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大中快递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征集 周边 路线 本帖只限地图和路书,只为方便骑友出行方便

[复制链接]

14

主题

108

帖子

161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61
QQ
81#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2:40 | 只看该作者
大中快递 发表于 2012-11-4 22:39
骑行穿越山西壶关太行大峡谷
紫团山
紫团山

真泽宫
真泽宫
  真泽宫景区以真泽宫为中心,位在紫团山区树掌镇神郊村。宫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又称“二仙奶奶庙”、“二圣庙”。宫外红Q碧瓦,巍峨庄严,内部雕梁画栋,结构巧妙,占地7000平方米,依山筑砌成五进院落,一院高于一院。有香道、牌坊、山门、当央殿、万寿亭、钟鼓楼、寝宫、圣公母大殿及两侧的楼阁式配殿,有阳宫、阴宫、婴儿宫、奶水宫、梳妆楼等,使整个建筑统一在古朴典雅、高低错落的环境之中[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8

帖子

161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61
QQ
8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2:41 | 只看该作者
大中快递 发表于 2012-11-4 22:40
真泽宫
真泽宫
  真泽宫景区以真泽宫为中心,位在紫团山区树掌镇神郊村。宫内供奉着乐氏二仙女,又称 ...

太行山大峡谷赋
  作品概述   《太行山大峡谷赋》是当代古文名家杨威的代表作之一。此赋气势雄壮,词采宏丽,视界开阔,意境旷远。文章融天文地理、古迹人文、风光景物等于一炉,驰骋雄健之笔力,穷极铺排之能事,虽景状万端、内容纷庞,却思理清晰流畅,布置精当有序。在造句构辞上,妙处盈篇,诸如“元一茫昧,判两仪以肇象;坤维洪载,运融结而著形”,“逼崖壁立,涵天光于一线;仄波中流,印万象于空明”,“怪石罗布,有逾雕镌之妙;飞泉喷玉,激若球鍠之声”等,缀玉联珠,腾蛟起凤,功力之深,令人赞叹。文章写尽了太行山大峡谷的胜状与神韵,可谓胜境与雄文交相辉映。充分彰显了作者驾驭鸿裁巨制的才能,此赋不愧为山水赋中的名作。   作品原文   太行山大峡谷赋   作者∕杨威   ◆元一茫昧,判两仪以肇象;坤维洪载,运融结而著形。巨灵赑屃,施陶蒸之妙用;玄造幻演,廓磅礴以横开。旁观四裔,顾五岳之盘拱;稽索舆图,扼三省之界域。阻隘四塞,控幽方之喉衿;纡道隐辚,素中原之藩屏。太行隆崛,居南脉之腹里;大河泱漭,引蹈海之奔流。上属碧宇,纳角亢之精芒;俯案地理,栖壶关之灵壤。气象宏壮,本自天工之成;体势伟丽,无待夏禹之凿。地称绝胜,穷宇宙之壮观;名驰海表,迓万国之来游。   ◆水容山光,萃五行之清淑;谲姿诡态,钟太行之神秀。巨峡豁閜,拓开天地之奇;流峙映发,翻疑悬圃别境。轮郭委折,类蟠龙之蜿蜒;九支分张,覆百里以回互。逼崖壁立,涵天光于一线;仄波中流,印万象于空明。丛林蓊蔼,积千祀之幽黛;瀑练喧豗,泻云汉之皎液。怪石罗布,有逾雕镌之妙;飞泉喷玉,激若球鍠之声。倚庙宇于天倪,矗削岩于霄极。镜碧潭之澄澹,惊溶洞之瑰琦。大块鼓铸,甄万殊于一炉;十峡峥嵘,独逸群而标举。   ◆龙泉缅邈,统三条以长迈;涧壑曼衍,挽瑰玮而竞妍。而其千源万溜,雷奔电烨,互岭危岑,胶葛崛岉。红豆郁纡,浮景蔽亏。滴谷九莲,结宋明之遗风;双龙三叠,承潏湟之悬流。泛七仙之翠涛,步天桥之虹亘。八泉洪纷,演溪漾渌。腾壁梯崖,履九栈以登降;攀砌缘磴,穿三洞之窈窕。青龙恬旷,蕴华发奇。骇素练之堕空,浮杳泓以涤虑。穷狐仙之幽悄,邀霞姝于莲台。复若黄崖寂历,九龙明绚,畅凭吊于故关,殚目力于女娲。莫不移步易景,转侧迭更。   ◆五指幽玄,载耸翠以吐溜;触闻无端,各挟奇而抱胜。指高岩之腾骞,超尘寰之氛埃。却神钳之前峙,负雄狮而后环。二仙缥缈以戴云,美人偃卧而披霞。锥窟窈冥,欣沐慈母之教;七里逶迤,堪书恤隐之德。晴雪挥珠,无惭匡庐之势;澄渊沉璧,似闻黑龙之吟。龙湖鼓棹,餐秀色于四隅;飞索蹑虚,恍踯躅乎云衢。睎灵庙之崔巍,曩祈风以祷雨。泛环泓之空蒙,阅孤山之荟蔚。羌同宗而异轨,骋变化而屡迁。   ◆王莽遒逸,综绝特之鳞萃;裁貌诡丽,逸摩诘之墨妙。崖崿峻削,扶羊角以直上;罅隙迮狭,载束流而夹榜。浡涟赴势,舞千尺之银蛟;松柏缘嶂,傍玉绳而敷条。陟古寨之崇绝,仰接邻于日宫。荡层云于襟胸,涌林涛于屣底。轿顶官帽,印把笔架,各呈媚而献奇;镇妖拜佛,卧虎神碑,揣形质而无差。仙穴敞豁,觅光武之遐武;屹碑犹存,盛昔年之供享。度天梁于半霄,当罡风之飂戾。攀百折之鸟道,畏远径其莫通。载访幽以探奥,日流连而弗斁。   ◆紫团昂藏,著早誉于两晋;葛洪揄扬,配名位乎武夷。环眺苍郁,森松桧以掩照;极目葱茏,列竹柏而参天。碧峦横绝,势压群卑,丹嶂骇魄,俯临涧渊。时龙屈以蠖伏,或锷剡而镞锐,摇翠涛以浴日,杼紫縠而贯霞。研慈云之精镂,嗟云盖之巧构。挂丝脱落,唤九渊之白龙;南极鹤唳,招撷参之童子。瞻真泽之鸿裁,追二真之渥洽。迈千载而俨存,实匠心之罕匹。钟乳笋植,伟地灵之创化;五龙会首,争魁殊于兹宇。胜状六六,详之故典;紫光炜耀,吐纳今古。   ◆缅惟曩烈,焕人文之代启;旷览灵墟,嘉物华之诞敷。羊肠诘屈,慨征鞍之频嘶;魏武趑趄,兴《苦寒》之沈吟。溯乐女之高风,齐日月之丽晖;吊残碣之草伏,诵辅道之余篇。风云不改,忆逐鹿之将军;翠微经宅,栖餐霞之羽客。真泽卓峙,殿纳千山之翠;钟鸣铿越,门开万佛之林。弥勒阐化,金龟之修成洪底;祲沴肃清,延昭之剑插巉壁。孔圣慷慨以回车,太白返顾而停骖。斯固胜事之未可殚疏,徂迹之实难枚举者也。   ◆骋历焉穷,谅尘凡之福地;周流无极,仿象外之洞天。庞规廓恢,括阴阳之回薄;洪荒以降,膺元化以长毓。四序运流,循景候以迭呈;晦明交互,肆开阖之逸灵。五岳绵亘,空播云树;四湖浩荡,徒摇烟水。库车亚其苍邃,梅里失其秀发。眺胜何夸九寨,豫游奚必武陵。云物锦绣,包川陆之恢奇;万状纷纶,混亿变而同条。仪比红河,无惭誉扬之名;声蜚寰宇,攒会攀岩翘楚。方祇构灵,蕴运裁之蒙涌;亿万斯年,佑斯土以厘祥。   作者简介   杨威,当代古文名家,字逸驎,号山泽故人,1985年生,安徽砀山人,中国矿业大学毕业。作品涉及序、赋、论、记、传、墓志铭等多种古代文体,出版有个人古文作品集《绍熙古泽》。2011年,作品《松江赋》在上海市松江区人民政府、解放日报报业集团、东方网联合举办的《松江赋》全国征文比赛中,从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159篇作品中胜出,荣获最高奖;同年,作品《长治赋》在长治市委宣传部、长治市文联联合举办的《长治赋》全国征文比赛中,从来自15个省、市、自治区的60篇作品中胜出,荣获最高奖。杨威以“绍前修之遗轨”为创作宗旨,以“振百代之坠绪”为毕生追求,为文“崇骈俪之灵裁,重词句之雕析,章法谨严,辞藻赡丽,袭屈马之余风,播八代之流韵”,被誉为“一时之健笔,复古之表倡”。

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8

帖子

161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61
QQ
8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2:41 | 只看该作者
大中快递 发表于 2012-11-4 22:41
太行山大峡谷赋
  作品概述   《太行山大峡谷赋》是当代古文名家杨威的代表作之一。此赋气势雄壮,词 ...

上党地区的羊肠坂有二,此羊肠坂位于壶关县城东南53千米太行大峡谷腹地,海拔1100米。是古代中原通往上党的交通要道,因道路狭窄、盘亘似羊肠而得名。三国时曹操率兵攻打盘踞于壶关的G干时,途经此地,曾赋诗《苦寒行》,感叹此行的艰难:“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
羊肠坂风景险、秀、美、奇。春来鸟语花香,夏日流水潺潺,秋天满山红叶,冬季银装素裹。此处既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贾要道,还是集山水奇异风光与人文景观的钟灵宝地。龙泉、天池、连环池令人忘情, 使人浮想联翩;曹兵灶、曹公及历代名人的诗词石刻长廊、曹操藏兵洞的层叠奇幻及壮美冰川叫人惊叹,令人发思古之幽情,使人怀古颂今,神思飞扬;起龙坡、龙尾眼、青龙脉、飞虎崖、蜡烛山、十八盘、羊头峰、阎王鼻、知音洞、红豆杉、透风山、杨二郎嗥天犬、轿顶山等大小三十八景和数不清的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令人遐思神往,流连忘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8

帖子

161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61
QQ
8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2:42 | 只看该作者
大中快递 发表于 2012-11-4 22:41
上党地区的羊肠坂有二,此羊肠坂位于壶关县城东南53千米太行大峡谷腹地,海拔1100米。是古代中原通往上党 ...

两度羊肠坂
2009/04/11 07:09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张承志

  其一

  那一年和许晖去河南,让他查查沿途资料。他寄来了曹操的《苦寒行》,于是羊肠坂一词,带着新鲜的语感,钻进了我的脑袋。

  这一首,在曹操诗里可能不算太著名。但是几行句子一跳而出,夺走了人的视线: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崔魏!

  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

  对这首诗琢磨了一番。知道汉代羊肠坂至少有两处:一在河南的黄河北,大体应该坐落在从山西去洛阳的出口;另一处在太行山南北主脉的腰间,大致在林县人挖的红旗渠附近。

  林县让人望而生畏。我们缺乏条件(虽然抓了一个车,但不便驱之深山),也没打算太拼命(只想稍作散步,没有冒险计划)——所以那一天从新乡西行,只是沿着太行山南端余脉,瞟着哪儿能供人小试牛刀。

  听说冯玉祥占据此地时,曾在黄河北设立自由平等博爱各县。那些时髦名字大多没有喊响,后来不了了之,唯有博爱,舍弃了原名,文绉绉喊到了今天。

  我们从博爱开始,留意河流地势,寻找羊肠坂。

  一路打听,在沁阳附近有了线索:没人知道羊肠坂,但都说有个碗子城,或叫孟良寨。说它就在沁阳以北,入晋的山路旁。

  渐渐地,山四合而来。我们弃车徒步,走上了一条废弃的石头路。树林的涛声滤去了嘈杂,灰白的石路静悄悄的。老乡说,顺路走就是。

  看见碗子城时,感受了山西隘口的架势——一座要塞哨卡般的小石头城,活脱一个倒扣的粗瓷碗,安在石路翻山的梁上。一眼望去:不像哨所,不像税卡,单单就像孟良寨的诨名,像个山大王的寨子。

  进了碗子城。许晖和师大的小杨,转眼已钻进了荆棘丛中。

  我有些发毛。我们想找的,是“崔巍”的太行山羊肠坂。“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不像呀。

  读曹操时已经判断,他走的是太行中部。从河北出发攻打晋东南,他不会绕到河南,再从南朝北爬羊肠坂。可是史书里也说:羊肠坂不止一处。

  突然小杨大喊:“找到啦”!

  在哪儿?满视野的酸枣荆棘,我什么也看不见。在哪儿呀?我看不见!再说一遍——我乱嚷道。

  猛地眼前一亮。那小伙子搬开一丛树枝,一片青石露了出来,我看见一个“羊”字,紧接着认出了“坂——”许晖闻声跑到,身子攀上石壁,伸手去摸那字。他的兴奋,不在言表而在动作。

  这一边我在石门楼里,端着相机,Y控般地吆喝。不知是遮挡的树枝扯开了,或是眺望的眼睛习惯了,“古羊肠坂”四个凿凿大字,还有同治年间的题款,清晰地浮出了碗子城的石墙。

  其二

  无疑,《苦寒行》的羊肠坂要险峻得多。我暗自决意,早晚要去看看它。

  了却这件夙愿,间隔了六年时光。

  这一回,我们的出发地是安阳,距太行山只举步之遥。

  太行腰部的崇山,沉默地立在右手。白陉,太行八陉之一,南北太行的身上拦腰裂开的一道缝隙——它穿越所谓表里山河的太行外壁,通过长治壶关,把晋东南的富庶一隅,与外界连接起来。

  这一回做伴的兄弟,是宝光和他学生小军。从诗里看,这太行纵深莫测。瞧,“行行日已远,薄暮无宿栖”,闹不好天黑寻不到住处。小军的车随你哪怕去天涯海角,还是坐着小军的车走。

  仅仅转了三四个弯子,我们便被重山叠岭围困。回顾安阳平原已不可能。我不断回头,只见自己身置山腹,一面山如一面壁立屏风,遮断前方来路。四面悬崖如十面埋伏的铁桶阵,看着人心忐忑。

  山峡转到狭窄处,左右就望不见巅顶,前后多是秀丽的独峰;而几转出来,到了山间开阔处,路左或右,就一字排列着巍峨的断层山壁,那时猛然懂得了什么叫“铜墙铁壁”、什么叫“巍然屹立”。那些汉字的概括,字透纸背,闻声见景,一字定音,使人感慨得无以言语!

  蜿蜒行进在这裸露的地质中,人只顾联想壮观、沧桑、巍然、雄峻——唯这些词汇分寸准确,但又正是它们无力传达。刹那间人突然对太行山刮目相看,心里的醒悟,在那一刻特别新鲜。难怪它位置华夏正中,难怪它不列于三山五岳,偶得钟秀的一山一景,怎能与太行的不尽巍峨相并列,怎能与太行的莽莽清贫相比美!……

  我也突然明白了许多国画。眸子里的太行,与国画如出一辙。山的石棱与褶皱,给用笔着色以启发。但是我想,无论是古典的辞语,更还是近代的绘画,都没能完成——表述的任务。因此人民缺乏对太行的准确印象。

  谁能苛责呢?揭示大自然的能力是困难的,解说造物主的意欲更是困难的!

  我们从林县附近的白陉入山,渐渐在七里栈达到佳境。看见了路左的山石上,已经刻着羊肠坂的地名。都说是曹操争雄河北兵向壶关,走过了这条路。他在山之奥腹,感到了孤单和一己的微渺。写下的《苦寒行》里,暗示了一丝细腻的敬畏。这很罕见,无奈被其他秀作遮蔽,它没有那么脍炙人口。

  终于看见了羊肠坂。

  果然这一处与碗子城气势不同。不是路边刻着的曹操诗,更不是敷衍出来的十八盘——羊肠坂给人的振聋发聩,是它沿着涧水开凿断壁的石头栈道。

  在不断的石崖矗立中,一侧石壁上,开凿着一条牛车道。它时窄时宽,或坍塌或整齐。石栈道上,青苔泉水,涂着阴凉的绿色。一条曲折的蓝天在天空引领着它,攀向避不开的、太行主脉上的山口。由于山体太厚,纵深迴绕,那个山口的位置——若是在西北诸山它被称为大坂——还在遥遥的前方。

  车轮刷刷,驰走无声。心里不确定地掠过什么念头。像是悔意,又像觉悟。一首《苦寒行》就像它描述的山,因为朴实而未能流传。我们一路寻觅见识,又一路抛之身后,不肯在山野深处住下。

  如今到处都是光滑油路。古代的旅途,在这种路上不能再现。次日我们抵达了壶关,继而与天为党的长治。入表及里,品赏了晋东南的一隅盆地以后,车转向南,出晋城南下洛阳。

  当然,出山西先要出太行,若欲上洛阳,先过沁阳,于是我们从太行南缘出晋。车过两省边界时,远远地,又一次看见了那扣着一个小小石碗的羊肠坂。

  公路与坂道分开了。我注视着并行的羊肠。它也气派不凡,石城守着太行的南口。路上的同道都是山西的煤车,扬着煤灰,哼哼着重重碾过。我明白,一趟越冬的散步,又结束了。

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8

帖子

161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61
QQ
8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4 22:45 | 只看该作者
大中快递 发表于 2012-11-4 22:42
两度羊肠坂
2009/04/11 07:09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北京青年报

太行山有羊肠坂,是不经意间在历史地图集的晋代壶关区域图上看到的,读了曹操征G干时写下的《苦寒行》,印象又深了一层。

曹操在《苦寒行》中面对太行山道路的艰险发出的一声声叹息:“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树木何萧瑟!北风声正悲。熊罴对我蹲,虎豹夹路啼。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延颈长叹息,远行多所怀。我心何怫郁?思欲一东归。水深桥梁绝,中路正徘徊。迷惑失故路,暝无所宿栖。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悲彼《东山》诗,悠悠使我哀”。



羊肠坂竟使一个曾与刘备煮酒论英雄的乱世枭雄写出如此苍凉凄苦并与其“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盖世风格截然相反的诗篇,让我似乎看到了羊肠坂对行人意志的考验并产生了亲自去走一走的强烈愿望。然而查阅了古籍后竟产生了疑惑,因为不同的记载中对羊肠坂之所在竟有完全不同的说法:班固在《汉书》说:壶关有羊肠坂,长三里,曲盘如羊肠然。明确地说羊肠坂在古上党(今山西长治地区)的壶关县(暂称之“壶关羊肠坂”);而《吕氏春秋》却说:泽州羊肠坂长45里(暂称之“泽州羊肠坂”),“九山之一也,盘纤如羊肠”。查泽州乃今山西晋城,也就是说,吕不韦指认羊肠坂在晋城地区。进一步查阅资料,看到唐代《元和志》与明代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都与《吕氏春秋》的说法一致。《元和志》说:“太行径在怀州(今河南沁阳)北,阔三步,长四十里,羊肠所经,瀑布湍流,实为险隘”,《读史方舆纪要》说:“关(指太行陉之天井关)之南,即羊肠坂,南属怀(今河南沁阳)北属泽(今山西晋城)”。只有隋炀帝杨广的大臣崔赜在回答杨广“何处是羊肠坂?”的问题时模棱两可地回答说有上党潞州壶关县和泽州两处羊肠坂。

既然有两处羊肠坂,那就都去看看好了。

元旦,约了几个朋友开始了对羊肠坂的考察。选择元旦这个日子,主要是为了体验“苦寒”的感受。

用了7个小时走完从北京出发经安阳到林州的高速,当晚住在林州天平大道上的阳光大酒店。此酒店号为四星级装修,实为三星级,砍价后一个标间由398元降到了200元。

关于林州,人们知道最多的是大救星时代由当地农民用简陋工具开凿出来的“红旗渠”,它已成为“人定胜天”的实例和今日林州的观光景点。其实,林州的故事和景致远不止此一处。林州古称“林虑”,得名于太行山南段主峰——林虑山。林虑山的南北两侧分列着虹梯关[图1]、玉峡关[图2]、石窑滩、佛子山等众多横穿晋、豫两省的大峡谷,其壮丽奇绝绝不亚于已开发的云台山,只是藏在深山人未识罢了!林虑山东侧山壁上还建有一处北齐时代的金灯石窟寺[图3],其选址之奇妙、石刻之精美、保存之完好都是一流的。去年元旦天寒地冻时来到这里,在寺内石窟前野餐竟未感觉到一丝风,暖洋洋的阳光照在身上,那种感觉真是好极了!

第二天一早,由西南方向出城,经由林州往新乡辉县的公路到合涧后右转上了林(州)荫(山西长治县荫城镇)公路,路旁是淇河的支流——郊沟河,溯河上行经过弓上水库进入山西境内的太行峡谷。前几年寻找太行八陉第二陉——白陉时,曾看到某些资料中提及郊沟河,说白陉是沿着郊沟河走的。关于白陉的走向曾见两种说法,上述说法为其一,持这种说法的人认为羊肠坂是白陉的一部分;另一种说法认为白陉是沿着卫河支流——淅河的上游——峪河(河南境内)与磨河(山西境内)上行,至于羊肠坂与白陉之间是何关系则未涉及。前年元旦寻找白陉[图4]时已走过峪河与磨河,这次正好走一走郊沟河,以求证哪一种说法正确。

行至庄则上(村名)出现一条不明显的岔路,如果沿林荫公路继续前行就离开了郊沟河,我们紧随河流的走向进入了峡谷。

拐进峡谷,山势陡然紧峭起来,道路贴着壁立的危崖,另一侧是由于河水千万年切割而形成的深邃的河谷,路窄得几乎只能过一辆车,若遇会车,只能减速贴紧崖壁让对方先过。因为路狭不允许停车且峡谷深邃幽暗,难以拍出曝光充足的照片,所以尽管心中渴望却未能留下此段道路的照片,成为此行的深深遗憾。

穿过七里栈隧道,路旁出现一片空地,赶紧停车照相。由于路从隧道中通过,这里的河谷中保存下一段古栈道[图5]。在古道日益湮没于现代公路下的今天,我为它的幸存而庆幸。我一向认为,作为古代文明载体之一的古道保留了太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记忆,它本身就是历史,因此是不应该被今人忘怀的。七里栈与秦蜀古道中的栈阁(如连云栈)有所不同,它是贴着崖壁用石头铺就的,今人在古道外侧用石块将它加固后也只有1米多宽。河对岸的石壁上还保留着当年架设栈道用的方形石孔。走在沧桑的古道上,心中充满历史的感触,似乎看到曹操那一眼望不到尾的大军一字长蛇、步履蹒跚地行进在这条道路上,而作为统帅的曹操本人在如此险峻狭窄的道路上也只得下马步行并随步吟出了“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羊肠坂诘屈,车轮为之摧。”的诗句。

离开七里栈,来到紫团山下,古人称:“南武夷,北抱犊”即指此山。此山原有名刹云盖寺,今已毁,山顶另建白云寺,寺下有深不可探之紫团洞。可惜时值严冬,僧人与守穴之人都已离去,只能扒在门缝处让眼、鼻感受一下洞中的温热仙气。上山的道路是石块与石板铺就的,好走,只是太陡,快到山顶前,面对角度不会大于40度,高程却达300米的“云梯”不禁让我“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从紫团山下来有岔路左行去黑龙潭。黑龙潭水异常清澈且终年不涸。这里是求雨之处,据说求雨者必须属大龙和小龙,否则不灵验。

悬崖峭壁上有现代人开凿的栈道。栈道旁有一座建于明朝,高25米、长约50米、沟通晋、豫两地的石桥,当地人称“仙人桥”。离仙人桥不远还有一座桥梁,跨过这座桥以及和它相连的山洞,就进入了龙泉峡。龙泉峡中有瀑布,丰水季节来此,老远就可听到它的轰鸣声。龙泉峡中还有一个从河南进入山西的古老关口,叫“大河关”,据说,曹操攻打盘踞在上党的G干就是由这里破关的。这里还有曹操当年的藏兵洞。

出龙泉峡是王莽峡。王莽峡中有一洞,传说是王莽追杀刘秀时,刘秀藏身之处。游王莽峡一定要走走开凿的十八盘。十八盘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清代曾被洪水冲垮,康熙年间重修,共有1300级台阶。

回到停车处,腿已僵直。未曾上山的朋友已烧好奶茶和紫菜鸡蛋汤。数九寒天的深山里能就着滚烫的奶茶和鸡蛋紫菜汤大口大口地吃哈尔滨红肠,真是一种享受!想起曹操的诗句“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担囊行取薪,斧冰持作糜”,觉着此时的自己比曹操幸福多了。

离开大峡谷,当晚赶到晋城,仍宿住阳光大酒店。此酒店为真四星,标间价格也只有220元。

第二天一早经207国道出城,在新房洼左转上宛周公路前往泽州羊肠坂[图7]。这段路位于太行八陉之第二陉——太行陉的西侧,长约40里。

太行陉是豫北通往晋东南的一条重要交通孔道,因紧靠丹河,又名“丹陉”。古道始于古怀州(今沁阳一带)城北15公里处的万善关帝庙,北上太行山南麓的常平镇(今沁阳市常平村)后,过大口隘,度天井关,再经高平、壶关抵达古上党。

途中经过天井关。此关是太行陉上最重要的关隘,古称“天门”,后因天门处筑有一孔露天井泉改称“天井关”。汉代刘歆在《遂初赋》中曾说:“驰太行之险峻,入天井之高关”即指这里。

过天井关,再过油坊、大口、风口等村就是晋、豫省界上的碗城村。建于唐代初年的碗城[图8]就在村的西侧,它像人的喉咙上的喉结一样正正地卡在羊肠坂的咽喉要道上。



车过碗城村约500米,路右一片空地和几间砖房有一新开辟的停车场。这里曾是碗城驻军的一处哨卡。由此西行约50米一转弯就可看到由三面山体环抱、巨石砌就的古碗城。城的左、右侧后是两座山头,山顶皆有堡垒遗迹,堡垒为石墙所连,石墙是战国时赵国所建,各向东西延



伸,据村民讲,东部延伸至5公里以外。城虽不大(一亩见方),但墙体高大坚固,北面靠山,南面临渊,正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城如碗状,故名“碗城”。从东门进入城内,见门洞穹顶石上刻有建筑时间,只是年代已漫漶不清。据说东、西两门门额上曾刻有“北达京师”“南通伊洛”,如今已不存。城内北半部是一高台,台上存营房残垣。城中遍布巨大的石块,无从下脚。出西门是下坡道,千年路面上留有马蹄踩下的凹痕[图9]。下行二、三十米路北(右侧)的石墙





上刻有“古羊肠坂”四个大字和“同治初元季夏”字样[图10],为清代三代帝师翁同和手书。从刻石处上山,过石墙豁口左、右行可达碗城左、右侧后两山顶。西山顶上有一大坑,村民说为河南人所挖,坑底曾挖出多层古代砖瓦。由西山顶西行下坡,有方方正正的巨石垒砌的石墙,墙体上的箭孔仍保存完好。



站在碗城城后的山顶上可看到近在咫尺的的河南常平村,可是当我们离开碗城前往时,竟走了很长时间。一路都在“天上”盘旋,壮阔的太行山在脚下绵延不绝,司机必须目不转睛地盯着路面,一不小心摔下悬崖,肯定粉身碎骨。亲身走了这条天路,终于理解了古人所说:只有控制了天门之险,方能逐鹿中原的战略思想。


转自17u.com/blog/article/897934.html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91

帖子

850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850
86#
发表于 2012-11-6 08:51 | 只看该作者
文章不错,字体需要重新设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主题

108

帖子

161

积分

中学生

Rank: 3Rank: 3

积分
161
QQ
8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6 20:25 | 只看该作者
[骑行召集] 骑兵营-FUJI(富士)单车俱乐部骑行毕业坡,徒步秦家...

【活动目的】:锻炼身体、净化心灵、回归自然、观赏人文风景、享受骑行快乐、
【集合日期】:2012年11月10日--11日
【活动线路】:第一天:骑兵营单车店(包车)---薄壁镇开始骑行---宝泉电站---潭头---武家湾(武家湾水库)---孤石村(一百一十三座庙)---双底(住宿)四十公里(安排还住宿后徒步秦家磨)
                         第二天:双底---白径---横水---四义村---石掌村---东掌村---棋子山---老牛湾---陈家园挂壁公路---三郊口水库---南寨(装车回返)65公里【集合地点】:黄河路与大庆路交叉口向东200米路北-骑兵营
【集合时间】:5:00集合装车
【路况描述】:柏油路、乡村路。
【适合车辆】:山地车、公路车
【艰难程度】:骑友必须视自已的体力、身体状况、骑行能力、经验,对天气的适应能力自订是否参加本活动。
【活动纪律】:户外骑行活动,服从领队,牢记环保,发扬团队精神!
【活动费用】:AA制(全员平均)。预交A费300元,收A费报名为准,不接受预定,预定人数为25人
【后勤保障】:骑兵营单车俱乐部 18639356220 阿飞
报名须知:
1、带足饮用水和食品。
2、自带身份Z件,雨衣,吊床,手机,照明设备,速效伤风感冒胶囊、氟哌酸胶囊、创可贴、云南白药气雾剂等常用药品。
3、出发前一定要仔细检修车辆.
4、如遇大风或阴雨天气、温度过低或过高、路面结冰,活动取消。
5、本次活动有一定的强度,参加者要具有良好的体力和团队精神。骑行时要听从领队指挥,遵守交通规则。
6、各位队员应该自行购买个人人身保险。(无保险的车友可联系车友随风,qq:653422078,电话:13949736644)
特别注意:活动者本着自由结合、自愿参加、风险自担、责任自负的原则参加。 因为户外活动具有相当的危险性,在参加时请注意安全,并对由此产生的后果、责任和义务有充分考虑。每一位出行人员请首先必须参看和遵守《河南户外公约》。
【免责条款】
本活动为非盈利性质的自助游活动并有一定的危险性,参加者须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如系18岁以下人员参加需有家长陪同)。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同行者应参加救援或改变行程,但不承担任何法律和经济责任,特此声明。活动开始后,本声明将自动生效并表明您接受本声明。
特别要求:
1、必须戴头盔出行;请注意防暑降温。
2、骑行中听从指挥,保持队形,不得随意超越领骑。
3、提前检查车辆,若有问题提前半小时到车行进行维修。注意出发时间,不要迟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