“谢谢你!”我支支吾吾地补充道:“放心吧,我不会让你失望的---” 这临别的怯懦和改口,让我每每想起,就会深深地痛恨自己。 四目相对,四手相握,她清澈俊秀的眼睛里流露着深情、羞涩和温存,“我知道你会的,我相信你。”她的话语轻柔而坚定。那一刻,是我今生最美好的记忆,她的神情容貌深深地铭刻在了我的心里,时常在我的梦中浮现。
我深深地陷入了自责和痛苦,真是造化弄人,如果不是这次同学聚会,如果不碰见她,一切都会相安无事,归于平静,可老天偏偏揭开了这样的谜底,在我心里激起惊天巨浪!我突然感到自己一无所有,贫乏的可怜,那些权力、地位、金钱,神马都是浮云!我失去了世上最最珍贵的东西。我就像一个赌徒,输得精光,负债累累。而且,欠下的是一笔永远无法偿清的情债! 我并不甘心,我一定要做些什么,好让心里踏实些。几个月后,一批援藏物资运抵玉树,作为这次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政府代表,我第一次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那里的蓝天白云、皑皑雪山和淳朴的民风深深地冲击了我的灵魂。看到孩子们质朴、勤奋、渴望的眼神,我就像看到了过去的自己。更重要的是,这里有我深爱着的人,有一处解不开的情结。 几天后,在援藏干部交流申请表上,我郑重地填上了自己的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