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甲祭萨:一场心醉的侗族风情盛宴
2010年9月28日,贵州黎平县龙额乡岑鱼村六甲侗寨热闹非凡,来自附近二十二座侗寨的寨老和民众齐聚于此,举行庄严隆重的“祭萨”活动。请萨、焚香、献茶、绕堂祭拜、鸣铁炮、踩歌堂——整个祭萨过程庄严肃穆。 祭萨活动本在每年正月初八至初十这三天进行。因2010中国侗族萨文化研讨会的黎平召开,才特意举行这次活动。本人游走在肇兴,计划是到从江去的,但听说有这个活动后即决定改变计划,跟着阿巍和丰芝到了六甲,有幸目睹了侗族拦路敬酒、“萨玛天岁元堂”揭牌仪式、祭萨、抬“官人”及吹芦笙等萨文化民俗活动。 侗族民间信仰多神,以信仰“萨岁”(又称“萨玛”,“萨玛天岁”的简称,为“大祖母”、“始祖母”意)为最虔诚。“萨岁”融英雄神、护佑神、自然神、祖先神、团结神、娱乐神为一体,是侗族社会中至高无上的“祖母神”。“萨岁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浓厚,对侗族的社会生活有多方面的深刻影响。 六甲侗寨是侗族“萨岁”的朝圣地、“祭萨”(萨玛节)活动的祖源地。相传在唐初武德年间,六甲寨一位名叫“杏妮”的部落女首领,为保护侗家山寨和父老乡亲们的利益,率领侗家子弟与外来恶势力抗争。在一次战役中失利后,她纵身跳下“弄堂概”悬崖,悲壮殉难。人们将她安葬在六甲寨的东南面,为其造坟、设坛,视她为守护一方生灵、地位至高无上的保护神,并尊称她为“萨岁”或“萨玛”(大祖母),世代享祭。 此后,黔湘桂毗邻一带侗族各村寨修建“萨岁堂”或“萨玛祠”,须按民俗规定到杏妮殉难处的“弄堂概”九龙山(今黎平县龙额乡上地坪村附近)上取回约一碗数量的泥土,象征着把“萨”接回,并视杏妮家乡六甲寨的“萨岁庵堂”为“萨总坛”即“元堂”,方能建造本地“萨岁堂”或“萨玛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