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二章 武侯祠
吃过早饭,去参观了武侯祠。门前的“三国圣地”很是醒目。
我心惊胆战地拿出Z件逃票,没想到把门的连看都不看一眼,就放行了。
左右两边各是一条碑廊,这是千百年来人们来武侯祠祭拜诸葛亮留下的碑刻。其中最有名的是“三绝碑”,又称:“唐碑”,全名《蜀丞相诸葛武候祠堂碑》,赞颂诸葛亮的才干和政绩。“ 蜀国之风,蜀国之心。锦江清波,玉垒峻岑。入海际天,知公德音。”颂扬诸葛亮如高山流水,永存于天地之间,永存于蜀地老百姓心中。
走过碑廊,进了二门,是三国文臣武将廊。我纳闷怎么没有按传统的关张赵马黄排名立像,更是把赵云放在文将里面。看着这些一代豪杰,唤起了人们对烽烟三国的追忆。
来到刘备殿,大门上挂着匾额:业绍高光。意为刘备继承了高祖和光武的帝业。刘备一生讲求信义、爱民如子、待人诚恳宽厚,深得人心。连曹操也很敬重他,曾“青梅煮酒论英雄”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其实套用现在的流行语:神马都是浮动。
诸葛亮殿的大门上悬挂着“武侯祠”的匾额。在翠竹与古柏的掩映下,古朴的祠庙显得庄重、肃穆。祠内供奉着诸葛亮及其子孙一家三代的贴金塑像。对于一代贤相的功绩,前人已有太多评述,我不想再说什么,历史自有公论,巴山蜀水也会记着先生的功德。
中国的祠庙历来都是前殿为次,后殿为主,诸葛亮居后,可见他受民敬仰远胜于刘备。
再往后的桃园里,树着三兄弟的雕像!
三国的烽火在岁月中远去,让人感叹: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未完,待续) |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