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目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金秋游走黔东南,感受人类心灵的最后栖息地

[复制链接]

9

主题

361

帖子

954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54
131#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16:09 | 只看该作者



在六甲,得到了张庆巍、阿芝夫妇和黎平龙额乡政府干部张才林(也是侗族风情网的站长)的诸多照顾,在此表示感谢!
告别六甲后,我们包车到广西三江县和贵州从江县的一个交界地方,然后乘坐班车向从江出发......


0

主题

410

帖子

1075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1075
132#
发表于 2010-11-23 16:31 | 只看该作者
顶!!!!!!!!!!!!!!

2

主题

127

帖子

889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889
133#
发表于 2010-11-23 17:11 | 只看该作者
向往的地方!

9

主题

361

帖子

954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54
13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20:29 | 只看该作者
沃特 发表于 2010-11-23 16:31
顶!!!!!!!!!!!!!!

谢谢沃特~

9

主题

361

帖子

954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54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20:30 | 只看该作者
春天 发表于 2010-11-23 17:11
向往的地方!

感谢春天临帖,温暖....

9

主题

361

帖子

954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54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20:33 | 只看该作者
小黄侗寨:侗歌之乡
     小黄本是个普普通通的侗族村寨,千百年来,他们依山傍水而居,过着艰苦但快乐的生活。直到几年前由于他们无比美妙的天籁侗歌开始为外人知晓。

     侗族人个个能歌善舞,村寨里到处一派男弦女歌的景象。侗族大歌是侗族人的灵魂,因为侗族没有书写文字,就像不少其他少数民族用史诗来传承民族的历史一样,侗族先民们发明了用他们的歌来传承其民族的宝贵历史和他们的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小黄的侗歌在各个侗族村寨里是最有名的。在小黄,歌是村民生活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花桥旁,村寨里,鼓楼上,甚至林子里处处都可以听到美妙的歌声。一个不会弹琴的侗族人在别人眼里是不健全的,一个不会唱侗歌的侗族小伙子也很难赢得姑娘的芳心。

     小黄村距从江县城22公里,道路状况极差。这一带的歌曲不仅全国闻名,而且在1996年的欧洲巡回演出中轰动了整个欧洲。在这里能听到各种各样的歌,常听到的有情歌,酒歌,祭歌,欢庆歌,拦路歌,送别歌等,当然最具盛名的还要属无伴奏多声部的侗族大歌了。它高低音错落有致,浑然一体。男声如江海奔腾,女声似行云流水。侗家的各种活动都离不开歌,可以说他们就是生活在歌的海洋中。
   
     小黄在黔东南地区还被称为“小香港”,社会风气极其开放。青年男女在街上搂搂抱抱甚至亲嘴是很平常的事。如果你在小黄住下,晚上还可以听到姑娘们的敬酒歌,当然不喝酒是不行的。入夜,姑娘们更是可以坐在你的大腿上为你唱歌。千万别大惊小怪或想入非非,风俗习惯如此。
   
     进了侗寨,就想起陶渊明的诗句,这里还真像东篱先生笔下的世外桃源。重重群山隔断了与外界的交通,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颠簸路程,因修路而变得狭窄险要的山路,让许多游客望而却步,于是就有了这份清静悠然的境界。

9

主题

361

帖子

954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54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20:34 | 只看该作者
小黄鼓楼



9

主题

361

帖子

954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54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20:41 | 只看该作者
在寨子中游荡

9

主题

361

帖子

954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54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20:42 | 只看该作者



9

主题

361

帖子

954

积分

大学生

Rank: 5Rank: 5

积分
954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23 20:44 | 只看该作者
       侗家人的衣服很有特色,颜色乌黑,光滑发亮,质地又脆又硬,颇似以前的油纸伞面。
  在寨中,随处可以看到悬挂的蓝布,在水中漂洗布料的妇人,用木槌敲打布面的少女,这让我很是好奇。
  这种藏青色的亮布,称为蛋浆布。他们用自种的棉花纺线、土织机织布,再用种植的蓝靛草,在水里泡一天一夜,拌上石灰,放在桶中窖一天一夜。然后取出沉淀物,用米酒、糯禾杆灰拌在一起,加水,置于桶中,就制成了染布的颜料。染好布以后,漂洗,再染,反复四五次,最后晒干。再涂上牛皮膏、鸡蛋清,用木槌使劲捶打,每个地方都要打到,这样才能让布更有光泽。然后再涂,再捶,几次以后,又用木笼蒸,最后把布晒干,再自己手工裁剪成各式衣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