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户外-河南户外联盟-中部户外联盟-河南旅游-河南驴友

搜索
快捷导航

Model推荐领队活动更多>

楼主: 山猫!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赣南、闽西十九日行(全部完!)

[复制链接]

7

主题

378

帖子

2344

积分

硕士生

Rank: 6Rank: 6

积分
2344
61#
发表于 2010-11-12 13:05 | 只看该作者
计划精细,采风认真,严重羡慕!

点评

谢谢老兄支持和鼓励! 老兄真厉害,弄了个什么带自己名字“鲶鱼”的热带风暴,害的兄弟在瑞金时天降中雨,取消了一个景点“罗汉岩景区”。呵呵!  发表于 2010-11-12 17:09
6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3:57 | 只看该作者
33.景区门口
景区大门


景区门口刻着“通天岩”三个大字的巨石


在砂砾岩上雕刻的“通天岩”简介

6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4: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2 15:11 编辑

34.观心岩

【导游词】
    各位朋友,今天很高兴能同大家一起游览江南艺术宝库—通天岩。
    通天岩风景名胜区位于赣州城西北郊6.8公里处,面积为6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这里岩深谷邃,树木参天,丹崖绝壁,风景秀丽,是一处发育十分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因为“石峰环列如屏,巅有一窍通天”而得名通天岩。自唐代以来,风光旖旎的通天岩就被开创为石窟寺。至北宋时期,通天岩石窟造像的分布范围、石龛的体积、数量以及造像尺度、规模都不算大,但相对而言,它却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一处石窟,同时,它又是我国地理位置最南端的一处石窟群,因此,被誉为“江南第一石窟”。现保存着唐宋以来摩崖造像359尊,北宋至民国的题刻128品,是一座珍贵的石窟艺术宝库。
    通天岩风景区包括古代石刻区和现代休闲区二部分。古代石刻区是景区的核心和精华部分,它主要由观心岩、忘归岩、龙虎岩、通天岩、翠微岩等五个岩洞组成。
    下面,我将依次带大家游览这五个岩洞和有关景点。
    进入景区山门,沿着青片石铺就的石径,踏汀步、绕水塘、登石级,穿过一条幽静的山谷,眼前豁然出现一僻静的洞窟。这里林木茂盛,道路崎岖,这就是明代著名哲学家王阳明先生讲学之处。此处大洞套小洞。小洞内,阳明先生正在给其弟子陈九川、邹守益讲授他的“致良知”,要求学生强调自我修身,并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心明就是天理”,所以后人把他讲学之处叫“观心岩”。王阳明又名王守仁,是浙江余姚人,明代著名的理学家。正德十一年(1516年),王阳明在赣州任赣南巡抚,后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当时王旭明正在赣南平定“宸濠之乱”。闲遐之时,曾在观心岩结庐讲学,收邹守益等二十三人为弟子。他在赣州讲学期间,为其发展宋明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片展示】
青片石铺就的石径


绕水塘


登石级


一条幽静的山谷


一条幽静的山谷


一条幽静的山谷


明阳书洞牌坊


塑像和凉亭


王明阳塑像


凉亭


供游客休息的坐凳


供游客休息的坐凳


供游客休息的坐凳


供游客休息的坐凳


供游客休息的坐凳


眼前豁然出现一僻静的洞窟


眼前豁然出现一僻静的洞窟


眼前豁然出现一僻静的洞窟


王阳明先生讲学之处


王阳明先生讲学之处


王阳明先生讲学之处


王阳明先生讲学之处


王阳明要求学生强调自我修身,断言“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心明就是天理”,所以后人把他讲学之处叫“观心岩”。


丹霞地貌-红色砂砾岩


丹霞地貌-红色砂砾岩


丹霞地貌-红色砂砾岩


丹霞地貌-红色砂砾岩


丹霞地貌-红色砂砾岩


地上的小喇叭


观心岩出口

49.jpg (232.4 KB, 下载次数: 0)

49.jpg
6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2 15:09 编辑

35.忘归岩

【导游词】

    沿石级而行,山腰有一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穿洞,盛夏时节,游人行至此处,但觉清风徐徐,疲惫顿消,令人乐不思归,故题名为“忘归岩”。

【图片欣赏】
沿石级而行



山腰有一风化剥落形成的丹霞穿洞


游人行至此处,但觉清风徐徐,疲惫顿消。


故题名为“忘归岩”


故题名为“忘归岩”


“忘归岩”简介牌


6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4:59 | 只看该作者
36.一个优美而动听的故事

【导游词】
    关于此丹霞穿洞,流传着一个优美而动听的故事。


   

    从古至今,赣州城就是一个山灵水秀的好地方,但却一直没有出过一个有名的人物,这是为什么呢?按照风水学的说法,就是因为下游赣江的泄口太大,好风水留不住,都随滚滚的江水北流而走了,所以赣州城下游的吉安一带倒出了不少名人。古时曾有一位大仙想保住赣州城的好风水,他在蓬莱仙境挑选了两座十分漂亮的仙山,想把这两座山放在储潭西岸和东岸的储山一起锁住水口。当这位大仙挑山走到通天岩附近时,不料被这里的土地公公发现了,这位土地公公看见如此漂亮的两座仙山,心想何不把它留在本地呢?于是这位土地公公便学公鸡叫。神仙是不能在白天做事的,因为他们怕被凡人看破,回不了仙界。这位大仙正挑山行走,忽闻公鸡报晓,以为天就要亮了,便慌忙将两座山撂下就走了,以后,这两座仙山便留在了通天岩。至今,通天岩景区的忘归岩和礼佛岩,各有一个贯通的山洞,传说就是当年那位大仙挑山时用竹扛窜出来的。
6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5:08 | 只看该作者
37.认识丹霞地貌

【导游词】
    传说是传说,其实,几十万年前这里是一片海洋,后来随着地壳运动,陆地上抬,海水下退,又经过风雨侵蚀,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我们往上看,这一层一层的岩层,就是海水冲刷留下的痕迹。瞧!这里岩深谷邃,石窍玲珑,在红色基岩上沟谷的底部,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蕴藏着勃勃生机。这是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


【图片欣赏】
经过风雨侵蚀,形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一层一层的岩层


海水冲刷留下的痕迹


海水冲刷留下的痕迹


海水冲刷留下的痕迹


岩深谷邃


石窍玲珑


红色基岩


红色基岩


沟谷的底部,生长着茂密的森林,蕴藏着勃勃生机。

67#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5:1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2 15:20 编辑

38.题刻

【导游词】
    在忘归岩左侧陡峭的山壁上有一品巨大的题刻,这品题刻高3.5米,宽2.3米,出自南宋李大正之手,气势磅礴,如日月行空。李大正是南宋福建建瓯人,与辛弃疾交往甚厚,曾在赣州任提点坑治一职(管
铸造钱币的官)。当时,赣州是全国铸造钱币的一个点,由此可说明,早在八百多年前,赣州经济就很繁荣,冶金业很发达。大家看看,在这品题刻的侧上方,有一尊罗汉雕像,据说是李大正花钱请来专门看守这品题刻的,他目不转睛,多么尽心尽责,惟妙惟肖啊!
    在整个忘归岩题刻中,要数明代理学家王阳明先生的这首五言诗最有价值了。这首诗是这样写的:“青山随地佳,岂必故园好,但得此身闲,尘寰亦蓬岛。西林日初暮,明月来何早,醉卧石床凉,洞云秋未扫。”它既写景也表达了王阳明先生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其中石床凉就是指这个洞两边的供游人休憩的石床。这首诗对其后四百余年影响颇大,一些文人墨客来游,因仰慕阳明先生之名,所作诗篇多为步阳明先生之韵而唱和。

【图片欣赏】






















6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2 15:34 编辑

39.送子罗汉

【导游词】
    穿过忘归岩,眼前豁然开朗,满目翠色扑面而来,抬头仰望,但见峭壁凌空,在悬崖绝壁中,保存有题刻18品,十八罗汉像保存有6尊。

    大家看这一尊北宋时期的“送子罗汉”,这尊左手支撑头部,右手托麒麟放于小腹部,左腿盘而右腿屈,是一尊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庆的罗汉。
    不知从何年开始,赣州的百姓中出现了这么一习俗,即己婚的育龄妇女,背向这尊罗汉而立,用小石子向后抛打,如果打中了了这尊罗汉的生殖器部位,就一定会生下胖儿子。据老辈人说,向这尊罗汉
投石求子是十分灵验的。数百年来,这尊罗汉不仅没有享受人间烟火,反而不知挨了多少石子,现在己是遍体鳞伤,面目全非了。有些习俗的东西是愚味的。现在人们的观念变了,反正只准生一个,男女都一样,都是生命的延续,都是掌上明珠。到这里丢石子的人基本上没有了。保护文物,保护环境的意识大大增强了。我们的社会应该倡导这种良好的风气,希望大家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同爱护这里的一草一木,爱护这里的文物!

【图片欣赏】

穿过忘归岩


眼前豁然开朗



满目翠色扑面而来


抬头仰望,但见峭壁凌空,在悬崖绝壁中,十八罗汉像保存有6尊。







大家看这一尊北宋时期的“送子罗汉”


这尊左手支撑头部


右手托麒麟放于小腹部



左腿盘而右腿屈,是一尊能给人带来欢乐和喜庆的罗汉


为了保护岩壁上的“送子罗汉”,人们在岩壁下用水泥整了一个“替身”!


6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5: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2 15:39 编辑

40.机智的赣州百姓

【导游词】
    我们边走边欣赏这些工艺清湛、神态各异的罗汉像。这些罗汉像,有的是被风化、有的是被破坏了。那尊双手合十,胸前挂着一串佛珠的罗汉是捻珠罗汉,它是十八罗汉中保存最好的一尊,这得归功于
当地百姓。在“文革”期间,他们用泥巴把整尊罗汉像敷住,这才使这尊罗汉像秋毫无损。

【图片欣赏】




70#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2 15: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山猫! 于 2010-11-12 15:49 编辑

41.蒋经国舞厅

【导游词】
    再往前走,大家看到的这幢建筑,就是蒋经国先生在赣州任国民党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时建造的赣南最早的一个舞厅。1939年蒋经国先生来到赣南,他提倡新生活运动。通天岩离赣州城不远,风景又秀丽,他在这里建一座舞厅,每逢周末,他就带着属下官员到这里跳舞,这也是他的新生活的一项内容。前面还有一处他的避暑山房。舞厅边上这块碑上,书写“江南第一石窟”六个大字,是蒋经国先生当年的秘书袁清夷先生题写的,他没有去台湾,解放后他是齿轮箱厂的职工,现在还健在,常教小孩子们学学书法。

【图片欣赏】
再往前走


看到这幢建筑


蒋经国先生在赣州任国民党江西省第四行政区督察专员时建造的赣南最早的一个舞厅


赣南最早的一个舞厅


新赣南家训


舞厅内部墙壁上的装饰


舞厅内部墙壁上的挂像


舞厅内部墙壁上的挂像


舞厅内部墙壁上的挂像


舞厅内部墙壁上的挂像


蒋经国先生当年的秘书袁清夷先生题写的“江南第一石窟”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